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鸭人工孵化技术
母番鸭(肉鸳鸯)从出壳到5个左右就可产蛋,蛋重70—80克。产蛋20—30枚后,母番鸭就自然抱窝,35天出雏,其后休产10—15天后继续产蛋,每年育雏50—80只。如大量养殖,可用人工孵化的方法。人工孵化时,对母番鸭施以醒抱技术,1只母肉番鸭年可产蛋180—260枚。番鸭人工孵化技术难度大,孵化期长(一般鸭28天,番鸭为35天), 现将其番鸭人工孵化的技术总结于下:
一、场址选择
孵化场应远离交通干线500米以上、居民点1000米以上、禽场1000米以上和粉尘较大的工矿区。
二、场地布局
孵化场内的设施建设按 “种蛋接收室→种蛋消毒室→种蛋储存室→种蛋处理室(分级、码盘)→孵化室→移盘室→出雏室→雏鸭处理室(分级、鉴别、预防接种)→雏鸭存放室”生产流程进行布局。
三、土建要求
孵化场的墙壁、地面和天花板,应选用防火、防潮和便于冲洗、消毒的材料,孵化场各室最好为无柱结构。门为推拉门,高约2米,宽1.2米。地面至天花板高约3.5米,地面平整光滑,各室设独立的下水道,屋顶铺保温材料。
四、通风换气
系统各室设独立的通风、排气系统,种蛋储存室最好有空调设施。各室空气的技术参数见表1。
五、卫生消毒设施
孵化场必须配备淋浴室、洗涤室、消毒室、清洁室以及清洗消毒的相应设施。大门口设置液体消毒池和紫外线消毒室,工作和生产人员进出必须消毒。孵化设备每次用完均要及时清洗和消毒,地面及环境要定期消毒,严禁外来人员进入孵化场。
六、种蛋的管理
1.种蛋的要求
种蛋干净卫生、无污染物,蛋重70~80克,表面光滑,大头、小头区分明显。
2.种蛋的储存
种蛋应放置在15~20℃条件下的储存室内,室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80%,时间不超过7天。种蛋储存室空气应保持新鲜,无刺激性、腐蚀性气体。
3.种蛋的运输
种蛋运输要求迅速、安全,严防剧烈震动,避免阳光暴晒和雨淋。包装应用符合规格的蛋托或种蛋箱,并填充垫料。严禁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运。
4.种蛋消毒
种蛋在储存前和入孵前各消毒一次。采用熏蒸消毒法:按1立方米空间15克高锰酸钾和30毫升甲醛溶液(先把高锰酸钾放入陶瓷容器内,再倒入甲醛溶液),在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75%~80%的条件下密闭熏蒸约30分钟,然后打开进出气孔,排出甲醛气体。
七、孵化的技术要求
1.入孵前的准备
(1)检查孵化机,进行试运转。观察电机、温/湿控器、报警、通风和翻蛋等系统的运行情况,试运转时间为3天。
(2)校正孵化机内的温度。用人体温度计测定机内上中下、前后、左右、里外各部位的温度,孵化机内各部位的温差应小于0.2℃,否则要查找原因,待调试好后再进行孵化。
(3)清洗消毒。每批次出雏完毕后,应对孵化机、蛋盘、孵化场内外进行彻底清扫、冲洗、消毒。
2.种蛋预热、装盘消毒及入孵
种蛋应于入孵前4~6小时从种蛋储存室移至孵化室预热,种蛋放置在蛋盤上应该大头朝上,消毒采用甲醛熏蒸消毒法。每批种蛋应在种蛋盘上标明入孵时间。
3.升温与温度调节
番鸭种蛋采用变温孵化法或恒温孵化法均可。开始孵化时,应关闭孵化机的进出风孔,并在3小时内将机温升至设定的温度。当达到设定的温度时,孵化机自动控制器不再调节,若偏离设定温度0.2℃时应进行调节。孵化人员应每隔30分钟观察一次机温,每两小时记录一次。
4.温度的控制
温度是鸭胚发育的重要条件,只有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才能保证胚胎正常发育,孵化温度掌握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到孵化效果。如果种蛋量较大,而且采用整批入孵,则选用变温法效果较好;如果种蛋量较少,而且采用定期分批入孵,则可选用恒温法孵化(见表2)。
5.湿度的控制
在一般情况下,孵化前期(1~10天)要求孵化机的相对湿度不高于50%;孵化中期至闪毛(11~32天)孵化机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55%~60%;落盘至出雏(33~35天)室内的相对湿度应维持在60%~70%(见表 2)。
6.翻蛋
翻蛋角度是番鸭孵化成功的关键,从生产实践中得知,翻蛋角度小于45°时,受精蛋的孵化率不到10%;翻蛋角度小于80°时,受精蛋的孵化率也仅为50%左右;翻蛋角度为90°时,受精蛋的孵化率可达到95%以上;所以翻蛋角度一定不能小于90°。一般每两小时翻蛋一次。
7.凉蛋
种蛋孵化至中后期,由于鸭胚逐日长大,体内物质特别是脂肪代谢加强,会产生大量的生理热,凉蛋就是为了在短时间内降低蛋温,及时散发多余的热量,增强机内气体对流,促进鸭胚气体代谢。凉蛋一般是孵化到第16天,即小头合拢后开始进行,凉蛋的方法应根据孵化时间和季节而定。早期的鸭胚及寒冷季节,凉蛋时间不宜过长。后期鸭胚及热天应多凉,具体次数根据经验而定,一般每次凉蛋20~40分钟,用眼皮来测试蛋温,即以蛋贴眼皮感觉微凉时即可关上机门。
8.淋水及加醋
