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及其防治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经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确认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Ⅰ相菌与其他鼻腔菌丛细菌混合感染所导致的非进行性萎缩性鼻炎,这种情况下会造成轻微或者中等程度的鼻甲骨萎缩,鼻腔却没有明显变化;另一种是由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与其他如毛滴虫、支原体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严重的进行性萎缩性鼻炎。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及其防治。
1、流行病学特点
引起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主要病原是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源性菌株(Pm)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I相菌(Bb)。目前,已经研究表明单独感染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I相菌无法出现渐进性病猪,但会破坏猪鼻黏膜的完整性。但是多杀性巴氏杆菌中的毒素源性菌株能够非常容易定植在被破坏的鼻黏膜上,并进行繁殖和生长,同时分泌皮肤坏死毒素(DNT),导致鼻腔黏液腺萎缩、黏膜上皮增生以及软骨溶解,并促使间质细胞增生,损伤成骨细胞,从而导致猪只表现出临床症状,并阻碍生长发育。
该病的传播主要是经由带菌猪和病猪进行,但其他带菌动物也能够作为传染源。该病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能够经由唾液和鼻液不断传播,但该病通常是由于母猪带菌而导致后代仔猪被感染。一般来说,2~5个月的仔猪容易发生该病,较大年龄发病后通常具有较轻的症状,成年猪只发病通常不会表现出任何症状,往往变成带菌猪。该病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与猪只的饲养环境有关,如果猪群饲喂缺少某些营养成分的饲料,如缺乏赖氨酸、维生素、钙磷矿物质等,或者忽视对饲料的管理时,机体自身的抵抗力往往会减弱,此时如果感染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或者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就会引起发病。另外,猪圈环境过于潮湿,通风较差,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加速该病的蔓延。
2、临床症状
仔猪患病后通常会出现流鼻涕、打喷嚏、喷鼻息的症状,并伴有程度不同的卡他性鼻炎,流出不同量的黏液性或者浆液性鼻分泌物,最早可在1周龄出现发病,在6~8周龄症状最明显。然后病猪表现出烦躁不安,随处拱地,持续奔跑,接着病情不断加重,持续超过3周就会导致鼻甲骨开始出现萎缩。症状严重时,病猪在打喷嚏过程中还会导致鼻黏膜的血管发生损伤,从而有鼻血流出,但一般是单侧发生,从而在猪背部或者舍内墙壁上形成血迹。另外,病猪在严重打喷嚏后,有黏液性、脓性物质从鼻孔喷出,有时甚至喷出鼻甲骨碎片。鼻甲骨通常在发病经过3~4星期开始逐渐萎缩,导致鼻腔发生阻塞,使呼吸急促、困难,且脸部发生明显变形,如上腭、上颌骨逐渐变短而导致脸部“上撅”,同时鼻背上皮肤和皮下组织还会形成皱褶。有时病猪的嘴巴还会朝向一侧偏斜。进入育成期生长发育速度缓慢,延长肥育期等。
3、预防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主要是由带病母猪通过呼吸和飞沫传染给仔猪,使仔猪感染发病。在串圈和混群情况下,再次扩大传染范围。作为种猪时,通过引种传播到其他猪场。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发生,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我国出入境猪的卫生检疫工作,防止从国外传入。根据大量案例研究表明,我国有些地区的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就是一些猪场从国外引进种猪时带入国内导致发病和流行。因此在检验检疫工作的基础上,对于病猪和带菌猪进行严格的淘汰和净化处理。
2.没有发生该病的猪场要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加强卫生防疫工作,严格执行必要的兽医卫生措施。在引进种猪时,从非发病区进行购买。购入后分群饲养2~3个月,观察确认无病后合群饲养。
3.在出现此病后,要严格淘汰病猪并且更新猪群。对于检出率较低,症状不明显的,最稳妥和彻底的办法是全部育肥淘汰,绝不为下一次发病和感染以可乘之机。
