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位置:农村致富经 >> 新闻 >> 创业故事 >> 浏览文章

黄国平:虾蟹稻综合种养效益高

2018年10月25日 来源:农村致富经(www.ncZfj.com) 作者:农村百事通/刘本福
内容摘要:在美丽富饶的鄱阳湖畔,有个“螃蟹大王”,他就是九江凯瑞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国平先生。他是当地渔业行业的“奇人”,积极探索生态种养新技术,以“鄱阳湖”品牌水产品开发为重点,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广稻田养蟹
 

在美丽富饶的鄱阳湖畔,有个“螃蟹大王”,他就是九江凯瑞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国平先生。他是当地渔业行业的“奇人”,积极探索生态种养新技术,以“鄱阳湖”品牌水产品开发为重点,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广稻田养蟹、养虾等生态种养模式,将发展有机、绿色水产品与品牌建设相结合,依靠品质打造品牌,创出了美丽中国的江西渔业样板,示范引领了鄱阳湖优势水产品的品质和规模双提升。在该公司养殖基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稻在水中长,虾蟹水里游”“一水两用,一田两收,一季多产”的和谐优美画卷!

记者:黄总,您好!您在渔业的道路上摸爬滚打了20多年,这一路走来,也颇为不易。您能给大家分享下您的创业经历吗?当初您是如何走上养蟹、养虾之路的?

黄国平:我是安徽省无为县人,我们那里水面比较多,因此我从小就对相关水产品比较感兴趣。1993年,我靠到处打工积累了一些资金,凭着一腔热血,盲目地从辽宁买进螃蟹苗,开始了我的养螃蟹之路。由于当时买进的那些螃蟹苗成熟早,不太适合我们当地的养殖环境和销售市场,我又不太懂螃蟹养殖的相关技术,因此最后亏了很多钱。1994年,我不死心,继续搞螃蟹养殖,结果还是亏本,并且把辛辛苦苦积累的一点创业资金亏了个精光!没有办法,我只有从头再来,再次出去打工。1997年,我在重新积累了一些资金之后,在九江、都昌、星子重新开始养螃蟹,但1998年那场无情的洪水,又把我的所有积累冲得一干二净。1999年,在我最艰难的时候,甚至困难到了无米下锅的地步!

转机出现在2000年。由于那时信息相对闭塞、交通不便,刀鱼在九江的收购价和在江苏的销售价相差极大。发现这个商机之后,我通过从九江收购刀鱼贩卖到江苏,赚到了人生的第二桶金。

有了本钱之后,我又去养螃蟹。这次螃蟹终于养得不错,但因为当时九江这边消费高价螃蟹的市场不大,养得好好的螃蟹却销不出去。于是我就想到了将螃蟹贩卖到上海、江苏等沿海地区。开始的时候,因为路途遥远,我又不太懂相关技术,结果失败了。在贩卖螃蟹的过程中,我发明了“冰块+泡沫塑料盒”(在泡沫塑料盒里面先放一层冰块,上面再放螃蟹,最后盖上盖子)的保鲜运输方式,获得了成功。当时螃蟹在九江卖16~20元/公斤,在上海却可以卖80多元/公斤。因此我得出了“养螃蟹的不如贩螃蟹的赚得多,贩螃蟹的不如零售螃蟹的赚得多”的结论。于是我转变思路,从重点养螃蟹转向重点卖螃蟹。靠贩卖螃蟹,我赚得了人生的第三桶金,这为我后面的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记者:国家一直在大力倡导和推广稻鱼共生等生态种养模式。您能介绍一下虾蟹稻综合种养模式的情况吗?

黄国平:我们公司高标准打造建设的虾蟹稻综合种养基地,田块一般按30~50亩一块规划,在水稻田四周开宽4~6米、深1.5米的养殖沟。在6月下旬之前,水稻田是一片水面,养殖虾、蟹;6月下旬之后,将田间水位降低,开始种植晚稻,小龙虾则顺水游到养殖沟里生活;等水稻生长到20厘米以上的时候,水位再次升高,虾、蟹就可以到水稻田中取食了。这种种养模式可实现“一田两用、一水两养、一季双收”,每年每亩可产有机稻250公斤、小龙虾150公斤、螃蟹150公斤。根据我们统计,在虾蟹稻综合种养区,农药、化肥使用量比传统种养分别减少了90%和75%以上,经济效益是传统种水稻的4~5倍。

记者:虾蟹稻综合种养要想获得成功,需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呢?

