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南曹集蚬子价格3年涨3倍 市民连呼吃不起
蚬子是阜南县曹集镇的名吃,被誉为“淮河鲍鱼”,为曹集乃至阜南的一张名片。当地人说,如果你春到曹集没吃蚬子,等于没去曹集。
10多年前,曹集蚬子仍藏在深闺,知之者甚少,价格极低,当地群众捕捞后多用于饲养家禽、家畜。
近年来,曹集蚬子名声日盛,价格不断攀升。如今,在曹集镇吃顿蚬子宴,动辄上千元,甚至数千元。不少市民和网友连呼“吃不起”!
昔日难上餐桌,今成淮河名吃
阜阳市民口中的蚬子,在阜南县曹集镇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外形如鸭子嘴一样的贝类,当地群众称之为“鲜”;一种为马蹄状,只有拇指大小,当地群众称之为“蚬”,去壳后销售。
村民老程告诉颍州晚报记者,曹集紧邻淮河,历史上洪灾不断,庄稼产量较低,每年清明前后正是青黄不接之时,几乎家家断粮。
所幸淮河曹集段水流缓慢,泥沙中生长着很多贝类。春荒之时,群众下河捕捞“鲜”和“蚬”食用,以解燃眉之急。
后来,粮食产量逐渐提高,当地群众开始将“鲜”和“蚬”作为一种小吃,做法不断更新。但是,更多的时候,当地群众捕捞它们,是为了养鸭、喂猪。
在曹集镇老一辈村民的记忆中,“鲜”和“蚬”与甲鱼、泥鳅一样,只是为平淡的生活增添一份色彩,自己吃吃还行,家中来客,这些东西绝不能端上餐桌,否则就有轻视、慢待客人之嫌。
变化在无意间发生。七八年前,一些网友、驴友被王家坝一带蓄洪区的美景所吸引,来到了曹集镇。无意间,他们品尝了当地人做的蚬子,并视为人间美味。
当地几家饭店的老板抓住商机,反复实验,以“鲜”和“蚬”为食材,推出了几道美食,“款待”八方来客。一些网友,还把蚬子宴制作的过程和聚会的场景录制下来,上传到网络。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曹集蚬子迅速扬名。如今,每年元宵节之后,清明节之前,前来曹集镇品尝蚬子的游客络绎不绝。每逢周末,曹集镇几家经营蚬子宴的饭店,甚至出现了“一桌难求” 的场景。
网络助力
3年来蚬子价格涨3倍
3月21日上午,阜阳市民朱和强专门开着私家车,来到阜南县曹集镇,买上几斤蚬子。
早在去年,他就从微信朋友圈中看到,蚬子肉质鲜嫩,性温,补气,低脂肪高蛋白,富含钙、磷、铁等丰富矿物质,具有滋阴明目、软坚化痰、抗癌之功效,号称“淮河鲍鱼”。
遗憾的是,因为工作太忙,未能来此尝鲜。今年他特地学习了蚬子的烹饪方法,准备买几斤回家给家人尝尝。之所以没有选择当地的饭店,是因为近年来蚬子不断上涨的价格。
仅以清蒸的“鲜”为例,朱和强咨询了几家饭店,每只的价格均在20元到30元之间,“一份菜价格达200多元”。而菜市场内,生“鲜”的价格仅为20元一斤,每斤大约6到7只,平均每只的价格只有三四元。
“饭店里吃顿蚬子宴动辄上千元,甚至几千元,一般工薪阶层很难消费得起。”网络上,关于曹集蚬子价格猛增的议论逐渐发热。生活中,曹集镇的渔民和商贩也感受到这一点。
曹集镇居民段云强经营生蚬子10多年。据介绍,今年生“鲜”的最高价格为40元/斤,目前的价格是20元/斤,而在三四年前最多不过几元,“三年价格涨了大约3倍”。
即便这样,段云强的生意也未受到影响,目前,他每天的销量均达百斤左右。曹集镇农贸市场内几家蚬子摊位的日平均销量也在300斤以上。
曹集蚬子的火热程度,被阜南县王家坝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证实。据介绍,目前曹集镇主营蚬子宴,且规模较大的饭店大约有六七家。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上述饭店每天接受预订的总数超过100桌。
奔波50多公里
收获不过百斤左右
58岁的老刘,户籍属于河南省固始县,地理位置上与曹集镇一河(淮河)之隔,10多岁起他就跟着父母下河捞蚬子。
据介绍,“蚬”生活在河中的泥沙中,要用渔网淘;“鲜”生活在河底,竖立在硬土里,张嘴捕食水中浮游生物,渔民在长竿端绑个铁丝钩探捣,感觉一软一紧就是被“鲜”夹住,提起便有收获,称为掏。
以前,淮河中采砂船较少,忙碌一个上午,就能捕捞上百斤。如今,淮河中采砂现象较为严重,蚬子的数量急剧下降。老刘开着摩托车要到50多公里以外的地方捕捞。“早晨5点开始,晚上8点结束,捕捞量只有100斤左右,收入1000元左右。”
