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小伙秉承“六字真言”回乡创业
蔡建惠
【编者按】这是一个青 年才俊层出不穷的时代,年龄和经验不再是决定性的因素,这让有着旺盛生命力 和创造力的青年们,更能脱颖而出。这些佼佼者们在各个领域中锐意进取,更早 地“建功”或“立言”,成为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主角。
他们引导着同时代的年轻人向高处 迈进,以行动提领时代风范。他们鼓舞了年轻人,鼓舞了梦想,鼓舞了无数的 “自我”。为此,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即日起将陆续介绍他们的事迹, 并称呼他们为“青春领袖”。
“敬天、敬地、敬人”,蔡建惠这样总结自己的种田经验。
5年前,29岁的蔡建惠放弃城里优厚工作,回到自己的家乡,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庄史村,与伙伴们一起承包468亩土地,开始了农村创业路。
如今,他的团队年收入已有三四百万元,同时,也帮助乡亲们增加收入,种一块地,收两份钱。
敬天、敬地、敬人
“六字真言”做农夫
蔡建惠的公司主要种植葡萄、水蜜桃、甜瓜等水果,以及一部分蔬菜和水稻。创业之初,蔡建惠以为只要用现代工业化手段,就能够不考虑自然因素,就能够种出好产品,卖出好价钱。但他最终发现自己错了,即便是现代农业,自然条件、土壤、人力等因素,仍然会制约产业发展。
创业过程中,他们经历过台风、暴雨、寒潮、干旱等极端天气造成的巨大打击,也见识过以前不合理的种田方式对土壤产生的严重破坏。“我们刚承包地的时候,一些土地已经连草都不长了。”蔡建惠回忆当时的情形。他知道,此前很多人一味地追求高产量,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最终导致土壤板结、失去肥力。
现在,他在大力推进机械化的同时,实行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瓜果蔬菜品种每年轮作,平衡土壤肥力;在种田过程中,尽量使用生物和物理防虫技术,如防虫网、灭虫灯,减少农药使用量;在施肥时多用有机肥,少用化肥,有效地保护土壤肥力。“我们还跟一些养殖户合作,我们提供秸秆、菜叶、果皮,他们给提供有机肥。”蔡建惠说,这样一来废物得到有效利用,而且双方受益。
采访中,现年34岁的蔡建惠多次提到他的“六字真言”:敬天、敬地、敬人。在他看来,即便是现代农业,也要受到天气、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土地也仍然是开展农业活动的重要基础。尊重自然,保护耕地,努力让乡亲们接受农业新思维,是他一直在做的事情。
蔡建惠秉承“敬天、敬地、敬人”的六字真言做农业
种一块地 收两份钱
带领乡亲科技致富
今年,蔡建惠他们还做了一件事:在销售自家产品的同时,通过电商、团购等形式,帮助周边村民销售他们种植的水蜜桃等特产。
在自己致富的同时,蔡建惠没有忘记带领乡亲们一起增产增收。蔡建惠公司的地,大都从附近村民那里承包。以前,农民自己种田,收入少、付出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进城打工,只留下老人守在家里。
从五年前开始,蔡建惠和他的团队承包了周边468亩土地,并聘请当地村民帮忙种田。蔡建惠说,公司现在有大大小小几十台机器,而且最近还会购置新产品,大棚、地下施水施肥管网等一应俱全,但人工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我们跟村里签订协议,每亩地每年支付800斤水稻,而且每年都会有所增加。同时,村里人在公司上班,每年都有两三万元的收入,正常休息,加班的话还有加班费。”如今,留守在村里的老人在蔡建惠的公司上班,还是种熟悉的那片土地,但同时可以挣两份钱。
当被问到对未来农业发展的看法,蔡建惠脱口而出八个字:前景很好,过程很苦。蔡建惠说,开始农业创业之后才体会到种田的辛苦,但他并没因此而放弃。在他看来,现代农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科技也逐渐转变着农业的种植方式。如今,乡亲们也开始逐渐接受他的种田理念,和他一起在农业领域继续耕耘、致富。
网址:https://www.nczfj.com/yzzz/201020541.html
[创业故事]人间四月芳菲,黄花风铃木盛开。4月2日,简阳市射洪坝街道举行黄花风铃木赏花活动,盛开的黄花风铃木婀娜多姿、随风摇曳,吸引游人如织。 记者细一打听,这些黄花风铃木是四川花畔里...
[创业故事]阳春三月,泸州市江阳区弥陀镇白马村九组潘俊铭的花卉园生机盎然。近几年,盆花产业竞争激烈,但潘俊铭的盆花卖得风生水起,这两年每年都要卖3000多盆鲜花,实现纯利达50万元。 回乡...
[创业故事]从农村到城市,再从城市到农村,李永生带着对三农事业的热爱和实现抱负的决心,回归家乡的热土,在他的努力和带动下,那个曾经落后贫穷的地方,迎来了一次重生,而他也从一个农村小青年,成...
[创业故事]11月27日,笔者在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来龙村一组水牛养殖大户杨宗泽的养殖场里看到,10多头水牛都是架子牛,大的近1000斤,小的600斤左右。正在给水牛喂草料的杨宗泽高兴地说:“...
[创业故事]“2020年初我购买的15头架子牛,利用酒糟进行短期4个月育肥,育肥一批卖一批,再购进一批,每头售价在1.5万元左右,买牛和养殖成本除外,一头要赚3000元。2020年我养殖3批共45头,要...
[创业故事]在兴文县大河苗族乡落白亮村,有一位95后小伙郑元满自主创业种植香桂,实现年收入30余万元,带动乡亲增收致富。 笔者近日在落白亮村看到,道路两旁绿油油的香桂树在风中摇曳,一股清...
[创业故事]“再有半个月,这茬灵芝就全部破土而出,到7月就可以采摘了。”6月7日,强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80后经理陈力在种植大棚内,向记者分享他的劳动成果,“灵芝采摘期从7...
[创业故事]“种蓝莓虽然投入大、时间长,但只要不怕辛苦,自己送到城里销售,获得的回报真的不一样,我的蓝莓自己销售就比批发给商贩每公斤要多卖20元。”6月14日,在泸州市江阳区方...
[创业故事]泰安人刘斌今年初应聘到曲阜的一个小山村卖鱼,自此月入万元不再是梦。 刘斌卖鱼不进市场,而是通过手机直播平台与网友在线赏鱼、拍(卖)鱼,每单可提成10个点。在曲阜市吴村镇...
[创业故事]你在上海一家大酒店,夹起一片烤鸭,用一张小小的薄饼卷起来吃得满口生香。那张筋道的薄饼就有可能来自巨野县一家名叫“上谷佳”的食品加工厂。这家小小的食品加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