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感染性流产的临床症状 猪感染性流产的诊断
感染性流产是指流产合并生殖系统感染。各种类型的流产均可并发感染,包括选择性或治疗性的人工流产,但以不全流产、过期流产和非法堕胎为常见。对于母猪流产的诊断和其他疾病的诊断有明显的不同。其他疾病多是从发生急性感染、未进行过任何治疗且出现症状的具有代表性的患畜身上采集恰当的样本后诊断,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找到病因。流产发生时大多原因不明,即无论是大体还是微观检查均没有发现病原体。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猪感染性流产的临床症状 猪感染性流产的诊断。
由于影响流产因素特别多,如激素、遗传、营养、毒素、创伤、代谢、缺氧和感染等,进行胚胎和胎儿死亡原因的诊断是具有挑战性的。即使采样和检测十分顺利,也只有1/3的流产可确诊,并且说明大部分的流产并不是由感染造成,进行诊断前需要更细致更全面的临床调查。诊断部分个体或散发的流产样本难以代表整个畜群的状况。当发生传染性流产时,可能出现以下几个指征:妊娠母猪在流产前1~4星期表现有一定的症状,如发热、抑郁、食欲不佳;部分特定的子群体发生流产,如刚引进的母猪、小母猪;集群性的流产;渐进性的整个畜群都发生流产;未注射疫苗的母猪发生流产。
1、组织采样的一般原则
诊断母猪流产时,每胎中需要送检至少4~6个胎儿的样本。送检完整的冷冻胎儿样本同样可以,尤其是胎儿冷冻后运输以最小化进一步自溶时。样本应该包括胎盘,因为根据胎盘是否有损伤可以辅助判断是否为感染性的流产,更好地理解从胎儿组织中分离培养出细菌的诊断意义。在非细菌性感染的情况下,胎儿在子宫内发生死亡脱水后会木乃伊化,这在病毒导致的流产中很常见。
组织病理学是常规诊断方法,可确定检出微生物可能的致病作用。在实验室检测方法未能检测到病原体时,组织病理学可以根据炎症或者坏死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性流产。当流行病学检查显示为感染性的过程,同时又有相关的损伤存在时,若初步检查未发现病原体,此时应扩大检查的病原体种类,进行更多的检查。
2、病毒性流产
同其他家畜相比,病毒是导致猪感染性流产最常见的病因。例如,在美国60%的感染性流产都是由蓝耳病病毒引起的。尽管母猪的病毒性疾病可能是导致流产的原发性病因或者是促进因素,但通常可见胎儿胎盘的感染。
尽管有很多病毒可以引起母猪的繁殖性疾病,但目前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和细小病毒是最常见的。其他引起流产的病毒包括脑心肌炎病毒、肠道病毒、捷申病毒、水疱病毒、猪繁殖与神经综合征病毒、巨细胞病毒,在野猪还可见伪狂犬病毒。在其他国家,繁殖疾病由日本脑炎病毒、猪瘟、非洲猪瘟等感染导致。
病毒导致的繁殖性疾病在大体检查时可见木乃伊胎的增加,多胎可见有胎儿异常,脐带育节段性的出血水肿,出现很多针尖大坏死灶,心衰。显微病变对病毒性流产更有诊断意义,检出率也更高。提示病毒感染的显微病变包括非化脓性脑炎、心肌炎、间质性肺炎、多组织坏死。
病毒性感染常见自溶的胎儿或木乃伊胎,这种胎儿不适于进行病毒分离。但荧光抗体检测或者PCR可能从中检到病毒的抗原或核酸,尤其是细小病毒或圆环病毒的感染。最好用新鲜的死胎、弱胎或者母猪样本来进行病毒的分离。
PCR检测迅速,敏感性和特异性高,而且受胚胎自溶的影响较小。然而,PCR难以区分同源性很近的毒株,对于部分样本类型可能是首选方法,分离病毒的能力也不是特别突出。由于特异性方法的出现,传统的病毒分离方法逐渐被淘汰,导致流产的不常见病毒被确诊的数量越来越少。当常规检测病毒结果为阴性时,应考虑病毒分离,尤其在出现胎儿异常、木乃伊胎、间质性肺炎、心肌炎、脑炎或坏死时。
3、细菌性流产
细菌性流产的大体病变不常见,但可能出现胎儿黄疸,在腹腔脏器和胸腔脏器的表面有少量的纤维性渗出,胎盘出血、坏死或者有渗出。显微病变则更为常见,且常见于胎盘和肺。新鲜的胎盘和经福尔马林浸泡过的胎盘需要进行常规检查。
多选择肺和胃内容物做细菌培养检查,肾脏常用于检测钩端螺旋体。由于母体和环境的污染,即使从胎盘分离得到细菌也不能确诊,仍需要进行显微检查,确诊有无胎盘炎。
猪感染性流产的发病机理
感染性流产的病原菌常常是阴道或肠道的寄生菌(条件致病菌),有时为混合感染。厌氧菌感染占60%以上,常见的有厌氧链球菌、类杆菌、梭状芽胞杆菌等。需氧菌中以大肠杆菌和假芽胞杆菌为多见,也见有β-溶血链球菌及肠球菌感染。
1、风疹、麻疹、腮腺炎、流感以及弓形虫感染均可能引起流产。
2、疱疹病毒感染早孕期间的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也会导致流产,同属性传播性疾病。
3、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它们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类微生物,是一个新的感染菌群。这一感染可通过性交传播。因此,感染的夫妇双方必须同时治疗。妊娠期妇女宜用红霉素类药物治疗。此感染可能无明显临床症状,但可以引起反复流产。