“曹集蚬子名声大了,市场需求量增加,但是产量却下降了,价格自然上涨。”憨厚的老刘懂得这个道理。这个春季,他一直奔波在淮河岸边。
“也有人在网上炒作,一定程度上抬高了蚬子的价格。”人和酒店经营蚬子宴多年,在当地小有名气,酒店负责人程芳芳告诉颍州晚报记者,进入春季以来,她们每天的预订量都在6桌左右,价格比较平稳,“清蒸的‘鲜’每只15元左右,烧的蚬子每份48元”。
颍州晚报记者随后在曹集镇走访多家饭店,相关负责人给出的价格大致相同。仅以清蒸的“鲜”为例,即便是河水上涨,食材短缺时,每只的价格也只在20元到25元之间。
几家饭店负责人对颍州晚报记者表示,除蚬子数量锐减外,近年来用工成本上涨,也是蚬子价格上涨的一个因素,“最近几个月饭店工作人员累得夜里睡不着,肯定要支付加班工资”。
原文:新闻 > 农业新闻:安徽阜南曹集蚬子价格3年涨3倍 市民连呼吃不起
网址:https://www.nczfj.com/yzzz/201022637.html
[农业新闻] 新华网北京6月1日电(李楠)从刀耕火种,到小牛拉犁,再到机械化生产,农业的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农业会是怎样?需要哪些新科技赋能?5月2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以下简称 资...
[农业新闻]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2日6时讯(通讯员 余清英) 近日,重庆市开州区南雅镇民安村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秧苗长势良好,一驾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盘旋在秧田上空,实施喷药杀菌作业,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新闻]“益农信息社店面不大,却服务着雁塔村400多户1100多人口,带动返乡创业大学生及乡镇青年一起创业。”近日,记者来到安宁市县街街道雁塔村益农信息社采访时,负责人杨清...
[农业新闻]在临西县河西镇的河北北扬高新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园项目施工现场,8000多平方米的玻璃智能温室通透敞亮,4000多平方米的连栋育苗大棚主体完工,工人们已经栽下了樱桃树、红心苹果树...
[农业新闻] 谷雨已过,人们餐桌上多了一道最爱的蚕豆。翠绿的蚕豆荚,不仅藏着初夏的味道,更“存档”着江苏的特色种质资源。拨开一个蚕豆豆荚,香气扑鼻。外行看到的是,翠绿的果实...
[农业新闻] 中新网长治4月28日电 (记者 李庭耀)眼下正值春耕大忙时节,走在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的乡间道路,两旁农田已不见地垄,连成大片。田里看不到农民,但见大型拖拉机轰隆驶过。 &ld...
[农业新闻]央广网北京4月24日消息(记者朱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据农业农村部监测,随着供需形势持续改善,猪肉价格已经连续12周下降,回落至每公斤40元左右,同比...
[农业新闻] 京杭大运河流至桐乡石门镇,形成120°的大转弯,又称“石门湾”。 “寻梦江南,水韵石门。百花田园,果菊飘香。”在运河水滋养下,石门湾里物产丰富、...
[农业新闻] 潘劲东正在演示植保无人机操作。 “天线摆放的位置,决定遥控器与植保无人机之间的信号强度。作业时,需要注意无人机桨叶上是否有附着物,必须保持桨叶干净,确认每一个机臂...
[农业新闻]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本,保护耕地就是保护粮食生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黑土地保护工程。当前,我国耕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