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胎衣不下的病因分析 母猪胎衣不下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胎衣不下也叫做胎衣滞留,是母猪产后比较常见且容易发生的一种疾病,尤其是初产母猪更容易发生,发病率在15%~30%,夏、秋季节甚至能够超过50%。母猪发病后能够继发子宫炎,导致产奶量减少,甚至能够造成习惯性流产、屡配不孕,严重的还能够发生败血症,最终死亡。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母猪胎衣不下的病因分析 母猪胎衣不下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1、病因分析
母猪发生该病通常是由于饲养不当、机体过于瘦弱、气血虚弱、难产、流产以及子宫发炎或者无法正常收缩而引起。妊娠期间,母猪饲喂含有较少钙盐等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饲料,缺乏运动,机体肥胖或者瘦弱等,都会导致子宫紧张性降低,从而出现发病。母猪由于胎儿体积过大引起难产以及其他类型的难产,也都会导致子宫无力收缩,从而引起胎衣不下。母猪分娩后子宫弛缓和微弱阵缩,母体胎盘与胎儿胎盘发生黏连,尽管胎衣已经脱落,依旧会有部分由于子宫收缩过紧而被夹住,从而直接引起胎衣不下。另外,母猪在临产期使用泻下药、子宫收缩剂不合理,或者使用抑制子宫收缩的药物,如硫酸镁、羟苄麻黄碱等不合理,都会导致子宫无法正常收缩而引起胎衣不下。
2、临床症状
母猪胎衣不下可分成两种类型,即完全在阴道或者子宫内滞留,通过视诊无法发现;小部分露在阴户外面,长时间悬垂不脱落。前一种类型的病猪往往会表现出努责状排尿,但只有少量尿液以及混杂凝血的块状污物排出或者无尿排出,体温明显升高,一般达到40.5~41.5℃,嘶叫、不安,母性减弱,拒绝哺乳后代仔猪。后一种类型的病猪通常会表现出烦躁不安,经常努责,食欲不振或者完全废绝,渴欲增强,喜饮凉水;产道有暗红色的污物流出,且散发腥臭味,呈现恶露不尽、尿淋漓的症状,体温也有所升高,能够达到大约41℃。如果母猪发病2h之内没有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就会继发引起多种常见的产后综合症,症状严重时表现出全身症状,3~10 h之后就会引起多功能衰竭,最终由于窒息发生死亡。
3、防治方法
西药防治。可在母猪分娩后2h内肌肉注射30万~50万IU垂体后叶素或者15~20 mL麦角新碱。子宫内灌注800~1000 mL 10%氯化钠溶液,在子宫壁与胎衣之间放置1.5 g呋喃西林,每天1次。静脉注射50~150 mL 10%葡萄糖酸钙溶液或者20 mL 10%氯化钙溶液,每天1次,连续使用3~5天。如果病猪子宫内残留有胎衣碎片,可向子宫内注入100~200 mL 0.1%利凡诺溶液,每天1次,直到胎衣能够自行脱落为止。
中药防治。取60 g益母草、20 g川芎、10 g炮姜、20 g桃仁、120 g当归、10 g熟地,如果气虚可添加18 g黄芪、30 g党参,用于补益中气;存在血瘀可添加18 g丹皮、18 g牛膝,用于活血化瘀;如果寒凝可添加30 g艾叶、18 g桂枝,用于温经散寒。以上药物添加2500 mL开水浸泡30 min,之后用武火煮沸,经过10 min使用文火继续煎煮,取1000 mL药液添加250 mL黄酒,平均分成2份,添加在饲料中混饲或者直接灌服。母猪通常在产出最后一只仔猪时灌服药液,经过10 h再服用1次,连续使用3~5天。
手术剥离。母猪保定牢固后使用温水进行灌肠,促使直肠中存在的积粪被完全排出,接着术者的手指、手臂以及母猪阴门及其附近都使用0. 1%高锰酸钾进行清洗消毒,再涂抹少量的消毒油脂。剥离时,可先向子宫内注入100 mL10%氯化钠溶液,然后术者用左手将脱出到阴门外的胎衣握住,并逐渐捻转,接着将右手沿胎衣和阴道壁伸人子宫,先对子宫体胎盘进行剥离,之后逐渐剥离到子宫角尖端,该过程中左手要一边捻转一边缓慢向外拉动胎衣,使子宫角升高,以便手指伸到子宫角进行剥离,最终剥离整个胎衣。
加强饲养管理。对于年老体弱的母猪要立即淘汰,对于严重营养不良、体况不符合标准的母猪也采取淘汰处理。对于能繁母猪,要加强妊娠期饲养管理。根据妊娠母猪的饲养标准饲喂全价日粮,确保其摄取充足的维生素、钙、磷以及矿物质微量元素。妊娠母猪要在比较宽敞的舍内饲养,每天进行适量运动,以控制膘情适宜,促使其在分娩时腹肌和子宫都具有较好的收缩力,从而避免发生该病。妊娠母猪产前1个月要供给适量的亚硒酸钠、维生素E制剂,能够有效避免发生胎盘滞留。母猪临产前适宜采取短期优饲,日粮中要添加足够的钙磷等必须矿微元素,如果母猪分娩时间持续较久,要人为辅助其进行适量运动,及时排尿,防止发生尿潴留,且有时会在适量运动和排尿后就排出胎衣。对于容易发生习惯性胎衣不下的母猪,可在助产过程中收集干净的羊水给其灌服,如果条件允许可注射10万~20万IU催产素,并灌服益母红糖麸皮汤(即取0.5 kg干益母草,添加6kg常水煮沸,去渣后添加0.5 kg红糖、0.75 kg麸皮以及10 kg温水);或者饮益母草及当归煎剂(即取120 g益母草、30 g党参、60 g当归,研成粉末后添加开水冲调,待温度适宜后灌服)。气候炎热的夏季要加强防暑降温,如增加用凉水冲洗圈舍、猪体的淋浴次数;气候寒冷的冬季要加强防寒保暖,机体堵塞舍内孔隙,避免侵人贼风,也可铺垫一些垫草用于保暖。
