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养殖中应注意的问题
池塘条件
鲟鱼养殖池要求面积较大,池水较深,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区域,交
通便利且通讯设施齐备。池塘面积以5亩--10亩为宜,水深2m--3m,水质较稳定,
水体溶解氧值高,最好在5mg/L以上。池塘要有独立的进排水口、坡降,配备一台
水车式增氧机,并设置饲料台。
清塘消毒
放苗前半个月,池塘进水15cm--20cm,用100kg/亩--150kg/亩生石灰兑水后
全池泼洒,以消灭水中有害生物;池塘浸泡3天--4天后把池水排出池外,再进水浸
泡池底,进水口用60目筛绢过滤;用15kg/亩--20kg/亩的茶子饼清塘消毒,消毒
前先把茶子饼打碎并用水浸泡1天后,全池泼洒,可以杀灭池塘中的鱼、虾和鱼虾
卵,清塘后的茶麸留在池中做肥料。放苗前10天,池塘加水到70cm--80cm深,再用
含氯消毒剂消毒。
培养浮游生物
放苗前7天--8天,按照每亩池塘准备50kg干鸡粪,且鸡粪浸泡2天,最好用含
氯消毒剂消毒、再去除杂物(过滤)后,全池泼洒。过滤物用纤维袋包扎好后,放到
池塘中的下风口处,继续做培养浮游生物的肥料。
苗种放养
选择健康无病害的鲟鱼苗种,体长在20cm以上为好。一般大规格苗种的放养密
度为400尾/亩---600尾/亩。放苗时间既要考虑水温适宜,又要考虑成鱼上市。
苗种运输前1天--2天应停止投喂,运输时选用38x82的聚乙烯包装袋,在袋中
加水3/5,并用冰块将水温调节到12℃--15℃,每袋放入体长20cm--30cm的鱼苗2
0尾,包装后运输。如果运输时间在8小时以内,可以用水车运输,但要随时注意运
输途中的水温变化,效果也很好。
放苗前2天应先试水,用相同规格的鱼苗10条左右放入网箱中,观察鲟鱼的活
动情况,如无异常,即可放苗。正常放苗时,不要先把运抵的苗种袋解开,应全袋
放入池塘中,慢慢使袋内水温和池塘水温接近后,再打开袋口将苗种放入池塘中。
有条件的养殖场,最好连鱼带水倒入一个大桶中保持连续充气,然后在桶中放入食
盐,使盐度达到2%,浸浴鱼体10分钟后放苗入池。
饲料的选择及投喂
池塘养殖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鲟鱼鱼苗刚下塘时,尚未形成在固定地点摄食
的习惯,要及时驯化。可将饲料投放在饲料台上,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也便于日
常观察。有些鲟鱼,如史氏鲟、杂交鲟、俄罗斯鲟、中华鲟等都有夜晚趋光的特性
,夜间驯化时可在靠近饲料台的地方加以照明。
口裂的1/2为好。投喂量为鱼体体重的3%左右,日投喂3次--4次,视具体情况随
时调整投喂量。
日常管理
1.巡塘和生长情况观察。每天早、中、晚各巡塘一次,尤其在夜间巡塘和清
晨巡塘,要注意观察鱼体的活动情况,防止缺氧;夏季多雨季节气压低时,要勤巡
塘,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开启增氧机或加注新水等措施,防止泛塘。定期检查鲟鱼的
生长情况及健康情况,及时调整投喂率和放养密度,当池中鲟鱼生长差异过大时,
要按其规格及时分塘。
2.水质管理。每天测量水温3次,pH值、溶解氧、亚硝酸盐、氨态氮等理化因
子要定期测定。值得注意的是:鲟鱼是典型的底栖鱼类,一般不会上浮游动,有些
种类如中华鲟,即使在水体溶解氧不足时也不象家鱼那样明显的浮头,所以在特殊
情况下,如水温过高、水色不对或天气闷热时,要加强对水质的监测,每天清晨都
要测定水体溶解氧。当池塘水色过浓时,水体透明度低于25cm或溶解氧小于5mg/
L时,池塘要加注新水,以保持水质的清新。鲟鱼生长最适合的pH值为6.5--8.0
,pH值过低会影响鲟鱼的代谢活动和生长,甚至危及生命。大多数鲟鱼生存的温度
上限为32℃,水温超过30℃则对鲟鱼生长有危险。水温控制可以参考以下措施:选
择合适的放养时间,投放大规格鱼种,以缩短养殖周期;争取在每年高温期过后再
投放大规格鱼种,在翌年高温期到来之前达到养成规格上市,可以避开高温;在高
温期到来时加深水位,减小放养密度;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采取加大换水量和搭棚
遮光等措施。
病害防治
1.真菌性疾病。病原微生物主要是水霉属和棉霉属等水生真菌,常见的种类
有丝水霉、鞭毛棉霉等。病鱼症状是行动迟缓、鱼体消瘦、不摄食。防治方法是要
