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鱼的介绍
章鱼的外形特征
全世界章鱼的种类约有650种,它们的大小相差极大。
章鱼体呈短卵圆形,囊状,无鳍;头与躯体分界不明显,章鱼的头胴部约7~9.5厘米,头上有大的复眼及8条可收缩的腕。每条腕均有两排肉质的吸盘,短蛸的腕长约12厘米,长蛸的腕长约48.5厘米,真蛸的腕长约32.5厘米。平时用腕爬行,有时借腕间膜伸缩来游泳,能有力地握持他物,用头下部的漏斗喷水作快速退游。腕的基部与称为裙的蹼状组织相连,其中心部有口。口有一对尖锐的角质腭及锉状的齿舌,用以钻破贝壳,刮食其肉。
最熟知的章鱼是普通章鱼,体型中等,广泛分布於世界各地热带及温带海域,栖于多岩石海底的洞穴或缝隙中,喜隐匿不出。该种被认为是无脊椎动物中智力最高者,具有高度发达的含色素的细胞,能极迅速地改变体色。
最小的章鱼是乔木状章鱼,长约5公分(2寸),而最大的可长达5.4公尺(18尺),腕展可达9公尺(30尺)。乔木状章鱼很有力气,腕手上直径为2.5毫米左右的一个吸盘可吸住48克重的物体,身长1.5-2米的章鱼,吸盘直径约为6毫米,吸重力为100多克。它们往往能拖采超过自身重5倍、10倍、甚至20倍的大石块。
章鱼不仅可连续六次往外喷射墨汁,而且还能够像最灵活的变色龙一样,改变自身的颜色和构造,变得如同一块覆盖着藻类的石头,然后突然扑向猎物,而猎物根本没有时间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章鱼能利用灵活的腕足在礁岩、石缝及海床间爬行,有时把自己伪装成一束珊瑚,有时又把自己装扮成一堆闪光的砾石。澳洲墨尔本大学的马克·诺曼,在1998年于印尼苏拉威西岛附近的河口水域发现一种章鱼能迅速拟态成海蛇、狮子鱼及水母等有毒生物,避免攻击。
章鱼的生活习性
1.章鱼的食物偏好
章鱼是肉食性,以瓣鳃类和甲壳类(虾、蟹等)为食,有些种类食浮游生物。这不是它喜欢不喜欢的问题,因为稳定的结构肌红蛋白是章鱼在深海生存的必要条件,它与龙虾拼个你死我活,就是为了争夺虾青素资源,虾青素是最强的抗氧化剂,是保证肌红蛋白结构稳定而不被氧化必要条件。根据2008年荷兰莱顿大学的科学家弗朗西斯科·布达教授和他的实验小组成员,通过精确的量子计算手段发现熟透的虾、蟹、三文鱼为代表鱼类等呈现出诱人的鲜红色的原因,是因为虾、蟹、三文鱼为代表鱼类等都富含虾青素,熟透的虾、蟹、三文鱼为代表鱼类等的天然红色物质就是虾青素。
2.自我保护措施
章鱼将水吸入外套膜,呼吸后将水通过短漏斗状的体管排出体外。大部分章鱼用吸盘沿海底爬行,但受惊时会从体管喷出水流,喷射的水力强劲,从而迅速向反方向移动。遇到危险时会喷出墨汁似的物质,作为烟幕。有些种类产生的物质可麻痹进攻者的感觉器官。
为了避开“猎食者”的捕杀,章鱼除了运用我们熟知的拟态伪装术、舍“腕”保身术外,美国科学家还在印度洋海域发现会用两足“走路”逃生的“高智商”章鱼。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克里斯汀·赫法德及其研究小组在印度尼西亚热带海域拍摄到一种名为玛京内特斯的章鱼,体积约苹果大小,在面对危险或遇到潜水员时,这种章鱼会把八只“爪”中的六只向上弯曲折叠,做出椰壳的模样,而剩余的两只“爪”就会站在海底地面上,偷偷地向后挪动,像会移动的小椰子,以倒退跨步走的方式逃难,姿势很是滑稽。[1] 还有一种像核桃大小的艾库利特斯章鱼也会以双足行走,不过其它六足则伸展向外,模拟成海藻的外观。研究小组发现以两腕足走路的速度远超过运用八腕足,前者最快速度约为每秒0.14米。
3.章鱼嗜好器皿
章鱼对各种器皿嗜好成癫,渴望藏身于空心的器皿之中。章鱼不只爱钻瓶罐,凡是容器,它都爱钻进去栖身。人们在英吉利海峡打捞出一个容积为9升的瓶口直径不足5厘米的大瓶子,发现里面藏着一条身粗超过30厘米的章鱼;在距法国马赛不远的海底发现的一艘古希腊时期的沉船货舱中,装满了盛面用的双耳瓶和大型水罐,几乎每只里都有一条章鱼。这艘3层楼高的大船覆没给章鱼提供了数千幢好住宅。2000多年的时间里,章鱼祖祖辈辈都居住在这样的沉船里。失事飞机沉入海底后,汽油箱也给机灵的章鱼提供了栖身之处。地中海捞出了人的头骨,里面也藏着一条章鱼。
鉴于章鱼有钻器皿的嗜好,人们常常用瓦罐、瓶子一渔具捕捉章鱼。日本渔民每天早晨将各种形状的陶拴在长绳子上沉入海底。过一段时间,渔民们将陶查提上来,这时,只要往罐中撒一点盐,顽固不肯从陶中出来的章鱼就会出来。印度渔民使用大海螺壳采取同样的方法。他们往往将八九百只大海螺壳织成捕捉网,每天可捕到二三百条章鱼。古巴渔民则用风螺壳来诱捕章鱼。突尼斯渔民把排水管扔到海底,也能捕捉到章鱼。
4.章鱼的思维能力
多年从事章鱼研究的专家吉姆·科斯格罗夫指出,章鱼具有“概念思维”,能够独自解决复杂的问题,正是此种能力使其具有用两足行走的本领。吉姆·科斯格罗夫在法国《费加罗杂志》上撰文称,章鱼是地球上曾经出现的与人类差异最大的生物之一。章鱼有很发达的眼睛,这是它与人类唯一的相似之处。它在其它方面与人很不相同:章鱼有三个心脏,两个记忆系统(一个是大脑记忆系统,另一个记忆系统则直接与吸盘相连),章鱼大脑中有5亿个神经元,身上还一些非常敏感的化学的和触觉的感受器。这种独特的神经构造使其具有超过一般动物的思维能力。
