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梭菌性肠炎的检疫、实验室检验及防治方法
仔猪梭菌性肠炎又叫仔猪红痢或仔猪传染性坏死肠炎,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急性传染病。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仔猪梭菌性肠炎的活体症状 仔猪梭菌性肠炎的防治方法。
1、活体症状
最急性型。仔猪产出的当天就出现发病,主要症状是出血性腹泻,且排出的带血稀粪会黏污整个后躯。同时,病猪精神沉郁,走动不稳,之后虚脱或者抽搐、陷入昏迷,最终发生死亡。有些患病仔猪不会出现出血性腹泻,但由于严重衰竭而发生死亡。
急性型。病程通常能够维持大约2天,病猪主要症状是排出混杂血液的红褐色水样稀粪,同时里面还存在灰色的坏死组织碎片,机体快速脱水、消瘦,最终由于严重衰竭而发生死亡。
亚急性型。患病仔猪通常在出生后的5-7天发生死亡。病猪初期精神、食欲较好,持续性发生非出血性腹泻,开始排出黄色软便,之后变成清水样,且其中混杂坏死组织碎片,如同米粥样。随着病程的进展,病猪脱水、日渐消瘦。
慢性型。病程可持续一天到几周,病猪表现出间歇性或者持续腹泻,排出黏液状的灰黄色粪便,并黏附在后躯,干燥后形成结痂。病猪生长发育缓慢,机体消瘦,最终形成僵猪或者发生死亡。
2、宰后剖检
病猪主要是小肠发生病理变化,即小肠的某一段,通常是空肠处,肠管呈黑紫红色或者深红色,肠腔内含有大量暗红色或者红黄色的内容物,且存在较多的气泡。肠黏膜潮红,发生肿胀或者存在出血,部分在肠管内会存在麸皮样的灰黄色坏死物。肠系膜淋巴结发生肿大,腹腔内存在大量红黄色的液体。
3、实验室检验
镜检。在无菌条件下,取病死猪空肠内容物制成涂片,然后经过革兰氏染色进行镜检,能够看到大量革兰氏阳性大杆菌,菌体通常单个存在,少量成对相连,怀疑为为魏氏梭状芽胞杆菌。有时可见菌体具有椭圆形的芽胞,位于菌体中心或者偏向一端,直接小于菌体宽。
细菌培养。取病猪肠内容物用于病菌分离时,要按每毫升在培养基中添加o.1-0.2mg卡那霉素或者新霉素来抑制杂菌,或者对肠内容物进行加热,在80℃高温下持续15-20min,能够将部分没有芽胞的细菌杀死,或者利用液体培养基每间隔4h进行1次传代,然后再进行分离,能够得到病菌纯培养。分离病菌可选择使用厌气肉肝汤培养基、含抗生素的鲜血琼脂培养基和含葡萄糖的鲜血琼脂培养基,接种病料后放在37℃恒温箱内进行培养。结果发现,厌气肉肝汤中菌体快速生长,一般经过3-4 h就能够旺盛生长,且会生成大量的气体;含抗生素的鲜血琼脂培养基经过18-24h厌气培养,能够长出半透明的圆形菌落,直径为1-3mm,呈灰白色,明显凸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且菌落周围形成B溶血环,且外套有一圈不完整的溶血环,也就是双溶血环,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培养,菌落直径会继续增大,且中心逐渐凸起,并有几条放射状条纹从中心辐射出来;含葡萄糖的鲜血琼脂表面长出的菌落,在温度超过25℃环境中接触空气,会表现出特有的周围红细胞变成绿色。
肠内毒素检查。取病死猪空肠内容物,按1-2倍比例添加适量的生理盐水进行稀释,混合均匀后以3000r/min的速度进行30min离心,然后取上清液给2只健康的小白鼠进行尾静脉注射,每只用量0.2mL,经过5 min左右就会死亡。另外,再取2份的上清液,每份o.2mL,分别添加O.lmLC型和D型产气荚膜梭菌抗毒素血清进行中和试验,然后再给2只小白鼠静脉注射,结果前者没有死亡,且一切正常,表明该毒素和C型产气荚膜梭菌抗毒素发生中和反应;后者发生死亡,表明该毒素无法和D型产气荚膜梭菌抗毒素发生中和反应。由此证明死亡仔猪肠内容物中含有C型产气荚膜梭菌产生的毒素。
4、防治措施
免疫预防。对于容易发生该病的猪场,妊娠母猪要分别产前1个月和产前15天都肌肉注射5-10mLC型产气荚膜梭菌铝胶灭活苗,之后每次在分娩前15天接种3-5mL,促使母猪形成高水平的免疫力,从而其所产的后代仔猪能够通过吮食初乳中得到充足的抗体,使其得到有效保护,
