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鸭瘟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于海峰(黑龙江省甘南县宝山乡畜牧兽医站 162111)
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疱疹病毒引起鸭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接触性传染病。在自然条件下,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传染源为病禽带毒禽。
1 发病
于海峰(黑龙江省甘南县宝山乡畜牧兽医站 162111)
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疱疹病毒引起鸭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接触性传染病。在自然条件下,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传染源为病禽带毒禽。
1 发病情况
甘南县甘南镇饲养肉鸭户李某所饲养的365只肉鸭,2013年9月15日,开始发病,初期病鸭精神沉郁,喜卧,不愿走动,站立时腹围膨大下垂呈企鹅状,触诊腹部有液体波动感,穿刺流腹水。共发病56只,死亡19只。
2 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潜伏期通常为2~4天,体温升高43℃以上,并稽留至中后期,病鸭精神委顿、缩颈垂翅、食欲减少或停食,渴欲增加。病鸭畏光、流泪、眼睑水肿,眼睑周围羽毛沾有脓性分泌物、将眼睑粘连,甚至眼角形成出血性小溃疡。部分病鸭头颈部肿胀,鼻腔流有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呼吸困难,叫声嘶哑,下痢,排出灰白色或绿色稀粪,肛门周围的羽毛沾污并结块,泄殖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严重者黏膜外翻,黏膜面覆盖一层不易剥离的黄绿色假膜。病鸭行动困难甚至伏地不愿移动,不愿下水,强行驱赶时,步态不稳或两翅扑地勉强挣扎而行。后期体温下降,极度衰竭死亡。
3 剖检变化
剖检15只病鸭,可见败血性病变,表现有全身皮肤、黏膜和浆膜出血,皮下组织弥漫性水肿,实质器官严重变性,肝脏肿大,呈青铜色或胆汁状的铜绿色、质脆。脾脏肿大,呈紫黑色斑纹状。卵巢出血,肺充血、出血和水肿。心包膜、肝被膜和气囊壁表面附有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腹膜有渗出性炎症,腹水为淡黄色。肠道黏膜呈卡他性或坏死性炎症。头颈部水肿的病鸭,切开头颈皮肤流出淡黄色透明液体,咽喉部、食道黏膜覆有淡黄色或黄绿色假膜。泄殖腔黏膜病变与食道病变相似,表现为不同程度充血、出血、水肿坏死,法氏囊黏膜充血,有针尖大黄色坏死点,囊壁变薄,内充满白色凝固的渗出物。肠道环带状出血,呈深红色或深棕色,多见于小肠、空肠、腺胃与食道交界处。
4 实验室诊断
采取病死鸭的肝、脾组织,按1∶5加入生理盐水研磨成浆后反复冻融三次,离心,吸取上清液,加“双抗”(青霉素和链霉素各1 000国际单位/毫升)在37℃下处理30分钟,做无菌检测后冷冻备用。绒毛尿囊膜接种10日龄非免鸭胚10枚和尿囊腔接种9日龄鸡胚3枚。结果接种24小时内无死亡,8枚鸭胚于72~118小时内死亡。病毒鉴定进行荧光抗体试验和PCR快速检测,结果为阳性。以无菌接种环分别挑取在麦糠琼脂板上生长的单个菌落制成涂片,待自然干燥后,火焰固定,用革兰氏染色法染色,镜检。细菌为阴性,呈卵圆形、短杆状、单个散在或成双排列,无芽孢和荚膜(www.nczfj.com)。分离培养菌能发酵葡萄糖、蔗糖、甘露醇、山梨醇产酸、产气、不产生硫化氢、不液化明胶、产生靛基质、甲基红试验阳性。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鸭瘟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
5 防治
