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经]杨景舒:一个城里女人的荒山变形计
[致富经]一个城里女人的荒山变形计(20140702)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杨景舒:我自己从来不敢说,我总是干了以后,才叫大家伙去说,我不说但自己心里知道,自己心里就憋着一股劲儿,我就要这样干,也是个喜欢做梦
[致富经]一个城里女人的荒山变形计(20140702)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杨景舒:我自己从来不敢说,我总是干了以后,才叫大家伙去说,我不说但自己心里知道,自己心里就憋着一股劲儿,我就要这样干,也是个喜欢做梦的女人。
这时的杨景舒穿着时髦、家庭幸福,她不会料到,不久后,有一座山会吞掉她的全部积蓄,让她面目全非,并彻底改变她的命运。
凤凰山,距离鲁山县县城40多公里。几十年来,由于非常偏僻,到处都是坟头,当地人都不敢独自从这里经过。2002年的一天,凤凰山上突然出现了一顶帐篷,夜里还透出了烛光。住在里面的正是杨景舒,和她的大哥。
杨景舒的大哥杨红涛:我到那儿一看有一堆坟,我吓得扭头就跑回来。
杨景舒:我说地下的死人,你害怕啥?他又不会出来。他说看聊斋上的女鬼,这些鬼啥他就害怕,我说他出来,你就坐那儿跟他聊聊,那怕啥。
平日里大白天都不见个人影的凤凰山,杨景舒却要放胆住下来,原因是,她觉得这是一个能让她赚到大钱的地方。来之前,杨景舒下岗了,她觉得干洗店那点活儿根本不够她干。到处寻找项目的杨景舒,在媒体上看到当地有人承包荒山种植果树,考察之后她非常心动。
杨景舒:看的时候正是杏成熟的季节,就义务的帮人家摘杏、装箱,从桃树到杏熟、柿子,我都一直义务地去帮忙,一看确实经济效益不错,这个时候就动心了。
而真正让杨景舒把心动变成行动的还是凤凰山的承包价:3600亩每年只需要1000多块钱,算下来一亩地每年才几毛钱。杨景舒觉得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一口气租下了60年。
这是2002年的照片。当时的杨景舒长发披肩,穿一身套装。听说凤凰山上来了个洋气的城里女人,附近的村民都跑去看热闹,可一听她开口说话,大家都气不打一处来。
杨景舒:我就说他们穷也不亏,因为他们太懒了,都是在家门口三五一群坐那儿打麻将,或者打纸牌升级。
村民呈远华:都可排斥她了,这是有啥我说啥,我可不会拐弯抹角。
村民闫章青:她说咱这人懒,看她这城市女人能在这山上干到哪一步。
村民们断言,杨景舒干不了多久就得卷铺盖回家,但这并不是说的气话,因为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凤凰山就是一座石头山,有好几个老板想在这山上发财,最后都赔了个精光,可杨景舒偏就不信这个邪。
杨景舒:别人说我干不成,而且说她祖祖辈辈都是荒着的,我自己就想你说我干不成,我非得看看我能不能干成。
要想把果树种上,首先得用挖掘机把大石头移开,剩下的小石头就全凭一身力气和一双手。在城里,杨景舒最喜欢穿裙子,到了山上,她开始悄悄观察身边的农村人。
杨景舒:他们穿那个短马裤都是花的那种,我也就是跟他们一样,但是我自己刚开始穿得不习惯,觉得太花了。我回家的时候,家里人都说真正的农村人回来了。
农村人穿什么样的衣服,怎么割麦子,怎么修镰刀,一切都是杨景舒的学习内容。时间过去了半年,12月,凤凰山上开始下雪,几位上山的村民看到了这样的一幕。
杨李沟村村长罗继民:挂着西北风,天飘着小雪花。
村民闫章青:他带着围脖,穿个红袄在那儿捡石头,棉鞋还烂着,露着棉花,我说我没有想到你在这儿真能干进来,我说这活你干呢,她说闲着没事干着心里高兴我喜欢干这农村的活。
杨景舒:就像这么小的小树开花的时候,上面就一朵花,那个时候最兴奋,我就到处炫耀我的树开花了,结果每棵小树都是一朵两朵花,人家都说我神经了,那时候走路都是像这样走着跳着。
走个路都要连蹦带跳,大家都觉得杨景舒兴奋得都有点不正常了。但有一个人可不这么想,那就是他的丈夫。当时在县交通局上班的郭广民,一到周末就到山上来,一来就给杨景舒写诗。
杨景舒的丈夫郭广民:看今朝绿洲果林,展未来巾帼梦圆。
记者:这么多呀。
郭广民说,他给杨景舒写的诗足足有两个日记本,其中有对妻子的赞美,还有对美好未来的想象。然而,仅仅过了一年,凤凰山就变成了夫妻俩的一场噩梦,杨景舒更是迫不及待地要把基地转让出去。
杨景舒:谁看到愿意给我多少钱都行,我不在这儿,我走,就一天也不愿意在这儿呆,就想回家。