黄国平: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特别注意:(1)放苗时间。从上年冬至开始,一直到清明节,都可以放苗。但是过了清明节,就不要放苗了。因为清明节之后放的苗,成活率低,易发病,产量低,很容易亏本。(2)注意调节好生态环境,不要喂过多的饲料。如果养殖小龙虾的话,在下半年晚稻收割后,要让水稻田干湿交替,让野草长好。要想养得好,必须草长好。如果草长得不好,无论喂什么料,都容易亏本。因为靠喂饲料,一是小龙虾长不好,二是生态环境被破坏了,小龙虾就容易发病死亡。但要注意观察田里草的情况,当田里的草被小龙虾吃得不够的时候,可以每亩每天喂适量饲料。当水体比较清瘦的时候,要采用生物肥调水,让草长起来。如果是养殖螃蟹,那就要种植水草,另外每亩一次性投放螺蛳400公斤,让其自行繁殖,供螃蟹取食。

记者:虾蟹稻综合种养模式的经济效益如何?

黄国平:种养基地田园化建设一般每亩要3000元,平原地区要低一些,地势不平的山区要高一些。现在我国很多地区这方面都是由国家出资建设。

养殖第一年,一般每亩养殖利润在2000元左右。具体分析如下:下半年买大虾15公斤,价格40元/公斤,需种虾成本600元。冬天大虾可以产卵,到了次年3月,就可以将大虾捕捞销售,这时不但虾长大了,而且一般此时虾的价格比冬天要贵很多,正常情况下要卖60~80元/公斤,一般每亩可卖1200元以上,第二年还不用再买种苗。这些大虾繁殖的苗,后面每亩可以陆续捕捞小龙虾50公斤,按照30元/公斤计算的话,收入在1500元以上。除去种虾等成本,收益在2000元左右。如果是当年清明投小苗的话,投苗15公斤,价格30元/公斤,共需450元。当年可收获小龙虾100公斤,按照30元/公斤计算的话,收入3000元,除去虾苗和人工等成本1000元,养殖利润约2000元。到第二年之后,如果种养环境调节得好,加上种植晚稻的收入(这种种养模式种植出来的晚稻为有机稻,市场收购价高达6元/公斤),一般每亩种养总利润可达5000元以上。

记者:你们这种种养模式,养殖虾蟹和种植水稻会有冲突的地方吗?如果有的话,你们又是如何规避和解决这些冲突的呢?

黄国平:因为我们这种综合种养模式是生态种养,养殖虾蟹的饲料投喂量很少,不会破坏生态环境;种植水稻全程不打农药,只在晚稻栽插前施一次复合肥。施复合肥的时候,虾蟹已经顺水游到四周的养殖沟里了,只要在田块四周筑条小埂,不让施肥后的田水流到养殖沟里,就不会对虾蟹造成伤害。待水稻长到20厘米以上的时候,再抬高水位,让虾蟹到水稻田里吃虫、吃草,这样种植水稻就不用喷农药防虫和喷除草剂除草了,虾蟹的排泄物还是水稻良好的有机肥来源,真正实现了虾蟹和水稻的和谐共生。

记者:据我了解,您不但蟹虾养得好,而且在虾蟹销售上也做得很成功。请问你们是如何打开市场、做好蟹虾销售的呢?