防止鱼体受伤,对患病鱼体可以采用克霉唑和1%的食盐与小苏打水混合溶液浸泡
患鱼10分钟左右。
2.细菌性疾病。出血病由气单胞菌引起,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多危害鱼种,
死亡率很高。防治方法为首先要进行好环境消毒,同时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和
免疫多糖,用来提高鱼体的免疫力;也可以在饲料中适量添加无残留的抗生素和中
草药预防。白身病的症状为体表缺乏黏液,鱼体体色变白,可以采用抗菌素治疗。
细菌性肠炎的症状为鱼体腹部和口腔出血、肛门红肿、鱼体消瘦,可以用诺氟杀星
等药物进行消毒,并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治疗。
3.寄生虫鱼病。主要有三代虫、车轮虫、小瓜虫等,防治方法可采用5%的食
盐溶液浸泡鱼体1小时,或用20%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浴鱼体;也可以采用中草药进
行治疗。
4.非病原性疾病。主要有肝性脑病、心外膜脓肿、黑体病、大肚子病等,该
类病症的主要原因是养殖环境差,饲料成分不合理等原因造成,要注意改善环境,
加强饲料质量管理。
原文:水产渔业 > 水产渔业养殖技术:鲟鱼养殖中应注意的问题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yujishu/178346.html
[水产渔业养殖技术]一、白海参的养殖环境1、白海参不适合野生养在大海中,它在自然界是很难生存的,很容易被天敌发现后吃掉,而且当它鼓起身体漂浮的时候,会被海浪冲得很远,甚至消失不见。2、白海参对外界的刺激更敏感,更怕...
[水产渔业养殖技术]一、养殖前的准备工作1、选择适合的海域。一般应选择水深在5米以上,并且受到风浪或者潮汐影响比较少的海湾,而且海湾的潮流要畅通、水质清洁干净无污染、饵料丰富。2、选择网箱。考虑到操作方便,网...
[水产渔业养殖技术]网箱养海参每箱投多少苗? 网箱放苗密度一般为1000-2000只/箱,放苗规格在200-3000只/斤都有。每个网箱一般长3米、宽1.5米、高0.8米,放苗前期网箱上面会覆盖遮阴网,等海参苗适应环境以后,为了方便管理...
[水产渔业养殖技术]一、锦鲤鱼的饲养方法1、选择鱼种选择鱼体健壮、没有损伤、颜色华丽、边缘整齐、斑纹清晰、鱼背挺直,鱼体平衡度好、身体雄壮有力、游水姿态稳重、鱼鳍对称、灵活敏捷的鱼种进行养殖。2、选择水箱...
[水产渔业养殖技术]一、海参养殖大棚建设1、位置选择海参育苗大棚的位置应选择在靠近海边、地势稍高的地方,以方便抽取海水、排放废水。①取水口海水取水口处要求海水水质清洁、无污染、无杂物;取水水泵、水龙头用滤...
[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野生大黄鱼和养殖大黄鱼的区别主要在于鱼头的形状、鱼尾的长度、背鳍鱼鳞以及食用口感等,野生大黄鱼鱼头小且尖,鱼尾修长,背鳍有锯齿呈黄色,养殖大黄鱼鱼头大而浮肿。鱼尾短小...
[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梭子蟹从蟹壳寄生物、腿脚钳子的状态、透光的面积和肚子的颜色等能判断是否肥美。蟹壳上有寄生物说明螃蟹状态好,腿脚不残缺、钳子锋利说明食物充足,透光面积小说明肉质体积...
[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九节虾不是基围虾。九节虾的外壳上有一深一浅的环状横向纹路,煮熟后有明显的白色环状花纹,因此得名九节虾,价格昂贵且虾壳硬、肉质有韧性,而基围虾是一种用基围养殖的刀额新对...
[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蜜蜂吃的东西主要是蜂蜜、花蜜、蜂王浆和糖浆豆粉等。大多数的蜜蜂都是以花蜜和花粉为主要食物的,蜜源不足会补充糖浆和黄豆粉,幼虫前3天食用蜂王浆,后期食用蜂蜜,一生食用蜂...
[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黄鳝在选种和放养时需要注意养殖池的建设、鳝种的挑选、鳝苗的处理和放养的方法等。养殖池要用水泥抹底,安装铁丝网防止逃脱,鳝种不选病鳝、伤鳝等,鳝苗要用稀盐水浸泡进行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