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蕴娟:创业转型实现致富梦
王蕴娟是满归森工公司职工群体中培植食用菌的家庭经济大户,她培育的黑木耳、蘑菇等食用菌类产品在满归当地乃至北部林区远近闻名、享有盛誉。根河市把她培育的黑木耳作为申办“中国根河黑木耳国家地理保护标志”检测样品。
早在2005年,王蕴娟就接触并逐步学习掌握了食用菌培育培植技术,但始终处于小规模、低水平家庭种植阶段。2012年,在公司工会领导的鼓励支持下,王蕴娟坚定了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信心。王蕴娟选定了一处很大的闲置工厂作为生产基地,车间厂房面积共有4305平方米,基地栽培场地达20亩,满归森工公司又在生态功能区孟贵河畔特批了一处60亩的野外栽培场地,能够摆放数百万袋菌袋。王蕴娟自筹资金购进先进设备,聘请技术人员,按照公司家庭经济示范户的标准进行产业基地创建。
王蕴娟先后到黑龙江省牡丹江、尚志、苇河;吉林省敦化、汪清、黄松店、黄泥河等地区学习考察木耳、蘑菇、灵芝的培育技术,考察了绥阳、苇河、滕州等食用菌大市场,掌握各个菌类品种栽培状况和销售行情,把最适合北部林区地域条件的优良菌种引入食用菌生产中。她把学习到的新兴技术和工艺向周边的职工和群众传授和普及。王蕴娟信奉“产业要靠大家做”的产业发展理念,和她一起工作的许多职工群众都学会了黑木耳、蘑菇的全套种植技术,有很多人自立门户成为新的种植户,成为这个产业的从业者。
为了和政府的惠农政策对接,争取政策扶持,迅速做强产业,王蕴娟依托基地实行企业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模式。凭借自身的产业基础、技术水平以及地区影响力,积极向政府争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目前已有项目获得政府财政部门审核认可。2014年,王蕴娟和行业同仁发起成立“根河市食用菌产业发展促进会”并担任理事,她的基地被确定为“根河市创建百万袋食用菌生产基地”之一以及“中国根河黑木耳”国家地理保护标志3家备案产业基地之一。
当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王蕴娟的食用菌生产基地成了安置职工群众就业的理想场所。王蕴娟的食用菌生产基地拥有20万袋黑木耳、10万袋滑子菇的生产规模,生产及采摘时期能安排50多人就业。基地常年雇用20多名林业职工的家属上岗工作。
王蕴娟的生产基地每年为林业职工提供优质的三级菌成品菌袋,2014年,林业局防火办职工杨洪伟在基地以成本价购买了1.5万袋黑木耳菌袋,平均单产干品0.08市斤,纯收入3.45万元。对于家庭困难的基地员工,王蕴娟每年无偿赠送他们一些菌袋,对于同行及个体种植户,无论是材料物资,还是技术方面出现问题,王蕴娟都是有求必应、有问必答,目的就是让他们多增加一些收入。
王蕴娟通过发展家庭经济项目逐步建成了食用菌生产基地,成为满归森工公司首屈一指的食用菌产业家庭经济示范户,每年除去生产成本、人员工资之外,人均增收达到5万元。王蕴娟用自己的产业基础和技术特长,承担起企业赋予责任和使命,影响带动身边的职工群众致富,为林区经济转型发展再立新功。
网址:https://www.nczfj.com/yzzz/201019991.html
[创业故事]人间四月芳菲,黄花风铃木盛开。4月2日,简阳市射洪坝街道举行黄花风铃木赏花活动,盛开的黄花风铃木婀娜多姿、随风摇曳,吸引游人如织。 记者细一打听,这些黄花风铃木是四川花畔里...
[创业故事]阳春三月,泸州市江阳区弥陀镇白马村九组潘俊铭的花卉园生机盎然。近几年,盆花产业竞争激烈,但潘俊铭的盆花卖得风生水起,这两年每年都要卖3000多盆鲜花,实现纯利达50万元。 回乡...
[创业故事]从农村到城市,再从城市到农村,李永生带着对三农事业的热爱和实现抱负的决心,回归家乡的热土,在他的努力和带动下,那个曾经落后贫穷的地方,迎来了一次重生,而他也从一个农村小青年,成...
[创业故事]11月27日,笔者在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来龙村一组水牛养殖大户杨宗泽的养殖场里看到,10多头水牛都是架子牛,大的近1000斤,小的600斤左右。正在给水牛喂草料的杨宗泽高兴地说:“...
[创业故事]“2020年初我购买的15头架子牛,利用酒糟进行短期4个月育肥,育肥一批卖一批,再购进一批,每头售价在1.5万元左右,买牛和养殖成本除外,一头要赚3000元。2020年我养殖3批共45头,要...
[创业故事]在兴文县大河苗族乡落白亮村,有一位95后小伙郑元满自主创业种植香桂,实现年收入30余万元,带动乡亲增收致富。 笔者近日在落白亮村看到,道路两旁绿油油的香桂树在风中摇曳,一股清...
[创业故事]“再有半个月,这茬灵芝就全部破土而出,到7月就可以采摘了。”6月7日,强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80后经理陈力在种植大棚内,向记者分享他的劳动成果,“灵芝采摘期从7...
[创业故事]“种蓝莓虽然投入大、时间长,但只要不怕辛苦,自己送到城里销售,获得的回报真的不一样,我的蓝莓自己销售就比批发给商贩每公斤要多卖20元。”6月14日,在泸州市江阳区方...
[创业故事]泰安人刘斌今年初应聘到曲阜的一个小山村卖鱼,自此月入万元不再是梦。 刘斌卖鱼不进市场,而是通过手机直播平台与网友在线赏鱼、拍(卖)鱼,每单可提成10个点。在曲阜市吴村镇...
[创业故事]你在上海一家大酒店,夹起一片烤鸭,用一张小小的薄饼卷起来吃得满口生香。那张筋道的薄饼就有可能来自巨野县一家名叫“上谷佳”的食品加工厂。这家小小的食品加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