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赤霉菌素中毒的病因分析 猪赤霉菌素中毒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动物由于采食的谷物或饲料中含有赤霉菌毒素而发生中毒性疾病,这种病则称为赤霉病。赤霉茵属于镰刀茵属真茵,分布广泛,且种类繁多,其中对猪产生不良影响的有两种,一种是赤霉烯酮,另一种是单端孢霉烯及其一些衍生物。本文通过分析猪发生赤霉菌毒素中毒的临床症状,总结有效的治疗方法,供大家参考。下面一起来看看:猪赤霉菌素中毒的病因分析 猪赤霉菌素中毒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1、病因分析
赤霉菌主要是在玉米、麦类以及禾本科植物上寄生,形成孢子后外观如同镰刀,也叫做镰刀菌。赤霉菌素就是小麦、玉米等谷物在感染处于无性阶段的分生孢子期的赤霉菌产生的一种代谢产物。该病通常在多雨季节容易发生,这是由于阴雨连绵导致玉米、大麦、小麦等非常容易产生赤霉菌,或者由于饲料运输、储存过程中没有妥善保管,如霉变、变潮等,也较容易产生赤霉菌,从而引起发病。赤霉菌的产毒菌株主要会产生三种毒素,即赤霉烯酮(F-2)、单端孢烯(T—2)以及赤霉麦毒素。猪对赤霉菌素非常敏感,只要食入含有毒素的饲料就会引起中毒。
2、临床症状
赤霉烯酮(F-2)毒素。赤霉烯酮毒素具有雌性激素作用,因此也叫做雌性激素因子F-2毒素。该毒素能够导致猪只性机能明显紊乱,且其能够经由尿液排到体外,在排出过程中对阴道和阴户造成刺激,从而发生霉菌性阴户阴道炎和阴道炎。猪只采食污染有赤霉菌的饲料,小母猪主要是出现发情症状,乳腺明显增大,阴道壁垂脱,阴唇张开,阴户发生肿胀,成年母猪会发生不孕、流产、胎儿干尸化以及胎儿被吸收;公猪、去势猪会导致包皮发生水肿,乳腺明显肥大,呈雌性化,另外公猪性欲有所降低,睾丸发生萎缩。
单端孢烯(T-2)毒素。猪中毒后表现出呕吐、停止采食,急性中毒会发生出血性胃肠炎症状,如腹泻等;慢性中毒会导致生长发育缓慢,出现再生不全性贫血和消化不良等症状;母猪中毒后会导致受胎率、产仔率下降,往往发生早产、流产或产出死胎;部分伤口流血不止,较长时间才能够凝血。
赤霉麦毒素。病猪主要特征是出现神经性症状,往往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引起神经系统机能紊乱以及呕吐等症状。
3、病理变化
F-2中毒主要是导致病猪生理、生殖方面发生病变,尤其是种母猪群会表现非常明显;T-2中毒主要导致病猪肝脏、肠道和肾脏发生出血和坏死性损伤。对发病严重的育肥猪和病死仔猪进行剖检,发现主要是肝脏发生肿大,并散布有米粒大小的淡黄色坏死点;胆囊发生肿大,黏膜形成溃疡,囊壁增厚;肾脏、脾脏也发生肿大;肠系膜淋巴结呈索状,发生充血、肿胀,存在干酪样坏死灶,切面呈灰白色脑回样;小肠黏膜发生卡他性炎症;回肠后段、结肠、盲肠肠壁有所增厚,质地较硬,如同橡皮管,黏膜上存在散布或者相互融合形成的大片灰色溃疡,边缘无规则,底部呈红色;胃黏膜由于存在大量瘀血而呈黑红色,存在浅表性糜烂。
4、防治措施
药物治疗。病猪主要以解毒排毒、保肝利胆、润肠通便、清热燥湿为治疗原则。要立即停止喂给被毒素污染的霉变饲料,而改成饲喂容易消化的青绿多汁饲料,并对全群猪饲料中添加适量的保肝药。此外,病猪也可使用中药治疗,如取40 g茯苓、30 g栀子、30 g黄芩、10 g大黄、20 g郁金、15 g干草、30 g黄柏、30 g连翘、50 g茵陈、40 g车前草,加水煎煮后口服,以上药量适合成年猪使用,仔猪用量要适当减少。
防止饲料发生霉变。饲料储存仓库要求保持清洁、干燥,饲料下要铺置垫子,上面及周围要留有一定空隙,保持空气流通良好。另外,要采取各种措施防止饲料发霉,如缺氧防霉,即在多雨季节可将饲料贮存在密封的塑料袋,从而能够防止霉菌繁殖;醋酸防霉,即取1份醋酸钠和2份醋酸,混合均匀后再添加1%的山梨醇,然后搅拌均匀,待其干燥后在饲料中添加1%,该法能够确保饲料贮存超过90天也不会发生霉变;丙酸钙(钠)防霉,即按每100 kg饲料添加50 g丙酸钠或者100 g丙酸钙,搅拌均匀后储存在塑料袋、水泥池或者木桶中,能够持续至少2个月防止发霉;克霉净防霉,即在每吨混合饲料中添加0.5kg克霉净,可保持2个月没有发生霉变、结块。
