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 >>
 
位置:农村致富经 >> 养猪 >> 养猪新闻 >> 浏览文章

皮革大王回乡养猪 高端人才回流蹚路农业转型

2016年02月23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作者:未知
内容摘要:胶州里岔黑猪繁育基地,刚出生的小猪被放在暖箱里。  胶州里岔镇西北角的千年古村良乡一村,地处高密、诸城、胶州、青西新区的交界地带,位置相对偏僻,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最近一栋栋洋楼拔地而起,统一装修的现代化小区格
 

胶州里岔黑猪繁育基地,刚出生的小猪被放在暖箱里。

  胶州里岔镇西北角的千年古村良乡一村,地处高密、诸城、胶州、青西新区的交界地带,位置相对偏僻,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最近一栋栋洋楼拔地而起,统一装修的现代化小区格外引人注目,过节走亲戚,十里八乡的村民都来此参观。要问起这一切的源头,一个词,高端农业。

不扭秧歌改跳广场舞

  2月20日,新春伊始,又有村民陆续入住村建小区,硬化路面上,随处可见现代化小区设施,村头广场,几位老年人正在练广场舞,村里还专门建成了幼儿园和活动室,没有家长为入园难发愁。“真羡慕他们,65岁老年人拎包就可以入住,而且一分钱不用花。进了楼,大秧歌都不跳了,改跳广场舞了。”诸城来走亲戚的张老太家离这个村只有几公里,在她眼中,良乡一村已经提前“小康”。

  “住在里面很滋润,每栋楼都安装了暖气、热水器和电梯,自从住进楼,我的关节炎都好了。”70岁的赵大爷和老伴住了大半辈子的瓦房,没想到有生之年过上了“城里的生活”,在村民们看来,这一切都得益于带头人赵波,这些楼全是他个人出资建的。

养猪是在“养信誉”

  赵波是谁?岛城市民熟知的“里岔黑猪”品牌就出自他手。如今,不仅在省内,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能见到“里岔黑猪”的身影。“它能这么短的时间快速走向全国,就是靠信誉。”身为胶州里岔黑猪繁育基地负责人的赵波说,看起来他们是在养猪,其实是在“养信誉”。

  赵波说,养信誉首先是养安全。“养殖我全程盯着,销售店全是直营,超过42小时没卖完的全部撤柜,食品安全上不能有半点马虎。”多年来,“里岔黑”品牌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所以才会一步步走向全国。

  赵波的另一个身份是胶州里岔镇良乡一村村主任。上世纪80年代,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了胶州一家银行,多年来在银行摸爬滚打让他积累了不少经验,尤其是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有一手”。期间,他对出口贸易萌生兴趣,便毅然辞掉了银行工作涉足皮革贸易,因此也掘到了第一桶金。生意好的时候,每年出口额上亿。

  有了钱,赵波返乡开办养猪场,他说不是为了赚钱。里岔黑是一种具有当地特色的猪种,但很多人都不知道,也疏于保护。眼看这么好的品种即将灭绝,他觉得特别可惜。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里岔人,赵波一直对黑猪有着很深的情感,在政府的帮助下,2007年底,他建起了100多亩的保种场。

  “每年国家还会拨一部分款来支持我经营保种场,起初养猪就是了保种,猪养大了也不卖,一般只留给亲朋好友们吃。”赵波回忆,几年之后,存栏量渐渐多起来,“根本就吃不了了,这时候才想到对外出售。”自那之后,黑猪肉开始走出里岔,走到青岛、走到省内,再走向全国。

  赵波透露,里岔黑猪肉已经建立从生产培育到成品猪肉一条龙的销售网络,其销售方式是通过目前比较流行的会员制,价格最高卖到80元一斤,是普通猪肉的五六倍。即便这样,常常也供不应求。

  里岔黑猪肉如何这般金贵?在赵波看来,首先是猪的品种,它是胶州、青岛乃至山东省的一张特色名牌。“里岔黑猪体型大,比普通猪要多1~2枚胸腰椎骨,是我国惟一、世界第二个有多肋性状的猪种,而且它瘦肉多,更适合现代人的食用习惯。”赵波说。

  原生态的养殖方式是另一个砝码,自然交配、自然生长、自由运动,“可以说是用粮食喂出来的猪”。赵波说,目前有些养殖场主要是喂食饲料,一般四个半月甚至更快便可出栏,“这些猪被关笼子里,地面面积不足0.7平米,几乎没法活动”。赵波说,他的养殖场每个隔栏都分为发酵床、运动场和水泥地面三部分,每个隔栏是1500平米左右,里面养猪不超100头。

  “饲料都是自己配的,原料就只有玉米、麸皮、大豆、骨粉和盐,一般要超过10个月才会出栏。”虽然他目前有两个养殖场,年出栏量也只有几千头,但“现在基本上是供不应求,一年稳赚几百万”。

