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海归当农民 放弃40万薪酬种草莓
海归和农民,当这两个看似完全不搭调的词汇合在一个人身上,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曾在法国留学的80后小伙王冕,回国后念念不忘在法国参观过的生态农场,便攒下一些钱后,开始在北京郊区创业搞有机农场,坚持不用农药。在北京农科院帮助下,如今36个大棚每天收获果蔬1000多斤,即便草莓1公斤卖100元,回头客仍很多!
2003年,王冕大学毕业,学的是计算机专业。2007年,王冕在法国取得两个经济方面的硕士学位。2010年,他辞掉法国的工作,放弃移民加拿大的机会,回到北京。2012年,他又辞掉了年薪40万的房地产审计工作,种起有机草莓。
2012年,王冕雇佣了十几名工人,开始了两个棚的有机草莓种植。让王冕没有想到的是,这些有着丰富的有机种植经验的工人,种植草莓时仍然离不开激素。“我想用生物防治办法驱除草莓的病虫害,但工人们并不认可。”
看着草莓叶上长了一片片的“红蜘蛛”,王冕睡不着了。晚上醒来,他钻进大棚,对着染病的草莓,束手无策。工人们劝说王冕撒点农药下去压一压,而他则坚持不用。两大棚草莓经过70多天的种植,全部绝产。
这一年的失败也让王冕收获了许多经验。2013年,王冕辞掉高新工作和父母在798艺术区附近的黑桥村开始新的草莓种植。此时,北京农科院也跟王冕签署了协议,派技术员驻扎在农场与王冕一起工作。
这一次,重新开始,又有农科院的技术工人帮忙,王冕比上一次种草莓更加谨慎。为了调出最适合天敌生长和抑制虫害的环境,王冕与他的草莓大棚寸步不离。从温湿度入手,再到天敌投放的比例和时机,王冕和工人们一样一样地试验,终于在2013年底取得了草莓的丰收。“我们卖100块钱一公斤,不少顾客吃过后都成了回头客。”
王冕开通了7×24小时直播。只要加入农场订购的消费者都可以通过视频随时随地监控农场的种植。王冕说,他这么做是想让更多人看到、吃到真正的绿色蔬果。
无农药的严格生产标准,给王冕带来40多个家庭会员。农场每周分两次给每个会员家庭配送10-12斤蔬菜水果。周末或节假日,王冕还会邀请会员到农场采摘、休闲和度假。
相比于大客户,王冕更倾向于接纳这些普通会员。“我想让更多的人知道现代农场的模式,形成口碑,社会认可了,产业链才会逐渐形成。”
他开启了一个健康产业的发展之门,正如马云的预言:马云说,下一个超越我的人将会出现在健康产业,这个人,会不会就是王冕呢?
原文:新闻 > 创业故事:80后海归当农民 放弃40万薪酬种草莓
网址:https://www.nczfj.com/yzzz/201023498.html
[创业故事]人间四月芳菲,黄花风铃木盛开。4月2日,简阳市射洪坝街道举行黄花风铃木赏花活动,盛开的黄花风铃木婀娜多姿、随风摇曳,吸引游人如织。 记者细一打听,这些黄花风铃木是四川花畔里...
[创业故事]阳春三月,泸州市江阳区弥陀镇白马村九组潘俊铭的花卉园生机盎然。近几年,盆花产业竞争激烈,但潘俊铭的盆花卖得风生水起,这两年每年都要卖3000多盆鲜花,实现纯利达50万元。 回乡...
[创业故事]从农村到城市,再从城市到农村,李永生带着对三农事业的热爱和实现抱负的决心,回归家乡的热土,在他的努力和带动下,那个曾经落后贫穷的地方,迎来了一次重生,而他也从一个农村小青年,成...
[创业故事]11月27日,笔者在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来龙村一组水牛养殖大户杨宗泽的养殖场里看到,10多头水牛都是架子牛,大的近1000斤,小的600斤左右。正在给水牛喂草料的杨宗泽高兴地说:“...
[创业故事]“2020年初我购买的15头架子牛,利用酒糟进行短期4个月育肥,育肥一批卖一批,再购进一批,每头售价在1.5万元左右,买牛和养殖成本除外,一头要赚3000元。2020年我养殖3批共45头,要...
[创业故事]在兴文县大河苗族乡落白亮村,有一位95后小伙郑元满自主创业种植香桂,实现年收入30余万元,带动乡亲增收致富。 笔者近日在落白亮村看到,道路两旁绿油油的香桂树在风中摇曳,一股清...
[创业故事]“再有半个月,这茬灵芝就全部破土而出,到7月就可以采摘了。”6月7日,强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80后经理陈力在种植大棚内,向记者分享他的劳动成果,“灵芝采摘期从7...
[创业故事]“种蓝莓虽然投入大、时间长,但只要不怕辛苦,自己送到城里销售,获得的回报真的不一样,我的蓝莓自己销售就比批发给商贩每公斤要多卖20元。”6月14日,在泸州市江阳区方...
[创业故事]泰安人刘斌今年初应聘到曲阜的一个小山村卖鱼,自此月入万元不再是梦。 刘斌卖鱼不进市场,而是通过手机直播平台与网友在线赏鱼、拍(卖)鱼,每单可提成10个点。在曲阜市吴村镇...
[创业故事]你在上海一家大酒店,夹起一片烤鸭,用一张小小的薄饼卷起来吃得满口生香。那张筋道的薄饼就有可能来自巨野县一家名叫“上谷佳”的食品加工厂。这家小小的食品加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