霉饲料处理。如果饲料发生轻度霉变,可采取彻底脱毒后继续用于饲喂,但要注意禁止饲喂种猪。物理脱毒法,即将霉变饲料防治在日光曝晒或者高压汞灯紫外线照射下进行脱毒。化学脱毒法,即将霉变饲料使用碱性溶液(如碳酸氢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等)进行脱毒。脱毒制剂,即在霉变饲料中添加进行脱毒,一般选择使用酶制剂和吸附剂作为脱霉剂。霉菌毒素吸附剂能够将存在于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吸附,避免机体消化道吸收毒素,目前已经在畜禽生产中广泛应用,也是比较有效的一种处理措施。酶制剂能够促使霉菌毒素发生分解,导致毒素作用减弱。例如,霉变饲料可浸泡在2倍量的清水,经过24 h再更换等量清水继续浸泡,连续进行3~4次就可使大多数毒素被水浸出,之后将其取出充分晒干即可用于饲喂,如果使用10%的石灰水浸泡会具有更好的效果。
原文:养猪 > 养猪技术:猪赤霉菌素中毒的病因分析 猪赤霉菌素中毒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zhujishu/201028374.html
[养猪技术]小猪弱猪怎么护理? 1、如果仔猪在出生之后,体型依然差异比较大,那么就需要在刚开始一天的时候密切观察仔猪的吃奶情况,并将弱仔进行标准。因为一窝仔猪的存活率往往并不取决于那些强壮健康的仔猪,而...
[养猪技术]一、种公猪配种时间公猪一般在5~6月龄即进入了初情期,虽然初步具备了繁殖配种能力,但考虑到其机体仍处于快速发育阶段,若过早配种会消耗其很大体力和精力,势必会对公猪今后的使用造成不良影响。公猪...
[养猪技术]怎么防止新购仔猪生病? 1. 购买健康仔猪。建议购买本地产的仔猪,健康状况可掌握。如从集市和流动商贩手里购买仔猪,一定要看是否健康无病,并索要“三证”。2. 进栏前清理栏舍。在购进仔猪...
[养猪技术]一、机遇而从养猪现状来看,目前在积极复养的都是集团化猪场,普通规模化猪场和农村散养户复养率并不高,尤其是此前养殖量尚可的规模化猪场,发病后损失较大,受资金影响想复养非常困难。而农村散养户更多...
[养猪技术]一、控制猪舍温度夏季会出现怀孕母猪大喘气,不吃食;哺乳母猪也会出现类似情况,这些症状其实不是疾病引起的,可能是和温度有关,现在很多地区温度升高很快,骤然升到30多度,猪舍内温...
[养猪技术]1、母猪体质:母猪缺乏适当的运动,过肥,饲料营养不均衡等;3、霉菌毒素引起母猪雌激素过多,导致母猪乳腺增大,阴门水肿,肛门和阴道脱出;5、母猪生产:助产处理过程不当也有几率导致脱宫...
[养猪技术]母猪发情周期特征因为发情的阶段不同表现也不同,在母猪发情周期平均21天里(19~23天),观察母猪发情的症状,抓住发情母猪最佳配种时间是提高母猪受胎率和猪场生产力的关键,下面我们就...
[养猪技术]家家户户都有醋,但醋并不仅仅只是一味调味料,民间的许多治病偏方里都提到过用醋,尤其在养猪方面,食醋在养猪业上用途广泛。有着散淤、消胀、杀菌、消炎的作用,巧用食醋治疗多种猪病,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
[养猪技术]猪阉割畜后出现继发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手术操作不正确,操作粗暴,手术时间过长,未能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检查和准备,术后护理不当等,均可出现术后一些并发症。常见的有术后出血、阴囊水肿、精索炎、...
[养猪技术]苦味瓜果蔬菜中含有氨基酸、维生素、生物碱、微量元素等,可促进动物胃酸的分泌,增加胃酸浓度,从而增加食欲。从中医角度讲,苦味瓜果蔬菜可通过其补气固肾、健脾燥湿,达到平衡机体功能的目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