进入生育期,首先要避免反复的人工流产,偶尔一次人工流产,若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先进的人流技术,对子宫的损害能够降到底线,但多在短时间内反复进行的人工流产术,对于子宫的伤害相当大,也是日后子宫患病、不育乃至早衰的重要原因。私自服药堕胎者,则更加危险,很容易引起子宫破裂、子宫大出血或感染性疾病。不仅直接摧残了子宫,甚至危及生命。
感染是引起习惯性流产的一个危险因素,习惯性流产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调理和治疗,将对女性孕育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孕妇必须要重视这一问题。
诊断要点
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感染性流产的诊断并不困难。感染性流产应当作出病菌诊断;此外,还应注意并发症的诊断,如感染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DIC等。
感染性流产危害
1.术时并发症:子宫出血在200毫升以上;人流综合征又称心脑综合征,发生率12%,受术者突然出现心动过缓,心律失常,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甚至发生昏厥和抽搐;子宫穿孔;漏吸,胚胎组织未能吸出,以至妊娠继续发展。
2.近期并发症:人工流产不全,术后阴道出血长达15天以上;术后2周内由于致病菌的感染而出现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盆腔炎等;宫腔积血;宫腔粘连,术后闭经或经量显着减少,有时伴周期性下腹疼痛或有子宫增大积血。
3.远期并发症:慢性盆腔炎;月经异常;继发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
4.再次妊娠时的并发症:不孕症;晚期流产偏高;早产偏高;围生期死亡率偏高;产前、产后出血率增加;新生儿溶血症增加。因此,选择可靠安全的避孕方式是使女性免于流产危害的重要手段。
临床表现
病人除了有各种类型流产的临床表现和非法堕胎史外,还出现一系列感染相关的症状和体征。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感染性流产的诊断并不困难。感染性流产应当作出病菌诊断;此外,还应注意并发症的诊断,如感染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DIC等。
1.感染的一般临床表现:畏寒发热、脉搏增快、恶心、呕吐等。
2.腹痛:常表现为下腹部或盆腔部位的持续性疼痛;当存在弥漫性腹膜炎时疼痛可波及全腹。
3.白带异常:白带量增多,常为脓性或脓血性,有臭味。
4.妇科检查:宫口可见脓性分泌物流出,宫颈举痛明显,子宫体压痛,附件区增厚或有痛性包块。
5.腹膜炎体征:下腹部或全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和肌卫。
辅助检查
常规检查
感染性流产孕妇可视病情轻重选择检查项目:
(1) 尿液分析:除尿常规外,还可做培养及药敏试验。
(2) 子宫腔及子宫颈分泌物培养:包括需氧菌和厌氧菌,除做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外,还可做直接涂片革兰染色检查。
(3) 血培养:最好在入院时或有寒战时做。
(4) 电解质等检查:包括钾、钠、氯、尿素氮、肌酐、尿酸及动脉血气分析。
(5) 血液检查:凝血因子,如第Ⅴ、Ⅷ等因子,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纤维蛋白裂解物检查,以及血浆乳酸、乳酸盐水平等测定。
(6) 放射线检查:探测有否肺脓肿、肺炎、感染性肺栓塞。
(7) 腹部检查:腹部平片或超声、CT检查,了解有否肠梗阻、内脏穿孔、盆腔脓肿。子宫或内脏穿孔时可见膈下积气,产气杆菌感染时盆腔积气,严重者形成蜂窝状。
(8) 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心脏功能,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记录出入液量。
实验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率升高。
2.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流产可以进一步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此时可见凝血参数异常,如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3P”试验等异常。
3.病原菌检查:宫颈分泌物涂片直接做革兰染色查找病原菌。血、宫颈管或宫腔内容物做厌氧菌及需氧菌培养可见菌群生长。培养同时应做药敏试验。
4.其他:重症病例应做血气分析、水电解质及肾功能检查。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发生子宫穿孔或内脏穿孔时,做胸部、腹部透视或摄片可见膈下积气。产气杆菌感染时可见盆腔积气,严重者形成蜂窝状改变。
并发症
