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新蛔虫病和莫尼茨绦虫病的诊治与预防
犊牛新蛔虫病和莫尼茨绦虫病是犊牛常见的两种肠道寄生虫病。犊牛新蛔虫病的病原体为无饰科的牛新蛔虫寄生于初生犊牛的小肠内,引起肠炎,表现为下泻、腹部膨大和腹痛症状。莫尼茨绦虫是由裸头科莫尼茨属的扩展莫尼茨绦虫和贝氏莫尼次绦虫,寄生于绵羊、山羊、黄牛、水牛的小肠而引起,对羔羊、犊牛危害严重。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犊牛新蛔虫病和莫尼茨绦虫病的诊治与预防。
1、犊牛新蛔虫病
病原体生活史。雌虫长14-30cm,雄虫11-26cm。雌虫在小肠产卵,卵随粪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7-9天发育为幼虫,再经13-15天在壳内蜕化一次,为第二期幼虫(即感染卵)。当牛吞食被感染卵污染的草料或饮水后,幼虫在小肠内逸出,穿过肠壁移行至肝脏、肺脏、肾脏等器官组织,进行第二次蜕化变为第三期幼虫,并停留在这些组织里。待母牛怀孕8.5个月左右,幼虫移至子宫进入胎盘羊膜液中,进行第三次蜕皮,变为第四期幼虫,幼虫被犊牛吞入肠中发育。犊牛出生后第四次蜕皮后长大,经25-31天变为成虫,成虫可在小肠中生活2-5个月,以后逐渐排出。感染卵也可通过乳汁使犊牛感染,主要发生于5月龄以内的犊牛,2周至4月龄犊牛肠内有成虫。在成年牛,只在内部器官组织有移行幼虫,尚未见有成虫寄生。
临床症状。患牛被毛粗乱,体温正常,眼结膜苍白;食欲不振,腹部膨胀,排灰白色稀粪,有时混有血,有特殊腥臭气味;病牛表现为消瘦,臀部肌肉松弛,后肢无力,站立不稳。如虫体过多形成肠梗阻,有疝痛。如犊牛出生后感染,幼虫移行至肺部、支气管时,引起咳嗽。如幼虫在肺部成长,还因肺炎而呼吸困难,口腔有特殊臭气味。一般16-30日龄及6月龄以上的犊牛粪检难见虫卵,1-5月龄犊牛粪检有虫卵。
诊断要点。6月龄以内犊牛易得该病,病牛的主要症状为排灰白色稀粪,有时混有血,有特殊腥臭气味,后肢无力,被毛粗乱,眼结膜呈苍白。如虫体多,形成梗阻有腹痛,体温不高。如果是出生后感染的犊牛,还有咳嗽的症状。1-5月龄犊牛粪检有虫卵。
防治措施。注意牛舍的清洁卫生,牛粪应进行堆肥发酵灭卵,犊牛15-30日龄时进行驱虫。可用左咪唑0.5g,1次内服,1月后再驱虫1次。为防止黏膜因损伤而感染,同时用痢特灵,每千克体重5-10mg,加矽炭银3-7g-次内服,12小时1次。
2、犊牛莫尼茨绦虫病
病原体生活史。扩展莫尼茨绦虫和贝氏莫尼茨绦虫外观不易区别,都是大型绦虫。扩展莫尼茨绦虫长1-5m,最宽处16mm,贝氏莫尼茨绦虫体长可达6m,最宽处26mm。成虫在肠道脱卸的孕节或排出的虫卵随粪排出后,被地螨吞食,六钩蚴在消化道内孵出穿过肠壁入血腔,发育为囊尾蚴,成熟的囊尾蚴始终有感染性。地螨被犊牛吞食后,地螨即被消化而释出似囊尾蚴,吸附于肠壁上,经46-62天发育为成虫,并排出孕节。成虫在牛、羊体内生活期限多为2-6个月,一般为3个月。1. 5-7个月的羔羊和犊牛多感染,往后随年龄增长而获得免疫性。
流行病学。我国西北、内蒙古、东北广大牧区都发生该病,西南、华中局部地区也有流行。地螨是莫尼茨绦虫的中间宿主,白天躲在草皮下或腐殖土下,黄昏或黎明爬出。牛在吃草时吞入。在夏天多雨季节,湿度最高,地螨繁殖最高。气侯干旱时,地螨减少,9-10月有秋雨,数量又上升。该病犊牛最易感。
临床症状。病牛体温不升高,但食欲逐渐减弱;消瘦,贫血;眼结膜苍白,被毛粗乱,精神不振;常腹泻,粪间常可见有白色长方形孕节片,有时一泡粪中有几个或十几个孕节片,肉眼可见其蠕动。虫体较多时会互相缠绕而使肠道阻塞,不排粪而有疝痛。发病后期,病牛体力更差,常卧地不起,磨牙,口角留有泡沫,感觉迟钝。
病理变化。在胸腔、腹腔、心囊有不甚透明或浑浊的液体。肌肉色淡,肠黏膜、心内膜、心包膜有明显出血点,小肠中莫尼茨绦虫寄生处有卡他性炎。笔者曾见一犊牛小肠内有200多条绦虫。有时可见肠扩张臌气、肠套叠等现象。
诊断要点。一般多见于2-3月龄犊牛,体温不高,消瘦,贫血,眼结膜苍白,粪中可见有长方形白色孕节片,肉眼可见蠕动,粪检有虫卵,后期卧地不起,磨牙。
防治措施。在草地放牧33-35天之间应驱虫1次,经15天后再驱虫1次。对有污染的草地,为防止地螨危害,应深耕和种植三叶草。对病犊应迅速驱虫及对症疗法。①用喹吡酮,每千克体重2.5-10mg,一次服用;或用氯硝柳胺(灭绦灵),每千克体重2-3mg(-般3-6月犊牛,一次可用120-150mg),一次服用;还可用硫酸铜,每千克体重2~3mg配成1%溶液(一般3-6月龄犊牛,一次可用120-150mg),口服。②对肠道消炎,用磺胺脒5-10g,矽炭银5-10g,口服,12小时1次。③如犊牛腹泻,有脱水现象,应予以补液。
