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察右中旗农村牧区土地流转分析
土地草牧场流转是优化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途径。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只有合理流动,才能提高使用效益,也只有合理流动,才能真正体现土地生产要素的性质。所以,土地流转是
土地草牧场流转是优化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途径。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只有合理流动,才能提高使用效益,也只有合理流动,才能真正体现土地生产要素的性质。所以,土地流转是必然趋势。察右中旗通过近几年土地草牧场的流转,呈现出将强的劲头,对察右中旗农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1 察右中旗农村土地牧区草牧场流转现状
察右中旗土地制度经历了两次重要的创新:第一次是1990年土地改革,农村土地实行两田分离制(口粮田、责任田)。第二次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规定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实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近年来,由于农村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致使承包土地变动较大。2013年全旗土地流转面积39.82万亩、1.78万户,草场1.4万亩、37户。土地流转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1 转包
全旗转包土地涉及0.27万户、0.81万人,流转土地面积10.68 万亩,占土地流转总量的25.91%。
1.2 转让
全旗转让土地涉及0.11万户、0.33万人,土地流转面积1.7万亩,占土地流转总量的4.12%。
1.3 互换
全旗互换土地涉及0.17万户、0.51万人,土地流转面积11.82万亩,占土地流转总量的28.68%.
1.4 出租
全旗转让土地涉及1.23万户、3.69万人,土地流转面积16.98万亩,占流转总量的41.19%。
1.5 入股
全旗入股土地涉及40户、150人,土地流转面积0.04万亩,占土地流转总量的0.1%。土地流转呈多元化,其中以流向种养大户和龙头企业为主。土地流转组织形式仍然是以农户间自发流转为主,占总流量的80%。流转出的土地主要以发展现代种植业、畜牧业为主,占流转总量的90%以上。书面流转合同签订主要是出租流转土地签订合同,都是自制的合同书,没有以旗、市、自治区级为单位统一流转合同文本书,且大多没有经过公证。
2 农村牧区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察右中旗农村牧区土地流转从总体上看是平稳健康的,但随着流转规模的扩大、速度的加快、流转对象和利益关系的多元化,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2.1 认识上的误区,制约着农村牧区土地经营权流转
部分群众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认识上存在误区,主要表现为“三怕”:农牧民怕土地转包出去后,自己丧失了土地经营权,没有了生活的最低“保障”,因此外出打工后,宁愿把土地私自交给亲属种也不愿办正规手续转包出去;部分企业怕政策不稳,丧失土地承包租赁权,不敢大胆投入承租;部分私人业主和承包企业怕市场前景不佳,承包无效益,不敢大规模租赁。
2.2 社会保障不到位,阻碍农村牧区土地经营权的流转
在广大的农村牧区,农牧民看病、上学、住房等仍维系在土地上,土地仍然是农牧民生活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广大农村牧区社会化养老保险的惠及面尚显薄弱,农村牧区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完善的情况下,土地承包的福利性势必会弱化流转的积极性。
2.3 组织引导缺失,限制着农村牧区土地经营权流转
当前,察右中旗土地流转仍处于较低层次,流转范围较窄、规模较小、形式单一。从总体上看,土地的流转大多还处于自发流转阶段。据调查,察右中旗农牧民自发流转土地面积占总承包面积的80%,其中有组织的流转仅为20%。
3 察右中旗农村牧区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几点建议
察右中旗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还处于工作起步发展阶段。合同文本不规范,按照发展现代农业,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要求,通过对察右中旗农村土地牧区草牧场流转现状及流转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进而提出正确引导和规范土地、草牧场流转,健全土地、草牧场流转市场的建议。
还有一定差距,为此,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3.1 规范土地流转程序
土地流转合同由旗农经站统一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土地流转合同一式三份,签订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并由村委会盖章同意后再报旗农经站鉴证备案。
3.2 认清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重大意义
加大对土地流转工作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认识只有实行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途径、是应对市场挑战的重要举措。通过宣传,增强干部群众做好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确保土地流转工作健康发展。
3.3 推动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规模经营
