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位置:农村致富经 >> 新闻 >> 农业新闻 >> 浏览文章

百项农科技术 让齐鲁乡亲挑上现代农业的“金扁担”

日期:2020-12-11
 

在山东省农科院,每位科研人既关注科研一线,也关心生产一线。图为山东省农科院果树所副所长李勃在田间一线指导大棚葡萄园生产。受访者供图

在科技支撑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上,这些技术已经证明了其“三重身份”:它们既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引擎”,也是企业发展的“法宝”,又寄托了农民致富的希望。

截至2020年,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粮食270亿斤,实现经济效益300多亿元。

这就是被誉为“功勋品种”的“济麦22”产生的巨大效益。因其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综合抗病性强等优点,成为连续9年全国种植的第一大小麦品种。

11月23日,山东省农科院举行“十三五”百项农业科技成果发布会,以“济麦22”为代表的100项农业科技成果成为重点推介的对象。

科技日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这些农科成果包括38个新品种、45项新技术、17个新产品,这其中包含8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1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成果。

记者梳理这些成果时发现,它们既有填补相关领域空白的中国首创级别的技术,比如甜樱桃矮化砧木新品种“矮杰”,世界上首次通过染色体加倍技术育成的六倍体新品种,破解了“樱桃好吃,树难栽”的难题;也有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品种,比如高产优质广适大豆新品种“齐黄34”,生产经营权转让费1870万元,创全国夏大豆品种转让费最高纪录。

在科技支撑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上,这些技术已经证明了其“三重身份”:它们既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引擎”,也是企业发展的“法宝”,又寄托了农民致富的希望。在更高层次上,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有力支撑山东省乃至黄淮海区域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

科研人拥有了“双重身份”: 想干事就有平台,肯努力就是主角

山东省农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以下简称持发所)的研究员贾春林目前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他是山东省牧草产业体系岗位专家,深耕牧草专业,另一方面他又是企业的“成果导师”,农民的“技术军师”。每年有一半以上时间,他要在田间地头为企业和农民兄弟服务。

贾春林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双重身份”带来了双赢局面:深耕一线,让他深知基层痛点;这些难点上升为科研课题,转化问题也迎刃而解。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是科研体制改革让贾春林拥有了“双重身份”,通过改革为科研人赋予能力,为一线基层赋予能力,见证了该院“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的持续努力。

4年前,“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的实施对山东省农科院乃至山东农业战线来说具有划时代意义。这是全国首个省级农业科技创新工程。

它通过改革传统农科管理模式、科研模式和考评模式,让科研人员想干事就有平台,肯努力就是主角。科研人员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田间地头,投入到当前亟待突破的科研领域,实现了问题与任务对接、科技与市场对接、创新与产业对接、贡献与绩效对接。

通过改革赋能,也使得“十三五”期间,山东省农科院衡量科研创新的主要指标走在了全国省级农科院的前列。

数据显示,5年来,该院审鉴定和登记作物、蔬菜、果树、畜禽等农业新品种510个;“花生单粒精播”“苹果免套袋优质高效生产”等87项技术列入全国或省农业主推技术;授权发明专利943件,认定国家、行业、地方标准302项;“鲁原502小麦”、“花生抗逆高产栽培”等8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粮食作物一次性施肥”等11项成果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其中,万书波研究员还先后获得了山东省科技最高奖和何梁何利奖,为实现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这些技术也有力地支撑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的数据显示,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4.5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5个百分点。

一线难题成了科研课题: 咱跟着专家种地,心里踏实

今年9月份,在德州市富民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玉米地里,玉米穗头上看不到虫眼。该合作社理事长魏德东告诉记者,这1000亩玉米地采用了省农科院的一项“高科技”:用赤眼蜂防控玉米螟,这样就不用打杀虫药了,玉米的口感、品质提高很多。

“跟着专家种地,心里踏实!我们合作社目前采用了大小十几项农业技术,虽然近年来生产成本提高、粮食价格下跌,但依靠科学种田,每亩能净挣300元左右。”魏德东说。

科技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山东省农科院的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原则,精准靶向创新,建立以问题定任务、以任务建团队、以团队促发展的科研组织模式,重点聚焦政府关心、社会关注和农民关切的难点热点科技问题,推动科研创新接地气。