犊牛莫尼茨绦虫病的症状及防治:
一、临床症状。犊牛患该病后,被毛逆乱,体质消瘦,四肢无力,体温可达39.8℃,口色淡白,舌苔滑腻,病牛出现回转运动,空口咀嚼,口吐白沫等症状。根据临床症状,对该牛排出的稀便,笔者进行观察,在粪便中发现大量圆形虫卵和节片,用饱和盐水进行漂浮检查,也发现大量虫卵和节片,结合临床症状和粪便检查综合分析后,诊断为莫尼茨绦虫病。
二、治疗。笔者根据病牛体质,采用了抚正祛邪辩证施治,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原则进行治疗。对其进行扶正、固本、灌服一剂益气黄芪散进行驱虫。处方如下:
黄芪60克、升麻10克、生地12克、党参30克、青皮25克、泽泻12克、白术30克、茯苓24克、生姜9克、甘草1-5克、黄柏(酒)15克,同时灌服丙硫苯咪唑20毫克100片,母牛240片。
三、预防。⑴在春季每35-40天进行一次驱虫;⑵避免在潮湿、有地螨孽生的草地放牧;⑶凡是发现异常应及早诊治,以免耽误治疗时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原文:养牛 > 养牛养殖技术:犊牛新蛔虫病和莫尼茨绦虫病的诊治与预防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niujishu/201030348.html
[养牛养殖技术]该病是由于采食大量含硝酸盐、亚硝酸盐的饲草,饲料而引起的急性中毒。发病时可视粘膜发绀,呼吸困难等急性贫血性缺氧症,牛最易发。 1、病因。大量使用家畜粪尿,硝酸铵和除草剂,以...
[养牛养殖技术]改良牛具有体型大、增重快、产肉率高等特点。但尽管改良牛有生长和发育快的遗传性,若饲养条件跟不上,获得的遣传性也不可能成为显性,甚至没有本地牛耐粗饲、适应性强的特点,致使...
[养牛养殖技术]预防牲畜传染病的发生,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加强环境卫生。经常清扫消毒,及时消灭病原体及蚊、蝇、鼠等传播媒介;2、不引人传染源。从外地购人牲畜时,应在当地兽医站的指导...
[养牛养殖技术]1、要确保饲草饲料的相对稳定,防止突然变换牛的肥育期间,尤其是强度肥育或快速催肥。若突然变换,必然引起瘤胃内环境改变,直接影响瘤胃微生物区系和发酵活动,导致降低发酵度和饲...
[养牛养殖技术]牛肺疫:牛肺疫又名为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牛胸膜肺炎状支原体所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病牛或带菌牛是主要传染源,病原体随呼吸和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经消化道或...
[养牛养殖技术]犊牛喂料过早或过晚,对其生长发育和健康都不利。实践证明,犊牛3周龄开始喂给草料最为适宜。 犊牛在3周龄以内,前胃(瘤胃、网胃、瓣胃)都很小,不具备消化草料的能力,也没有微生物...
[养牛养殖技术]食管阻塞是由于吃了过大的块根料,如甘薯,大头菜、甜菜、萝卜、白菜根及有些粗硬的干草等,这些大块食物阻塞在食管内不能进又不能出,即引起了食管阻塞。症状发病前一切正常。饲喂...
[养牛养殖技术](1)舍饲肉牛一般每天饲喂两次,这样便于安排和管理,但是研究表明增加饲喂次数,延长采食时间,可使肉牛酮体脂肪厚度,通体重量提高,降低酮体的瘦肉含量。(2)肉牛日粮中添加一定数量的酶类...
[养牛养殖技术]一、建立消毒制度谢绝外来人员参观入场。肉牛场门、各区入口处消毒池内要保持有高浓度消毒液,并要时常更换。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更换衣、帽、鞋,经紫外线消毒15分钟后才能入...
[养牛养殖技术]犊牛坏死性喉炎俗称犊牛白喉。它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一种特殊的恶性型坏死杆菌病。临床以口腔黏膜、齿龈硬肿、坏死和溃疡及肺炎为特征。 一、临床症状犊牛白喉多发生在1~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