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状元”的种粮秘诀
“我种了一辈子地,还是第一次拿到‘高产红包’,种粮的信心更足了。”曲周县王庄村村民王新礼乐得合不拢嘴。9月26日晚,在村举办的“庆丰收中秋晚会”上,王新礼以小麦平均亩产1427斤的高产,夺得“高产状元”,收到了一个大大的“红包”。
中秋节前夜,王庄村文化广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中国农大研究生和王庄村民欢聚一堂,共度佳节。玉米丰收在望,冬小麦种植不久将开始。在活动现场,除了为9家高产户颁奖和精彩的节目演出,活动现场还有高产经验分享和冬小麦高产高效技术培训有奖竞答环节。
这一下子炸开了锅。
“新礼,你的小麦产量这么高,说说有什么秘诀?”
“用了农大老师的高产高效技术呗!”
“卯臣,你用的麦种比我少,还比我少浇一次水,比我产量还高,咋回事?”
“去年在地里做了深耕、宽幅播种,后期管理都是按照‘小院’老师们的要求做的。”获得第二名的李卯臣在乡亲们面前当起了“专家”。
李卯臣所说的“小院”叫科技小院,是中国农业大学建设在农村一线,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基层科技服务平台。据了解,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在该县设立了第一个科技小院;2011年3月,王庄村科技小院成立。目前,中国农大已在全国建立了60多个科技小院,涉及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
“中国农大研究生入驻科技小院,一边开展高产高效技术研究,一边进行社会服务,参与农村文化发展。”中国农业大学驻曲周科技小院教师张宏彦副教授说,王庄科技小院成立以来先后有5届共9名研究生入住,共计引进、研究各类农业高产高效技术12项,引进农业机械8种,举办农民田间学校两所,开展各类农民培训近百场,技术辐射5个周边村,辐射面积达1万余亩,促进粮食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产量屡创新高。
看着乡亲们对玉米后期管理技术感兴趣,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赵鹏飞还在现场讲起了玉米成熟时期的管理技术。去年10月,赵鹏飞在王庄村自己掏腰包,按照每亩1000元的价格承包了13亩地,探索种植双季玉米。赵鹏飞说,一年种两季玉米相比小麦、玉米连种模式,在效益相同的情况下,省肥、省水、易管理,除自己示范种植外,还带着邻村一个种粮大户种了200多亩,效益不错,村里人也经常来问种植技术。
夜已深,活动还在进行,研究生们与乡亲们聊得热火朝天。“农大师生住在农村搞推广、做科研,该县农民与中国农业最高学府‘攀亲’争高产,王庄村群众和中国农大师生像亲人一样。”村支部书记王怀珍说,“去年夏玉米亩产量最高达1896斤。今年,玉米长势喜人,棒子又长又粗,已进入完熟期,不久就能收获,又是一个丰收年!”
原文:农作物粮油 > 农作物粮油种植新闻:“种粮状元”的种粮秘诀
网址:https://www.nczfj.com/liangshizhongzhi/201019256.html
[农作物粮油种植新闻]“对不起哈,红苕已经卖完了。”3月21日,威远县山王镇工农村的邱甲良在电话里告诉顾客,挂掉电话他又自语道:“今年一定多窖一些红苕。” 邱甲良近3年在果树...
[农作物粮油种植新闻] 稻谷是我国第一大口粮作物,农业农村部负责人日前表示,将采取多种举措,保障水稻产量稳定在2亿吨以上。 保饭碗、保口粮,首先要保大米。我国常年种植水稻面积占全世界水稻面...
[农作物粮油种植新闻] 新疆烤馕、川府菜油、陕西锅盔、洞庭香米……在第三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现场,人头攒动、粮油飘香。 10月19日,第三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在福州开幕。31个省区市...
[农作物粮油种植新闻]李卫国在他的水稻种植基地。 姓名:李卫国 籍贯:郴州宜章 年龄:43岁 名片:大信润德(湖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创始人 新年愿望 希望在新的一年建设好“耘信好米”商城,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实...
[农作物粮油种植新闻] [致富经]油变奶带来的财富 20161021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油变奶带来财富(2016.10.21)黄土高坡、干旱、贫瘠,这里生长着一种神奇的植物。亚麻籽榨出的油可以直接喝。亚麻油不仅能喝,还...
[农作物粮油种植新闻]“目前,我们的565亩水稻已经收割完毕,每公斤可卖到14元,现正在仓储包装,10月底将正式上市。”10月13日,在苏仙区坳上镇新丰村合金种养专业合作社,说起今年的收成,负责人何金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每...
[农作物粮油种植新闻]2016年6月20日,国家财政部官网公布,财政部已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决定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多年以来,我国在东北三...
[农作物粮油种植新闻]一大早,40 岁的刘晓君就将天麻的菌料切碎,打算上山排种野生天麻的种子。“2015年只试种了200平方米野生天麻,挣了几千块钱。”刘晓君说,2016年她要把天麻的种植面积扩大到667平方米,预计可增收近5万元...
[农作物粮油种植新闻]日本留学五年,赵紫峰回到东北农村种起了水稻。不上化肥、不打农药、网上直销,每年盈利一百多万。周围的农民谈论他:佩服!我们的大米卖一两块钱一斤,他的能卖到九块。为何决定种地触动、土地、理想赵紫...
[农作物粮油种植新闻]近两年,农业成为创投热门,各路企业家纷纷涉足农业,许多有志青年也希望从中寻找创业机会。在浚县屯子镇三角村,就有这么一对姐弟,大学毕业后没有留在城市工作,而是回到农村“种土豆”。他们将先进的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