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 鸭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鸭链球菌病主要是由兽疫链球菌、粪链球菌所引起的一种以败血症、发绀、下痢为特征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链球菌种类很多,有的是鸭肠道正常菌群的组成部分,在鸭舍及其周围环境中也普遍存在。因此,一般认为链球菌感染多为继发性感染或非致病菌,未能引起养殖者和兽医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但近年来,该病的发生呈明显上升趋势,在近几年临床工作中多有遇见。有益的帮助。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鸭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 鸭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1、流行病学
在鸭群中发生的鸭链球菌病主要受到感染的为新生幼鸭,此种病菌可通过空气、水槽、饲料、伤口、口腔等方式进行感染传播,表现为急性败血性感染,根据病鸭的病理检查及病理分析可以发现造成链球菌病发生的菌种主要为兽疫链球菌、粪链球菌、变异链球菌等,并且链球菌病也易与其他病症并发,通常在肉鸭感染其他病菌后可能会继发链球菌病,如大肠杆菌继发链球菌病会造成肉鸭肠道上皮组织受到感染及破坏,增加肉鸭患病死亡风险。链球菌病的发生及传播速度较快且容易形成交叉感染,因此易形成流行性感染病。
2、临床症状
在急性鸭链球菌病中,病鸭的表现主要为食欲下降、饮水减少、精神委顿,并且鸭羽杂乱、脱落,病鸭在日常活动中伴有腹泻的情况,病鸭粪便多为黄绿色,并呈稀水状,病鸭会突发痉挛抽搐的情况,并突然死亡,此时需紧急防治。
慢性或继发性鸭链球菌病所造成的病程较长,在感染发病前期病鸭无明显病症,但会出现嗜睡、蹲窝等情况,发病中期病鸭会出现进食量下降、畏冷、下泄、鸭羽杂乱、昏睡等情况,在发病后期,病鸭几乎不再进食,粪便稀黄且伴有血丝,站立不稳且不愿走动,鸭群中出现病鸭死亡情况。
3、病理诊断
对病鸭解剖检验后发现其肝脏、肺部、胸部有不规则出血情况,肠道黏膜损坏,心脏、脾脏、肾脏存在异常肿胀情况,可初步判断其内脏器官出现出血性炎症。
病原学检查:利用病料涂片镜检取具有典型病变特征新鲜病死鸭的肝脏、脾脏、心包液等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后置显微镜下观察。如镜下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单个、成对或链状排列,则可初步判断为链球菌。
细菌分离培养:无菌取病死鸭的肝脏,脾脏、心脏等采用划线法分别接种于两个血琼脂平板和麦康凯平板,分别于37℃需氧和厌氧培养24 h后观察。禽链球菌在上述两种培养基上均能长出;兽疫链球菌则只能在血琼脂平板上长出。血琼脂平板上,链球菌为圆形、突起、灰白色、半透明、表面光滑的细小菌落,一般认为,具有B溶血特性的菌株其致病力较强。取培养出的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应为典型的链球菌形状。
4、综合防治
鸭链球菌病在发生初期容易被养殖户忽视,养殖人员需要加强对此病的重视,观察鸭群情况,在确定发生链球菌病后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防治处理,从而减轻鸭群的感染程度及减小感染范围。
药物防治:对于鸭群中患病程度不同的病鸭进行分类处理,病情较轻的肉鸭可以通过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药物来进行治疗,而患病较重的肉鸭由于无法进食且难以行走可以采用针剂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同时注意注射卫生,做好伤口消毒及针头更换的工作,对于没有患病的肉鸭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适当的药物来提高其免疫能力,在治疗的过程中尽量避免鸭群出现应激反应。同时在药物的选择时要考虑链球菌病所具有的敏感性及耐药性等,根据兽医指导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防治工作。
分析病因:由于鸭链球菌病发生机制较多,因此对于诱发肉鸭感染链球菌病的病因需要进行检查,例如卫生环境、饲料饮水等,通常肉鸭感染链球菌病是由于接触粪便或是通过口腔交叉感染的。
做好消毒清洁工作:由于鸭在养殖场中群居必定会造成病原微生物容易滋生,因此管理人员需要对养殖场定期进行清洁消毒来避免病菌的繁殖,同时粪链球菌容易在鸭粪中潜伏,因此需要及时的进行清理,在鸭出栏后对养殖场及周边区域进行全面消毒。
目前鸭链球菌病发生比例在逐年上升并且在临床中确诊的案例也越来越多,但是在实际中其防治工作仍常被忽略。为了避免链球菌病影响养鸭行业的正常、健康发展,应从病理及发病机制等方面出发对其进行研究及防治。
鸭链球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一、发病情况
2011年10月22日早晨,江苏省姜堰市大伦镇某养殖户1000只16日龄的肉鸭有4只肉鸭死亡,30多只肉鸭表现为精神沉郁,伏地、闭眼、嗜眠,羽毛松乱,不愿采食。其后又有7只肉鸭死亡。
二、临诊症状
患鸭精神不振,缩头,嗜睡,食欲下降或废绝,腹部膨胀,羽毛松乱,头部有出血现象,两脚无力,不愿走动,驱赶时步态蹒跚,容易跌倒,排出绿色或灰白色的稀粪。有的患鸭濒死前出现痉挛症状,两腿呈游泳状划动。
三、病理变化
对10只病死鸭、濒死鸭剖检,结果如下:皮下及全身浆膜、肌肉水肿、出血;腹腔内有浆液性、出血性渗出物;肝脏肿大、淤血,暗紫色,表面有小出血点和大小不等的黄褐色或白色坏死灶;脾脏肿大,表面有出血点;肺淤血或水肿,气管和支气管黏膜有出血点,表面附着黏性分泌物;心冠沟脂肪有点状出血,心包腔内有淡黄色积液,心肌上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结节;肾脏肿大,有时有出血点;十二指肠壁水肿且增厚,黏膜出血。
