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西红柿,引领致富路
“俺给两个儿子一人盖了四间房,今年还买了一台55寸的大液晶电视呢!”聊起这几年家里的变化,这位憨厚实在的农民王钦洪脸上抑制不住喜悦与自豪之情。而为他带来这一切改变的,竟然是那小小的西红柿。
为生计寻商机
十年前,莱阳市穴坊镇岭南头村村民王钦洪在当地的私人工厂上班,每个月有1000元的收入。然而两个儿子读书的开销,还是让家里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为了改善生计,王钦洪毅然决定辞职另寻出路。
当时村里有开始从事设施栽培的村民,王钦洪对这种农业形式很感兴趣,在认真考察了同村的大棚,和经过市场考察后,王钦洪认为西红柿的市场前景广阔,栽种技术难度低。说干就干,王钦洪走上了种植设施西红柿的道路。
致富路学习路
从事设施栽培,王钦洪就认准一点,西红柿要卖得好,必须要有与别人有不同的地方。“质量上必须要更好才行。”王钦洪从一开始种植西红柿的时候,就只给西红柿施农家肥,注重减少西红柿的农药污染,力求提高西红柿质量。
然而由于经验缺乏,第一年卖西红柿的收入连7万多元的成本都未收回。失败的现实让已是知天命之年的王钦洪学会了上网查资料,并且不断与同村种植大棚的村民交流经验,请教经验丰富的长辈。
“镇上还统一从寿光蔬菜基地请来了专家,进大棚实地教我们如何种植。”王钦洪全力培育自己的设施西红柿,一茬又一茬的西红柿,承载着这个家庭奔向富裕之路沉甸甸的梦想。
致富梦终实现
苍天不负有心人,王钦洪的设施西红柿慢慢走上了正轨,加上政府的支持,西红柿的销售也不用发愁了。王钦洪向记者介绍,自己的有机西红柿市场十分广阔。他种的有机西红柿不打农药,全使用有机肥,柿子吃起来酸甜可口,与一些打了化肥激素的西红柿相比口感有天壤之别,孰好孰差消费者一吃便知。现在西红柿成熟后,内蒙古、上海、无锡、青岛那边的大客户直接到村里来收购西红柿,或者由王钦洪发货给外地客户,“以后通过农村淘宝,电子商务销量可能会更多。”王钦洪乐呵呵地说。
网址:https://www.nczfj.com/yzzz/201022145.html
[创业故事]人间四月芳菲,黄花风铃木盛开。4月2日,简阳市射洪坝街道举行黄花风铃木赏花活动,盛开的黄花风铃木婀娜多姿、随风摇曳,吸引游人如织。 记者细一打听,这些黄花风铃木是四川花畔里...
[创业故事]阳春三月,泸州市江阳区弥陀镇白马村九组潘俊铭的花卉园生机盎然。近几年,盆花产业竞争激烈,但潘俊铭的盆花卖得风生水起,这两年每年都要卖3000多盆鲜花,实现纯利达50万元。 回乡...
[创业故事]从农村到城市,再从城市到农村,李永生带着对三农事业的热爱和实现抱负的决心,回归家乡的热土,在他的努力和带动下,那个曾经落后贫穷的地方,迎来了一次重生,而他也从一个农村小青年,成...
[创业故事]11月27日,笔者在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来龙村一组水牛养殖大户杨宗泽的养殖场里看到,10多头水牛都是架子牛,大的近1000斤,小的600斤左右。正在给水牛喂草料的杨宗泽高兴地说:“...
[创业故事]“2020年初我购买的15头架子牛,利用酒糟进行短期4个月育肥,育肥一批卖一批,再购进一批,每头售价在1.5万元左右,买牛和养殖成本除外,一头要赚3000元。2020年我养殖3批共45头,要...
[创业故事]在兴文县大河苗族乡落白亮村,有一位95后小伙郑元满自主创业种植香桂,实现年收入30余万元,带动乡亲增收致富。 笔者近日在落白亮村看到,道路两旁绿油油的香桂树在风中摇曳,一股清...
[创业故事]“再有半个月,这茬灵芝就全部破土而出,到7月就可以采摘了。”6月7日,强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80后经理陈力在种植大棚内,向记者分享他的劳动成果,“灵芝采摘期从7...
[创业故事]“种蓝莓虽然投入大、时间长,但只要不怕辛苦,自己送到城里销售,获得的回报真的不一样,我的蓝莓自己销售就比批发给商贩每公斤要多卖20元。”6月14日,在泸州市江阳区方...
[创业故事]泰安人刘斌今年初应聘到曲阜的一个小山村卖鱼,自此月入万元不再是梦。 刘斌卖鱼不进市场,而是通过手机直播平台与网友在线赏鱼、拍(卖)鱼,每单可提成10个点。在曲阜市吴村镇...
[创业故事]你在上海一家大酒店,夹起一片烤鸭,用一张小小的薄饼卷起来吃得满口生香。那张筋道的薄饼就有可能来自巨野县一家名叫“上谷佳”的食品加工厂。这家小小的食品加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