辽东全光地摆木耳种植技术
我镇地处辽东山区的长白山余脉,林业资源丰富,砍
近年来,我镇积极倡导发展食用菌产业,目前食用菌产业已成为我镇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并实现了“一乡一品”的产业格局,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拓宽了发展的空间。
我镇地处辽东山区的长白山余脉,林业资源丰富,砍伐区枝丫、树头很多,有得天独厚种植木耳原料的优势。近几年,在镇食用菌合作社和镇农业中心统一组织下,到黑龙江省白山市大山合集团白山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参观学习全光地摆木耳栽培技术。经过参观学习,农民种地摆木耳有很高的积极性,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使地摆木耳栽培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一、全光地摆种植木耳的优点
生产周期4个月左右,周期短,一年可生产两季春耳和秋耳。原料广阔,效益高适合我地区大力发展。以前袋栽通常采用遮荫地摆或搭架栽培,而“全光地摆栽培黑木耳技术”是袋栽方式的一种技术创新,它模拟野生黑木耳的生态条件,满足生长发育过程对温、湿、光、空气等要求。由于野外阳光(紫外线)照射,通风良好,可杀灭杂菌,提高抵抗杂菌能力,减少污染;同时利用喷灌设施,形成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促进耳芽速形成,子实体正常生长发育,所以是具有管理方便、节本优质的优点。而且资金周转效率高,当年投资,当年见效益。
二、关键栽培技术措施
1.黑木耳生育条件
营养:碳源、氮源(碳、氮比20:1),温度:中温型。菌丝生长发育阶段:生长温度范围为5-30℃,最适温度为25-28 ℃。子实体分化生长发育阶段,温度范围18-28 ℃,最适温度为20-24℃。湿度:培养料含水量55%左右,菌袋培养室空气相对湿度为65-70%,子实体生长发育空气相对湿度85-90%。空气:好氧性真菌,光照、养菌阶段不需光照,子实体分化生长发育需要散射光和一定的直射光、酸碱度:喜微酸性,PH值范围4.0-7.0,最适PH值5.0-6.5。
2.菌种和菌袋
适合我镇生态条件的优良菌种有黑29、916等,但菌种选择必须具有抗杂、耐碱、优质高产特点。用高密度聚乙烯袋17厘米×33厘米,厚0.045×0.05 厘米。
3.栽培季节的安排
3月初接种至5月上旬室内养菌。5月中旬至6月末室外出耳。
4.接种前准备
4.1培养料配方:木屑83.3%、麦麸12%、石灰0.7%、 石膏1%、豆饼粉3%、培养料的水分偏低,占培养料的55%左右。
4.2拌料:掌握木屑中的含水量,然后把木屑铺在水泥地上,再把麦麸和石灰、石膏、豆饼粉均匀的撒在木屑上,翻动两遍后加水,再翻料达到拌料均匀。
4.3装袋:要做到紧实,高低一致[www.nczfj.com],经圈要紧紧的压在料上,袋口不留空隙,塞好棉球即可。
4.4装锅:常压锅是四方的或圆型锅,用铁筐装料袋进锅后盖上锅盖周围压实。
4.5灭菌:采用常压灭菌,开始要旺火烧,温度达到100 ℃,排冷气再开锅后中火保持6小时,然后停火。
4.6出锅:停火4-5小时后出锅,注意用干净的工具把料袋搬进接种室降温等待接菌。
4.7接种:在接种室接种、室内消毒后两个人面对面、一个人接种,一个人拨棉塞,或一个人接种箱内进行接种,要求在酒精灯上进行,越快越好,接种时要注意灭菌一锅接一锅,千万不可灭几锅后在一起接种。
5.菌丝体的培养
5.1接种后1-10天室温控制在25-28℃。
5.2接种后10-15天室温控制在22-24℃。
5.3接种后15-20天是菌丝生长高潮期,菌丝生长快速,袋内温度比室温高3℃左右,应加强通风,把室温降到22℃,以防烧菌。
5.4接种20天后袋内温度基本恒定,室温控制到20℃左右,让菌丝在低温下复壮。
6.出耳场地准备
选择靠近水源的地方,先把场地平整好,挖好排水沟,顺水流方向作床,床宽1.6米左右,长度不限,同时安装喷灌设施。
7.出耳期管理
7.1划口出耳方式:栽培袋达到成熟后,到5月中旬可以开口,用容器和筐将菌种袋运到栽培场地,用刀片或开口专用刀,每个袋开12个口,长2-2.5厘米,深0.5厘米。
7.2子实体发育阶段管理
在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做到有促有控、促控结合。具体做法是:开口耳芽长出后控制水分,以保证菌丝充分生长,积累营养,然后浇水,促进子实体发育,当木耳每次采收后,还要控制水分,保证菌丝充分生长,然后再浇水促进子实体生长,一般木耳采三茬后结束。