在此背景下,“把论文写在齐鲁大地上”成为全体科研人员的集体价值观。

蔬菜是山东省寿光市的一张靓丽名片。但长期以来,寿光蔬菜产业也存在着高端产品培育不足、农业生态环境问题、蔬菜商品化处理及深加工滞后、蔬菜种植机械化程度不高、育种工作滞后等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

今年4月份,肩负山东“科教改革攻坚行动”重任的农业新型研发平台终于揭开了“红盖头”,而山东省农科院(寿光)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是60个产业技术研究院其中的代表。按照计划,该平台将开展自主新品种培育、土壤病害整治、标准化无公害生产、产业结构调整、蔬菜深加工、实施名牌战略及蔬菜垃圾资源化利用等研发工作。

除此之外,该院还实施了“三个突破”战略,集中资源打造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型齐鲁样板;向三个县市派出了工作组,坚持“抽硬人、硬抽人”,抽调3个研究单位的“一把手”脱产担任驻县工作组组长,选派82名业务骨干作为乡镇第一镇长、园区第一主任、企业科技副总等挂职干部,聚集项目、人才、成果等资源,形成实物工作量打造科技支撑型齐鲁样板。

第N项全国首创: 院士成“第一所长”,企业家成“产业研究员”

“‘第一所长’制度是山东省农科院柔性引进高端人才的重大创新举措。作为首批聘任的‘第一所长’,我感到很荣幸。”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武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会统筹规划,将之前较为松散的合作转变为紧密、扎实的全方位合作,我和团队将定期到院里进行学术交流,接收青年人才到我的实验室进行研修,进一步加大协同创新,支持这里的学科发展、成果培育、人才培养等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所长”制度仅是新出台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关于深化人才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柔性人才引进方式的一部分,该意见还推出“产业研究员”制度。

山东省农科院人事处处长陈相艳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产业研究员”制度,重点引进省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或技术总监等,注重发挥“产业研究员”了解产业重大需求和发展趋势、具有丰富的实践和管理经验等优势,帮助科研人员从产业、市场中寻找研究课题,把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在企业中进行转化。截至目前,该院已聘任18名院士和21名专家担任“第一所长”,聘任50名行业重点龙头企业高管及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担任“产业研究员”。

如果说“第一所长”“产业研究员”制度体现了新政灵活的一面,那么,诸如“组阁制”“包干制”等政策则凸显了《意见》的务实性。

“我院设立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专家工作室,扩大创新团队自主权,实行首席专家‘组阁制’、经费‘包干制’,给予团队人才引进和岗位聘任配额和权限。”山东省农科院副院长张立明向记者强调,这一点正是基层一线需要的。此外,该院还将与中国农科院开展战略合作,共同组织实施重大协同创新任务。

面对未来,山东省农科院将继续深化综合改革,坚持“五权”下放,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让农民挑上农业现代化的“金扁担”,让农业和乡村借助科技的翅膀腾飞起来、振兴起来,支撑农业强省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原文:新闻 > 农业新闻:百项农科技术 让齐鲁乡亲挑上现代农业的“金扁担”

网址:https://www.nczfj.com/yzzz/20201211/111550.html

 
上一篇:未来农业有三大变化,两类农民不种地也能领钱,两类人却会遭处罚
下一篇:农业濒临崩溃,627个农场主破产?美国经济或提前遭遇危机?
扩展阅读:

[农业新闻] 新华网北京6月1日电(李楠)从刀耕火种,到小牛拉犁,再到机械化生产,农业的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农业会是怎样?需要哪些新科技赋能?5月2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以下简称 资...

[农业新闻]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2日6时讯(通讯员 余清英) 近日,重庆市开州区南雅镇民安村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秧苗长势良好,一驾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盘旋在秧田上空,实施喷药杀菌作业,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新闻]“益农信息社店面不大,却服务着雁塔村400多户1100多人口,带动返乡创业大学生及乡镇青年一起创业。”近日,记者来到安宁市县街街道雁塔村益农信息社采访时,负责人杨清...

