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淡水鱼 >>
 

淡水鱼

淡水鱼养殖:水环境因子对其的影响

淡水鱼养殖:水环境因子对其的影响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淡水养殖水环境因子主要包括水温,溶解氧(DO),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和PH值等。

  1、水温

  鱼类属变温动物,体温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水温直接影响鱼的生存和生长,水温直接影响鱼的代谢强度,从而影响  阅读全文 >>

淡水鱼养殖近期管理要领

淡水鱼养殖近期管理要领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1.做好水质管理:有条件的定期(10天~15天)灌注新水,排放老水。如果投饲喂养要做到相对合理化,隔1天~2天按1%~1.5%在上午10时投喂一次,坚持少量多次,水温低于15℃时少投,低于8℃时不投。

  2.做好鱼病防治  阅读全文 >>

五月份常规淡水鱼养殖管理要把握三方面措施

五月份常规淡水鱼养殖管理要把握三方面措施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进入5月份,气温不断升高,正常水温将达到25℃左右,鱼类进入最适生长期,吃食量不断增加;同样池塘中各种致病因子也开始变得活跃,鱼类病害开始萌发。鱼类生产管理开始被摆上议事日程,5月份应做好以下几方面事  阅读全文 >>

普通淡水鱼养殖误区

普通淡水鱼养殖误区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鲤鱼、草鱼为我国北方主要养殖对象,养殖历史也很悠久,技术也相对成熟,即使如此也存在一些养殖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饲料选用全程同一型号饲料!

  养殖全程使用同一型号饲料是不科学的  阅读全文 >>

夏季高温雨季淡水鱼养殖严防肝胆综合症

夏季高温雨季淡水鱼养殖严防肝胆综合症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近期高温雨天交替,养殖水体水质变化较大,环境变化对养殖鱼类的刺激会引发养殖池塘的各种问题。从最近病害暴发情况来看,鱼类的肝胆综合症爆发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

  肝胆综合症症状:肝胆综合症以肝  阅读全文 >>

春季淡水鱼塘施肥的五个注意事项

春季淡水鱼塘施肥的五个注意事项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鱼塘施肥的作用主要是繁殖浮游生物、附生藻类、底栖动物等天然饵料,为鲢、鳙等养殖鱼类提供丰富的食料资源。春季鱼塘施肥应注意以下事项:

  1.) 有机肥料须经充分发酵。春季鱼塘水温较低,水中含氧  阅读全文 >>

浅谈淡水鱼营养不良症

浅谈淡水鱼营养不良症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在以人工饵料为主的情况下,淡水养殖动物只有得到全价配合饵料,才能健康、迅速地生长,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缺乏或过高,即营养不良,不仅影响其生长、发育,增加饵料系数,严重时还会引  阅读全文 >>

淡水鱼养殖常见病气泡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

淡水鱼养殖常见病气泡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1.病因:水中某种气体过饱和,都可引起鱼类患气泡病。引起水中气体过饱和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1)水中浮游植物过多,在强烈阳光照射的中午,引起水中溶氧过饱和;(2)池中施放过多未经发酵的肥料,在缺氧情况下,分  阅读全文 >>

养殖淡水鱼浮头的六种原因及对策分析

养殖淡水鱼浮头的六种原因及对策分析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1、水瘦引起的浮头

  精养高产塘经多年淤积,底泥一般较厚,其中隐藏大量浮游生物及原生动物虫卵。随着水温不断升高,这些虫卵很快被激活,大量繁生,致使池中呼吸耗氧量大大增加。而具有造氧功能的浮游  阅读全文 >>

水温对淡水鱼养殖有什么影响

水温对淡水鱼养殖有什么影响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水是鱼类生活的环境,只有当水环境条件符合鱼类的生活要求时,鱼类才能完成生命的各种活动。因此,若想养好鱼,就必须了解水环境的各种因子与养殖鱼类的关系。

  水温直接影响鱼类的代谢强度,从而影响鱼  阅读全文 >>

淡水鱼健康生态养殖关键技术

淡水鱼健康生态养殖关键技术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一、原理:在土池精养基础上,通过提高水体自身的净化能力来达到降低代谢产物,提高产量,稳定水体,减少病害,充分利用自身资源达到节约成本目的。

  二、基本理念:

  保持水体稳定,减少发病;提高净水能  阅读全文 >>

淡水鱼养殖走俏市场 农民敲开致富之门

淡水鱼养殖走俏市场 农民敲开致富之门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近年来,柳条寨镇充分利用水资源丰富的区位优势,不断引进淡水鱼养殖的新技术、新方法,建立机械化投饵养殖基地,自发组建淡水鱼批发市场,促进了淡水鱼养殖业的蓬勃发展。目前,柳条寨镇已成为我市最大的淡水  阅读全文 >>

