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医生陈梅养猪变身养殖达人
10年青春年华 她与猪共舞
陈梅
年龄:34岁
经历:在2004年猪肉价格走高之时,进军生猪养殖业,10年间,从女医生完美变身养猪达人
成功:十年间,陈梅的养殖场从2004年的400多平方米,发展到现在的18亩,猪场也由一个
10年青春年华 她与猪共舞
陈梅
年龄:34岁
经历:在2004年猪肉价格走高之时,进军生猪养殖业,10年间,从女医生完美变身养猪达人
成功:十年间,陈梅的养殖场从2004年的400多平方米,发展到现在的18亩,猪场也由一个拓展为两个,成为新桥最大的养猪场
感言:欲速则不达,越是艰难困苦,就越要学会等待,等待自己把事情做好,等待自己变得更强
今年34岁的陈梅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因为猪肉价格走高,开始进军生猪养殖业,由一名医生变成了养猪人。10年养猪之路几多曲折,挫折让这个曾经的弱女子历练成了养猪界的女强人。谈及自己的创业,陈梅笑言:“我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献给了养猪事业,我的青春是与猪共舞!”
2004年 ,陈梅进军生猪养殖业;2005年 ,市场风云变幻亏了个底朝天;2007年 ,她的养殖场陷入绝境;2008年, 抵押房产奔走借贷绝地逢生;2013年 ,走上“立体化”养猪模式;2014年, 十年来一股“倔强”成就了她……
一把辛酸泪 十年倔强守得云开见月明
2004年,猪肉市场一路飘红,最高达到14元一斤,当时正在开诊所从医的陈梅,在这样的价格激流中创办了自己的船山区双富养猪场。
2005年,市场风云变幻,猪肉市场价格震荡,一路狂跌至5元一斤,高价买进猪仔,低价卖出猪肉,让首年进军猪肉养殖的陈梅亏了个底朝天。
2007年,由于猪疫情蔓延[www.nczfj.com],猪肉市场持续低迷。对养殖场进行了开源节流管理的陈梅,因为舍不得扔掉略微生霉的玉米,将其喂食后,却因小失大,导致所养的生猪食物中毒,全部死亡。这次打击,使本来就如履薄冰的养殖场顿时陷入绝境。
2008年,陈梅破釜沉舟,抵押房产,奔走借贷,绝地逢生。
2013年,由于养猪场粪便未得到好的处理,遭到周边居民投诉,陈梅开始走上“立体化”养猪模式。
2014年,是陈梅发展养猪业的第十个年头,这十年来,她走得既不从容,也不潇洒,甚至可以说很坎坷,但是,这十年来,无论风雨,她硬是凭借着自己的那一股“倔劲”成就了自己的梦想。
骑虎难下时 认准一条道风雨兼程走下去
2007年,因为自己的失误,猪场近百头猪全部死亡。本来运行就举步维艰的养猪场顿时陷入空前危机。债台高筑,父母病危,事业瓶颈,孩子嗷嗷待哺。“生存还是灭亡”这是陈梅当时面临的选择。
“像是陷入了沼泽地,不继续走下去,亏损就更加巨大,而继续走下去,怕看不见光明,骑虎难下!”忆往昔,陈梅一声轻叹。无数个深夜痛哭后,陈梅决定放手一搏,抵押房产,奔走借贷。
等到陈梅发现面对周围人的冷语横眉,自己都处之泰然时,她的养猪场也因为借贷的资金步入正轨。“骑虎难下时,我可能没有什么大智慧,能做的就是认准一条道,风雨兼程走下去。”
专注一件事 曲折前进养猪场实现“三级跳”
2004年,陈梅养猪沿用的是传统农业养猪的粗放型模式。
2007年的中毒事件让陈梅决定改造猪舍,分别建成仔猪圈、育肥猪圈和母猪圈等,对猪进行分类饲养,同时提高猪圈的通风保暖排污能力,迈向现代化养殖的第一步。
2013年,为了妥善处理猪粪,提升养猪场环境,从而控制因环境差所带来的疫情,她在养猪场附近承包了一片山地,用来种养桑树桃树,变猪粪为果树的生长肥料,桑树的叶子又可以用作猪饲料,节约成本的同时,又达到了集约化养殖增加效益,立体养殖模式益处彰显。
十年间,陈梅的养殖场从2004年的400多平方米,发展到现在的18亩,猪场也由一个拓展为两个,成为新桥最大的养猪场。回首十年,每一次的挫折,都成为她向前跃进的催化剂。“欲速则不达,越是艰难困苦,就越要学会等待,等待自己把事情做好,等待自己变得更强。”悟十年之得,陈梅如是说。
产销一体化 改变养殖户靠市场吃饭僵局
