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鱼鱼病防治措施
夏季是鱼类快速生长的高温季节,也是细菌、寄生虫繁殖高峰期,易引起鱼病暴发。如不及早做好夏季鱼病综合防治工作,往往给养鱼户带来惨重的损失。因此,做好鱼病的防治工作是提高水产动物养殖产量及经济效益的重
夏季是鱼类快速生长的高温季节,也是细菌、寄生虫繁殖高峰期,易引起鱼病暴发。如不及早做好夏季鱼病综合防治工作,往往给养鱼户带来惨重的损失。因此,做好鱼病的防治工作是提高水产动物养殖产量及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树立“防重于治”的观念
养鱼户平时不注意预防鱼病、疏于管理,往往发现死鱼时才引起注意。要知道,由于水产动物生活在水中,它们的活动不易被人们察觉,一旦发生病害和死鱼,要确诊较为困难,治疗起来也较麻烦,基本上都是进行全塘(全场)群体治疗。内服药一般只能由水产动物主动摄食,当病情较严重,鱼已失去食欲时,即使有特效药物,也很难达到治疗的效果。况且,好的药物比较贵重,不划算,尚能吃食的病鱼,由于抢食能力差,往往也由于没有吃到足够的药量而影响疗效。因此,在对待水产动物的病害问题上,只有采取防重于治的措施,树立“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观念。
二、加强鱼塘日常管理
俗语说:“三分种,七分管”。说明管理是整个鱼塘养殖生产的核心,管理出产量,管理出效益。
1 坚持巡塘。每天坚持巡塘,注意天气变化、鱼群活动情况,做好塘头记录。特别是半夜,如果发现鱼群因缺氧而浮头时,马上开动增氧机和加注新水,以增加溶氧量,一直到鱼群不浮头为止。
2 搞好水质管理。池塘养殖的水质应保持肥、活、嫩、爽,给鱼类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水源充足的地区,应定期(每7~10天)加注新水,适当排放老水;在水源不足的地区,也要想方设法定期或间歇性加注新水;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可以利用联片的鱼塘,用小型高压射泵上塘水灌下塘,下塘水反注上塘,左塘水灌右塘,右塘水反注左塘,交叉互灌,以增加水体溶氧,减少有机质和有毒有害杂质的浓度。最好是在凌晨1~2时或3~4时加注水源,有利于预防和减少鱼类因缺氧浮头泛塘死亡。
3 科学投喂。有的人将饲料撒落塘去,一走了之;有的人有什么喂什么,饲料单一,营养不全面。这种不科学的投喂是有害的。投饲应坚持“四定”。定时:夏季天气炎热,投饲应选择上午8~9时,下午5~6时天气较凉爽时投喂;有些品种如虾、鳗鲡等还应选择在晚上8~9时投喂。定点:应将饲料投喂在食台(食场)中,有利于鱼群集中抢吃,减少饲料散失浪费;也有利于养殖者观察鱼群吃食生长情况;同时也有利于养殖者清除残饵杂物,省工省时。定量:夏季鱼类食欲旺盛,按鱼体总重投喂5%的颗粒饲料为宜。投喂后一般以3小时吃完或略有剩余为好。10天后作一次投饲量调整,增加多少,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定质:饲料的质量要新鲜,符合鱼类生长的营养要求。如果是农副产品下脚料如麸皮、玉糠、黄粉、豆麸等等,混合投喂为好。
4 预防敌害。对于老鼠、水蛇、(www.nczfj.com)飞鸟等残食鱼类的天敌要设法捕杀;防止耕牛、猪、鸭落塘搅浑塘水(鸭、鹅可用网围起来),使鱼类养殖有一个安静良好的生长环境。
三、做好药物防治
1 预防。鱼种下塘时应进行体表消毒。鱼类生长季节,用消毒剂全池泼洒消毒(如用1毫克/千克漂白粉化水泼洒);发病季节,应先用杀虫剂(每亩1米深鱼塘用鱼虫精10毫升),再用消毒剂泼洒和内服(如用鱼必康500克/100千克饲料),进行预防,一个月至少二次。
2 治疗。发病季节注意鱼的吃食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早诊断,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内外兼用,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疗效。在养殖中遇到最多的是草鱼“三病”,可先用杀虫剂杀一次虫,接着用富氯0.2~0.3毫克/千克化水全塘泼洒,同时用克菌威、鱼必康、鲩洁拌饲料做成药饵投喂一个疗程(3~5天,每天投喂一次)可取得显著疗效。
四、搞好生态预防
生态防病一般是通过清除淤泥,改良底质、水质,轮换养殖对象进行的。对于一般养鱼户来说很少用大量资金来清淤和购置大量底质改良剂或水质改良剂来调节水质。目前普遍存在池塘养殖使用时间长,淤泥过多,高密度养殖,过量投饲和过度用药的问题。因此,主要做好防止水体缺氧和硫化氢、氨氮超过渔业安全用水标准而造成鱼类中毒死亡。在养殖过程中,一旦发现鱼浮头先开增氧机,同时加注新水,观察30分钟左右,如果鱼群都往增氧机附近游动,说明是缺氧,应继续开动增氧机;如果鱼不是游往增氧机附近,而是东游西窜时,并在下风口处能闻到刺激性气味,则可能是硫化氢或氨氮过量所致,应立即关掉增氧机,亩放食盐20千克化水泼向浮头鱼群,可以缓解或终止浮头。
