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黄病毒病的流行病学及鸭黄病毒病的防治措施
鸭黄病毒病又被称作鸭产蛋下降综合征,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疾病,该病毒为鸭坦布苏病毒,患病鸭表现为产蛋量降低、初期头颈摇摆、后期瘫痪等症状,如果不能及时控制,短时间内就会在鸭群内扩散蔓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鸭黄病毒病的流行病学及鸭黄病毒病的防治措施。
1、病原特征
鸭黄病毒病的病原体是黄病毒,该病毒能够在动物细胞中潜伏10~15 h,并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增殖。黄病毒在55℃以上的环境下能够迅速灭活。在自然环境下,鸭黄病毒病主要借助于蚊、蜱等节肢动物传播。种蛋鸭和商品鸭的病程在2周左右,雏鸭在1周左右。
2、流行病学
流行范围广。鸭黄病毒病在我国多地均有流行,其中山东、福建、江西、辽宁、河南等地均出现过大规模的鸭黄病毒病,部分地区蛋鸭减蛋幅度达到90%左右,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传播速度快。由于鸭黄病毒病的临床表现类似与鸭流感,且初期症状表现不明显,因此养殖人员很难及时发现。通常情况下养殖区内一旦出现病鸭,短时间内就会在鸭舍内迅速传染,在2~3天内可以感染整个养殖区,如果养殖密度过大,则传播速度更快。
发病率极高。如果鸭舍内暴发鸭黄病毒病,而养殖人员又不能第一时间采取防控措施,那么鸭群将会100%的感染该病。染病后的蛋鸭产蛋率急剧下降,大多数蛋鸭产蛋率不到健康状态下的10%。虽然鸭黄病毒病的发病率高,但是死亡率相对较低,如果能够及时采取治疗措施,病鸭死亡率可以控制在15%~20%。
3、临床症状
在鸭群染病初期,患病鸭群的进食量急剧减少,约为健康状态下的1/5,发病高峰期出现废食现象,且伴随有轻微的呼吸不畅现象,持续时间约3天。发病3天后,病鸭体温升高,产蛋率减少,并在发病1周后,产蛋率降低至10%左右[1]。这一过程中伴随有腹泻、脱水症状,粪便呈现绿色水样,病情严重的蛋鸭双腿不能直立。驱赶时病鸭行走困难,数日后因不进水、食,呼吸困难而死,死亡后角弓反张。
4、剖检变化
解剖因感染鸭黄病毒病致死的病鸭,总结其主要病变如下:病鸭肝脏充血、肿大,并呈现出暗红色;脾脏表层有大量的红白斑点,部分病情严重病鸭的脾脏出现破裂;卵巢发育不良、卵泡变形或呈现出液化,输卵管管壁出血;盲肠内出现墨绿色内容物,有臭味。
5、防治措施
5.1重视日常管理,改善鸭舍环境
调查发现,鸭黄病毒病多发区域大多存在散养、鸭舍环境恶劣或是没有定期接种疫苗等问题,给鸭黄病毒病的暴发和传播提供了良好环境。因此,要想从根本上预防鸭黄病毒病的暴发,首先要从改善鸭舍环境做起。一是要合理安排养殖密度,鸭舍内要给予鸭群足够的活动空间,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二是要及时清理鸭舍内的粪便,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尤其是饮水、饮食器具,也要定期进行清理,保证水、料的新鲜。三是定期接种基础疫苗,虽然目前对于鸭黄病毒病和常规疫苗之间的病理学关系并不明确,但是基础疫苗的接种工作仍然十分关键,需要引起养殖人员的重视。
5.2药物治疗
以目前的研究来看,尚没有一种药品能够对鸭黄病毒病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实验中,一些中草药制剂可以对该传染病起到一定程度的防控作用。但是从病理学上看,这些药物治疗措施也仅仅是切断黄病毒的增殖途径,但是对于已经患有鸭黄病毒病的鸭群,还不能发挥有效的治疗效果[2]。虽然也有实验研究出一些黄病毒灭活药品,但是往往具有明显副作用,在杀死病毒的同时也对健康机体细胞产生了损害,因此尚不能在实际中应用。
抗病毒中药通过“祛邪”、“扶正”抑杀病毒对感染性疾病有其自身的优势,中药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根据发病的情况看主要损失为肝脏和脾脏,发病主要在春节和夏季。从气候变化特点看属于寒热往来。因此组方以轻泻肝火、健脾为主。临床用龙胆泻肝散给鸭拌料有一定的意义。而从实际预防控制来看,在饲料中单独添加白术、仙人掌、白花蛇舌草等对发病有所减轻。
原文:养鸭 > 养鸭技术:鸭黄病毒病的流行病学及鸭黄病毒病的防治措施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yajishu/201028718.html
[养鸭技术]一、肉鸭大棚选址及搭建 1.选址及搭建。用于规模养鸭的大棚应建在背风向阳、排水良好、交通方便、靠近水源、地势较高且干燥的地方,为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其朝向最好沿东西方向。棚呈拱形,高...