淡水鱼养殖走俏 农民喜获增收

淡水鱼养殖走俏 农民喜获增收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我养殖的淡水鱼很多人都慕名来买,有时客人要鱼的话还得提前预约呢!”黄莺乡双河村支部书记饶奎芳稍显得意的说,现在的淡水鱼走俏得很,我们养殖的淡水鱼单价在17-20元/斤,而市场上出售的鱼单  阅读全文 >>

淡水鱼几种鱼类饲料介绍

淡水鱼几种鱼类饲料介绍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1.鱼类饲料营养要素

  (1)蛋白质

  蛋白质是鱼类饲料中最主要的营养物质。鱼类对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要求较高,常见的淡水养殖鱼类要求饲料中含粗蛋白质20%~40%。鱼类对饲料中粗蛋白质的需要量  阅读全文 >>

淡水鱼配合饲料投喂技术

淡水鱼配合饲料投喂技术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在养鱼生产中,饲料投喂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饲料的转化率及养殖效果,因此,掌握运用好饲料的投喂技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直接关系到养殖的经济效益。

  一、投喂量的确定

  饲料投喂技术,首  阅读全文 >>

淡水鱼养殖的技术要点

淡水鱼养殖的技术要点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我们认为,渔业生产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要使我市渔业生产进一步健康、快速发展,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淡水鱼养殖增长方式转变。其要点介绍如下:

  一、加强淡水养殖发  阅读全文 >>

淡水鱼的养殖技术

淡水鱼的养殖技术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1、水温:一般热带鱼20~32度。水草18~28度。一天变化不得超过4度。 加温时一天2~3度为宜,治病时加温至30度。

  2、放鱼:换环境时第一周最危险。适温30分钟,整袋浸泡。混水20分钟,让鱼自己游出来。

   阅读全文 >>

养殖淡水鱼小技巧

养殖淡水鱼小技巧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1、水温:一般热带鱼20~32度。水草18~28度。一天变化不得超过4度。 加温时一天2~3度为宜,治病时加温至30度。

  2、放鱼:换环境时第一周最危险。适温30分钟,整袋浸泡。混水20分钟,让鱼自己游出来。

   阅读全文 >>

稻田养殖淡水鱼新技术

稻田养殖淡水鱼新技术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稻田养鱼是用鱼稻共生互利原理,稻田为鱼提供害虫等各种饵料生物和良好生态环境,鱼对水稻生长起到了松土、追肥、除草、除虫作用。

  一、稻田选择与养鱼工程

  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稻田  阅读全文 >>

淡水鱼水库养殖技术

淡水鱼水库养殖技术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1.土拦库湾 土拦库湾实际上是一个小水库,清野除害较方便,可以实施投饵、施肥等措施获得较高产量。

  (1)地点选择

  土拦库湾要求肚大口小,底部平坦,坝基处不漏水,枯水季节能排干清库,湾内能维持2  阅读全文 >>

淡水鱼养殖的池塘选择和准备

淡水鱼养殖的池塘选择和准备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选择鱼苗池的原则是有利于鱼苗生活、饲养管理和捕捞方便。多选择长方形,面积为600~2000平方米,水深1米左右(前期50~70厘米,后期100~120厘米),池底平坦,淤泥量适中 (厚约15厘米),注、排水方便的鱼池作为鱼苗培育池。  阅读全文 >>

淡水鱼的饲养管理

淡水鱼的饲养管理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鱼苗至鱼种的培育虽然时间很短,但其成活率和体质状况对整个鱼种的培育效果影响很大,因此必须认真对待。

  1.投饵和施肥 鱼苗培育前期,主要以培育天然饵料来满足鱼体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这个时期的长短  阅读全文 >>

淡水鱼苗和鱼种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淡水鱼苗和鱼种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一)鱼苗、鱼种的食性

  1.鱼苗的食性 刚孵出的鱼苗,不能游动,靠吸收卵黄囊中的营养维持生命,称为内源性营养性阶段。2天后,卵黄囊由大变小,鱼苗一面继续吸收卵黄囊,一面开始从外界摄取食物,称混合性营养阶段  阅读全文 >>

淡水鱼苗培育:鱼苗的锻炼和出塘

淡水鱼苗培育:鱼苗的锻炼和出塘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1.拉网锻炼 鱼苗出池前几天,要拉网锻炼2~3次。其目的是使鱼苗适应密集的环境,以利出池计数和运输;检查鱼苗的生长情况,估计鱼苗产量,以便作好分配计划。 拉网锻炼的方法:第1次拉网,将夏花围集在网中,检查鱼的体质,  阅读全文 >>

淡水鱼的鱼苗放养

淡水鱼的鱼苗放养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1.肥水 刚下塘的鱼苗以轮虫和无节幼体等小型浮游动物为食,因此,鱼苗下塘前3~5天,应依水温按每100平方米池面22.5~45千克的量泼洒粪肥,进行肥水,以满足鱼苗的营养需求。 鱼苗的生长速度和轮虫的生物量之间有一定的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