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有哪些补贴?当厨师、开面馆都有补贴!各地创业补贴项目及标准详解
临近毕业季,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相关话题再度引发关注。近年来,多地出台政策明确高校毕业生、贫困户等群体的创业补贴标准。在一些地区,当厨师、开拉面馆、办农家乐都可以拿到补贴,一些地区还探索创业失败保障机制,为创业者“兜底”。各地对于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中,各个地区根据自己产业特征和地域特色,相继出台了一些特殊的创业鼓励政策。一起来看看创业有哪些补贴?各地创业补贴项目及标准详解:
这些人创业有补贴!
4月5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度聚焦了就业创业,会议指出,鼓励地方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创业给予一次性补贴。
去年以来,为了促进就业创业,各地政府加大对创业群体的政策支持力度,对于大学生、农民工、贫困户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更是明确了补贴标准。
贵 州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复员退伍军人自主创业并带动就业,连续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按规定给予创业补贴,其中高校毕业生给予5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复员退伍军人给予35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
除了贵州,从去年底以来,广西、山西、河北、河南等多省份出台了就业创业相关资助补贴政策。
河 南
求职创业补贴标准从每人1000元调整为1500元,就业创业服务补贴标准从每人200元调整为300元。同时,河南还增加了离校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对毕业年度按规定进行实名制登记的离校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300元。
河 北
全省每年安排不少于1亿元的省级创业扶持资金。按照规定,河北持《就业创业证》毕业5年内高校毕业生初次创业(除国家限制行业外),并持续经营6个月以上的,可向创业所在地人社部门申请一次性创业补助,补助标准为每人5000元。
这些创业补贴别具特色!
近年来,各地对于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中,有些地区根据自己产业特征和地域特色,相继出台了一些特殊的创业鼓励政策。
江苏靖江:当厨师有补贴
去年初出台了《关于鼓励“靖江厨师”创业的实施办法》,政策支持包括启动资金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店铺经营补贴、社会保险补贴、金融政策扶持等多个环节。
政策规定,在启动资金补贴方面,靖江市烹饪协会指导靖江特色菜品的制作工艺、流程;门头形象统一、店堂布置等经验收合格,补贴启动资金2000元。
青海:开面馆有补贴
发展“拉面经济”,对高校及大中专毕业生开办拉面店,在省内缴纳社会保险的,按实际缴纳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费给予70%的补贴,补贴期限3年。
对在省内、省外登记注册拉面店的青海籍创业者,符合条件的给予首次创业补贴、创业一次性奖励,对吸纳青海籍人员就业的给予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
湖北:办农家乐有补贴
去年开始到2019年,湖北每年省级安排2000万元支持37个扶贫试点县,对贫困人口开办农家乐、农家乐吸纳贫困人员就业给予补贴。
根据湖北此前下发的《农家乐精准扶贫创业项目实施方案》,全省将对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员新开办农家乐创业(2015年1月1日以后),带动就业3人、正常经营半年以上的,每户给予1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
另外,湖北省武汉市近日出台《关于开展“市民下乡、村民进城”活动 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支持措施》,鼓励充分利用农村空闲农房,以租赁、合作方式创业创意、休闲养老养生,增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财产性收入。据介绍,武汉市政府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按照主体不同,鼓励能人、企业家、知识分子、城镇居民等四类人下乡。
同时,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返乡创业,比如:
以租赁、合作方式利用农村空闲农房发展农家乐、协议期在三年以上,取得工商执照和餐饮业食品卫生许可证,达到《湖北省农家乐星级划分与评定》二星级以上标准的经营户,给予当地农村居民开办农家乐的同等待遇,按二星级2万元、三星级3万元、四星级4万元、五星级5万元的标准进行奖补。
对租赁农村空闲农房组建乡村休闲游合作社发展休闲农业的,给予村民同等待遇。对注册资金在50万元以上,参与农家乐经营户10户以上的乡村休闲游合作社,给予10万元/社一次性奖励。
创业失败,还有补贴兜底
创业失败怎么办?谁为创业者兜底?在各地出台的鼓励创业的政策中,一些地方开始探索宽容失败的机制。
广 州
广州市政府通过的《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加大创业扶持力度,扩大政府创业补贴范围并提高标准,建立首次创业失败人员保障机制。
安 徽
明确新创业失败人员将获得社会保险补贴。初次创业的劳动者,所创企业工商登记注册满1年不满3年,且为法定代表人或主要出资人,企业注销后登记失业并以个人身份缴纳社会保险费6个月以上的,经核定后给予一次性补贴,补贴标准为所创企业纳税总额的50%、最高不超过1万元,补贴资金用于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山 西
对于新创业失败人员,以个人身份续缴社会保险费的,可参照灵活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标准给予最长一年的社会保险补贴。对生活陷入困境的,给予社会救助,符合条件的将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云南昆明
对于大学生创业的鼓励措施中,还建立了二次创业的补贴机制。根据昆明去年年初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首次创业失败的大学生个人或团队再次创业的,凭工商注销或法院判决破产等相关证明材料,按其企业实际货币投资额的50%,由市级财政给予一次性最高不超过3万元的二次创业补贴。
其实,对于创业失败者的“兜底”措施,早在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就明确提出,为创业失败者再创业建立必要的指导和援助机制,不断增强创业信心和创业能力。
创业失败谁来兜底?
