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鳟鱼饲养管理
鲟鱼养殖中应注意的问题
浏览:0 目录: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池塘条件
鲟鱼养殖池要求面积较大,池水较深,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区域,交
通便利且通讯设施齐备。池塘面积以5亩--10亩为宜,水深2m--3m,水质较稳定,
水体溶解氧值高,最好在5mg/L以上。池塘要有独立的进排水口、坡降,配备 阅读全文 >>
养殖虹鳟鱼场地的选择
浏览:0 目录: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场地的选择,最重要的就是水源的选择,包括水量、周年水温变化及水质条件等。要选择水温适合、水量丰富、溶氧充足、没有工业污水和农药危害的水源,最好兼有地表水和地下水来源,可以在必要时补充水体和调节水温。但要注意, 阅读全文 >>
虹鳟鱼养殖的孵化管理
浏览:0 目录: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虹鳟鱼发眼前期适宜的孵化水温为7℃-13℃。最适水温8℃-10℃。若在13℃以上水中孵化,会使孵化率降低,畸形增加;在低温下孵化,孵化期延长,效果也不好。发眼后,即使在18℃水中也可孵化。
虹鳟鱼卵从受精到发眼前期需氧量较少 阅读全文 >>
有机虹鳟鱼养殖管理措施
浏览:0 目录: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有机虹鳟鱼很好吃,是一种价格很贵的鱼类。有机虹鳟鱼养殖全过程池水排水处应保证溶解氧量达5毫克/升以上,最适水温为12~18℃,池水氨氮应在0.0075毫克/升以下。
鱼种放养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尾重50~150克。一般放养量应 阅读全文 >>
虹鳟鱼养殖肠炎病的防治
浏览:0 目录: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1、虹鳟鱼肠炎病的病原
肠点状气单胞菌。
2、虹鳟鱼肠炎病的症状
病鱼离群缓慢独游,鱼体发黑,腹部向上浮于水面,不久死亡。患病鱼食欲减退,甚至不食,肛门出现微红,后期肛门红肿,并伴有炎症。解剖可见肠壁充血发炎,部分肠管呈 阅读全文 >>
虹鳟鱼养殖链球菌病的防治
浏览:0 目录: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1、虹鳟鱼链球菌病的症状
病鱼游动缓慢,分散于缓流处,浮于水面,或头腹部向上、尾向下,呈悬垂状,临死时,病鱼或间断性狂游,或腹部向上。
病鱼体色发黑,身体瘦弱,鳃颜色变淡,呈现贫血,眼球充血、肿大、突出;肛门红肿;肝脏肿大并呈黄 阅读全文 >>
虹鳟鱼养殖的水质控制技术
浏览:0 目录: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水质条件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虹鳟鱼养殖生产的成功与失败。
虹鳟鱼是喜逆流和喜氧的鱼类,水流的刺激不仅可加速体内物质代谢,而且能把排泄物带走。虹鳟鱼生活的适宜流速为2~3厘米/秒,水中的溶氧量 阅读全文 >>
虹鳟鱼养殖水霉病的防治
浏览:0 目录: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由于水霉菌是腐生性菌类,虹鳟鱼患此病多是在体表受伤后病原体侵袭所致,因此无损伤健康虹鳟鱼以及活的发育卵一般不受其感染。
虹鳟鱼水霉菌防治方法
可用4%食盐浸洗10~15分钟;或按25克/平方米水面用量的生石灰兑水全池泼 阅读全文 >>
虹鳟鱼养殖的颗粒饲料喂养技巧
浏览:0 目录: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注意虹鳟鱼池内的水质和溶氧情况 发现水质变坏,应及时加水,以改善虹鳟鱼池水质。虹鳟鱼池每升水体的溶氧量一般要求在4毫克以上,若低于4毫克,就应给虹鳟鱼池增氧。
注意调节投喂量 应根据水温的变化适当增减投喂量,因为水 阅读全文 >>
虹鳟鱼养殖的鱼种运输
浏览:0 目录: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当前,水产种苗生产刚刚拉开序幕。虹鳟鱼鱼苗鱼种的运输问题突现了其技术要求如何:
一、虹鳟鱼养殖的体质要求
体质好的虹鳟鱼鱼苗和鱼种应是规格一致,躯体匀称,背尾饱满,鳞鳍完整无创伤,游动活泼。
二、虹鳟鱼养殖要拉网锻 阅读全文 >>
虹鳟鱼养殖的成鱼饲养
浏览:0 目录: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国际上虹鳟一般以尾重150克~300克为上市规格。鱼尾重60克~70克,放养密度为230尾/平方米~250尾/平方米;鱼尾重100克~150克,放养密度为100尾/平方米~150尾/平方米。同时,要随水温的升高加大水的流量。
成鱼饲养池多为长方形,长宽之 阅读全文 >>
水库底层水养殖虹鳟鱼
浏览:0 目录: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1.虹鳟鱼网箱设置的水域条件
彰武水库是丘陵型中等水库,水质清新,溶氧丰富,pH7.2~7.6,平均透明度夏季76厘米、冬季150~200厘米。网箱设置于发电站下的回水潭中,透明度150厘米,pH7.4,溶解氧8~10毫克/升,冬季水温13~15℃,夏季水温1 阅读全文 >>
虹鳟鱼养殖水质控制技术
浏览:0 目录: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水质条件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虹鳟鱼养殖生产的成功与失败。
虹鳟鱼是喜逆流和喜氧的鱼类,水流的刺激不仅可加速体内物质代谢,而且能把排泄物带走。虹鳟鱼生活的适宜流速为2~3厘米/秒,水中的溶氧量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