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春季雏鹅的饲养
1、鹅舍空置:鹅舍清洗、消毒完毕后到进鹅前空舍时间至少2周,关闭并密封鹅舍,防止野鸟和鼠类进入。
2、雏鹅的选择:雏鹅应由无小鹅瘟、禽流感、鹅副黏病毒病和垂直感染的细菌性疫病的规模种鹅场(户)提供的经过产地检疫的健康雏鹅。同一栋鹅舍饲养群体或全场的所有鹅只在同一段时期内应来源于同一种鹅场(户)。不得从禽病疫区引进雏鹅。
3、合理分群:根据出雏时的强弱大小进行分群饲养,对弱小雏鹅进行合理补料。饲养中还要注意根据鹅只的生长发育和大小、强弱不断调整鹅群,使每群同龄鹅大小、强弱尽量一致,以便饲养管理。
4、雏鹅出生后24h左右第一次饮水。确保饮水器不漏水,防止垫料和饲料霉变。饮水中可以添加葡萄糖、电解质和多种维生素类添加剂。第一次饮水后0.5h~1.0h可以喂食。饲料中可以根据所饲养肉鹅品种推荐的饲养标准喂给全价料。每次添料根据需要确定,尽量保持饲料新鲜,防止饲料发生霉变。饲料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不应饲喂超过保质期或发霉、变质和生虫的饲料。
5、温度:雏鹅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对低温和温度骤变的适应力很弱。雏鹅在低温环境中拥挤扎堆,扎入堆里面的雏鹅常因窒息而死亡。鹅舍温度超过32℃,雏鹅即精神不振,少食,喝水多,体热散发受阻,从而影响生长发育,诱发疾病。长期高温还可引起雏鹅大批死亡。育雏鹅的温度要求适宜而均衡:0~7日龄的雏鹅要求舍温在28-30℃左右,而后随其日龄的增加结合天气气温变化,每周下降2-4℃,30日龄雏鹅对温度变化有一定适应能力,可恒定在15-25℃左右。
6、湿度:当环境湿度超过80%,同时伴随温度不适时,雏鹅即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挤堆、呼吸困难、拉稀、绒毛松乱等症状,突出表现是叨毛,严重时雏鹅整个头、颈和背部的绒毛全部被叨光,使雏鹅发育不良,形成为僵鹅。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容易孳生,饲料和垫料容易霉变,鹅群易发曲霉菌病。湿度过低无疑会对水禽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后果,且易导致环境中灰尘过多而引发呼吸道病。雏鹅适宜湿度为50-75%。
7、谨防雏鹅饥饿或缺水:雏鹅的新陈代谢日益旺盛,但雏鹅的胃肠容积小,所以要求饲料量充足、品质好、易消化。饲养过程中要合理分群,料槽或料盘的大小、高低要适宜,摆放位置要适当,保证每只雏鹅都能吃得好、吃得适中(七八成饱)。刚出壳的雏鹅机体含水分75%左右,若24小时内不给雏鹅饮水,雏鹅就会因严重失水而迅速出现脱水症状。因此,对幼雏来说,及早供给清洁适温的饮水比喂料更重要,而且饮水不能中断。
8、谨防有害气体对雏鹅的危害:雏鹅对育雏室内的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十分敏感。当环境中有害气体超标时,雏鹅就会出现精神沉郁、呼吸加快、羽毛松乱无光泽等症状。若有害气体继续蓄积,雏鹅则会出现眼角膜混浊、眼睑水肿、流泪、流鼻涕,进而食欲废绝,并出现运动失调等神经症状,直至死亡。造成雏鹅二氧化碳中毒的主要原因有室温较高、育雏舍通风不良、雏鹅饲养密度过大等。引起雏鹅氨气和硫化氢中毒的主要原因有育雏舍潮湿、通风不良、污秽的垫料和粪便等有机物没有被及时清除而发酵产气等原因引起。
9、谨防雏鹅药物中毒:不少养殖户有不用药物不放心,用量少了不治病的错误认识,造成雏鹅滥用药物中毒死亡在养鹅过程中很常见。鹅属草食水禽,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理特点,对药物比较敏感,尤其是雏鹅。饲养户应建立现代饲养观念:只要能经常保持育雏环境清洁、卫生,温度、湿度、光照、饲养密度适宜,调群、分群合理,通风换气良好,并定时定量喂给新鲜干净的饲料和饮水,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对雏鹅定期进行免疫,雏鹅就能健康成长,且不易发生普通病和寄生虫病。
10、谨防挤压和鼠害:育雏室保温条件不好、雏鹅突受惊吓、雏鹅在装运过程中遭受颠簸、不定时喂料饮水、饲养密度过大等常会引起雏鹅挤压致死。鼠害对3周龄内的雏鹅影响最大,不仅会引起雏鹅死伤,还会传染疾病,危害其他畜禽,必须严加防范。重点要堵塞育雏室的鼠洞,注意门窗严实,严防老鼠进入。防止鸟和鼠害 控制鸟和鼠进入鹅舍,饲养场院内和鹅舍经常投放诱饵灭鼠和灭蝇。鹅舍内诱饵注意严格控制,或在空舍时投放,使鹅群不能接触。
