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养黑水虻幼虫处理餐厨垃圾 小虻虫养殖成就大产业
餐饮垃圾,也叫餐厨垃圾(俗称泔水),是剩饭菜、餐桌废弃物及厨房下脚料的总称,来源主要是饭店、食堂、街头小吃摊等场所。其所含的各种有机物质在夏天极易腐蚀产生污染,特别是由餐饮垃圾喂养的猪和提炼的泔水油一
餐饮垃圾,也叫餐厨垃圾(俗称泔水),是剩饭菜、餐桌废弃物及厨房下脚料的总称,来源主要是饭店、食堂、街头小吃摊等场所。其所含的各种有机物质在夏天极易腐蚀产生污染,特别是由餐饮垃圾喂养的猪和提炼的泔水油一旦流向市场,会严重危害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目前,大量的餐饮垃圾已经成为城市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如何科学的无害化处理,成为困扰城市管理和建设的难题。
在山东曹县王泽铺家庭农场,一项创新型试验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用黑水虻的幼虫处理餐厨垃圾,不仅生态环保,而且产值惊人。
“这是一种资源昆虫,叫亮斑扁角水虻,俗称黑水虻。黑水虻是双翅目水虻科的一种腐食性昆虫,生长发育分为卵期、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幼虫在自然界以腐烂的有机物和动物粪便为食;成虫状如苍蝇,但比苍蝇个头大,寿命一般不超过10天,以花蜜、露水为食,产卵量平均千粒左右。幼虫喜食腐物,畜禽粪便、泔水都是它的美食。把泔水稍作处理就能完全成为黑水虻幼虫的饲料。而且,黑水虻幼虫对盐、调味品、食物毒素及其他化学添加剂不敏感,特别喜好油腻的食物。”农场的负责人刘杰一谈起黑水虻就滔滔不绝。
“有一组数据可以显示黑水虻幼虫的食量之大以及处理泔水的效率:幼虫从3龄起进入大量取食阶段,在食物充分的情况下可全天24小时进食,取食效率非常高。1立方米饱和4龄幼虫在适宜的环境下,24小时内可处理约800千克(70%含水量)餐厨废弃物。对处理死鱼、烂果、猪粪、剩饭菜等常见的有机废弃物特别有效。”刘杰又说。
黑水虻幼虫如何让泔水变废为宝?刘杰告诉笔者,液体状的泔水不能直接喂给幼虫,需先把水分过滤掉,剩下的固体物质才可以喂食。此外,黑水虻幼虫的营养价值也极高,烘干的黑水虻幼虫中含有45%的粗蛋白和36%的脂肪,以及氨基酸和脂肪酸等物质,优于普通的豆粉和骨粉,可加工成昆虫干粉替代鱼粉,成为优质的水产养殖饲料。黑水虻幼虫还可以直接作为饲料喂鸡、鱼等经济动物,由于其幼虫可以在水中生存,更是水产养殖不可多得的活体饵料。
据刘杰介绍,目前天津已经有一家公司与他达成了合作意向,收购烘干的黑水虻幼虫,每吨12 800元。经过初步试验,1千克餐厨垃圾可以供养500克黑水虻幼虫,(www.nczfj.com)1500克幼虫可烘制出1000克干虫。
刘杰在山东曹县可谓是一个传奇人物,他早年的创业经历广为当地村民赞叹。2000年,他创办了中国昆虫网,2008年,他从网上了解到韩国养殖黑色指突水虻处理垃圾很成功,就想方设法从韩国科学院聘请了一位专门从事黑色指突水虻养殖的专家,在河南郑州建起了国内首家黑水虻资源应用研究所。然而,从韩国带来的黑色指突水虻不产卵,折腾了近两年,韩国专家放弃研究回国去了,三十多万元的投资打了水漂。不甘心失败的刘杰开始自己探索黑水虻养殖技术。201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一家奶牛场采集到了一种类似黑色指突水虻的小昆虫,后来经专家确认,这种虻虫叫亮斑扁角水虻,在我国广泛分布。原来,黑色指突水虻虽与中国的虻虫是近亲,习性却有很大区别,难怪出现水土不服。
刘杰开始在自己的家庭农场大批量养殖黑水虻,并试验用黑水虻幼虫处理餐厨垃圾、鸡粪、猪粪、兔粪等,取得了第一手翔实可靠的资料。如今,刘杰一边着手扩大黑水虻养殖规模,一边积极推广他设计研究的生态无害化垃圾处理站项目。