说起当时的情景,杨景舒还是很激动,那么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由于果树一般要过四年才能进入丰产期,杨景舒养起了收益较快的猪和土鸡。可她很快发现散养的方式成本高,周期长,根本实现不了以短养长。这时,杨景舒开始心慌了。因为这个时候,修路,修水,修电,光是建基础设施就砸进去了上百万元。为了填补资金缺口,杨景舒转让了干洗店,抵押了房子,最困难的时候,女儿想要50块钱的学费,却迟迟不敢开口。
杨景舒:她就站我我跟前,磨蹭蹭磨蹭蹭,不走,后来等得时间长了没办法,她说妈妈你还没有给我钱呢,这时候我才想到没有给孩子钱,就开始掏自己的兜,一掏没有那么多钱,然后我就给我丈夫要钱,我说你兜里有钱没有,他就也开始翻兜,一翻,俺两个凑凑,还不够五十块钱,还差五块钱,四十五块钱。
仅仅是五块钱,夫妻俩就是拿不出来,没办法,杨景舒只能向父亲开口。而在这之前,父亲每个月领了退休金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钱全部交给杨景舒。她在山上经历的点点滴滴,都牵动着家人的心。
杨景舒的大哥杨红涛:我拿着我的房产证,我属于是娘家哥,娘家兄弟应该帮助你,把这个房产证给她就是说去贷款。
杨景舒的妹妹杨玉萍:钱的话大姐不还,我有工作还能维持生活,这毕竟是兄弟姐妹手足之情,能帮她就尽量帮她。
好不容易熬过了三年,山上的杏开始少量挂果。杨景舒盘算着卖掉这批杏可以把家人的钱还上一部分。因为一直住在山上,她还计划忙完这一阵儿好好陪父母过几天团聚的日子。然而,这个时候,杨景舒却从基地消失了,任凭熟透的杏掉在地里,被猪吃掉也不管了,山上的一切她全都不管了。
父亲被查出癌症,杨景舒带着父亲匆匆赶往郑州医治,出发前,她对父亲说了一个谎言。
杨景舒:当时我父亲还不知道他是胃癌,我就说我去郑州开会,我说带他一块去转几天,因为他一直说想让我带他出去旅游,老父亲就说了一句话,你说我出去玩,出去旅游的,结果一去旅游,给我弄到医院去了,然后一去医院就出不来了。
父亲去世后,杨景舒又回到了凤凰山上。为了对得起父亲生前对自己的付出,杨景舒决心再难也要坚持下去。可此时,资金链已经彻底断裂,被逼到绝境的杨景舒该怎么办呢?
2006年的一天,杨景舒已经是火急火燎了,因为眼看着连猪的玉米都快没了,果树可以暂时不管它,可猪要是两天不喂就得饿疯了。就在这个时候,有几个人正急急忙忙往山上赶。
村民赵端:俺种了十几亩地,一年收一万多斤玉米,我把玉米都拉上来喂猪了,我从内心里我佩服她,我感觉她也是一步一步走着不容易,她也是个干实事的人。
村民罗继民:我给我的朋友打电话,我自己家里也没有啥钱,我给她凑了10万块钱给她送过来了。
杨景舒:我当着他们的面也没有那么多感谢的话,我只是说了一句这一切我记在心里面。
帮杨景舒的村民在基地打了很多年的工,最了解她的不容易,他们帮杨景舒凑了20万元,之后,鲁山县妇联在得知杨景舒的情况后,又帮她协调了50万元贷款。这一次,杨景舒终于盼来了丰收。
2006年5月,杏进入丰产期,到了9月,其他水果也陆续丰收。此外,猪肉、土鸡、土鸡蛋等产品也开始供应市场。杨景舒通过经销商把产品卖到了超市、水果店和一些小商店。在杨景舒的带动下,不少村民也开始承包荒山,从事各种养殖或种植行业,2009年杨景舒成立了合作社,跟社员签订回收协议,这个消息让大家很开心。
合作社社员朱敏:杨景舒帮我们卖猪。
合作社社员张殿民:不管现在来说合作社赔与不赔,这是她的事,但是她必须把咱的东西回收了,在销售这块就不用担风险了。
杨景舒把风险都揽到了自己头上,她觉得自己完全有能力把东西全都卖出去。这是杨景舒在平顶山市开的一家农产品超市,她的如意算盘就是把合作社的二十几种产品整合到一起,等顾客上门,可真正进店来买的人却少得可怜。
杨景舒:现在人的思想就是货比三家,他不是比你的质量好,而是比这几家超市哪家更便宜,哪怕一个鸡蛋低1分钱,他们都去买别的,他不买这个。
一头是对村民的承诺,一头是使再大劲儿也打不开的市场,杨景舒被紧紧地夹在了中间。
2012年是杨景舒来凤凰山的第十个年头,这里的每一颗树她都摸过无数遍,可杨景舒觉得自己在山上待得有点傻了,因为外面飞速变化的市场已经把她甩出了很远。
杨景舒:因为没有上过啥大学,也没有去学过专业的营销课,我觉得到这个层次,觉得自己的文化水平,各方面已经都跟不上了。
十年前,杨景舒努力向农村人学习,这一次她穿回裙子,踏上了取经之路。三个月的时间,她参加各种营销课程,参观其他企业,拜访专业人士,一路跑下来,杨景舒还真就撞开了市场的大门。
公司员工:来,郭老师,跳起来。
记者:您跳得这是什么舞?