黄国平:我们公司在虾蟹销售上之所以做得成功,一是对市场把握得比较好。我们做虾蟹销售这么多年,销售经验比较丰富,而且我们在全国主要虾蟹批发市场都有信息员,每天早上4点就将当地批发市场的虾蟹批发价格提供给我们,让我们及时了解全国虾蟹行情,方便我们调整虾蟹收购和销售价格。二是打造“鄱阳湖”品牌虾蟹专卖店。说起“鄱阳湖”品牌,这还是九江一个顾客的一句抱怨话启发了我,她说:“我们鄱阳湖这么大,难道就没有螃蟹吗?”对专卖店的产品,我们从源头上严把质量关。顾客如果对产品不满意,可以退货。结果我们的“鄱阳湖”品牌虾蟹专卖店一炮而红。

记者:你们公司在管理上勇于创新,探索出了“塘长制”“店长制”等独特的管理模式。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些先进的管理模式吗?

黄国平:公司创新试点的“塘长制”,大量吸引了养殖人才,为有技术没资金的人才提供了平台。我们采用“公司+塘长+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公司给贫困户贷款做担保,由公司进行统一投资,包括苗种、基础设施投入及一切后续物资方面的投入,塘长负责自己养殖的塘口的一切事务。在年底利润分红时,按塘长50%、公司25%、贫困户25%的比例分红。这样职责分明、风险共摊,大大提高了塘长的积极性,降低了公司的投资风险,也带动了周边贫困户脱贫致富。

“店长制”则是每家“鄱阳湖”品牌虾蟹专卖店聘请店长1名、店员2名,专卖店所有投资都由公司负责,店长和店员平时不发工资,在年底利润分红时,按公司50%、店长25%、店员25%的比例进行分配,大大提高了专卖店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记者:你们公司发展至今,不但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还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欢迎,公司和您个人也获得了不少荣誉。请您给我们介绍下你们公司的情况,好吗?

黄国平:我们公司是一家集“鄱阳湖”水产销售、虾蟹稻综合种养、生物科技、互联网、虾蟹产品加工、物流配送为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现有虾蟹稻综合种养基地2万多亩,在全国有“鄱阳湖”品牌虾蟹专卖店100余家。我们公司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模式运作,目前有专业合作社38家、农户2000余户,2017年带动139户贫困户增收。2017年,我们公司基地被农业部授予“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我本人也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8年,我还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改革开放40周年渔业行业领军企业家”荣誉称号。

记者:今天很美好,明天更灿烂!展望未来,你们公司有哪些规划呢?

黄国平:我们公司现在对外供应虾蟹种苗,但因种苗数量有限,需提前预约。对于加盟种养户,公司免费提供培训和技术指导;没有购买种苗的养殖户,公司也提供免费的技术培训。下一步,公司计划在江西省辐射带动发展虾蟹稻综合种养基地20万亩以上,建设一个千吨虾蟹精深加工厂,实现加盟农户收入翻番增长,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公司还计划在全国所有一线城市和主要二线城市都开设1~2家“鄱阳湖”品牌虾蟹专卖店。对新加盟的“鄱阳湖”品牌虾蟹专卖店,公司每店补贴3万元。

(本刊记者 刘本福)

 

原文:新闻 > 创业故事:黄国平:虾蟹稻综合种养效益高

网址:https://www.nczfj.com/yzzz/201034519.html

 
上一篇:[农广天地]温从发种植苔藓成就大财富
下一篇:电商铺就创业路-山东创业青年讲述电商创业故事
扩展阅读:

[创业故事]人间四月芳菲,黄花风铃木盛开。4月2日,简阳市射洪坝街道举行黄花风铃木赏花活动,盛开的黄花风铃木婀娜多姿、随风摇曳,吸引游人如织。 记者细一打听,这些黄花风铃木是四川花畔里...

[创业故事]阳春三月,泸州市江阳区弥陀镇白马村九组潘俊铭的花卉园生机盎然。近几年,盆花产业竞争激烈,但潘俊铭的盆花卖得风生水起,这两年每年都要卖3000多盆鲜花,实现纯利达50万元。 回乡...

[创业故事]从农村到城市,再从城市到农村,李永生带着对三农事业的热爱和实现抱负的决心,回归家乡的热土,在他的努力和带动下,那个曾经落后贫穷的地方,迎来了一次重生,而他也从一个农村小青年,成...

