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田拼盘"探索节水省力增产
我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土地是中国农民的命根子。当下,新一轮关于土地调整和流转的热潮正在全国涌动,中国内地多省农村探索建“新型农田”,以期节水、省力和增产。具体要怎样实施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农村"农田拼盘"探索节水省力增产的秘密!
40年前,30亩地一头牛是我的毕生梦想。今天我很高兴把我的土地交给集体,活干得少了,粮食收得多了,谁还不愿意?甘肃张掖市甘州区城西闸村65岁老人韦满福对记者说。
2013年底公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适宜稳定利用的耕地是18亿多亩,耕地总体质量不高、后备资源不足的国情没有改变。同年,中国政府发布建高标准农田规划。
近期,中国官方启动了对这一规划的中期评估。
记者12月下旬在丝路重镇张掖甘州区农村看到,当地人称的拼盘农田”地下滴灌水网已铺开,分布在8个乡镇的13000多亩土地已划小方块归整,一马平川。
张掖是河西走廊上的粮仓,中国超三分之一的玉米种子产自张掖。甘州区作为张掖新型农田建设示范点,计划三年内投资9.7亿元整合17乡镇84个村的30万亩地。
耕地质量低、各家田块小而零散分布,多少年来都是人工灌溉,产量也在下降。城西闸村支部书记张玉春说,整合后的农田归村里新成立的农业合作社,统一机械化播种、灌溉、除草、收割。农民从地里解放出来了,年底从农业合作社拿回各家收成,要粮食拿粮食、要钱拿钱。
韦满福老人计算着,如此,每亩地灌溉用水从600方降至300方,省水费50元。另外,加化肥、人力等省下500元,而产量据官方计算每亩增产15%—20%左右,可增收300多元。很划算,这就是旱涝保收。他说。
据甘州区官方预计,该区高标准农田建成后,亩均可增加产量45公斤、增收176元,实现增加效益5300万元,新增耕地面积2.04万亩。
除甘肃以外,湖北、安徽、广西、四川、河北、江苏等中国内地多省正在农村纷纷布点初试。
据悉,过去五年,中国建成了1.4亿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形成了一批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粮食生产基地,改造后的耕地亩均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00公斤左右。
网址:https://www.nczfj.com/yzzz/201027417.html
[农业新闻] 新华网北京6月1日电(李楠)从刀耕火种,到小牛拉犁,再到机械化生产,农业的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农业会是怎样?需要哪些新科技赋能?5月2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以下简称 资...
[农业新闻]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2日6时讯(通讯员 余清英) 近日,重庆市开州区南雅镇民安村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秧苗长势良好,一驾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盘旋在秧田上空,实施喷药杀菌作业,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新闻]“益农信息社店面不大,却服务着雁塔村400多户1100多人口,带动返乡创业大学生及乡镇青年一起创业。”近日,记者来到安宁市县街街道雁塔村益农信息社采访时,负责人杨清...
[农业新闻]在临西县河西镇的河北北扬高新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园项目施工现场,8000多平方米的玻璃智能温室通透敞亮,4000多平方米的连栋育苗大棚主体完工,工人们已经栽下了樱桃树、红心苹果树...
[农业新闻] 谷雨已过,人们餐桌上多了一道最爱的蚕豆。翠绿的蚕豆荚,不仅藏着初夏的味道,更“存档”着江苏的特色种质资源。拨开一个蚕豆豆荚,香气扑鼻。外行看到的是,翠绿的果实...
[农业新闻] 中新网长治4月28日电 (记者 李庭耀)眼下正值春耕大忙时节,走在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的乡间道路,两旁农田已不见地垄,连成大片。田里看不到农民,但见大型拖拉机轰隆驶过。 &ld...
[农业新闻]央广网北京4月24日消息(记者朱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据农业农村部监测,随着供需形势持续改善,猪肉价格已经连续12周下降,回落至每公斤40元左右,同比...
[农业新闻] 京杭大运河流至桐乡石门镇,形成120°的大转弯,又称“石门湾”。 “寻梦江南,水韵石门。百花田园,果菊飘香。”在运河水滋养下,石门湾里物产丰富、...
[农业新闻] 潘劲东正在演示植保无人机操作。 “天线摆放的位置,决定遥控器与植保无人机之间的信号强度。作业时,需要注意无人机桨叶上是否有附着物,必须保持桨叶干净,确认每一个机臂...
[农业新闻]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本,保护耕地就是保护粮食生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黑土地保护工程。当前,我国耕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