科学家曾对章鱼进行过一个测试:科学家往水中放了一只装着龙虾的玻璃瓶,但瓶口被软木塞塞住。章鱼围绕这只瓶子转了几圈后就用触角将其缠住,然后通过各种角度,用触角拨弄软木塞最后将其成功拔掉,得以饱餐一顿。研究认为该实验表明章鱼能够独自解决复杂的问题,即具有所谓的“概念智力”。科学家们经过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章鱼自出生之时起就独居。小章鱼只需极短的时间就能学会应有的本领,并且与大部分动物不同,小章鱼的学习不是以长辈的传授为基础。虽然它们的父母遗传给了它们一些能力,但小章鱼通过独自学习捕食、伪装、寻找更好的住所来发展自身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章鱼的生活环境
章鱼为温带性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下,适应水温不能低于7℃,海水比重1.021最为适宜,低盐度的环境会死亡。海区的底质最好为砂砾地带,水温在12℃以上周年能产卵,孵化后仔鱼全长3mm左右,能摄食大型动物性浮游生物而成长,45天之后全长达l0-13mm时,沉降于海底营底栖生活,如果没有陶瓷瓦罐海螺贝壳可作居室时,便自己动手建造房屋。
章鱼的分布范围
章鱼在中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渔期分为春秋两季,春季3-5月份;秋季9-11月份。中国常见的章鱼有:短蛸、长蛸和真蛸等。在地中海地区、东方国家及世界上一些其他地区。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yujishu/215504.html
[水产渔业养殖技术]一、白海参的养殖环境1、白海参不适合野生养在大海中,它在自然界是很难生存的,很容易被天敌发现后吃掉,而且当它鼓起身体漂浮的时候,会被海浪冲得很远,甚至消失不见。2、白海参对外界的刺激更敏感,更怕...
[水产渔业养殖技术]一、养殖前的准备工作1、选择适合的海域。一般应选择水深在5米以上,并且受到风浪或者潮汐影响比较少的海湾,而且海湾的潮流要畅通、水质清洁干净无污染、饵料丰富。2、选择网箱。考虑到操作方便,网...
[水产渔业养殖技术]网箱养海参每箱投多少苗? 网箱放苗密度一般为1000-2000只/箱,放苗规格在200-3000只/斤都有。每个网箱一般长3米、宽1.5米、高0.8米,放苗前期网箱上面会覆盖遮阴网,等海参苗适应环境以后,为了方便管理...
[水产渔业养殖技术]一、锦鲤鱼的饲养方法1、选择鱼种选择鱼体健壮、没有损伤、颜色华丽、边缘整齐、斑纹清晰、鱼背挺直,鱼体平衡度好、身体雄壮有力、游水姿态稳重、鱼鳍对称、灵活敏捷的鱼种进行养殖。2、选择水箱...
[水产渔业养殖技术]一、海参养殖大棚建设1、位置选择海参育苗大棚的位置应选择在靠近海边、地势稍高的地方,以方便抽取海水、排放废水。①取水口海水取水口处要求海水水质清洁、无污染、无杂物;取水水泵、水龙头用滤...
[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野生大黄鱼和养殖大黄鱼的区别主要在于鱼头的形状、鱼尾的长度、背鳍鱼鳞以及食用口感等,野生大黄鱼鱼头小且尖,鱼尾修长,背鳍有锯齿呈黄色,养殖大黄鱼鱼头大而浮肿。鱼尾短小...
[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梭子蟹从蟹壳寄生物、腿脚钳子的状态、透光的面积和肚子的颜色等能判断是否肥美。蟹壳上有寄生物说明螃蟹状态好,腿脚不残缺、钳子锋利说明食物充足,透光面积小说明肉质体积...
[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九节虾不是基围虾。九节虾的外壳上有一深一浅的环状横向纹路,煮熟后有明显的白色环状花纹,因此得名九节虾,价格昂贵且虾壳硬、肉质有韧性,而基围虾是一种用基围养殖的刀额新对...
[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蜜蜂吃的东西主要是蜂蜜、花蜜、蜂王浆和糖浆豆粉等。大多数的蜜蜂都是以花蜜和花粉为主要食物的,蜜源不足会补充糖浆和黄豆粉,幼虫前3天食用蜂王浆,后期食用蜂蜜,一生食用蜂...
[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黄鳝在选种和放养时需要注意养殖池的建设、鳝种的挑选、鳝苗的处理和放养的方法等。养殖池要用水泥抹底,安装铁丝网防止逃脱,鳝种不选病鳝、伤鳝等,鳝苗要用稀盐水浸泡进行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