预防鸭瘟应避免从疫区引进鸭,如必须引进,一定要经过严格检疫,并经隔离饲养2星期以上,证明健康后方能合群饲养。还要禁止在鸭瘟流行区域和野水禽出没区域放牧。发生鸭瘟时应立即采取隔离和消毒措施,对鸭群用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必要时剂量加倍,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大肠杆菌病是由于鸭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致使抵抗力降低而发生,因此,预防本病时应着重于消除不良因素。必须注意饲料质量,避免喂饲腐败、发霉和发酸的饲料。饲料中要有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不要突然改换饲料,喂料要定时定量。饮水应保持清洁,可在饮水中加入适量抗生素或癸甲溴铵。禽舍保持清洁,通风干燥,冬天应注意保暖。孵化场所必须保持清洁干燥,种蛋应进行消毒。
本病可用抗鸭瘟高免血清,进行早期治疗,每只鸭肌肉注射0.5毫升。肌肉注射庆大霉素3毫克/千克体重,卡那霉素15毫克/千克体重,3次/天,连用5天。“复方禽菌灵散”(主要成分为雄黄、藿香)按0.6克/100千克饲料混饲,连用3天。金银花200克,大蒜200克,半边莲200克,香附子200克,车前子150克,陈皮100克,枇把叶100克,甘草100克,上述药用文火煎,口服2次。采取以上措施,治疗7天后,发病的37只鸭,死亡2只,35只痊愈。
原文:养鸭 > 养鸭技术:一例鸭瘟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yajishu/201020137.html
[养鸭技术]一、肉鸭大棚选址及搭建 1.选址及搭建。用于规模养鸭的大棚应建在背风向阳、排水良好、交通方便、靠近水源、地势较高且干燥的地方,为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其朝向最好沿东西方向。棚呈拱形,高...
[养鸭技术]延长蛋鸭产蛋时间,可大大提高养殖效益。蛋鸭产量的高低,除受品种、饲料、管理技术及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外,个体间的差异也很大。因此,可根据蛋鸭的体型、外貌来进行识别。 高产蛋鸭眼大凸出而有...
[养鸭技术] 一、合理使用蛋氨酸来预防生长期肉鸭发生啄羽现象。饲料中缺乏蛋白质、蛋白质品质低或缺乏蛋氨酸是导致肉鸭啄羽的主要原因。肉鸭出现啄羽现象,会使其生长速度降低,肉料比降低,胴体品质下降。因此...
[养鸭技术]麻鸭旱养时间阶段区分:育雏期(0~21天)和育肥期(22天到出栏)。 冬季养殖麻鸭,可以保持较高的环境温度;可以免去鸭子因水浴而致的能量损耗;可以避免体内寄生虫危害,从而获得较高饲料报酬。但麻鸭旱养,...
[养鸭技术]肉鸭养殖到成鸭一般在5周左右,一般来说5周龄左右上市是最为经济的上市日龄,体重2.75~3.0千克,全程料肉比2.0左右。但根据市场的要求,目前有42天左右和53天左右日龄上市的情况。育肥前,淘汰瘫、残、病鸭...
[养鸭技术]蛋鸭在夜间很容易受惊扰,养殖户在夜间查看蛋鸭时管理动作不宜过大,以防蛋鸭受扰影响产蛋。在夜间管理养殖户需掌握以下五项管理技术要点: 一、保持场地安静。产蛋鸭反应灵敏,胆...
[养鸭技术]如何提高蛋鸭产蛋量?是蛋鸭养殖户最为关心的问题。蛋鸭养殖生产过程中要做到管理精细,把握好四季管理的要点,下面就介绍一下具体的管理方法: (一)春晒 春季,风和日丽,气候温暖,饲料...
[养鸭技术]当气温升高到28度以上或饲养条件差时,母鸭就要自然换羽。在换羽期间,绝大多数母鸭停产,少数母鸭虽继续产蛋,但产蛋量减少,蛋品质不良,另外自然换羽的时间需要4~5个月。这时一边换...
[养鸭技术]果园养鸭子的放养密度:根据放养鸭的大小,强弱决定放养密度,遵循宜稀不宜密的原则。一般667平方米(1亩)果园可放养成鸭20-30只。 鸭在果园放养时,鸭觅食时首先是选择各种昆虫,其...
[养鸭技术]肉鸭养殖各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有哪些? 3周龄之前的雏鸭,因自身体温调节机能差,在育雏最初2天育雏室温度应达到33~35℃,绝对不能使温度低于29℃,否则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3日龄后鸭舍温度每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