情怀真能当饭吃

  里岔黑猪只是岛城高端农业发展的个例之一。近年来,岛城高端农业遍地开花,涌现了一大批农业品牌企业。根据青岛市农委的数据,截至2016年1月,全市规模以上休闲农业经营主体700多家、占全省10%。

  回归传统,回归自然,通过发展生态农业,莱西姜山镇李家泊村的蔬菜基地也尝到了甜头,尤其是今年春节期间,几天的销售量就超过了200万元,“冬季本来产量就低,基地的农产品基本上全卖断货了。”2月21日下午,基地负责人李泓滔介绍说。

  李泓滔原是一名房地产商,因地发家,心里却始终对地有另一种情怀。“农民种地都是靠天吃饭,没有品牌,价格卖不上,土地的附加值太低,再者因为滥用农药、化肥,地里长出的粮食、蔬菜吃起来也让人不放心……能不能改变这样现状?肯定可以!祖辈们不是一样能种出粮食,一样能养育一代又一代吗?”2009年,他决定回老家种菜。

  当年,他流转了100亩土地,重启他的农民生涯。“就是要回归传统,用最普通的种植模式,不施一粒化肥,不打一滴药。”李泓滔种菜用的是农家肥,人工捉虫、人工除草。虽然一开始屡遭挫折,但他没有放弃,一直在不停地摸索,种菜经验越来越丰富,尤其是从2014年开始,他的种植方法收到了成效,不仅产量提高,更重要的是“绿色环保”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赔钱转为挣钱,2015年,李泓滔收益达200万元。

  乡亲们也同样得到了实惠。土地流转之后的农民每年可以收到固定的租金,还能到李泓滔的农场里打工赚钱。“以前种小麦玉米,辛辛苦苦一年到头赚不了几个钱,如今不仅每年通过土地流转收租,而且实现了在家门口打工挣钱的梦想,在蔬菜基地干一年,能拿到两万多。”70多岁的村民李老汉说。

高端人才回乡促转型

  无论赵波还是李泓滔,他们在之前所从事的行业中就已经是佼佼者,有着更灵活的头脑,更丰富的经验,观念也更加先进。但赵波、李泓滔等人都坦言,他们之所以能成功,引进高端人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赵波为例,他已经组建了自己的专家团队,这些专家中有的在国内有名。赵波介绍,在起初建立养殖场时,他曾让普通农户帮着代养母猪,母猪在农户家生小猪,等小猪长到一定重量后再按照固定价格来收购,“不过这种情况下死亡率特别高。”专家团队为此开了两次会最后认定,因为代养的农户家庭条件不同,一旦有猪带有病菌,集中之后就会出现交叉感染,随后,他决定全部改为自己饲养。

  不仅如此,赵波招聘的技术员当中有多人是来自青岛农大、山东农大的优秀毕业生,这些高素质的人才在平时的饲养中提供了很多技术支持。

  “什么才算是现代化的农村、现代农业?普通的农民住进了楼房、用上了电灯电话,可如果观念不改变的话,那他们还是最普通的农民。”采访中,赵波也表示,高端人才回乡,改变了很多传统的老观念,而这也是现代农业发展所必需的。

现代农业的青岛样本

  近年来,岛城一直在大胆探索现代农业示范的路子,形成了现代农业的“青岛样本”,其中西海岸成立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目光。据西海岸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负责人王强介绍,作为西海岸新区九大功能区之一,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范围包括张家楼镇、藏南镇、大场镇、海青镇、大村镇、六汪镇、宝山镇、铁山街道和胶河经济区共9个地区,面积约1090平方公里,占据了青西新区的“半壁江山”。自组建后园区的发展势头突飞猛进,这两年来,不少现代农业观光园等高端项目陆续进驻,光去年就引进了22个发展前景好的项目,总投资达33亿元,有些项目的质量和科技水平到达了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2015年接待游客48万人次,园区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达成战略合作意向,还致力于打造国际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吸引了大批高端人才来园区创业生活。

  青岛市农委研究员王军强认为,现代农业是个“潜力股”,在十三五期间肯定会大有可为。目前青岛现代农业发展走在国内前列,总体布局不错,现代化农业的“青岛样本”越来越多,一些国有资本和大型企业开始投入现代化农业,引领现代农业更快更好发展,例如联想集团投资西海岸的蓝莓就有利于壮大品牌。

  在青岛市委党校程国有教授看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舌尖上的安全,绿色、无公害等高品质的农产品越来越受到欢迎,新型现代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大趋势,高端人才向现代农业流动也是未来方向,他同时提醒,在发展现代农业的时候,不要随波逐流,不同地区也要结合市场和自身条件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原文:养猪 > 养猪新闻:皮革大王回乡养猪 高端人才回流蹚路农业转型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zhujishu/201021956.html

 
上一篇:浙江西部山区有个最美“猪倌”
下一篇:微生态养野猪 农民走上致富路
扩展阅读:

[养猪新闻]今年33岁的刘根在龙门县龙江镇路溪社区埔头村里,养着一群体型短小、模样呆萌的猪。4年时间,他养殖的巴马香猪从最初的11头发展到如今的800头,与普通家猪不一样的是:它们每天都自由自在地在山坡上撒欢...

