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参王”的致富路
素有“人参之乡”的集安市清河镇,走出了“女参王”王桂秋。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王桂秋的目光瞄向了日益火爆的人参市场。她卖了家里的一头猪,拿着200元钱到生产队收购了半袋参,卖了1700多元钱,这在当时可是笔不菲的收入。
从此,王桂秋的脚步就停不下来了,迈出了大山,迈向大江南北。
生意越大,视野也越开阔。王桂秋发现南方市场对野山参的需求非常大,而且她也清醒地认识到,靠传统砍伐林木发展人参的方式最终只能是自毁财路,于是爱琢磨的她想出了林下种植的主意。
1985年,26岁的王桂秋承包下1000亩的林场,开始了林下种植人参的尝试。
王桂秋说:“以前种植人参,破坏了林地,种过人参的土地养分被人参吸收掉了,30年以后再种人参都不行。另外,林下参年头久了,和原生态的野山参一样,还不破坏生态环境。”
种植林下参成功后,1995年,王桂秋又开始进行人参加工,经济效益逐年增加。1996年,她投资10多万元,将原先200平方米的人参加工厂扩建到3000平方米,年实现利润30多万元。
王桂秋的林下参富了自己,也带活了集安的整个人参产业。近年来,集安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入林下田”战略,大力发展林下参和非林地栽参,加快转变人参种植方式。全市林下山参发展到15万亩,非林地栽参1.5万亩,几年来共保护节约林地17万亩。
人参种植方式的转变,让王桂秋的致富路也越走越宽。经过30年的打拼,王桂秋创立了集安市吉聚参业有限公司,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可加工红参、西洋参、大力参、生晒参、深键参、礼品参等16个品种,年加工水参25万斤,各种成品参30多吨,年产值1000万元,收入达百万元以上。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ocaizhongzhi/201021963.html
[药材种植新闻]“种莲子比种莲藕划得来,我们今年种植的是‘太空八号’莲子,除了荷花绽放时节卖风景增收,秋收时还可以卖莲子,亩收入可达 4000元。”4月6日,笔者来到泸州市...
[药材种植新闻]“藏红花市场行情咋样?”“你的基地还需要人务工不?”“我也想跟你学技术,行不行?”……3月15日,京山市宋河镇董家城村董卫明、谢雅...
[药材种植新闻]春意盎然,微风徐徐。在乐山市沙湾区太平镇挹峨村的柔毛淫羊藿种植基地里,到处盛开着形如白色风车一样的小花,蜜蜂穿梭其间,辛勤采蜜。 正是这些不起眼的白色小花朵,开出了当地的&...
[药材种植新闻]近日,贵州省务川自治县都濡街道桐木村桐木坝区热闹而繁忙,20余名村民开沟、整地、铺种艾草。 “这两天我们大量的组织村民栽植艾草,一是今年是隔年春,早点栽完立春以后发芽...
[药材种植新闻]1月20日上午,在内江市东兴区白合镇龙井村,太阳刚露出头,将一座座红顶白墙的小楼照得明艳动人,未散尽的晨雾氤氲其间,一切显得宁静而和谐。机器的轰鸣声隐隐传来,循声望去,只见三台...
[药材种植新闻]1月25日,笔者走进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太和村的千亩藤椒园,看到800余只大小不一的大白鹅特别打眼。藤椒园负责人、太和村主任马祖荃在藤椒园里一边给白鹅添料,一边高兴地对笔者...
[药材种植新闻]“走出家门就进工厂,每月有3000多元收入,我很满足。”1月18日,京山市罗店镇贾店村的62岁脱贫户廖金枝,照常来到京益种养专业合作社车间包装艾草。京益种养殖专业合作...
[药材种植新闻]1月2日,梓潼县自强镇二洞村村民贾芝全和老伴正忙着挖丹参。红红的丹参大多数间种在耙耙柑地里,格外喜人。 “这一茬丹参长势不错,销路好,如今已经卖了 5000 多元。”...
[药材种植新闻]这是我今年种的天麻,一个大概有7两左右。我在屋里种了两平方米的天麻,能收获35斤,挣得到3000块钱。”近日,城口县高燕镇河岸村贫困户杨爱忠一边展示巴掌大的天麻,一边对笔者...
[药材种植新闻]云阳县龙角镇新立村,林地比耕地要大得多,打眼望过去,几乎找不到一块开阔的平地良田。这里的土质为红沙土,土壤稀薄,保水性差,如今这片贫瘠的红沙土有了不一样的颜色:一片片吴茱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