感染性流产重症者可并发感染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DIC、盆腔血栓性静脉炎等严重并发症,临床上应加以重视,及早防治。
治疗措施
治疗原则是迅速控制感染,尽快清除宫腔内容物,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1.控制感染:可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抗生素的抗菌谱决定使用药物的种类、剂量及给药途径。在致病菌及药敏试验未明确之前,应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用药。常用的联合用药方案有以下几种。致病菌药敏试验明确后可选择1~3种敏感的抗生素。
(1)青霉素G(1 000万~2 000万U/d)+庆大霉素(16万~24万U/d)。
(2)先锋霉素Ⅵ(2~3g/d)+甲硝唑(1~2g/d)。
(3)新青霉素Ⅱ(4~6g/d)+庆大霉素(16万~24万U/d)。
(4)红霉素(2g/d)+氯霉素(2g/d)。
2.手术治疗:感染性流产的潜在危险是感染灶扩散,并发感染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及DIC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应及早进行手术,去除病原。
(1)清宫术: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病情稳定者宜及早清宫。术前可先用宫缩剂(静脉点滴或肌注),以防子宫穿孔。术时可先用卵圆钳将宫腔内大块组织钳出,用大刮匙搔刮宫壁一周,感染的子宫组织很脆弱易发生子宫穿孔,故最好由有经验的医生施术。另外,清宫术有加速细菌血行扩散的危险,应加强术后抗感染治疗,并注意对生命体征的监护。
(2)子宫切除术:一般来说,感染性流产在清除感染的胚胎组织以后,炎性多能控制,但也有个别病例炎性难以控制,进而出现感染性休克、肾功能衰竭及DIC等,同时还证明存在子宫穿孔或子宫实质严重感染时应考虑做子宫切除术。
3.支持治疗:严重感染的病例应予以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输血及输人体白蛋白、补充热量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及手术的耐受性。
原文:养猪 > 养猪技术:猪感染性流产的临床症状 猪感染性流产的诊断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zhujishu/201029495.html
[养猪技术]小猪弱猪怎么护理? 1、如果仔猪在出生之后,体型依然差异比较大,那么就需要在刚开始一天的时候密切观察仔猪的吃奶情况,并将弱仔进行标准。因为一窝仔猪的存活率往往并不取决于那些强壮健康的仔猪,而...
[养猪技术]一、种公猪配种时间公猪一般在5~6月龄即进入了初情期,虽然初步具备了繁殖配种能力,但考虑到其机体仍处于快速发育阶段,若过早配种会消耗其很大体力和精力,势必会对公猪今后的使用造成不良影响。公猪...
[养猪技术]怎么防止新购仔猪生病? 1. 购买健康仔猪。建议购买本地产的仔猪,健康状况可掌握。如从集市和流动商贩手里购买仔猪,一定要看是否健康无病,并索要“三证”。2. 进栏前清理栏舍。在购进仔猪...
[养猪技术]一、机遇而从养猪现状来看,目前在积极复养的都是集团化猪场,普通规模化猪场和农村散养户复养率并不高,尤其是此前养殖量尚可的规模化猪场,发病后损失较大,受资金影响想复养非常困难。而农村散养户更多...
[养猪技术]一、控制猪舍温度夏季会出现怀孕母猪大喘气,不吃食;哺乳母猪也会出现类似情况,这些症状其实不是疾病引起的,可能是和温度有关,现在很多地区温度升高很快,骤然升到30多度,猪舍内温...
[养猪技术]1、母猪体质:母猪缺乏适当的运动,过肥,饲料营养不均衡等;3、霉菌毒素引起母猪雌激素过多,导致母猪乳腺增大,阴门水肿,肛门和阴道脱出;5、母猪生产:助产处理过程不当也有几率导致脱宫...
[养猪技术]母猪发情周期特征因为发情的阶段不同表现也不同,在母猪发情周期平均21天里(19~23天),观察母猪发情的症状,抓住发情母猪最佳配种时间是提高母猪受胎率和猪场生产力的关键,下面我们就...
[养猪技术]家家户户都有醋,但醋并不仅仅只是一味调味料,民间的许多治病偏方里都提到过用醋,尤其在养猪方面,食醋在养猪业上用途广泛。有着散淤、消胀、杀菌、消炎的作用,巧用食醋治疗多种猪病,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
[养猪技术]猪阉割畜后出现继发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手术操作不正确,操作粗暴,手术时间过长,未能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检查和准备,术后护理不当等,均可出现术后一些并发症。常见的有术后出血、阴囊水肿、精索炎、...
[养猪技术]苦味瓜果蔬菜中含有氨基酸、维生素、生物碱、微量元素等,可促进动物胃酸的分泌,增加胃酸浓度,从而增加食欲。从中医角度讲,苦味瓜果蔬菜可通过其补气固肾、健脾燥湿,达到平衡机体功能的目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