[创业故事]11月27日,笔者在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来龙村一组水牛养殖大户杨宗泽的养殖场里看到,10多头水牛都是架子牛,大的近1000斤,小的600斤左右。正在给水牛喂草料的杨宗泽高兴地说:“...

[创业故事]“2020年初我购买的15头架子牛,利用酒糟进行短期4个月育肥,育肥一批卖一批,再购进一批,每头售价在1.5万元左右,买牛和养殖成本除外,一头要赚3000元。2020年我养殖3批共45头,要...

[创业故事]在兴文县大河苗族乡落白亮村,有一位95后小伙郑元满自主创业种植香桂,实现年收入30余万元,带动乡亲增收致富。 笔者近日在落白亮村看到,道路两旁绿油油的香桂树在风中摇曳,一股清...

[创业故事]“再有半个月,这茬灵芝就全部破土而出,到7月就可以采摘了。”6月7日,强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80后经理陈力在种植大棚内,向记者分享他的劳动成果,“灵芝采摘期从7...

[创业故事]“种蓝莓虽然投入大、时间长,但只要不怕辛苦,自己送到城里销售,获得的回报真的不一样,我的蓝莓自己销售就比批发给商贩每公斤要多卖20元。”6月14日,在泸州市江阳区方...

[创业故事]泰安人刘斌今年初应聘到曲阜的一个小山村卖鱼,自此月入万元不再是梦。 刘斌卖鱼不进市场,而是通过手机直播平台与网友在线赏鱼、拍(卖)鱼,每单可提成10个点。在曲阜市吴村镇...

[创业故事]你在上海一家大酒店,夹起一片烤鸭,用一张小小的薄饼卷起来吃得满口生香。那张筋道的薄饼就有可能来自巨野县一家名叫“上谷佳”的食品加工厂。这家小小的食品加工厂...

整站推荐:
致富要有的“三只眼”
眼光,是人们对事物性质的判断,对事件发展前景的预测。一个人的眼光如何,往往决定着事业的...
未来农村什么人最赚钱?在农村只有这5种人将最赚钱!
种植养殖都是赚辛苦钱,干什么赚钱,种玉米、种水稻、种蔬菜、种果树、搞养殖?都不是。什...
未来十年,有机农业原来有这么多赚钱机会!
2017年7月,中央深改小组第37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
养猪不赚钱?换个品种,年赚百万
近些年猪肉价格持续起伏变换,养殖户常常的苦不堪言,许多养殖户不得不另觅出路。下面具体...
在农村做这十个项目,又有补贴又能赚钱
近几年农村出台了很多好政策,国家更是积极扶持农业政策,支持农业向资源节约、高效生态转...
这10种最实在的赚钱办法教给你,农民要看看
赚钱是我们每个人的想要的,这10种最实在的赚钱办法教给你,农民要看看! 1、田园欢乐谷田园...
同类推荐
水果 蔬菜 种树 养猪 种树种植技术 养牛 水产 农作物 养鸡 养猪养殖技术
相关分类
水果蔬菜种树养猪种树种植技术养牛水产农作物养鸡养猪养殖技术养羊药材蔬菜种植技术农作物种植技术养牛养殖技术水产养殖技术养鸡养殖技术特种养殖兔子泥鳅养羊养殖技术黄鳝养兔药材价格行情奶牛菊花蝎子蔬菜价格行情水果种植技术杜鹃花蚯蚓蜜蜂君子兰鹌鹑蘑菇竹鼠鸭子狐狸养猪价格行情苹果栀子花蝴蝶兰养鸭特种养殖技术鸵鸟养猪猪病防冶土元龙虾梅花鹿养鹅月季花茶花水蛭水貂农作物价格行情野猪牛蛙豪猪玉米孔雀鸡蛋发财树奶牛养殖技术桂花甲鱼蜈蚣兰花绿萝水产养殖行情火鸡葡萄养蜂药材种植技术刺猬黄粉虫茶叶水果新闻资讯养蛇肉鸡小麦山鸡大闸蟹水产养殖视频长毛兔獭兔向日葵水稻虎皮兰吊兰肉狗长寿花梅花养牛疾病防治养鸡价格行情螃蟹水果价格行情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