11、鹅场(户)废弃物处理:主要包括鹅粪(尿)、垫料、病死鹅和孵化厂废弃物(蛋壳、死胚等)、过期兽药、残余疫苗和疫苗瓶等。鹅场(户)废弃物处理方法:使用垫料的饲养场,采取鹅出栏后一次性清理垫料,饲养过程中垫料潮湿、污染后要及时清出、更换,网上饲养时应及时清理粪便。运动场上的粪便也要每日清除,清出的垫料和粪便在固定地点进行堆放,充分发酵处理。病死鹅和孵化厂废弃物(蛋壳、死胚等)、过期兽药、残余疫苗和疫苗瓶等应焚烧或深埋处理。
12、适时免疫接种:鹅场(户)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疫病的预防接种工作,并注意选择适宜的疫苗、免疫程序和免疫方法。
13、疫病控制和扑灭:鹅场(户)发生疫病或怀疑发生疫病时,应及时确诊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发生小鹅瘟、鹅副黏病毒等疫病时,应对鹅群实施清群净化和治疗措施;确诊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时,鹅场(户)应配合当地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对鹅群实施严格的封锁、隔离、扑杀措施;全场进行彻底的洗场消毒。
14、应制定合理的鹅舍消毒程序和制度,并认真执行;每批鹅出栏后应实施清理粪便、废弃物、清洗、熏蒸消毒、喷雾消毒、空舍等措施。
15、适时驱虫育肥上市前2周左右,视鹅的体况决定是否驱虫一次。驱虫药物可使用丙硫咪唑、伊维菌素、吡喹酮等。
16、鹅饲养应坚持“全进全出”原则。即全群雏鹅同时进场,同期出场。
网址:https://www.nczfj.com/yzzz/yangzhijishu/170182.html
[养殖技术]为加强水产养殖用投入品使用环节的监管,依法打击水产养殖违法用药行为,保障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实施水产养殖用投入品使用白名单制度工作规范...
[养殖技术]笋壳鱼养殖对鱼塘、水质和温度等多个方面都有着一定的要求,方方面面都需要科学管理,才能养好。笋壳鱼作为经济效益较高的淡水养殖鱼种,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喜爱,但笋壳鱼的养殖方法则与其它鱼种不同,本...
[养殖技术]夏季很容易导致蛋鸡减产,主要原因是炎热的天气,直接影响了蛋鸡的生长环境及产蛋性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夏季蛋鸡减产的原因,及蛋鸡夏季高产技术,希望能对蛋鸡养殖户有所帮助。 夏季蛋鸡减产什么原...
[养殖技术]锦鲤鱼养殖虽然简单,但仍然需要做好基本的饲养与管理工作,否则很难使鱼继续健康生长。对于锦鲤养殖新手朋友来说,这点非常重要。锦鲤鱼的养殖,重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饲喂,二是水...
[养殖技术]进入今年以来,国内时而有地区出现跨地区贩卖仔猪出现非洲猪瘟疫情的情况,当然,平时养猪户在外地购买仔猪时也会或多或少出现仔猪生病的情况,那么,面对这些情况,养猪人如何才能防...
[养殖技术]入夏后,气温越来越高,养羊需进行适当的调整,如饲养及管理方面。重点要防止羊发生热应激以及蚊虫搅扰,科学饲养管理,其实夏季同样是养羊的好季节。建议入夏后养羊注意做好以下4个...
[养殖技术]金蝉养殖是一个新兴项目,在市场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价格一直都不错。由于野生金蝉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所以人工养殖金蝉是一个很好的养殖项目。养金蝉如果有好的种源、销...
[养殖技术]有时候,同一母猪所产的猪崽,会出现有的强壮,有的较弱的情况,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对仔猪进行强弱隔离管理。尤其对弱仔猪应注意做好护理,让其早日恢复强壮,与其它猪崽合群。 小猪弱猪...
[养殖技术]小型养猪场的猪舍建造,相信很多人都会,因为这在农村以前是很常见的,所以并不难。但一个合理的猪舍更能利于猪群的饲养与管理,使养猪变得更方便、更简单。今天在这里,为大家介绍...
[养殖技术]养猪很简单,之前我国农村很常见,建个猪圈,养几头猪,补贴家用,这样的情况很多。不过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兴起,散养户越来越少,但不管怎么说,我们都看到,也都知道养猪并不难。但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