鉴于遂宁市场状况,猪肉市场总体需大于供,因此,出售渠道并不是问题。但是,做好养猪业,关键在于掌握养殖技术。陈梅坦言,自己过往十年之所以不断栽跟头,其核心在于没有攻好生猪养殖技术这一关。
“做好养猪场有三宝,这就是规范建场、选对猪种和防疫措施!同时,一定要招贤纳士,聘用专业人士来支招献策。”而谈及养猪业发展的瓶颈,她直言是价格波动。“被动靠市场价格吃饭,永远做不大事业。”陈梅认为,要缩减猪肉价格波动给养殖户带来的利润影响,只有通过走产销一体化道路,完善猪肉产品产业链,对猪肉进行深加工,通过提高附加值对猪肉价格进行保值,从而有效规避价格变动对猪肉利润产生的影响。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zhujishu/201013181.html
[养猪新闻]今年33岁的刘根在龙门县龙江镇路溪社区埔头村里,养着一群体型短小、模样呆萌的猪。4年时间,他养殖的巴马香猪从最初的11头发展到如今的800头,与普通家猪不一样的是:它们每天都自由自在地在山坡上撒欢...
[养猪新闻]传统养殖业在中国发展了几千年,但是现在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推进,大量的农村人前往城市工作,养猪业也全面进入了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阶段,现在在农村的庭院里,已经很难看到养猪了。受到禁养政策影响,在不...
[养猪新闻]近日,有关部门印发了《全国农村沼气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在“十三五”期间,国家将投资500亿元发展沼气工程。其中,要重点发展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有机废弃物等的资源再利用。养猪人有...
[养猪新闻]香猪是中国特有的微型地方优良品种,又名“萝卜猪”“冬瓜猪”和“珍珠猪”等,香猪以其娇小的体格、鲜嫩的肉质而风靡全国。原产于云南和贵州的巴马香猪和从江香猪被全国各地的养殖户引种饲养,本期的...
[养猪新闻]他没有上过一天学,却一直追逐着自己致富的养猪梦想,掌握了一套独到的养猪技术,当上了养殖方面的行家里手,他就是麦积区琥珀镇马家坡村村民吴录保。今年48岁的他,10多年前只身前往河北省大城县开始打工...
[养猪新闻]杨德智是雷山县方祥乡雀鸟村的一名农民党员,初中毕业后就到外省打工学技术,凭着山里人勤劳吃苦、刚毅果敢的精神品质,走出了一条“领头雁”的致富之路。他在艰苦的条件下,建立起了年产值超100万的奇...
[养猪新闻]汪冠军,今年36岁,拔山镇人,现任重庆美健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2017年,共青团中央、农业部联合举办的第十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评选活动揭晓,汪冠军获得“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荣...
[养猪新闻]马晓飞(右)和弟弟马鹏晓在猪圈合影。 2016年,对于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库庄乡金刘村村民马晓飞来说,是丰收的一年。去年,马晓飞卖猪收益近15万元,还在村里建起三层小楼。41岁的马晓飞感慨道:“之前在广...
[养猪新闻]“昨天夜里刮起了风,可别把猪苗冻坏了。”1月31日下午,在定安县富文镇大里村的圣敏黑猪养殖合作社,冯圣敏和妻子正忙着给猪圈撑起防水帆布。一番忙碌后,猪仔有了挡风屏障,哼哼唧唧叫得欢快。看着小猪...
[养猪新闻]1月30日,吕景秀在猪舍内喂猪。 吉林省珲春市英安镇新地方村村委会主任吕景秀的新春心愿是:“脱贫不是一家脱,致富不是一家富,新的一年我要带动全村百姓实现脱贫致富。”2012年,吕景秀在珲春市英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