[养猪新闻]传统养殖业在中国发展了几千年,但是现在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推进,大量的农村人前往城市工作,养猪业也全面进入了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阶段,现在在农村的庭院里,已经很难看到养猪了。受到禁养政策影响,在不...

[养猪新闻]近日,有关部门印发了《全国农村沼气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在“十三五”期间,国家将投资500亿元发展沼气工程。其中,要重点发展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有机废弃物等的资源再利用。养猪人有...

[养猪新闻]香猪是中国特有的微型地方优良品种,又名“萝卜猪”“冬瓜猪”和“珍珠猪”等,香猪以其娇小的体格、鲜嫩的肉质而风靡全国。原产于云南和贵州的巴马香猪和从江香猪被全国各地的养殖户引种饲养,本期的...

[养猪新闻]他没有上过一天学,却一直追逐着自己致富的养猪梦想,掌握了一套独到的养猪技术,当上了养殖方面的行家里手,他就是麦积区琥珀镇马家坡村村民吴录保。今年48岁的他,10多年前只身前往河北省大城县开始打工...

[养猪新闻]杨德智是雷山县方祥乡雀鸟村的一名农民党员,初中毕业后就到外省打工学技术,凭着山里人勤劳吃苦、刚毅果敢的精神品质,走出了一条“领头雁”的致富之路。他在艰苦的条件下,建立起了年产值超100万的奇...

[养猪新闻]汪冠军,今年36岁,拔山镇人,现任重庆美健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2017年,共青团中央、农业部联合举办的第十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评选活动揭晓,汪冠军获得“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荣...

[养猪新闻]马晓飞(右)和弟弟马鹏晓在猪圈合影。  2016年,对于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库庄乡金刘村村民马晓飞来说,是丰收的一年。去年,马晓飞卖猪收益近15万元,还在村里建起三层小楼。41岁的马晓飞感慨道:“之前在广...

[养猪新闻]“昨天夜里刮起了风,可别把猪苗冻坏了。”1月31日下午,在定安县富文镇大里村的圣敏黑猪养殖合作社,冯圣敏和妻子正忙着给猪圈撑起防水帆布。一番忙碌后,猪仔有了挡风屏障,哼哼唧唧叫得欢快。看着小猪...

[养猪新闻]1月30日,吕景秀在猪舍内喂猪。  吉林省珲春市英安镇新地方村村委会主任吕景秀的新春心愿是:“脱贫不是一家脱,致富不是一家富,新的一年我要带动全村百姓实现脱贫致富。”2012年,吕景秀在珲春市英安...

整站推荐:
致富要有的“三只眼”
眼光,是人们对事物性质的判断,对事件发展前景的预测。一个人的眼光如何,往往决定着事业的...
未来农村什么人最赚钱?在农村只有这5种人将最赚钱!
种植养殖都是赚辛苦钱,干什么赚钱,种玉米、种水稻、种蔬菜、种果树、搞养殖?都不是。什...
未来十年,有机农业原来有这么多赚钱机会!
2017年7月,中央深改小组第37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
养猪不赚钱?换个品种,年赚百万
近些年猪肉价格持续起伏变换,养殖户常常的苦不堪言,许多养殖户不得不另觅出路。下面具体...
在农村做这十个项目,又有补贴又能赚钱
近几年农村出台了很多好政策,国家更是积极扶持农业政策,支持农业向资源节约、高效生态转...
这10种最实在的赚钱办法教给你,农民要看看
赚钱是我们每个人的想要的,这10种最实在的赚钱办法教给你,农民要看看! 1、田园欢乐谷田园...
同类推荐
养猪 养猪养殖技术 养猪价格行情 养猪猪病防冶 养猪视频 养猪新闻资讯 养猪猪的品种 养猪知识
相关分类
养猪养牛养鸡养羊兔子养兔奶牛竹鼠狐狸养鸭梅花鹿养鹅水貂野猪豪猪养蜂刺猬养蛇长毛兔獭兔肉狗肉牛养狗山羊黑猪黑山羊海狸鼠果子狸穿山甲香猪貉子小尾寒羊绵羊肉驴肉兔野兔湖羊肉羊藏獒羊驼养驴养蚕石蛙黄牛狍子豚鼠黄羊毛驴蛤蚧大王蛇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