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肉鸭饲养注意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时秋霞,李凤芝
(山东省单县畜牧兽医局,山东菏泽274300)
作者简介:时秋霞(1981-),女,汉族,山东单县人,大专,助理兽医师,从事兽医技术研究工作。
1 降低饲养密度
鸭舍中鸭的数量过多,会造成鸭群拥挤,采食时相互踩踏而使鸭出现死亡,应在分舍减少圈内鸭的同时,增设鸭舍内的水槽、食槽的数量,避免因为食槽和水槽的不足造成争食,在夏季,避免打扰肉鸭的集体休息,使肉鸭的活动量降到最低,减少体热及能量的散失。密度太大,空气污浊,环境过湿,影响生长,诱发啄羽。根据季节的不同规划时适当调整,在鸭苗没来之前,将育雏室间隔成几个小区,每小区放400~600只鸭苗,即30~35/m2,围栏高35~40cm。
2 调整饲料配方
喂料:雏鸭刚出壳后没饥饿感,开食过早容易损伤消化器官,影响雏鸭健康;开食过迟营养供应不上,不利于生长发育,因此雏鸭开食最好在出壳后18~24h之间。做到少喂勤添,保证饲料的新鲜,避免饲料发霉,1周内切勿暴饮暴食,1周后饲喂次数逐渐减少,每4h喂1次。
因为仔鸭的饲料采食量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所以,饲喂其他季节的饲料配方就难以保证鸭群每日的营养摄食量,应配制盛夏高温专用饲料。在满足所有必需氨基酸的前提下,使蛋白质水平尽可能处于最低限,以减少饲料消化时所产生的热量。在炎热的夏季适当添加薄荷、维生素C或藿香等来缓解热应激带来的不利影响,防止肉鸭集体中暑,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死亡。
3 改变饲养方式
饲养初期由于鸭病少,养殖效益尚可;随着养殖批次的增多,很多养殖户又走人了肉鸡养殖时的误区,鸭病增多、效益低下。网养可减少仔鸭与粪便的接触,减少疫病传播的机会,降低发病率和减少鸭群的营养消耗及产热量,有利于鸭群的健康、快速生长,所以盛夏季节尽可能网养,或者实行笼养。采用地面饲养时,最好不用厚垫料,要经常把粪便及时的清除出去。避免夏季圈舍内氨气的浓度增高,从而使肉鸭的食欲降低,延缓其增长速度。
4 减少阳光辐射
光照控制要求:肉鸭特别喜欢日光照射,太阳光能提高鸭的体表温度,增强血液循环,照射皮肤增强钙质,促进骨骼生长,增进食欲,有助于新陈代谢。光照时间不足时可采用人工光照弥补,1~3日龄:lOm2安装40W灯1个,24h光照,第二周开始逐步降低光照强度,如果棚舍周围有草毡子,下午要提前开灯,早晨要晚关灯。
夏季饲养肉鸭应在凉爽的生活环境中进行,可以在肉鸭活动的舍外运动场所种植树木,种植丝瓜、攀藤等有秧子的植物,也可以在肉鸭活动的地方搭设凉棚以便于对肉鸭进行降温处理,炎热似火的阳光长时间照射鸭舍,将对鸭群造成热害,所以应尽量减少阳光辐射。高温期间可在鸭舍外层房顶淋水,也可在鸭舍屋内的房顶刷上白灰,并做好鸭舍周围环境的绿化工作。最好采取全封闭式的饲养模式,人工控制光照、通风、温度、湿度以有利于肉鸭的健康成长。
5 保证饲料新鲜
夏季高温高湿度容易造成饲料霉变,既造成营养成分的流失又容易造成霉变发生霉菌毒素中毒,因此饲喂肉鸭的饲料应存放在阴凉的地方,以保持饲料的新鲜度,防止饲料发霉变质。夏季应当减少肉鸭的饲养备料量,以准备5~7d的饲料量为好,保证饲料的新鲜,使口感更佳。
6 做好日常消毒
规模养殖应该建立完善的防疫消毒制度,平时要认真做好卫生消毒工作,防止苍蝇、蚊子、蟑螂、老鼠四害的滋生,使鸭群免受虫害侵扰,减少疾病的发生率。减少对于肉鸭集体造成的伤害,在消灭四害的时候还应当注意药物的选择和使用的剂量以防止对鸭群造成中毒。料槽、水槽应当在夏季增加清洗的次数,以防止药液沾到料槽及水槽上。
7 加快鸭舍散热
