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养猪致富能手王忠惠
在山高地陡的册亨,搞养殖致富已成为众多农民群众的首选产业。在册亨县,地少人多矛盾尤为突出,农民收入主要以粗放的第三产业为主,农业发展陷入不平衡状态,产业结构极不合理。从2012年开始,册亨县委、政府把养殖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头戏,大力支持、扶持,促进了养殖业由零散经营向规模科学养殖的跨越式发展。现在,养殖业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并涌现出了一大批发展产业的好把式,册亨县者楼镇的王忠惠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今年已46岁的王忠惠,衣着简朴,双手老茧,皱纹满面,却是一脸笑容。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是一位颇有经济头脑的农民。短短2年多的时间,就成为年出栏200头肥猪的养猪大户。还积极带动了周围十几户乡邻,一起走上了养猪致富道路,成为者楼镇人人称道的“养殖状元”。
十多年的打工生涯,让王忠惠尝尽了人间冷暖,也让她长了不少见识,长期在外闯荡的她视野变得更加开阔。每到年终,她总会想:为什么有人可以吃香的喝辣的,而自己一年干到头却什么也看不见?她开始一有空就去市场里逛逛,看看有什么适合自己做的、研究市场动态。经过长时期的观察准备,她发现市场的猪肉卖到最高价时15元/斤;由于生猪养殖生产周期短、见效快、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广阔,王忠惠一直看准国家推行的帮农、扶农好政策,认为这正是自己创业的最佳门路。于是,2012年底,王忠惠毅然和爱人回到了老家者楼镇落晚坡脚发展生猪养殖业。2012年12月,王忠惠正式动工新建养猪场。可当时她一家人多年外出打工的积蓄只有2万元,光靠这么一点钱,这养猪场怎么建啊?正当她一筹莫展时,正赶上信用社发放最后一批妇女创业贷款,信用社给她解决了15万元的妇女创业贷款。回想起当时的情景,王忠惠感激地说:“要不是没有信用社贷款扶持,光凭我一个人,只怕再过十年也办不起这么大的养猪场来。”
从事生猪养殖,王忠惠可不外行。打小就养猪的王忠惠,面对8头繁殖母猪和80多头猪仔,她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她找到了政府,向相关领导汇报了情况。很快,镇里便指派专人到她蹲点作技术指导。半年后,在者楼镇政府的协调下,王忠惠的养殖技术上了一个台阶。从此,她更加得心应手,由于积极防疫,猪也不那么老是生病了,她的成本一下子降了不少。同时她还帮助乡邻解决了不少实际困难。
建场初期,为了解决80头仔猪的饲料供给及降低成本,王忠惠夫妇每天到10多公里县城收餐馆和早餐店的泔水,再加上自己种的一片菜地,以此作为饲料,用学到的知识,她采取夏季喷雾排风降温,冬季采取暖墙增温,并且应用了快速饲养综合配套技术。2013年年底,第一批80头猪全部售出,并且一下子获纯收入10万余元,一举成为镇里有名的养猪至富带头人。
依靠科学、遵循市场规律是王忠惠投身生猪养殖事业的原则。她购买了生猪养殖专业的科技报刊、图书和光盘刻苦钻研,不断总结书本上的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吸收她人的长处,改进管理方法、应用新科技,先后到昆明、安顺等地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参观学习。她还想方设法找一些技术资料,并与相关技术人员建立长期联系,每当遇到技术难题,都可以通过电话及时向专家求教。此外,她还积极自学家畜病防治知识,掌握了脑包病、猪肉绦虫等病情的防疫技术,在科学管理和喂养下,王忠惠的猪成活率高达99%、出栏率达98%。
在销路上,王忠惠逐步摸索出了一条产供销有序运转的模式,她应用的饲料全部是厂家直销,减少了经销商环节,降低了成本。她还有一个把握市场机遇、高价位出售的秘诀:避开旺季找销路。她一方面查证去年的“生猪养殖档案”,一方面与七八个生猪收购商联系。这使得她在市场上连战连捷,赢得市场高回报、从无亏损。
