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燕麦产业发展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安成信理事长在讲话中指出,荒漠化直接造成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破坏,威胁整个地球的一切生态领域,已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导致贫困和阻碍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据联合国的统计资料,全世界2/3的国家和地区,1/5的人口,1/3的陆地受到荒漠化的危害,而且,荒漠化正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23亿美元。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截至示“要列入议事日程,统筹规划,落实措施,科学治理,务求实效”。
中国政府和人民为防治荒漠化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防治荒漠化的初步成效。
但由于加速土地荒漠化扩展的主要原因如人口压力、经济贫困、耕地资源的过度利用、对木材的巨大需求、过度放牧、非法采矿等依然存在,因此中国治理荒漠化的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就是为推动科学治理荒漠化的进程,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民政部登记(基证字第0082号)于新近成立的全国性民间公益社团法人组织。基金会的宗旨是通过资助和奖励对中国治理荒漠化事业做出贡献的机构、组织和个人,推动中国荒漠化治理以及与此相关的科学研究、宣传教育、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与会代表听取了中、加两国科学家的技术报告,听取了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副秘书长熊定国关于“中国燕麦产业化发展规划”的说明。国家农业部燕麦项目首席科学家、吉林白城农业科学院任长忠副院长,中国防治荒漠化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胡跃高博士,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中加农业科技合作主管周坚强博士分别作了有关燕麦研究发展和在中国实现产业化的报告,提出了燕麦作为“第三主粮”的全新理念,报告了燕麦“两季双熟”、盐碱地、沙化地、青藏高原燕麦种植的成果,提出了国家荒漠化治理的重要技术措施--燕麦产业化建设。
与会代表了解到:
燕麦是粮草兼用作物,不与小麦、水稻等主粮争夺耕地,这对于我国耕地资源相对缺乏、粮食安全存在隐忧情况,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燕麦具有耐寒冷、耐干旱、耐土地脊薄、耐适度盐碱特点,可以利用盐碱地、沙荒地、中低产田直接种植。燕麦是治理盐碱地和荒漠化土地的先锋作物,对改善环境生态具有重要作用。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认证,燕麦具有降血糖、降胆固醇等功能,是健康食品。荒漠化地区环境污染程度低,完全可以满足绿色食品甚至有机食品的要求。燕麦对于改善国人饮食结构,提高身体素质有很大的帮助。
燕麦饲草是优质饲草,对促进我国农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持续发展,增加边远地区农牧民收入十分重要。
中、加两国科学家合作开展燕麦研究已10多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燕麦育种、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和重大突破。新培育的燕麦品种不仅具有了更强的抗性、更广泛的适应性和更高的产量,而且在东北地区能种植两季,把我国双季种植作物的界线向北推移了近1000公里,扩大了可耕地面积和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燕麦的加工与深加工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与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已经签订意向协议,将全面合作支持燕麦产业化发展。专家们提出规划设想,在我国东北地区发展种植燕麦3000万亩,建立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燕麦产业带。项与会代表认识到:
燕麦在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食品安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性;
燕麦可望作为治理盐碱化土地和沙化土地的先锋作物;
实现燕麦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时机已经成熟;
只有结合治理荒漠化,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才能将燕麦产业打造成利国、利民、利生态,有品牌、有市场、有效益的大产业,为人类造福。
会议建议:
由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牵头,组织专家充分调研与论证,编制出3000万亩燕麦种植基地及配套加工设施项目规划,报有关部门立项;
筹备成立中国燕麦产业促进会,条件成熟时组建中国燕麦产业协会;
筹备成立中国燕麦产业研究中心;
筹备组建中国燕麦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燕麦产业化企业操作平台;
由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设立“燕麦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向国内外筹集燕麦产业化建设资金。
燕麦是粮草兼用作物,而且还具有耐土地脊薄、耐适度盐碱等特点,可以利用盐碱地、沙荒地、中低产田来直接种植。安成信理事长亲自尝过在盐碱地上种植的燕麦秸秆,是咸的,说明它很能吸收土地中的盐分。燕麦生长的地方,其周围的杂草也长得很好。这说明燕麦确实是治理盐碱地的先锋作物,名不虚传。这对于治理荒漠化土地来讲,是一个好的手段。美国FDA认证,燕麦具有降血糖、降胆固醇等功能,是中、加两国科学家在燕麦育种、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重大的突破,新培育的燕麦品种不仅具有了更强的抗性、更广泛的适应性和更高的产量,单季籽实产量达到每公顷2000—2500千克,干草产量每公顷10 吨以上,而且在东北地区能种植两季,这就等于把我国双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燕麦在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燕麦作为粮食作物其在营养方面具有潜在价值,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潜在的健康价值,燕麦是治理盐碱化和沙化土地的先锋作物,实现燕麦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时机已经成熟,只有结合治理荒漠化,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才能将燕麦产业打造成利国、利民、利生态,有品牌、有市场、有效益的大产业,为人类造福。 会议呼吁国内外企业积极参与到发展燕麦产业和治理荒漠化土地这一商机无限、功德无量的事业中来,造福子孙后代!
会议呼吁中央和项目区各级地方政府要把发展燕麦产业、治理荒漠化土地列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从土地、税收政策、公益性投资等方面加以大力扶持。
原文:农作物粮油 >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中国燕麦产业发展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网址:https://www.nczfj.com/liangshizhongzhi/209393.html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芝麻是我国重要的粮油作物之一,在我国各地皆有种植,但是在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农户的种植效益。今天小编为大家降解的芝麻旱灾,为大家详细总结了芝麻...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现在即将进入到春耕,油菜也已经陆陆续续进入抽薹开花期,这时主要做的是预防低温冷害,但是有农户发现自家油菜出现营养不良长不高的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该怎么解决呢?随小...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时下正值南方早稻插秧时期,今年我国南方气候对早稻插秧是非常有利的,而且未来一段时间,这种气候还在持续,加上疫情已经在缓和,所以专家也是建议农民朋友抓紧时间开展插秧工作,而且...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花生针期是花生从始花到50%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的一段时期,是花生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时期,也是需肥量旺盛和水分敏感期,这时管理关系后期的产量和品质。那么对于花生花针...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棉花是一种耐涝性比较强的作物,在受涝2-3天,排水后植株完好,受涝十几天后,它的叶片脱落,主根烂掉一般,只要生长点未死,排水后及时管理,约20天后植株可恢复生长。那么棉花在受涝后该...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1、秧田管理寄秧后,保持秧田水位齐畦面,水位过高薹管受淹腐烂,会使分蘖芽死亡;水位过浅薹管吸不到水,易干枯。新芽抽出泥面,灌水上秧板,出苗后7天左右施复合肥10~15千克亩。一般寄...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在水稻施肥过程中,会出现肥料漂浮在水面上的现象,农民将其称为浮肥现象,很多朋友对这个现象不是很了解,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水稻浮肥现象的原因...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在我们生活中是离不开棉花的,棉花在我国的种植面积极为广泛,而在棉花种植过程中,倒伏是最让人头疼的一种新型,如果不及时应对,那么导致棉花严重减产。下面小编就为带来地膜棉花倒...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1、除草在进入春季后,小麦进入到快速生长期,但是杂草生长的更快,所以没有除草的麦田,应该抓紧进行。除草一般都是化学药剂,而春季化学除草要注意小麦的生育状况,主要看是否拔节,如...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随着现在温度逐渐的回升,大多数地区也开始进入到了春玉米种植的时间。春玉米种植,其施肥工作肯定是不可缺少的。合理施肥能够有效提高春玉米的产量与品质,对春玉米的生长是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