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养猪成就事业 兴国农民邱晓生的创业故事
畜牧兽医专业毕业、有着丰富养猪经验的他,毅然放弃外地丰厚的薪水,返乡创业,通过科学养猪成就了一番事业。
他富而思源,富裕后不忘乡亲,成立了养猪专业合作社,扩大了养殖规模、打响了品牌,带领乡亲通过养猪脱贫致富。
他就是邱晓生。
今年35岁的邱晓生,是兴国县江背镇的农民,也是万兴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
回乡创业科学养猪先富
日前,笔者驱车前往兴国县江背镇。车到江背镇,一拐弯,是一条平整的农村水泥公路,直通到华坪村麻坑组,邱晓生的养猪场就在里面。
走进养猪场,笔者看到一位皮肤黝黑、精气神十足的纯朴农家汉子在清洗猪舍。
这位汉子正是华坪村养猪专业户邱晓生。在听笔者说明采访来意后,邱晓生高兴地带领笔者参观了他的养猪场。
干净卫生的猪舍里,猪们吃得正欢。“我的猪舍会定期进行清洁与消毒,防止疫病的发生。”邱晓生说。
邱晓生1998年从兴国职校畜牧兽医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畜禽养殖行业,并到乡镇兽医站服务了几年,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后来,又在广东某大型猪场工作了10余年,担任技术场长,有着丰厚的薪水。
“在外给人打工,不如在家创业,回乡的创业生活更精彩。”邱晓生自信地说,“我刚好是学畜牧专业的,我相信,用我的专业知识一定能把猪场办得红红火火。”
说干就干。2011年2月,邱晓生东拼西凑向亲朋好友借了钱,在江背镇华坪村麻坑组一处三面环山,既远离人员聚集区,交通又比较便捷的地方建起了5000多平方米的养猪场,饲养了300多头猪,成了华坪村早期的养猪大户。
一年下来,邱晓生靠卖猪,纯收入就达到18万元,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和大多数开始创业的人一样,邱晓生在养猪过程中也遭受过打击。
2013年,邱晓生的养猪事业刚有起色,可突如其来的猪肉价格下降给了他当头一棒,每出售一头猪甚至要赔200元。这段时间,邱晓生一方面采取延缓肉猪上市期的方法,等待市场回暖,另一方面四处奔走跑销路,寻找更大的市场。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他通过银行贷款解决了资金周转问题,并及时调整了养殖结构,渡过难关。
为有效预防各类传染病的传播,做好预防和免疫接种,邱晓生还经常联系兴国县畜牧局,向县里的畜牧养殖专家请教,做好防疫工作。同时,邱晓生订阅了《科学养猪指南》《猪病防治手册》等书籍,边养边学习,提高自己的科学养猪水平。每逢有技术员来到江背镇传授养殖技术,他都赶去听讲。每到空闲时,他便跟同行交流经验。
通过学习、请教和在实践中的摸索,邱晓生积累了一定经验,能对不同生长期生猪的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
成立合作社带动村民致富
看到邱晓生通过养猪致富,成了远近闻名的人物,江背镇周边的村民对养猪产业动了心,纷纷来到他家请教养猪技术。
邱晓生想,自己富了,不能忘了乡亲,要带动村民一起养猪脱贫致富。
“要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就必须要成立合作社,把规模搞大、品牌打响,村民养猪才有钱赚。”邱晓生说。
2012年2月,邱晓生成立了万兴养殖专业合作社,他自己当理事长。由于缺乏科学养猪的技术,村民们就以出资入股的形式参股合作社,日常事务由邱晓生负责管理,并接受村民的共同监督,合作社的红利年底再进行分配。
万兴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共有106户村民参股,养殖规模有1.5万平方米,有100多个猪舍、400多头能繁母猪。
随着养猪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一些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的社员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脱贫致富。为了帮助村民早日走上科学养猪脱贫致富的路子,邱晓生对有养猪意向的村民进行了“手把手”地帮助,定期到村民家进行巡回技术指导,设立了24小时服务电话,从饲养技术到疾病防控及生猪销售,都为村民提供全方位无偿服务。