公司员工:操场舞。
游客:广场舞。
公司员工:你想咋跳就咋跳。
您别误会,跳舞的这位并不是来采摘的游客,而是杨景舒公司的销售人员,跳舞正是为了给游客助兴。
杨景舒告诉记者,她在学习总结之后发现[www.nczfJ.com/],在品牌没有打响之前,光是被动地等顾客上门是行不通的,要想掌握主动权,就必须打造属于自己的销售团队,主动走出去向消费者介绍产品。这支销售团队的平均年纪是45岁,杨景舒相信,在推销农产品方面,她们有着年轻人比不了的优势。
杨景舒:第一是她有这个阅历,第二她有整天在家做饭的经验,这个米我用多少,玉米渣用多少,熬多长时间才会好喝,她出去跟人家讲,她知道咋讲。
现在,杨景舒已经打造了18支销售团队,不仅分布在河南省内各个地区,还延伸到了河北、陕西等地,每一个地区都有一个直营超市,方便客户就近购买。
杨景舒:他们有需求的就会跟区域经理联系,用这种模式锁定终端客户,他终身地享用咱们的产品。
2012年,杨景舒又承包了1500多亩荒山,种植茶叶和各种杂粮等。2013年,她已经带动了600多户村民增收致富,杨景舒用行动回馈了村民曾经的雪中送炭之情。
现在,山脚下经常会这样的场景,这首歌唱的就是凤凰山上的杨景舒。
小朋友:温暖的身影柔情了太阳,人生的路上纵有风雨狂……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
CCTV-7《致富经》栏目播出时间:
首播:每周一至周五21:17-21:47
重播:每周一至周五13:42-14:12
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致富经》栏目感谢您的关注!
原文:新闻 > 创业故事:[致富经]杨景舒:一个城里女人的荒山变形计
网址:https://www.nczfj.com/yzzz/201010652.html
[创业故事]人间四月芳菲,黄花风铃木盛开。4月2日,简阳市射洪坝街道举行黄花风铃木赏花活动,盛开的黄花风铃木婀娜多姿、随风摇曳,吸引游人如织。 记者细一打听,这些黄花风铃木是四川花畔里...
[创业故事]阳春三月,泸州市江阳区弥陀镇白马村九组潘俊铭的花卉园生机盎然。近几年,盆花产业竞争激烈,但潘俊铭的盆花卖得风生水起,这两年每年都要卖3000多盆鲜花,实现纯利达50万元。 回乡...
[创业故事]从农村到城市,再从城市到农村,李永生带着对三农事业的热爱和实现抱负的决心,回归家乡的热土,在他的努力和带动下,那个曾经落后贫穷的地方,迎来了一次重生,而他也从一个农村小青年,成...
[创业故事]11月27日,笔者在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来龙村一组水牛养殖大户杨宗泽的养殖场里看到,10多头水牛都是架子牛,大的近1000斤,小的600斤左右。正在给水牛喂草料的杨宗泽高兴地说:“...
[创业故事]“2020年初我购买的15头架子牛,利用酒糟进行短期4个月育肥,育肥一批卖一批,再购进一批,每头售价在1.5万元左右,买牛和养殖成本除外,一头要赚3000元。2020年我养殖3批共45头,要...
[创业故事]在兴文县大河苗族乡落白亮村,有一位95后小伙郑元满自主创业种植香桂,实现年收入30余万元,带动乡亲增收致富。 笔者近日在落白亮村看到,道路两旁绿油油的香桂树在风中摇曳,一股清...
[创业故事]“再有半个月,这茬灵芝就全部破土而出,到7月就可以采摘了。”6月7日,强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80后经理陈力在种植大棚内,向记者分享他的劳动成果,“灵芝采摘期从7...
[创业故事]“种蓝莓虽然投入大、时间长,但只要不怕辛苦,自己送到城里销售,获得的回报真的不一样,我的蓝莓自己销售就比批发给商贩每公斤要多卖20元。”6月14日,在泸州市江阳区方...
[创业故事]泰安人刘斌今年初应聘到曲阜的一个小山村卖鱼,自此月入万元不再是梦。 刘斌卖鱼不进市场,而是通过手机直播平台与网友在线赏鱼、拍(卖)鱼,每单可提成10个点。在曲阜市吴村镇...
[创业故事]你在上海一家大酒店,夹起一片烤鸭,用一张小小的薄饼卷起来吃得满口生香。那张筋道的薄饼就有可能来自巨野县一家名叫“上谷佳”的食品加工厂。这家小小的食品加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