药物治疗。使用银花露注射液治疗,即取适量的金银花,通过蒸馏法提取,添加15%酒精,室温静置24 h后进行过滤分装,最后经过消毒即可制成注射液,可用于病猪肌肉注射,成年猪每次用量为8-10mL,育成猪用量为5-7mL,仔猪用量为3-5mL,连续使用3-5次。病情控制后,也可取20g筋骨草、35g大青叶、30g板蓝根、35g败酱草、32g忍冬藤,加水煎煮后给病猪喂服。还可取120g晚糙米,车前草、生石膏各30g,加水煎煮后分成3次给病猪喂服。
病症介绍
临诊特征是排了出红色稀粪,病程短,死亡率高;病理变化为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诊断要点
1、主要发生于3日龄以内的新生仔猪。
2、临诊症状:排出浅红或红褐色稀粪,或混合坏死组织碎片;发病急剧,病程短促,死亡率极高。
3、剖检变化:小肠特别是空肠粘膜红肿,有出血性或坏死性炎症;肠内容物呈红褐色并混杂小气泡,肠壁粘膜下层、股长层及肠系膜有灰色成串的小气泡;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或出血。
4、实验室检查:病原分离与鉴定;肠内容物毒素检查,接种小鼠或家兔;将毒素与C型和D型抗毒素混合作中和试验,接种小鼠,以鉴定魏氏梭菌的型别。
防治方法
1、在发病猪群,对怀孕母猪于产前1个月和产前半个月各肌肉注射仔猪红痢氢氧化铝菌苗10ml,使仔猪出生后吃到注苗母猪初乳,获得免疫保护。
2、做好产房及临产母猪的清洁卫生及清毒工作。
3、在常发病猪场,仔猪出生后,用抗菌药物(如青霉素、土霉素、痢特灵)进行预防性口服,有一定效果。
原文:养猪 > 养猪技术:仔猪梭菌性肠炎的检疫、实验室检验及防治方法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zhujishu/201030441.html
[养猪技术]小猪弱猪怎么护理? 1、如果仔猪在出生之后,体型依然差异比较大,那么就需要在刚开始一天的时候密切观察仔猪的吃奶情况,并将弱仔进行标准。因为一窝仔猪的存活率往往并不取决于那些强壮健康的仔猪,而...
[养猪技术]一、种公猪配种时间公猪一般在5~6月龄即进入了初情期,虽然初步具备了繁殖配种能力,但考虑到其机体仍处于快速发育阶段,若过早配种会消耗其很大体力和精力,势必会对公猪今后的使用造成不良影响。公猪...
[养猪技术]怎么防止新购仔猪生病? 1. 购买健康仔猪。建议购买本地产的仔猪,健康状况可掌握。如从集市和流动商贩手里购买仔猪,一定要看是否健康无病,并索要“三证”。2. 进栏前清理栏舍。在购进仔猪...
[养猪技术]一、机遇而从养猪现状来看,目前在积极复养的都是集团化猪场,普通规模化猪场和农村散养户复养率并不高,尤其是此前养殖量尚可的规模化猪场,发病后损失较大,受资金影响想复养非常困难。而农村散养户更多...
[养猪技术]一、控制猪舍温度夏季会出现怀孕母猪大喘气,不吃食;哺乳母猪也会出现类似情况,这些症状其实不是疾病引起的,可能是和温度有关,现在很多地区温度升高很快,骤然升到30多度,猪舍内温...
[养猪技术]1、母猪体质:母猪缺乏适当的运动,过肥,饲料营养不均衡等;3、霉菌毒素引起母猪雌激素过多,导致母猪乳腺增大,阴门水肿,肛门和阴道脱出;5、母猪生产:助产处理过程不当也有几率导致脱宫...
[养猪技术]母猪发情周期特征因为发情的阶段不同表现也不同,在母猪发情周期平均21天里(19~23天),观察母猪发情的症状,抓住发情母猪最佳配种时间是提高母猪受胎率和猪场生产力的关键,下面我们就...
[养猪技术]家家户户都有醋,但醋并不仅仅只是一味调味料,民间的许多治病偏方里都提到过用醋,尤其在养猪方面,食醋在养猪业上用途广泛。有着散淤、消胀、杀菌、消炎的作用,巧用食醋治疗多种猪病,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
[养猪技术]猪阉割畜后出现继发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手术操作不正确,操作粗暴,手术时间过长,未能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检查和准备,术后护理不当等,均可出现术后一些并发症。常见的有术后出血、阴囊水肿、精索炎、...
[养猪技术]苦味瓜果蔬菜中含有氨基酸、维生素、生物碱、微量元素等,可促进动物胃酸的分泌,增加胃酸浓度,从而增加食欲。从中医角度讲,苦味瓜果蔬菜可通过其补气固肾、健脾燥湿,达到平衡机体功能的目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