淋水是番鸭人工孵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淋水一般是在鸭胚尿囊血管伸展到蛋的小头合拢(16胚龄)后进行,提前淋水会影响鸭胚的小头合拢。最好与凉蛋同时进行,每天淋水两次,用水温为30~32℃的温水(切忌用冷水)进行喷雾淋水,同时打开风机,等机内的湿度降至所设置的湿度时再关风机。到了31~33个胚龄后,胚蛋出现斜口后即可在淋水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食醋(一般为3%),啄孔后停止加醋。加醋是为了达到碎壳,便于雏鸭破壳,提高出雏率。
9.照蛋
种蛋在孵化过程中于6胚龄、16胚龄、32胚龄分别进行头照、二照、三照,及时捡出无精蛋、死胚蛋、臭蛋。各种蛋相特征见表3。
10.落盘
番鸭蛋孵化到33胚龄时把蛋从孵化机转到出雏室的出雏床上,同时注意定时进行人工翻蛋,室内的温度控制在35℃以上,室内相对湿度维持在70%~80%。
11.出雏
胚胎发育正常时,第34胚龄开始出现啄壳,并有少量的开始出壳,到第35胚龄大量出壳,极少量的36胚龄出壳。出壳后的雏鸭胎毛干后,及时转到育雏室内进行保温饲养。
12.扫盘清理消毒
出雏完毕后应及时对孵化机、蛋盘、出雏床、孵化室、出雏室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
1、温湿度:孵化前期(1—15天)孵化机内温度控制在38.5C—38C之间,中期(16—30天)控制在38°C—37.5°C。湿度要求在孵化前期60%,中期50%,后期和出雏时60%—70%。
2、翻蛋:次数要多,每隔2.5小时翻蛋一次,翻蛋的角度180°每天人工翻蛋2次。
3、凉蛋:孵化前期可以不凉蛋,但中期每天凉蛋一次,后期每天凉蛋3—4次。
4、喷水:孵化中期至出雏时,凉蛋时要用35°C温水喷蛋一次,凉干后放入机内继续孵化。
5、通气:孵化机应有通风孔的电风扇,使机内温度均匀,空气流通,特别是孵化中后期更为重要,必要时稍打开条开机门。
6、助产:经过35天孵化肉番鸭苗就破壳而出,对出壳困难的应进行人工破壳,提高出雏率。
7、春夏秋三季还可用太阳能暖水袋热源电孵箱,每1000只蛋每天只需投资2分钱。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yajishu/201031318.html
[养鸭技术]一、肉鸭大棚选址及搭建 1.选址及搭建。用于规模养鸭的大棚应建在背风向阳、排水良好、交通方便、靠近水源、地势较高且干燥的地方,为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其朝向最好沿东西方向。棚呈拱形,高...
[养鸭技术]延长蛋鸭产蛋时间,可大大提高养殖效益。蛋鸭产量的高低,除受品种、饲料、管理技术及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外,个体间的差异也很大。因此,可根据蛋鸭的体型、外貌来进行识别。 高产蛋鸭眼大凸出而有...
[养鸭技术] 一、合理使用蛋氨酸来预防生长期肉鸭发生啄羽现象。饲料中缺乏蛋白质、蛋白质品质低或缺乏蛋氨酸是导致肉鸭啄羽的主要原因。肉鸭出现啄羽现象,会使其生长速度降低,肉料比降低,胴体品质下降。因此...
[养鸭技术]麻鸭旱养时间阶段区分:育雏期(0~21天)和育肥期(22天到出栏)。 冬季养殖麻鸭,可以保持较高的环境温度;可以免去鸭子因水浴而致的能量损耗;可以避免体内寄生虫危害,从而获得较高饲料报酬。但麻鸭旱养,...
[养鸭技术]肉鸭养殖到成鸭一般在5周左右,一般来说5周龄左右上市是最为经济的上市日龄,体重2.75~3.0千克,全程料肉比2.0左右。但根据市场的要求,目前有42天左右和53天左右日龄上市的情况。育肥前,淘汰瘫、残、病鸭...
[养鸭技术]蛋鸭在夜间很容易受惊扰,养殖户在夜间查看蛋鸭时管理动作不宜过大,以防蛋鸭受扰影响产蛋。在夜间管理养殖户需掌握以下五项管理技术要点: 一、保持场地安静。产蛋鸭反应灵敏,胆...
[养鸭技术]如何提高蛋鸭产蛋量?是蛋鸭养殖户最为关心的问题。蛋鸭养殖生产过程中要做到管理精细,把握好四季管理的要点,下面就介绍一下具体的管理方法: (一)春晒 春季,风和日丽,气候温暖,饲料...
[养鸭技术]当气温升高到28度以上或饲养条件差时,母鸭就要自然换羽。在换羽期间,绝大多数母鸭停产,少数母鸭虽继续产蛋,但产蛋量减少,蛋品质不良,另外自然换羽的时间需要4~5个月。这时一边换...
[养鸭技术]果园养鸭子的放养密度:根据放养鸭的大小,强弱决定放养密度,遵循宜稀不宜密的原则。一般667平方米(1亩)果园可放养成鸭20-30只。 鸭在果园放养时,鸭觅食时首先是选择各种昆虫,其...
[养鸭技术]肉鸭养殖各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有哪些? 3周龄之前的雏鸭,因自身体温调节机能差,在育雏最初2天育雏室温度应达到33~35℃,绝对不能使温度低于29℃,否则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3日龄后鸭舍温度每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