“山东省日前刚刚出台了《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对全省餐厨废弃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处置及监督管理做了明确规定,并指出餐厨废弃物管理将纳入餐饮企业等级评定条件。根据菏泽市政公用局环卫处2012年的统计数据,菏泽市内四区每天的餐厨废弃物量是180吨,每年产生几万吨的泔水废弃物。现在国家投资建设一个县级的餐厨垃圾处理场,大概在450万元左右,如果筹建一个等量规模、专门用黑水虻幼虫处理餐饮垃圾的场所,投资仅为30万元,两者所产生的效益差不多,可见黑水虻处理垃圾市场潜力很大。再加上黑水虻具有生长速度快、繁殖及再生能力强、食物转化率高等特点,若能规模化养殖,前景十分广阔。”说这番话时,刘杰显得信心十足。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是饲料添加剂鱼粉的最大进口国,2013年,中国的鱼粉需求量约为260万吨,国内的鱼粉产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所以每年需从国外进口约130万吨。目前,刘杰已经将他试验养殖的黑水虻昆虫油、昆虫蛋白粉等送往农业部指定的权威机构进行检测,如果经检测后可以用黑水虻产品替代鱼粉,则意味着每年黑水虻产品可提供给国内鱼粉市场130万吨,产值达100亿元。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曹县王泽铺288号克迈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邮编:274407)
原文:新闻 > 创业故事:刘杰:养黑水虻幼虫处理餐厨垃圾 小虻虫养殖成就大产业
网址:https://www.nczfj.com/yzzz/201016383.html
[创业故事]人间四月芳菲,黄花风铃木盛开。4月2日,简阳市射洪坝街道举行黄花风铃木赏花活动,盛开的黄花风铃木婀娜多姿、随风摇曳,吸引游人如织。 记者细一打听,这些黄花风铃木是四川花畔里...
[创业故事]阳春三月,泸州市江阳区弥陀镇白马村九组潘俊铭的花卉园生机盎然。近几年,盆花产业竞争激烈,但潘俊铭的盆花卖得风生水起,这两年每年都要卖3000多盆鲜花,实现纯利达50万元。 回乡...
[创业故事]从农村到城市,再从城市到农村,李永生带着对三农事业的热爱和实现抱负的决心,回归家乡的热土,在他的努力和带动下,那个曾经落后贫穷的地方,迎来了一次重生,而他也从一个农村小青年,成...
[创业故事]11月27日,笔者在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来龙村一组水牛养殖大户杨宗泽的养殖场里看到,10多头水牛都是架子牛,大的近1000斤,小的600斤左右。正在给水牛喂草料的杨宗泽高兴地说:“...
[创业故事]“2020年初我购买的15头架子牛,利用酒糟进行短期4个月育肥,育肥一批卖一批,再购进一批,每头售价在1.5万元左右,买牛和养殖成本除外,一头要赚3000元。2020年我养殖3批共45头,要...
[创业故事]在兴文县大河苗族乡落白亮村,有一位95后小伙郑元满自主创业种植香桂,实现年收入30余万元,带动乡亲增收致富。 笔者近日在落白亮村看到,道路两旁绿油油的香桂树在风中摇曳,一股清...
[创业故事]“再有半个月,这茬灵芝就全部破土而出,到7月就可以采摘了。”6月7日,强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80后经理陈力在种植大棚内,向记者分享他的劳动成果,“灵芝采摘期从7...
[创业故事]“种蓝莓虽然投入大、时间长,但只要不怕辛苦,自己送到城里销售,获得的回报真的不一样,我的蓝莓自己销售就比批发给商贩每公斤要多卖20元。”6月14日,在泸州市江阳区方...
[创业故事]泰安人刘斌今年初应聘到曲阜的一个小山村卖鱼,自此月入万元不再是梦。 刘斌卖鱼不进市场,而是通过手机直播平台与网友在线赏鱼、拍(卖)鱼,每单可提成10个点。在曲阜市吴村镇...
[创业故事]你在上海一家大酒店,夹起一片烤鸭,用一张小小的薄饼卷起来吃得满口生香。那张筋道的薄饼就有可能来自巨野县一家名叫“上谷佳”的食品加工厂。这家小小的食品加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