7.2.1按每行12-14个袋摆好,每平方米摆25个菌袋,摆出的袋不浇水,让日光充分照射,阳光直射灭菌达到25小时(1-2天)促使菌丝很好的积累营养,大约7天左右,原基可形成,晾晒1-2天后再浇水,让耳芽生长就是催芽阶段。
7.2.2通常每天可早晚浇水各浇一次水,每次浇水1-1.5小时,中午不浇水。雨天不浇水,阴天少浇水,大风天、干燥天浇水。
采收的标志是:耳片充分展开,边缘变薄,耳根收缩,弹射孢子或见至少量白粉。
8.采收晾晒
木耳长大后就可采收,采收前两天不要浇水,让耳片稍干,这时采收含水量低,易晾晒。采收最好在上午进行,采下的木耳要清除干净耳根后晾晒,当天晒不干的,不要堆放在一起,要用塑料布铺盖在木耳上等天好后再晒,有条件的,可建烘干室或直接木耳摊放在火炕上微热烘干,烘干过程中室内温度不超过40℃,防止木耳被烤焦,要经常通风换气,加速鲜耳水分蒸发。
干制的木耳角质硬脆,容易吸湿回潮,防止变质造成损失,用无毒的聚乙烯塑料袋包装密封,是储藏木耳的安全方法。如装在麻袋中储藏,应放在干燥、通风、洁净的库房里。
三、经济效益
此次由大川头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黑龙江省白山市大山合集团白山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共同参与的全光地摆木耳栽培技术的推广工作,取得了成效,在2010年当年推广40亩,40万棒 ,22011年推广了100亩,100万棒。2012年推广了200亩 200万棒。2013推广了300亩300万棒。四年累计推广了640亩,经济效益640万元。
网址:https://www.nczfj.com/mogu/201013264.html
[蘑菇种植技术]什么是平菇黄菇病?平菇黄斑病一般是由于菇房高温高湿或者大棚滴水造成的细菌性病害。从业者可通过加强通风换气、降低菇房温度及湿度来防治该病,对已经发生黄斑病的平菇,严重的要马上采摘,以免传染。...
[蘑菇种植技术]跳虫又称烟灰虫、香灰虫、弹尾虫,在土壤缝隙内活动,嚼食羊肚菌菌丝。在春季会嚼食子囊果,直接造成减产或影响菇体外观,使羊肚菌商品价值或食用价值降低。并且由于虫伤导致腐生性细菌或其他病原物侵染...
[蘑菇种植技术]1. 发病症状初期菌种收缩变形,呈“塌肩”状,后期菌种软瘫呈水渍状,并有黄色水溶物出现的现象。“吐黄水”的菌种、菌袋松软、水分大,不成快,菌丝少或不明显,无菌种香味。症状轻微...
[蘑菇种植技术]菇农咨询:平菇边缘很薄、较脆、色泽 很浅,怎样防治? 解答:这是因为氧气供应不足、通风不良、昼夜温差过大、棚内光线较暗等因素引发的异常症状,不是杂菌病害,可以通过调整管理措...
[蘑菇种植技术]1、栽培环境栽培草菇时,应选择地势较高、靠近水源、排水良好、无污染源的向阳地。做宽5尺、长不限、高6-7寸的畦。哇面泥土被碎,整成龟背形,再撒上茶籽饼驱杀地下害虫。2、稻...
[蘑菇种植技术]春季是香菇的又一个结实盛期,一般可出4~5茬菇,每茬菇间隔10~15天。春季出菇期管理应抓好以下几点: 补充水分 香菇菌棒经过秋、冬两个季节出菇,内部营养和含水量已明显减少,有的重量...
[蘑菇种植技术]1、光照条件 光照既是冬季增温的重要方式,又是提高平菇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途径。光照时间应根据栽种室温度和天气情况来决定,如果栽种室保温性好,夜间温度在5℃以上时,就要尽可能...
[蘑菇种植技术]食用菌覆土后出现大面积的绿霉,是很多适宜覆土栽培的食用菌,如白灵菇、杏鲍菇、平菇等容易出现的现象,发生的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菇袋后熟不彻底,覆土后没有及时从营养生长转入生...
[蘑菇种植技术]眼下,正是香菇成熟季节,在渝北区古路镇吉星村的香菇基地里,一支支菌棒整齐排列,一朵朵浅褐色的香菇菌肉饱满,长势喜人,村民们则忙着采摘、分拣、称重、装车。 “以前,我们这里...
[蘑菇种植技术]覆土是双孢蘑菇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当双孢蘑菇的菌丝长满培养料后,就可以及时覆土。 覆土材料的制作(1)土壤的选择:覆土材料要求疏松、有持水能力,一般用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