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有多种形式,土城乡白家村组建合作社,广益隆镇五号围子村股份合作通过土地连片种植,促进规模经营。但全旗各乡镇集体经济实力差异较大,投入有限,因此,在实践中要不断探索新的形式,必须因地制宜,开辟新的途径,总结经验,正确引导,采取多种形式,科学、有序、规范、有效地推进土地流转、规模经营。
3.4 发挥资源优势,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经营让土地逐步向产业基地集中,提高土地经营效益。察右中旗马铃薯、红萝卜、奶牛、生猪、禽类等优势主导产业向最适宜区域集中,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群和产业带。发展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承包、租赁或股份合作的方式发展土地规模经营,以“合作组织+企业+农户”或“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和转变,形成适当集中与分散生产相结合条件下的规模生产优势,从而促进土地规模经营。
3.5 创建有利于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政策
随着党中央惠农政策的逐年增多,农民对土地的依恋情结不断加大,特别是对土地普遍有增值预期和保障心理等,直接影响到土地流转的推进。因此,必须建立有利于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政策环境。一是发展二、三产业,开拓新的途径,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使离开土地的农民有业可就,有钱可挣。二是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充分发挥乡、村服务组织和仲裁机构的作用。积极培育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为农民自愿流转提供有关信息、咨询、委托代理、合同签订、纠纷调解等服务,让农民的土地科学、合理、有序流转。三是制定扶持政策。对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在政策、资金、技术上给予支持,不失时机,抢抓机遇,培植重点,带动全面,不断促进经营大户和重点合作组织乃至企业的发展壮大。
3.6 尊重农民意愿,防止“一刀切”
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土地承包经营权转移,做到“三不”。即不能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土地流转的核心要务,仍然是保护农民利益。因此,在促进土地流转的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农民的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要尊重农民意愿,防止出现只追求流转数量,不顾及流转质量的倾向。要认真分析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建立灵活的考核机制,让土地流转更好地发挥强村富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工作指导手册.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原文:新闻 > 农业新闻:内蒙古察右中旗农村牧区土地流转分析
网址:https://www.nczfj.com/yzzz/201015689.html
[农业新闻] 新华网北京6月1日电(李楠)从刀耕火种,到小牛拉犁,再到机械化生产,农业的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农业会是怎样?需要哪些新科技赋能?5月2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以下简称 资...
[农业新闻]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2日6时讯(通讯员 余清英) 近日,重庆市开州区南雅镇民安村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秧苗长势良好,一驾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盘旋在秧田上空,实施喷药杀菌作业,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新闻]“益农信息社店面不大,却服务着雁塔村400多户1100多人口,带动返乡创业大学生及乡镇青年一起创业。”近日,记者来到安宁市县街街道雁塔村益农信息社采访时,负责人杨清...
[农业新闻]在临西县河西镇的河北北扬高新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园项目施工现场,8000多平方米的玻璃智能温室通透敞亮,4000多平方米的连栋育苗大棚主体完工,工人们已经栽下了樱桃树、红心苹果树...
[农业新闻] 谷雨已过,人们餐桌上多了一道最爱的蚕豆。翠绿的蚕豆荚,不仅藏着初夏的味道,更“存档”着江苏的特色种质资源。拨开一个蚕豆豆荚,香气扑鼻。外行看到的是,翠绿的果实...
[农业新闻] 中新网长治4月28日电 (记者 李庭耀)眼下正值春耕大忙时节,走在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的乡间道路,两旁农田已不见地垄,连成大片。田里看不到农民,但见大型拖拉机轰隆驶过。 &ld...
[农业新闻]央广网北京4月24日消息(记者朱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据农业农村部监测,随着供需形势持续改善,猪肉价格已经连续12周下降,回落至每公斤40元左右,同比...
[农业新闻] 京杭大运河流至桐乡石门镇,形成120°的大转弯,又称“石门湾”。 “寻梦江南,水韵石门。百花田园,果菊飘香。”在运河水滋养下,石门湾里物产丰富、...
[农业新闻] 潘劲东正在演示植保无人机操作。 “天线摆放的位置,决定遥控器与植保无人机之间的信号强度。作业时,需要注意无人机桨叶上是否有附着物,必须保持桨叶干净,确认每一个机臂...
[农业新闻]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本,保护耕地就是保护粮食生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黑土地保护工程。当前,我国耕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