江背镇生猪养殖户李年胜自从加入万兴养殖合作社后,收入得到了大幅提高。原先他的生猪养殖抗风险能力差,饲养科学性不高,邱晓生便将自己在生猪自繁自养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毫无保留地向他传授。前年的生猪市场价格下滑波动比较大,但在此期间李年胜亏损基本为零,原因是他采用了“一条龙”的生产方式,即由母猪到商品猪出市都是自产自养,可以从中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相应减少仔猪死亡率而提高经济效益。今年生猪价格高涨,李年胜采用自繁自养的生猪饲养技术,平均每头猪可增加200元的利润。2013年,他的养猪场出栏生猪210头。2014年,在合作社的带动下,他又通过银行小额贷款扩大养殖规模,出栏生猪680头,年收入增加了六七万元,并按揭买上了小汽车。
“饲养的猪仔是由合作社提供,饲料是合作社按照出厂价卖给我们的,邱理事长还给我们提供无偿的养猪技术指导,有他做‘领头羊’,我们的养猪信心也更足了。”李年胜说。
邱晓生勤劳致富的同时,不忘积极带动村民科学养猪脱贫,共同致富奔小康。他也先后获得了不少荣誉:2012年,被评为“全国农技推广农业科技示范户”;2013年,他带领成立的合作社被认定为市示范合作社。
原文:养猪 > 养猪新闻:回乡养猪成就事业 兴国农民邱晓生的创业故事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zhujishu/201019102.html
[养猪新闻]今年33岁的刘根在龙门县龙江镇路溪社区埔头村里,养着一群体型短小、模样呆萌的猪。4年时间,他养殖的巴马香猪从最初的11头发展到如今的800头,与普通家猪不一样的是:它们每天都自由自在地在山坡上撒欢...
[养猪新闻]传统养殖业在中国发展了几千年,但是现在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推进,大量的农村人前往城市工作,养猪业也全面进入了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阶段,现在在农村的庭院里,已经很难看到养猪了。受到禁养政策影响,在不...
[养猪新闻]近日,有关部门印发了《全国农村沼气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在“十三五”期间,国家将投资500亿元发展沼气工程。其中,要重点发展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有机废弃物等的资源再利用。养猪人有...
[养猪新闻]香猪是中国特有的微型地方优良品种,又名“萝卜猪”“冬瓜猪”和“珍珠猪”等,香猪以其娇小的体格、鲜嫩的肉质而风靡全国。原产于云南和贵州的巴马香猪和从江香猪被全国各地的养殖户引种饲养,本期的...
[养猪新闻]他没有上过一天学,却一直追逐着自己致富的养猪梦想,掌握了一套独到的养猪技术,当上了养殖方面的行家里手,他就是麦积区琥珀镇马家坡村村民吴录保。今年48岁的他,10多年前只身前往河北省大城县开始打工...
[养猪新闻]杨德智是雷山县方祥乡雀鸟村的一名农民党员,初中毕业后就到外省打工学技术,凭着山里人勤劳吃苦、刚毅果敢的精神品质,走出了一条“领头雁”的致富之路。他在艰苦的条件下,建立起了年产值超100万的奇...
[养猪新闻]汪冠军,今年36岁,拔山镇人,现任重庆美健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2017年,共青团中央、农业部联合举办的第十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评选活动揭晓,汪冠军获得“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荣...
[养猪新闻]马晓飞(右)和弟弟马鹏晓在猪圈合影。 2016年,对于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库庄乡金刘村村民马晓飞来说,是丰收的一年。去年,马晓飞卖猪收益近15万元,还在村里建起三层小楼。41岁的马晓飞感慨道:“之前在广...
[养猪新闻]“昨天夜里刮起了风,可别把猪苗冻坏了。”1月31日下午,在定安县富文镇大里村的圣敏黑猪养殖合作社,冯圣敏和妻子正忙着给猪圈撑起防水帆布。一番忙碌后,猪仔有了挡风屏障,哼哼唧唧叫得欢快。看着小猪...
[养猪新闻]1月30日,吕景秀在猪舍内喂猪。 吉林省珲春市英安镇新地方村村委会主任吕景秀的新春心愿是:“脱贫不是一家脱,致富不是一家富,新的一年我要带动全村百姓实现脱贫致富。”2012年,吕景秀在珲春市英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