在王忠惠的辛勤付出、科学管理下,生猪养殖事业快速地发展起来,现已形成年出栏肥猪200头的规模。走进场区,消毒设施齐备,占地约1.5亩地、装饰一新的4间钢架房干净整洁,养殖场内全部实现了水泥硬化。养殖区后建有化粪池,对猪粪进行有效利用。
王忠惠致富不忘当年信用社贷款支持,每次我们去好养殖场做贷后检查时,她总是说信用社的政策真好,没有信用社资金的大力支持,我的养殖场哪会发展的那么快,太感谢你们了。从建场至今,她每周都要接待几批前来咨询的镇内外同行。有的请她传授技术,有的请她帮助联系销路,她总是热情地接待,做到有求必应。
谈及今后的发展,王忠惠兴奋地说,为了联合更多的生猪养殖同行,共同交流养殖技术,统一提供产供销服务,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她正在组建一个生猪养殖合作社,相信不久的将来者楼镇的养殖产业在王忠惠的带领下,一定会越办越红火。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zhujishu/201014575.html
[养猪新闻]今年33岁的刘根在龙门县龙江镇路溪社区埔头村里,养着一群体型短小、模样呆萌的猪。4年时间,他养殖的巴马香猪从最初的11头发展到如今的800头,与普通家猪不一样的是:它们每天都自由自在地在山坡上撒欢...
[养猪新闻]传统养殖业在中国发展了几千年,但是现在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推进,大量的农村人前往城市工作,养猪业也全面进入了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阶段,现在在农村的庭院里,已经很难看到养猪了。受到禁养政策影响,在不...
[养猪新闻]近日,有关部门印发了《全国农村沼气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在“十三五”期间,国家将投资500亿元发展沼气工程。其中,要重点发展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有机废弃物等的资源再利用。养猪人有...
[养猪新闻]香猪是中国特有的微型地方优良品种,又名“萝卜猪”“冬瓜猪”和“珍珠猪”等,香猪以其娇小的体格、鲜嫩的肉质而风靡全国。原产于云南和贵州的巴马香猪和从江香猪被全国各地的养殖户引种饲养,本期的...
[养猪新闻]他没有上过一天学,却一直追逐着自己致富的养猪梦想,掌握了一套独到的养猪技术,当上了养殖方面的行家里手,他就是麦积区琥珀镇马家坡村村民吴录保。今年48岁的他,10多年前只身前往河北省大城县开始打工...
[养猪新闻]杨德智是雷山县方祥乡雀鸟村的一名农民党员,初中毕业后就到外省打工学技术,凭着山里人勤劳吃苦、刚毅果敢的精神品质,走出了一条“领头雁”的致富之路。他在艰苦的条件下,建立起了年产值超100万的奇...
[养猪新闻]汪冠军,今年36岁,拔山镇人,现任重庆美健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2017年,共青团中央、农业部联合举办的第十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评选活动揭晓,汪冠军获得“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荣...
[养猪新闻]马晓飞(右)和弟弟马鹏晓在猪圈合影。 2016年,对于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库庄乡金刘村村民马晓飞来说,是丰收的一年。去年,马晓飞卖猪收益近15万元,还在村里建起三层小楼。41岁的马晓飞感慨道:“之前在广...
[养猪新闻]“昨天夜里刮起了风,可别把猪苗冻坏了。”1月31日下午,在定安县富文镇大里村的圣敏黑猪养殖合作社,冯圣敏和妻子正忙着给猪圈撑起防水帆布。一番忙碌后,猪仔有了挡风屏障,哼哼唧唧叫得欢快。看着小猪...
[养猪新闻]1月30日,吕景秀在猪舍内喂猪。 吉林省珲春市英安镇新地方村村委会主任吕景秀的新春心愿是:“脱贫不是一家脱,致富不是一家富,新的一年我要带动全村百姓实现脱贫致富。”2012年,吕景秀在珲春市英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