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消毒的意义及管理方案
朱新力
(黑龙江省富锦市畜牧兽医局动物卫生监督所,黑龙江富锦156100)
摘要:猪舍是病原菌微生物的理想栖息场所,而病原菌微生物会导致疫病的传播,病原茵可以存活于猪舍的任何角落,因此,猪场防治病原菌的繁殖与传播是保证猪群健康的关键。消毒作为一个看似普通实则非常重要的环节,能够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生长及传播,为猪群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所以猪场掌握好消毒管理方法尤为重要。
1 消毒的重大意义
猪场的消毒是指利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灭病原微生物或使其失去活性,以防止和消灭生猪传染病。当前生猪饲养成本不断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饲料成本的提高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成活率低、生产性能不达标。提高成活率及生产性能的关键是管理,而猪场管理的基础则是消毒。
我国目前的大多数猪场视消毒为普通的环节,但是往往越是普通的环节就越不受人们的重视,所以大多数猪场存在着消毒意识不强,养殖过程中不注重消毒管理的现象,忽略了消毒的重要性,而把重点放在了疫苗和药物的投放中去。
消毒的作用是疫苗防疫和药品治疗所不能解决的,因为猪场内有些疾病的产生是由于猪舍内病原菌微生物引起的,当这种病原微生物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即可治病,过高的饲养密度也会加快这类疾病的传播,并且这类疾病多为合并感染,一种抗生素对其不产生作用,没有合适的疫苗和药物可以控制或治疗此类疾病。并且生猪在疫苗接种之后,抗体产生之前是受体感染疾病的高危期,降低外界环境的污染程度,减少病原菌的数量从而减少感染疾病的机率是关键,因此应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不把握好消毒这一简单的环节,投入再多的资金在药物和疫苗上也是无用的,所以应该守好消毒这道防治疫病的第一道战线,做到消毒与疫苗想结合,发挥消毒这一环节的重要作用。
2. 消毒的管理方案
消毒药品的选择。根据猪场在本地区的疫病流行情况和可能的发展趋势以及猪场内的消毒对象,选择适合本猪场的消毒药品,在选择消毒药品的同时也要考虑药品的稳定性、毒性、刺激性、渗透性以及价格等因素。常用的消毒剂有碘制剂,如速效碘、威力碘、百毒消等;强碱类主要为2%或3%的火碱溶液、石灰粉或石粉乳;季铵盐类,如百毒杀、安力2000等;醛类,如福尔马林;过氧化物,如过氧乙酸;酚类,如菌毒杀;弱酸类,如灭毒净。
常规的消毒方法,包括进入猪场的所有人员必须踩火碱消毒垫,照紫外线灯5~10 min,用消毒药液洗手,以及更换场区内工作服和靴子这四步后,再经过专用的消毒通道方可进入场区;进入场区内的车辆要经过消毒池,消毒池的规格为长度大于车轮周长的2倍,宽度与整个入口相同,消毒池中的药液高15~20cm,同时还要配置消毒器械,对进场车辆进行喷雾消毒;进入场区的所有物品也应采取相适应的消毒手段进行常规消毒。
终末消毒方案。此方案是疫病平息后或空舍后所实施的方案,用于防止病原菌的扩散。空舍后,清除舍内垃圾并清洗各处的尘埃,清理料槽内的残料,整理工具。疫病平息后,要将粪便和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栏舍、设备和工具的清洗,对空舍所有表面进行低压喷洒使其达到一定的浸泡强度,喷洒范围包括墙面、地面、床面、料槽、通风口以及各种工具等,特别是料槽,要达到30min的有效浸泡时间。接下来使用冲洗机高压冲洗墙面、地面、床面、料槽、通风口、各种工具及粪沟,直至干净为止。最后使用冲洗机自上而下再冲洗1遍即可。而对于于栏舍、设备和工具的消毒则因消毒对象不同,选用的消毒药剂也不同。如空舍消毒可用0.3%~0. 5%的过氧乙酸进行喷洒消毒,隔2天1次,共2次。喷洒时注意角落、裂隙、接缝和易渗透的表面等容易残留污物的地方,做到先喷洒猪舍顶棚,再喷洒墙壁和地面;在等待空舍干燥的期间对舍内的设备和工具进行检修,做好灭鼠工作,充分做好进猪前的准备工作。