临床症状
胎衣不下有全部不下和部分不下两种,多为部分不下。全部胎衣不下时胎衣悬垂于阴门之外,呈红色、灰红色和灰褐色的绳索状,常被粪土污染;部分胎衣不下时残存的胎儿胎盘仍存留于子宫内,母猪常表现不安,不断努责,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泌乳减少,喜喝水,精神不振,卧地不起,阴门内流出暗红色带恶臭的液体,内含胎衣碎片,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
医疗措施
治宜增加子宫收缩力。可选处方:
[处方1]
垂体后叶激素 20-40IU 用法:一次肌肉注射。
[处方2]
麦角新碱1-2ml 用法:一次肌肉注射。
[处方3]
当归15g 香附15g 川芎10g红花6g 桃仁6g 炮姜9g 用法:水煎,一次灌服。
防制措施
(一)、治疗 治疗原则为加快胎膜排出,控制继发感染。
注射脑垂体后叶素或缩产素20~40IU。也可静脉注射10%氯化钙20mL,或10%葡萄糖酸钙50~lOOmL。
以上处理无效时,可将手伸入子宫剥离并拉出胎衣。猪的胎衣剥离比较困难。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子宫,导出洗涤液后,投入适量抗生素(1g土霉素加100mL蒸馏水溶解,注入子宫)。
中药治疗:当归尾l0g、赤芍l0g、川芎l0g、蒲黄6g、益母草12g、五灵脂6g,水煎取汁,候温喂服。
猪胎衣不下一般预后不良,应引起重视,因泌乳不足,不仅影响仔猪的发育,而且也可引起子宫内膜炎,使以后不易受孕。
(二)、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适当运动,增喂钙及维生素丰富的饲料,能有效预防猪胎衣不下。
原文:养猪 > 养猪技术:母猪胎衣不下的病因分析 母猪胎衣不下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zhujishu/201029111.html
[养猪技术]小猪弱猪怎么护理? 1、如果仔猪在出生之后,体型依然差异比较大,那么就需要在刚开始一天的时候密切观察仔猪的吃奶情况,并将弱仔进行标准。因为一窝仔猪的存活率往往并不取决于那些强壮健康的仔猪,而...
[养猪技术]一、种公猪配种时间公猪一般在5~6月龄即进入了初情期,虽然初步具备了繁殖配种能力,但考虑到其机体仍处于快速发育阶段,若过早配种会消耗其很大体力和精力,势必会对公猪今后的使用造成不良影响。公猪...
[养猪技术]怎么防止新购仔猪生病? 1. 购买健康仔猪。建议购买本地产的仔猪,健康状况可掌握。如从集市和流动商贩手里购买仔猪,一定要看是否健康无病,并索要“三证”。2. 进栏前清理栏舍。在购进仔猪...
[养猪技术]一、机遇而从养猪现状来看,目前在积极复养的都是集团化猪场,普通规模化猪场和农村散养户复养率并不高,尤其是此前养殖量尚可的规模化猪场,发病后损失较大,受资金影响想复养非常困难。而农村散养户更多...
[养猪技术]一、控制猪舍温度夏季会出现怀孕母猪大喘气,不吃食;哺乳母猪也会出现类似情况,这些症状其实不是疾病引起的,可能是和温度有关,现在很多地区温度升高很快,骤然升到30多度,猪舍内温...
[养猪技术]1、母猪体质:母猪缺乏适当的运动,过肥,饲料营养不均衡等;3、霉菌毒素引起母猪雌激素过多,导致母猪乳腺增大,阴门水肿,肛门和阴道脱出;5、母猪生产:助产处理过程不当也有几率导致脱宫...
[养猪技术]母猪发情周期特征因为发情的阶段不同表现也不同,在母猪发情周期平均21天里(19~23天),观察母猪发情的症状,抓住发情母猪最佳配种时间是提高母猪受胎率和猪场生产力的关键,下面我们就...
[养猪技术]家家户户都有醋,但醋并不仅仅只是一味调味料,民间的许多治病偏方里都提到过用醋,尤其在养猪方面,食醋在养猪业上用途广泛。有着散淤、消胀、杀菌、消炎的作用,巧用食醋治疗多种猪病,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
[养猪技术]猪阉割畜后出现继发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手术操作不正确,操作粗暴,手术时间过长,未能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检查和准备,术后护理不当等,均可出现术后一些并发症。常见的有术后出血、阴囊水肿、精索炎、...
[养猪技术]苦味瓜果蔬菜中含有氨基酸、维生素、生物碱、微量元素等,可促进动物胃酸的分泌,增加胃酸浓度,从而增加食欲。从中医角度讲,苦味瓜果蔬菜可通过其补气固肾、健脾燥湿,达到平衡机体功能的目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