[农业新闻]在临西县河西镇的河北北扬高新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园项目施工现场,8000多平方米的玻璃智能温室通透敞亮,4000多平方米的连栋育苗大棚主体完工,工人们已经栽下了樱桃树、红心苹果树...

[农业新闻] 谷雨已过,人们餐桌上多了一道最爱的蚕豆。翠绿的蚕豆荚,不仅藏着初夏的味道,更“存档”着江苏的特色种质资源。拨开一个蚕豆豆荚,香气扑鼻。外行看到的是,翠绿的果实...

[农业新闻] 中新网长治4月28日电 (记者 李庭耀)眼下正值春耕大忙时节,走在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的乡间道路,两旁农田已不见地垄,连成大片。田里看不到农民,但见大型拖拉机轰隆驶过。  &ld...

[农业新闻]央广网北京4月24日消息(记者朱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据农业农村部监测,随着供需形势持续改善,猪肉价格已经连续12周下降,回落至每公斤40元左右,同比...

[农业新闻]  京杭大运河流至桐乡石门镇,形成120°的大转弯,又称“石门湾”。  “寻梦江南,水韵石门。百花田园,果菊飘香。”在运河水滋养下,石门湾里物产丰富、...

[农业新闻] 潘劲东正在演示植保无人机操作。 “天线摆放的位置,决定遥控器与植保无人机之间的信号强度。作业时,需要注意无人机桨叶上是否有附着物,必须保持桨叶干净,确认每一个机臂...

[农业新闻]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本,保护耕地就是保护粮食生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黑土地保护工程。当前,我国耕地资源...

整站推荐:
致富要有的“三只眼”
眼光,是人们对事物性质的判断,对事件发展前景的预测。一个人的眼光如何,往往决定着事业的...
未来农村什么人最赚钱?在农村只有这5种人将最赚钱!
种植养殖都是赚辛苦钱,干什么赚钱,种玉米、种水稻、种蔬菜、种果树、搞养殖?都不是。什...
未来十年,有机农业原来有这么多赚钱机会!
2017年7月,中央深改小组第37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
养猪不赚钱?换个品种,年赚百万
近些年猪肉价格持续起伏变换,养殖户常常的苦不堪言,许多养殖户不得不另觅出路。下面具体...
在农村做这十个项目,又有补贴又能赚钱
近几年农村出台了很多好政策,国家更是积极扶持农业政策,支持农业向资源节约、高效生态转...
这10种最实在的赚钱办法教给你,农民要看看
赚钱是我们每个人的想要的,这10种最实在的赚钱办法教给你,农民要看看! 1、田园欢乐谷田园...
同类推荐
水果 蔬菜 种树 养猪 种树种植技术 养牛 水产 农作物 养鸡 养猪养殖技术
相关分类
水果蔬菜种树养猪种树种植技术养牛水产农作物养鸡养猪养殖技术养羊药材蔬菜种植技术农作物种植技术养牛养殖技术水产养殖技术养鸡养殖技术特种养殖兔子泥鳅养羊养殖技术黄鳝药材价格行情养兔奶牛菊花蝎子蔬菜价格行情杜鹃花水果种植技术蚯蚓蜜蜂君子兰鹌鹑蘑菇竹鼠鸭子狐狸养猪价格行情苹果栀子花蝴蝶兰养鸭特种养殖技术鸵鸟养猪猪病防冶土元龙虾梅花鹿茶花月季花水蛭养鹅水貂农作物价格行情野猪牛蛙豪猪玉米孔雀鸡蛋发财树奶牛养殖技术桂花甲鱼蜈蚣兰花水产养殖行情火鸡葡萄绿萝养蜂刺猬药材种植技术黄粉虫养蛇茶叶肉鸡小麦山鸡大闸蟹水果新闻资讯水产养殖视频长毛兔獭兔向日葵水稻虎皮兰吊兰肉狗长寿花梅花养牛疾病防治螃蟹养鸡价格行情辣椒水果价格行情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