目前养殖户大多采用大棚的方式饲养肉鸭,棚舍内条件差的话,就很难做到有效的通风换气,条件允许的话,多安装几个排气扇,以便于对鸭棚舍内的温度降低。或者把鸭棚两边的塑料薄膜掀起来,以便于通风。夏季应该保证鸭舍内的空气对流,加大通风换气量,敞开通风,保证空气及时互换对流,夜间也应加强通风换气,以便于缓解白天高温,强光照带来的应激反应。
8 加强疫病防治
加强对鸭群的观察,发现异常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切实搞好鸭群疫病的预防救治工作,如出现病鸭要及时找专家解剖化验,对症施治,确保饲养管理措施得以顺利进行。做好免疫接种和预防工作。通过以上措施,养殖户可以在平时的养殖实践中慢慢积累经验,积累养殖技术,做好平时的日常防疫,消毒工作,减少肉鸭的死亡率,减少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户的养殖收益。
原文:养鸭 > 养鸭技术:夏季肉鸭饲养注意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yajishu/201024427.html
[养鸭技术]一、肉鸭大棚选址及搭建 1.选址及搭建。用于规模养鸭的大棚应建在背风向阳、排水良好、交通方便、靠近水源、地势较高且干燥的地方,为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其朝向最好沿东西方向。棚呈拱形,高...
[养鸭技术]延长蛋鸭产蛋时间,可大大提高养殖效益。蛋鸭产量的高低,除受品种、饲料、管理技术及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外,个体间的差异也很大。因此,可根据蛋鸭的体型、外貌来进行识别。 高产蛋鸭眼大凸出而有...
[养鸭技术] 一、合理使用蛋氨酸来预防生长期肉鸭发生啄羽现象。饲料中缺乏蛋白质、蛋白质品质低或缺乏蛋氨酸是导致肉鸭啄羽的主要原因。肉鸭出现啄羽现象,会使其生长速度降低,肉料比降低,胴体品质下降。因此...
[养鸭技术]麻鸭旱养时间阶段区分:育雏期(0~21天)和育肥期(22天到出栏)。 冬季养殖麻鸭,可以保持较高的环境温度;可以免去鸭子因水浴而致的能量损耗;可以避免体内寄生虫危害,从而获得较高饲料报酬。但麻鸭旱养,...
[养鸭技术]肉鸭养殖到成鸭一般在5周左右,一般来说5周龄左右上市是最为经济的上市日龄,体重2.75~3.0千克,全程料肉比2.0左右。但根据市场的要求,目前有42天左右和53天左右日龄上市的情况。育肥前,淘汰瘫、残、病鸭...
[养鸭技术]蛋鸭在夜间很容易受惊扰,养殖户在夜间查看蛋鸭时管理动作不宜过大,以防蛋鸭受扰影响产蛋。在夜间管理养殖户需掌握以下五项管理技术要点: 一、保持场地安静。产蛋鸭反应灵敏,胆...
[养鸭技术]如何提高蛋鸭产蛋量?是蛋鸭养殖户最为关心的问题。蛋鸭养殖生产过程中要做到管理精细,把握好四季管理的要点,下面就介绍一下具体的管理方法: (一)春晒 春季,风和日丽,气候温暖,饲料...
[养鸭技术]当气温升高到28度以上或饲养条件差时,母鸭就要自然换羽。在换羽期间,绝大多数母鸭停产,少数母鸭虽继续产蛋,但产蛋量减少,蛋品质不良,另外自然换羽的时间需要4~5个月。这时一边换...
[养鸭技术]果园养鸭子的放养密度:根据放养鸭的大小,强弱决定放养密度,遵循宜稀不宜密的原则。一般667平方米(1亩)果园可放养成鸭20-30只。 鸭在果园放养时,鸭觅食时首先是选择各种昆虫,其...
[养鸭技术]肉鸭养殖各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有哪些? 3周龄之前的雏鸭,因自身体温调节机能差,在育雏最初2天育雏室温度应达到33~35℃,绝对不能使温度低于29℃,否则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3日龄后鸭舍温度每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