生态预防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一是经常加水和在中午开增氧机2~3个小时曝气;开动增氧机使溶氧量饱和的表层水倒流到底层,而底层水滚动到表层,使整个池塘水溶解氧处于均匀饱和,有利于防止鱼类浮头泛塘。二是合理搭配养殖品种。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提高饵料利用率。如果是村边肥水塘或者是配套禽畜场的鱼塘,因水质过肥,可以适当搭配滤食性鱼类(鲢、鳙鱼),防止蓝绿藻过量,引起水质败坏;如果清水半瘦塘,青饲料又比较丰富的,则以主养草鱼为主,但也要合理搭配滤食性鱼类,以防水质过肥。三是在肥水塘每亩用竹杆围成一个40~50平方米框架在水面种植水浮莲或水仙花等水生植物,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塘中的氨氮,再用水生植物来喂草鱼和禽畜,综合利用,良性循环,也很有效。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yujishu/201017949.html
[水产渔业鱼病防治]传染性脾肾坏死病俗称鳜爆发性传染病,是以脾、肾坏死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一种病毒性疾病。养殖水产最怕大规模暴发疾病,导致心血都付之一炬,而鳜鱼养殖在部分塘口死亡率最高达90%以上,养殖户损失惨重。...
[水产渔业鱼病防治]鱼病诊断是鱼病防治的首要环节,只有先确定鱼患什么病,然后才能对症下药进行治疗,并取得有效的治疗效果。鱼类易诱发多种疾病,而且鱼一旦发病,只能通过全池泼洒药物的办法来防治。因此能否正确诊断鱼病...
[水产渔业鱼病防治]白斑狗鱼是新疆特产冷水性鱼类,土著名"乔尔泰"。因其病害少,养殖周期短,肉质鲜美,深受全国市场青睐。博斯腾湖西南小湖区水质优良、鱼类资源丰富,可现捞饵料鱼投喂,白斑狗鱼当年可长到800g左右,...
[水产渔业鱼病防治]本报记者刘刚近日长丰县吴山镇养鱼户魏永明向本报咨询:秋季鱼病如何科学防治?记者就此采访了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专家魏泽能。魏泽能说,秋季水温在20℃以上,此时鱼类生长最为旺盛,饲料效率高,应抓紧这段...
[水产渔业鱼病防治] 陈如梅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隆安县农业局,广西隆安532799 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水产养殖在给广大养殖户带来较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出现的各种流行疾病也给养殖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水产渔业鱼病防治] 李长义 (黑龙江省讷河市老莱镇农村经济技术服务中心 161346) 细菌性鱼病是水产养殖的主要病害之一,流行范围广,流行季节长,每年的4~9月为盛行期,造成的损失严重。 1 分类 非病原...
[水产渔业鱼病防治] 李志刚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五大连池镇水产站 164155) 造成鲤鱼肠炎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还是水温及喂食上。水温低或温差过大易造成肠炎,喂食不当也会造成肠炎突发。肠炎初期食欲不振...
[水产渔业鱼病防治] 据报道,福建东山县港口村养殖户老李死鱼2万多千克。据了解,老李的鱼塘约8亩,平均水深约3米,主养鲈鱼,并混养少量的黄鳍鲷和草鱼。4月19日凌晨6时老李发现不少鱼浮头,他连忙泼了增氧剂,觉得没...
[水产渔业鱼病防治] 1 “三早”。“三早”指早放养、早开食、早管理。①春季放养鱼种要尽量提早,一般在春节前后水温较低。鱼种活动能力较弱:鳞片紧密,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鱼种不易...
[水产渔业鱼病防治] 夏季随着水温上升。鱼的摄食量增加,水质变化快,再加上草食性鱼类的放养密度大,草鱼疾病就愈来愈多,且难控制,极易造成大量死亡。提早预防草鱼“三大病”,是夏季草鱼养殖中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