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业种出致富“肉”
奇特的形状、丰富的色彩,或呆萌、或敦厚,让人眼前一亮:“熊童子”形似刚出生的小熊掌,披着一层白色绒毛;“生石花”两瓣对开,被戏称为“屁股”,迷你可爱,更有粉、红、黄、褐等多颜色可选,趣味十足;“山地玫瑰”像绿色玫瑰花球,别致清新,文艺范十足;“玉露叶片”晶莹剔透,犹如工艺品般精致;“茜之塔”像千层塔一样玲珑堆叠……
当你走进句容市锦鸿家庭农场,你就会看到这些种类繁多,外形喜人的多肉植物。
钟情多肉植物 建起种植基地
陶大飞,句容市锦鸿家庭农场创始人,旅游管理专业出身,热爱并一度从事酒店管理行业,曾一心想外出闯荡,却又割舍不下对于家乡的热爱,回到句容创业。
这位自称“农民的儿子”的年轻人,一直对农业项目情有独钟,然而句容市场上农业项目众多,能够快速稳定盈利的却寥寥无几。经过一番市场调研,陶大飞将目光集中于多肉市场,从小小的多肉植栽中发现了巨大的商机。
2015年7月16日,位于赤山湖湿地公园北侧的句容锦鸿家庭农场正式动工,农场占地200余亩,内有多肉基地、苗木基地、菜地、茶园、水面等多种农业业态。农场以多肉植物为市场突破口,兴建了6000平方米多肉养护培育大棚,目前已发展至18000余平方米,拥有数百品种多肉植物,配套了一系列多肉衍生产品。同时通过搭建电子商务平台,采用线上线下双平台销售的模式。
拓宽经营模式 引入百姓生活
不同的“肉肉”,身价大不同。陶大飞介绍,从几块钱的普货,到数千元的贵货,“肉肉”的身价差可达千倍。目前市面上的普货“肉肉”十几元、数十元的居多。而好的品种,单株身价可达数千元。有些“肉肉”身价按厘米算,有些按品种珍稀性算,有些则按其年龄来算。由于“肉肉”属于较为偏科的外来物种,一些贵货还往往“一肉难求”。
“在家里、办公室养几盆这样的‘肉肉’不仅是舒缓情绪、净化空气的好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情趣。”陶大飞告诉我们,多肉植物特别适合“懒人族”,无须太多浇水和打理。结合多肉植物的自身的特点,陶大飞决定乘热打铁,将多肉引进寻常百姓家。同时陶大飞将锦鸿家庭农场定性为并非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农业项目。未来,锦鸿家庭农场将以多肉为主题,综合多种休闲体验业态,结合电子商务平台运作,发展成为一个集多肉种植、展示、销售和农业观光、休闲、体验、度假相结合的主题公园,呼应赤山湖湿地公园,成为句容近郊一个别具特色的亮点项目。
销售成果喜人 带动就业致富
短短半年时间,锦鸿家庭农场日营业额从开业第一天的40元一跃达到6万元,2016全年基地多肉销售额有望破千万元。农场现有职工70余人,不仅吸纳了附近的剩余劳动力,还定向解决退伍军人的就业问题,同时通过招聘大学生进行定向专业培养,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网址:https://www.nczfj.com/yzzz/201023237.html
[创业故事]人间四月芳菲,黄花风铃木盛开。4月2日,简阳市射洪坝街道举行黄花风铃木赏花活动,盛开的黄花风铃木婀娜多姿、随风摇曳,吸引游人如织。 记者细一打听,这些黄花风铃木是四川花畔里...
[创业故事]阳春三月,泸州市江阳区弥陀镇白马村九组潘俊铭的花卉园生机盎然。近几年,盆花产业竞争激烈,但潘俊铭的盆花卖得风生水起,这两年每年都要卖3000多盆鲜花,实现纯利达50万元。 回乡...
[创业故事]从农村到城市,再从城市到农村,李永生带着对三农事业的热爱和实现抱负的决心,回归家乡的热土,在他的努力和带动下,那个曾经落后贫穷的地方,迎来了一次重生,而他也从一个农村小青年,成...
[创业故事]11月27日,笔者在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来龙村一组水牛养殖大户杨宗泽的养殖场里看到,10多头水牛都是架子牛,大的近1000斤,小的600斤左右。正在给水牛喂草料的杨宗泽高兴地说:“...
[创业故事]“2020年初我购买的15头架子牛,利用酒糟进行短期4个月育肥,育肥一批卖一批,再购进一批,每头售价在1.5万元左右,买牛和养殖成本除外,一头要赚3000元。2020年我养殖3批共45头,要...
[创业故事]在兴文县大河苗族乡落白亮村,有一位95后小伙郑元满自主创业种植香桂,实现年收入30余万元,带动乡亲增收致富。 笔者近日在落白亮村看到,道路两旁绿油油的香桂树在风中摇曳,一股清...
[创业故事]“再有半个月,这茬灵芝就全部破土而出,到7月就可以采摘了。”6月7日,强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80后经理陈力在种植大棚内,向记者分享他的劳动成果,“灵芝采摘期从7...
[创业故事]“种蓝莓虽然投入大、时间长,但只要不怕辛苦,自己送到城里销售,获得的回报真的不一样,我的蓝莓自己销售就比批发给商贩每公斤要多卖20元。”6月14日,在泸州市江阳区方...
[创业故事]泰安人刘斌今年初应聘到曲阜的一个小山村卖鱼,自此月入万元不再是梦。 刘斌卖鱼不进市场,而是通过手机直播平台与网友在线赏鱼、拍(卖)鱼,每单可提成10个点。在曲阜市吴村镇...
[创业故事]你在上海一家大酒店,夹起一片烤鸭,用一张小小的薄饼卷起来吃得满口生香。那张筋道的薄饼就有可能来自巨野县一家名叫“上谷佳”的食品加工厂。这家小小的食品加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