[养鸭技术]延长蛋鸭产蛋时间,可大大提高养殖效益。蛋鸭产量的高低,除受品种、饲料、管理技术及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外,个体间的差异也很大。因此,可根据蛋鸭的体型、外貌来进行识别。 高产蛋鸭眼大凸出而有...
[养鸭技术] 一、合理使用蛋氨酸来预防生长期肉鸭发生啄羽现象。饲料中缺乏蛋白质、蛋白质品质低或缺乏蛋氨酸是导致肉鸭啄羽的主要原因。肉鸭出现啄羽现象,会使其生长速度降低,肉料比降低,胴体品质下降。因此...
[养鸭技术]麻鸭旱养时间阶段区分:育雏期(0~21天)和育肥期(22天到出栏)。 冬季养殖麻鸭,可以保持较高的环境温度;可以免去鸭子因水浴而致的能量损耗;可以避免体内寄生虫危害,从而获得较高饲料报酬。但麻鸭旱养,...
[养鸭技术]肉鸭养殖到成鸭一般在5周左右,一般来说5周龄左右上市是最为经济的上市日龄,体重2.75~3.0千克,全程料肉比2.0左右。但根据市场的要求,目前有42天左右和53天左右日龄上市的情况。育肥前,淘汰瘫、残、病鸭...
[养鸭技术]蛋鸭在夜间很容易受惊扰,养殖户在夜间查看蛋鸭时管理动作不宜过大,以防蛋鸭受扰影响产蛋。在夜间管理养殖户需掌握以下五项管理技术要点: 一、保持场地安静。产蛋鸭反应灵敏,胆...
[养鸭技术]如何提高蛋鸭产蛋量?是蛋鸭养殖户最为关心的问题。蛋鸭养殖生产过程中要做到管理精细,把握好四季管理的要点,下面就介绍一下具体的管理方法: (一)春晒 春季,风和日丽,气候温暖,饲料...
[养鸭技术]当气温升高到28度以上或饲养条件差时,母鸭就要自然换羽。在换羽期间,绝大多数母鸭停产,少数母鸭虽继续产蛋,但产蛋量减少,蛋品质不良,另外自然换羽的时间需要4~5个月。这时一边换...
[养鸭技术]果园养鸭子的放养密度:根据放养鸭的大小,强弱决定放养密度,遵循宜稀不宜密的原则。一般667平方米(1亩)果园可放养成鸭20-30只。 鸭在果园放养时,鸭觅食时首先是选择各种昆虫,其...
[养鸭技术]肉鸭养殖各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有哪些? 3周龄之前的雏鸭,因自身体温调节机能差,在育雏最初2天育雏室温度应达到33~35℃,绝对不能使温度低于29℃,否则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3日龄后鸭舍温度每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