带猪消毒方案。消毒之前要先清理生产垃圾,打扫圈舍,保持舍内外环境干净整洁,清理粪便时,要到到猪、粪分离,尽可能的消除影响消毒效果的不利因素。如果以预防为主,每5~7天消毒1次即可;如果发生疫情则需要每天消毒。带猪消毒常用的消毒剂为0.1%的过氧乙酸溶液、0.5%的强力清灵或0. 05%的百毒杀溶液进行喷雾消毒。消毒药液要做到现用现配,混合均匀。不可随意将两种不同类型的消毒剂混合在一起使用,要按照说明书的规定配制溶液,准确掌握配比,而且不可以长时间使用一种消毒剂清毒同一种对象,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配制好的消毒溶液。
日常的消毒管理。在进行日常消毒时要注意,场区入口和生产区入口应合理配置紫外线灯并且要保持不间断的24h亮灯,要求每45天更换1次灯管;消毒脚盆内的药液深度要超过脚踝,消毒前要保持靴子清洁;在重点防疫期间,可适当增加带猪消毒的次数,每天消毒1次,加大药液的用量。猪群在出现死亡率增高和存栏密度过大时,应该适当的提高带猪消毒时药液的浓度和用量;对于无法空舍的配种舍和妊娠舍,每半年应该最少彻底清理一次猪舍卫生;定期更换不同性质的消毒药物,但不可混合使用;定期对空舍内安装的加药饮水系统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zhujishu/201025613.html
[养猪技术]小猪弱猪怎么护理? 1、如果仔猪在出生之后,体型依然差异比较大,那么就需要在刚开始一天的时候密切观察仔猪的吃奶情况,并将弱仔进行标准。因为一窝仔猪的存活率往往并不取决于那些强壮健康的仔猪,而...
[养猪技术]一、种公猪配种时间公猪一般在5~6月龄即进入了初情期,虽然初步具备了繁殖配种能力,但考虑到其机体仍处于快速发育阶段,若过早配种会消耗其很大体力和精力,势必会对公猪今后的使用造成不良影响。公猪...
[养猪技术]怎么防止新购仔猪生病? 1. 购买健康仔猪。建议购买本地产的仔猪,健康状况可掌握。如从集市和流动商贩手里购买仔猪,一定要看是否健康无病,并索要“三证”。2. 进栏前清理栏舍。在购进仔猪...
[养猪技术]一、机遇而从养猪现状来看,目前在积极复养的都是集团化猪场,普通规模化猪场和农村散养户复养率并不高,尤其是此前养殖量尚可的规模化猪场,发病后损失较大,受资金影响想复养非常困难。而农村散养户更多...
[养猪技术]一、控制猪舍温度夏季会出现怀孕母猪大喘气,不吃食;哺乳母猪也会出现类似情况,这些症状其实不是疾病引起的,可能是和温度有关,现在很多地区温度升高很快,骤然升到30多度,猪舍内温...
[养猪技术]1、母猪体质:母猪缺乏适当的运动,过肥,饲料营养不均衡等;3、霉菌毒素引起母猪雌激素过多,导致母猪乳腺增大,阴门水肿,肛门和阴道脱出;5、母猪生产:助产处理过程不当也有几率导致脱宫...
[养猪技术]母猪发情周期特征因为发情的阶段不同表现也不同,在母猪发情周期平均21天里(19~23天),观察母猪发情的症状,抓住发情母猪最佳配种时间是提高母猪受胎率和猪场生产力的关键,下面我们就...
[养猪技术]家家户户都有醋,但醋并不仅仅只是一味调味料,民间的许多治病偏方里都提到过用醋,尤其在养猪方面,食醋在养猪业上用途广泛。有着散淤、消胀、杀菌、消炎的作用,巧用食醋治疗多种猪病,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
[养猪技术]猪阉割畜后出现继发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手术操作不正确,操作粗暴,手术时间过长,未能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检查和准备,术后护理不当等,均可出现术后一些并发症。常见的有术后出血、阴囊水肿、精索炎、...
[养猪技术]苦味瓜果蔬菜中含有氨基酸、维生素、生物碱、微量元素等,可促进动物胃酸的分泌,增加胃酸浓度,从而增加食欲。从中医角度讲,苦味瓜果蔬菜可通过其补气固肾、健脾燥湿,达到平衡机体功能的目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