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池冬春季管理要点
冬春季节气温低,沼气池发酵微生物活力下降,原料发酵分解速度减慢,产气少,为保证沼气池在冬春季节能正常产气,需要加强沼气池越冬管理。
一、入冬前大换料
入冬前,选择晴天或近期没有寒潮侵袭的时间,
冬春季节气温低,沼气池发酵微生物活力下降,原料发酵分解速度减慢,产气少,为保证沼气池在冬春季节能正常产气,需要加强沼气池越冬管理。
一、入冬前大换料
入冬前,选择晴天或近期没有寒潮侵袭的时间,对沼气池进行一次大换料,取出陈料,加足新料。此时换料,池内温度一般不低于15℃,发酵微生物生长仍十分活跃,换料后原料能及时发酵分解,使冬春季节多产气。换料时须注意以下几点:
1. 沼气池大换料时应先备料,后出料。农村家庭建6米3沼气池,发酵容积约5米3。南方发酵浓度一般为6%,根据这个浓度计算,需发酵原料猪粪约1200千克、制备的接种物500千克,需添加清水3300千克。北方发酵浓度一般为8%,则需准备猪粪1700千克,制备接种物500千克,添加清水2800千克。
2. 大换料前十天左右停止向沼气池进料。
3. 投料适宜温度为15~25℃,时间宜选中午。当气温在10℃以下,若无保温措施,不宜大换料。
4. 大出料时,池内要留10%以上的池底沉渣或10%~30%的发酵液作重新投料的接种物,否则沼气池难以启动。
5. 如果原料准备不足,投料量最少也必须超过进、出料口上沿15厘米,以形成封闭发酵间。
6. 大出料前,要将活动盖板揭开1~2天,并用电风扇向池内鼓风,以排除池内有害气体,当池内有了充足的新鲜空气,人员才能入池作业。
7. 大换料后,要将进、出料口和活动盖板盖好,防止贮气室脱水龟裂。
二、提高池内发酵温度
为提高池温,正常产气,可采取以下措施:
1. 将沼气池建在猪舍、厕所之下,北方有条件的地方可将沼气池建在太阳能温棚内,利用太阳能提高池温。
2. 有条件的地方可用太阳能热水器在补料时加入一些热水入池,以提高池内温度。
3. 在补料时,可适当加一些热性原料,如羊、马粪和酒糟、蔗糖渣、豆渣水等。
4. 冬春季节原料发酵慢,但仍要经常进、出料。进、出料应在晴天中午进行,采用多次少量的办法。坚持搅拌沼气池,在暖春季节每天搅动池液1~2次,每次20分钟;寒冷天气每3~5天搅动一次。
三、采取保温措施
1. 在沼气池迎风面堆放草垛或砌挡风墙,防止寒风直接侵袭。
2. 在沼气池顶盖、进出料口,(www.nczfj.com)需用双层塑料薄膜、草帘或作物秸秆、稻草覆盖,晴天要揭掉覆盖物让太阳照晒以增加温度,晚上再覆盖好。
3. 架空的输气管要用旧棉花包裹,然后用塑料薄膜包扎好。地下的输气管也要用这种方法包扎好埋入土中,以防冻坏。
4. 入冬时,将半干牲畜粪或作物秸秆堆盖在沼气池上,盖上农膜,利用粪便或秸秆自身的发热保温,春季气温回升后再将覆盖物去掉。
5. 防止雨雪入池,有条件的可以在沼气池上搭棚,养鸡保温。
6. 在北方建沼气池时,应配建一个地灶,冬季使用地灶保温。在连续阴雨下雪天,用木炭或木柴点着地灶,将沼气池周边的温度控制在15~30℃的范围内。
四、使用添加剂,促进多产气
常用添加剂有以下几种:
1. 碳酸氨铵。用量为原料体积的10%~30%,拌入原料中入池可加速发酵,提高产气量30%左右。
2. 蚕沙。蚕沙由蚕粪、蚕蜕和残留桑叶组成。蚕沙中含有大量糖类、蛋白质和酶激活素,能促进多种生化反应,加速产气,是沼气池防寒越冬的最佳发酵原料。
3. 小麦麸皮。麸皮含粗蛋白13.6%、含粗纤维10%。6米3的沼气池按每立方米0.5千克的用量加水搅匀投入池内,可增加产气量1倍。
4. 废旧电池。旧电池含有13%乙炔,乙炔含碳量为99%,还含有锰、锌、氨等。将15节1号旧电池剖开砸碎拌入发酵原料中,可增加产气量。
(作者联系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江大南路132号东湖法院宿舍402室 邮编:330029)
网址:https://www.nczfj.com/yzzz/201016764.html
[实用知识] 豪猪是一种野生动物,而且它的价值也很高,豪猪的肉质鲜美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豪猪的养殖也是一种重要的特种养殖项目,我们在养殖的过程当中也要清楚豪猪的特点,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豪猪生...
[实用知识] 火鸡一般出现在感恩节时,火鸡体型比家鸡大3-4倍,体长110-115厘米。翼展125-144厘米,体重2.5-10.8千克,嘴强大稍曲。属于世界上最重的鸡之一。下面跟360养殖网一起来看看吧! ...
[实用知识] 火鸡苗即火鸡鸡苗,我国主要分青铜火鸡苗,尼古拉火鸡苗和贝蒂纳火鸡苗,青铜和尼古拉火鸡苗,经济效益比一般家禽高出数倍,下面跟360养殖网一起看看火鸡苗的进化史吧! ...
[实用知识] 荷兰白火鸡 原产于荷兰,全身羽毛白色,因而得名荷兰白火鸡。体形与加拿大海布里德中型品系相似,喙、胫、趾为淡红色,皮肤为纯白色或淡黄色。下面跟360养殖网一起来看看荷兰白火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