4.对于与病猪或者可疑病猪接触过的猪只进行隔离饲养,并观察为期3~6个月时间,母猪产下的仔猪后不与其他猪接触,仔猪在断奶后要隔离饲养1~2月,然后挑选无病症的仔猪留作种用,从而培育新的健康猪群。相比于剖腹取胎,隔离饲养仔猪等人力物力财力耗费较大难以长期坚持的方法,这种方法更为有效。
5.对于猪只饲养环境进行改善。适当降低饲养密度,避免拥挤,使猪有运动空间;改善猪舍的通风条件,及时排除猪舍中的有害气体;做好猪舍日常清洁卫生工作,保持猪舍清洁、干燥,严格执行消毒卫生防疫制度;注意猪舍防寒保暖工作,避免该病的各种应激因素发生。
6.免疫预防时采用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的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油佐剂二联灭活苗。母猪、仔猪和种公猪都有接种,具体接种时间和用量参照说明和使用方法。
4、治疗
对于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要根据猪发病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对于刚发病的猪,可以采用抗菌素和增效磺胺进行治疗;病猪鼻黏膜肿胀影响呼吸时用5%麻黄素和青霉素80万单位混合使用或用0.1%肾上腺素向鼻孔注入,100万链霉素加注射用水25毫升溶解滴鼻或冲洗鼻腔;病猪出血时,用中草药旱莲草汁滴鼻;用大蒜1份、75%酒精5份,浸泡10天,配制为7.5%酒精溶液对乳猪连续注射一月,后五天一次至断乳。在治疗病猪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针对性治疗,切忌盲目用药。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动物疾病,在主要养猪发达地区都有发生。而在我国主要发生在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猪场,每次发病均会给老百姓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好该病的防治工作。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办法,对该病进行攻坚,保障人民财产安全。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zhujishu/201028776.html
[养猪技术]小猪弱猪怎么护理? 1、如果仔猪在出生之后,体型依然差异比较大,那么就需要在刚开始一天的时候密切观察仔猪的吃奶情况,并将弱仔进行标准。因为一窝仔猪的存活率往往并不取决于那些强壮健康的仔猪,而...
[养猪技术]一、种公猪配种时间公猪一般在5~6月龄即进入了初情期,虽然初步具备了繁殖配种能力,但考虑到其机体仍处于快速发育阶段,若过早配种会消耗其很大体力和精力,势必会对公猪今后的使用造成不良影响。公猪...
[养猪技术]怎么防止新购仔猪生病? 1. 购买健康仔猪。建议购买本地产的仔猪,健康状况可掌握。如从集市和流动商贩手里购买仔猪,一定要看是否健康无病,并索要“三证”。2. 进栏前清理栏舍。在购进仔猪...
[养猪技术]一、机遇而从养猪现状来看,目前在积极复养的都是集团化猪场,普通规模化猪场和农村散养户复养率并不高,尤其是此前养殖量尚可的规模化猪场,发病后损失较大,受资金影响想复养非常困难。而农村散养户更多...
[养猪技术]一、控制猪舍温度夏季会出现怀孕母猪大喘气,不吃食;哺乳母猪也会出现类似情况,这些症状其实不是疾病引起的,可能是和温度有关,现在很多地区温度升高很快,骤然升到30多度,猪舍内温...
[养猪技术]1、母猪体质:母猪缺乏适当的运动,过肥,饲料营养不均衡等;3、霉菌毒素引起母猪雌激素过多,导致母猪乳腺增大,阴门水肿,肛门和阴道脱出;5、母猪生产:助产处理过程不当也有几率导致脱宫...
[养猪技术]母猪发情周期特征因为发情的阶段不同表现也不同,在母猪发情周期平均21天里(19~23天),观察母猪发情的症状,抓住发情母猪最佳配种时间是提高母猪受胎率和猪场生产力的关键,下面我们就...
[养猪技术]家家户户都有醋,但醋并不仅仅只是一味调味料,民间的许多治病偏方里都提到过用醋,尤其在养猪方面,食醋在养猪业上用途广泛。有着散淤、消胀、杀菌、消炎的作用,巧用食醋治疗多种猪病,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
[养猪技术]猪阉割畜后出现继发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手术操作不正确,操作粗暴,手术时间过长,未能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检查和准备,术后护理不当等,均可出现术后一些并发症。常见的有术后出血、阴囊水肿、精索炎、...
[养猪技术]苦味瓜果蔬菜中含有氨基酸、维生素、生物碱、微量元素等,可促进动物胃酸的分泌,增加胃酸浓度,从而增加食欲。从中医角度讲,苦味瓜果蔬菜可通过其补气固肾、健脾燥湿,达到平衡机体功能的目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