四、实验室检查
1、涂片镜检
无菌采集病死鸭的肝、脾、心和皮下渗出物等病料,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视野中有革兰氏阳性、链状排列的球菌,初步诊断该病原为链球菌。
2、分离培养
将上述病料接种于血液琼脂平板上,置37℃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结果长出灰白色、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的小菌落、有明显的B溶血环。取血液琼脂平板上的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的链状排列的球菌。
3、纯培养
从经过24小时培养后的血液琼脂平板上挑取疑似链球菌的菌落移植至血清肉汤中,37℃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备用。
4、生化试验
取分离的纯培养物做生化试验,结果见表1
葡萄糖 麦芽糖 乳糖 蔗糖 甘露醇 山梨醇 菊糖
+ + + + + + -
5、药敏试验
对分离到的病原菌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恩诺沙星等9种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病原菌高度敏感的药物有复方新诺明,中度敏感的药物有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新生霉素,耐药的有恩诺沙星、氟哌酸、红霉素、磺胺嘧啶。
五、治疗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复方新诺明对全群肉鸭按0.04%的比例均匀拌料饲喂,同时饲料中添加复合多维,连用3天。对于不能行走、不愿采食的病鸭使用丁胺卡那霉素注射液进行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通过采用以上治疗方法,2天后肉鸭死亡的情况明显下降,用药3天后,鸭群停止死亡,恢复健康。
六、诊疗体会
药敏试验所选的9种抗生素中,鸭链球菌仅对复方新诺明高度敏感,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新生霉素4种抗生素中度敏感,对恩诺沙星、氟哌酸、红霉素、磺胺嘧啶4种抗生素耐药。说明随着抗生素的大量应用,链球菌的耐药性在不断地增加。因此,在治疗鸭链球菌病时,为了保证治疗的效果,应先做药敏试验,然后选用高敏的药物进行治疗。
使用抗生素治疗鸭链球菌病时,饲料中添加了复合多维,目的是增加营养,减少应激,保证消化系统的功能正常,促进病鸭尽快康复。
原文:养鸭 > 养鸭技术:鸭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 鸭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yajishu/201030086.html
[养鸭技术]一、肉鸭大棚选址及搭建 1.选址及搭建。用于规模养鸭的大棚应建在背风向阳、排水良好、交通方便、靠近水源、地势较高且干燥的地方,为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其朝向最好沿东西方向。棚呈拱形,高...
[养鸭技术]延长蛋鸭产蛋时间,可大大提高养殖效益。蛋鸭产量的高低,除受品种、饲料、管理技术及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外,个体间的差异也很大。因此,可根据蛋鸭的体型、外貌来进行识别。 高产蛋鸭眼大凸出而有...
[养鸭技术] 一、合理使用蛋氨酸来预防生长期肉鸭发生啄羽现象。饲料中缺乏蛋白质、蛋白质品质低或缺乏蛋氨酸是导致肉鸭啄羽的主要原因。肉鸭出现啄羽现象,会使其生长速度降低,肉料比降低,胴体品质下降。因此...
[养鸭技术]麻鸭旱养时间阶段区分:育雏期(0~21天)和育肥期(22天到出栏)。 冬季养殖麻鸭,可以保持较高的环境温度;可以免去鸭子因水浴而致的能量损耗;可以避免体内寄生虫危害,从而获得较高饲料报酬。但麻鸭旱养,...
[养鸭技术]肉鸭养殖到成鸭一般在5周左右,一般来说5周龄左右上市是最为经济的上市日龄,体重2.75~3.0千克,全程料肉比2.0左右。但根据市场的要求,目前有42天左右和53天左右日龄上市的情况。育肥前,淘汰瘫、残、病鸭...
[养鸭技术]蛋鸭在夜间很容易受惊扰,养殖户在夜间查看蛋鸭时管理动作不宜过大,以防蛋鸭受扰影响产蛋。在夜间管理养殖户需掌握以下五项管理技术要点: 一、保持场地安静。产蛋鸭反应灵敏,胆...
[养鸭技术]如何提高蛋鸭产蛋量?是蛋鸭养殖户最为关心的问题。蛋鸭养殖生产过程中要做到管理精细,把握好四季管理的要点,下面就介绍一下具体的管理方法: (一)春晒 春季,风和日丽,气候温暖,饲料...
[养鸭技术]当气温升高到28度以上或饲养条件差时,母鸭就要自然换羽。在换羽期间,绝大多数母鸭停产,少数母鸭虽继续产蛋,但产蛋量减少,蛋品质不良,另外自然换羽的时间需要4~5个月。这时一边换...
[养鸭技术]果园养鸭子的放养密度:根据放养鸭的大小,强弱决定放养密度,遵循宜稀不宜密的原则。一般667平方米(1亩)果园可放养成鸭20-30只。 鸭在果园放养时,鸭觅食时首先是选择各种昆虫,其...
[养鸭技术]肉鸭养殖各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有哪些? 3周龄之前的雏鸭,因自身体温调节机能差,在育雏最初2天育雏室温度应达到33~35℃,绝对不能使温度低于29℃,否则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3日龄后鸭舍温度每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