——可申请社保补贴、二次创业补贴
创业失败怎么办?谁为创业者兜底?在各地出台的鼓励创业的政策中,一些地方开始探索宽容失败的机制。
近期,广州探索创业失败保障机制的消息也引发舆论关注。根据报道,广州市政府通过的《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加大创业扶持力度,扩大政府创业补贴范围并提高标准,建立首次创业失败人员保障机制。
其实,对于创业失败者的“兜底”措施,早在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就明确提出,为创业失败者再创业建立必要的指导和援助机制,不断增强创业信心和创业能力。
在地方探索中,去年,安徽省明确新创业失败人员将获得社会保险补贴。初次创业的劳动者,所创企业工商登记注册满1年不满3年,且为法定代表人或主要出资人,企业注销后登记失业并以个人身份缴纳社会保险费6个月以上的,经核定后给予一次性补贴,补贴标准为所创企业纳税总额的50%、最高不超过1万元,补贴资金用于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在山西,该省在2015年出台的政策中明确,对于新创业失败人员,以个人身份续缴社会保险费的,可参照灵活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标准给予最长一年的社会保险补贴。对生活陷入困境的,给予社会救助,符合条件的将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云南昆明对于大学生创业的鼓励措施中,还建立了二次创业的补贴机制。根据昆明去年年初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首次创业失败的大学生个人或团队再次创业的,凭工商注销或法院判决破产等相关证明材料,按其企业实际货币投资额的50%,由市级财政给予一次性最高不超过3万元的二次创业补贴。
有这么多的补贴政策,失败了还可以申请社保补贴和二次创业补贴,相信想创业的朋友一定能找对字自己的路,很快的走在幸福路上!
原文:新闻 > 农业新闻:创业有哪些补贴?当厨师、开面馆都有补贴!各地创业补贴项目及标准详解
网址:https://www.nczfj.com/yzzz/201028026.html
[农业新闻] 新华网北京6月1日电(李楠)从刀耕火种,到小牛拉犁,再到机械化生产,农业的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农业会是怎样?需要哪些新科技赋能?5月2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以下简称 资...
[农业新闻]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2日6时讯(通讯员 余清英) 近日,重庆市开州区南雅镇民安村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秧苗长势良好,一驾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盘旋在秧田上空,实施喷药杀菌作业,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新闻]“益农信息社店面不大,却服务着雁塔村400多户1100多人口,带动返乡创业大学生及乡镇青年一起创业。”近日,记者来到安宁市县街街道雁塔村益农信息社采访时,负责人杨清...
[农业新闻]在临西县河西镇的河北北扬高新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园项目施工现场,8000多平方米的玻璃智能温室通透敞亮,4000多平方米的连栋育苗大棚主体完工,工人们已经栽下了樱桃树、红心苹果树...
[农业新闻] 谷雨已过,人们餐桌上多了一道最爱的蚕豆。翠绿的蚕豆荚,不仅藏着初夏的味道,更“存档”着江苏的特色种质资源。拨开一个蚕豆豆荚,香气扑鼻。外行看到的是,翠绿的果实...
[农业新闻] 中新网长治4月28日电 (记者 李庭耀)眼下正值春耕大忙时节,走在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的乡间道路,两旁农田已不见地垄,连成大片。田里看不到农民,但见大型拖拉机轰隆驶过。 &ld...
[农业新闻]央广网北京4月24日消息(记者朱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据农业农村部监测,随着供需形势持续改善,猪肉价格已经连续12周下降,回落至每公斤40元左右,同比...
[农业新闻] 京杭大运河流至桐乡石门镇,形成120°的大转弯,又称“石门湾”。 “寻梦江南,水韵石门。百花田园,果菊飘香。”在运河水滋养下,石门湾里物产丰富、...
[农业新闻] 潘劲东正在演示植保无人机操作。 “天线摆放的位置,决定遥控器与植保无人机之间的信号强度。作业时,需要注意无人机桨叶上是否有附着物,必须保持桨叶干净,确认每一个机臂...
[农业新闻]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本,保护耕地就是保护粮食生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黑土地保护工程。当前,我国耕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