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 >>
 
位置:农村致富经 >> 养牛 >> 养牛养殖技术 >> 浏览文章

肉牛气肿疽的流行病学 肉牛气肿疽的临床症状及防控

2017年09月06日 来源:农村致富经(www.ncZfj.com) 作者:现代畜牧科技/谢志刚
内容摘要:气肿疽俗称黑腿病或鸣疽,是一种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的主要特征是躯体肌肉丰满部位(如胸、臀、股、腰部等)形成气性肿胀,用手按压会发出捻发音,且产生酸臭味的气体。该病往往快速发生,传
 

气肿疽俗称黑腿病或鸣疽,是一种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的主要特征是躯体肌肉丰满部位(如胸、臀、股、腰部等)形成气性肿胀,用手按压会发出捻发音,且产生酸臭味的气体。该病往往快速发生,传播迅速,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治疗容易发生死亡,应采取防治措施。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肉牛气肿疽的流行病学 肉牛气肿疽的临床症状及防控。

5.6.jpg

1、流行病学

气肿疽梭菌是引起该病的病原,是一种专性厌氧菌,菌体两端钝圆,没有荚膜,具有鞭毛,能够自行运动,且会在菌体中央或者偏向一端处形成芽胞。该菌的繁殖体具有较弱的抵抗力,但形成芽胞后具有非常强的抵抗力,能够在土壤中生存5年之久,且胃液对芽胞毒力没有任何影响。

自然感染情况下,通常是黄牛容易发生,而奶牛、水牛、牦牛的易感性相对较小。牛通常在0.5~5岁发病,特别是1~2岁发病率较高。一般来说,肥壮牛相比于瘦弱牛更容易发病,有时羊、猪、骆驼也能够感染该病。病牛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即其分泌物、排泄物以及没有妥善处理的尸体,且土壤、水源以及饲料污染菌体后可持续作为传染源。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也能够通过吸血昆虫或者皮肤损伤传播,还有可能经由深部创伤发生感染。一般是当年出生的犊牛容易被传染,在发病死亡牛的数量中超过90%,而老龄牛患病后通常不会表现出临床症状,但感染的病菌会长时间存在于消化道内,从而持续向外界排菌,当条件适宜时就会导致犊牛感染而出现发病。

2、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该病通常具有3~5天的潜伏期,病牛都呈急性经过,有些体温能够升高达到42℃,有些出现跛行,且肌肉丰满处会出现肿胀,这些肿胀部位初期具有热感且伴有疼痛,而后期至逐渐变冷,且痛感消失。患处呈黑色或者暗红色,皮肤变得干硬,用手按压会发出明显的捻发音,敲击会发出鼓音。将患部切开后会有酸臭的液体从切口处流出,并混杂红色的泡沫。一般来说,胸部、臀部、腿上部发生肿胀,其局部淋巴结发生充血、肿大。病牛症状严重时,精神萎靡,只能够卧地不起,呼吸困难,反应淡漠,采食废绝,停止反刍、排粪,最后体温出现降低又略微回升的现象,之后快速发生死亡。

剖检病死牛,发现尸体明显臌胀、快速腐败,肌肉丰满处产生捻发音。鼻孔有血样泡沫流出,阴道口和肛门会流出血样液体,患处肌肉呈黑红色,肌间含有大量的气体,使其类似于疏松多孔的海绵状,并散发酸败气味。局部皮肤发生坏死,皮下组织存呈黄色或者红色胶样,有些部位会存在小气泡或者发生出血。肝脏、肾脏呈暗黑色,往往由于充血而略微肿大,还存在豆粒大小至核桃大小的坏死灶。胸、腹腔以及心包存在暗红色、红色的渗出液。

3、防控措施

免疫接种。气肿疽病可使用气肿疽明矾菌苗进行预防。任何年龄的牛均皮下注射5 mL疫苗。对于小于6月龄的犊牛,在6月龄时要再进行1次注射。牛接种疫苗经过14天就能够形成良好的免疫力,并持续6个月进行保护。对于疫病的流行地区,每头牛第1年进行2次注射,之后每年进行1次注射,至少需要连续进行3年免疫,确保牛群能够在3年内得到免疫保护,一般有效防控和净化该病。

应急处理。发现疫情后要立即封锁牛场,并逐头对整个牛群进行检查,对于病牛和疑似病牛要就地隔离,并采取积极的治疗,同时还要对同群没有发病牛的动态进行密切观察,以便及时发现新感染病牛而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另外,对于同群没有发病的牛、附近全部牛以及邻近疫区的同一放牧场内放牧或者较近距离的放牧场的牛都要紧急接种气肿疽菌苗,此外,病死牛尸体禁止食用或者剥皮,且要连同其污染的垫草等一起进行深埋或者烧毁等无害化出,并使用3%~5%福尔马林对污染的圈舍、场地进行消毒。

药物治疗。牛发病后要立即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如果延误治疗就容易发生死亡。临床上,一般根据病牛的实际情况选择采取中西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以消除病因、抗菌消炎为治疗原则。病牛早期可静脉注射150~200 mL抗气肿疽血清,如有需要经过12 h可再进行1次重复注射。发病初期,病牛也可使用抗菌素(如四环素、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进行治疗,效果较好。病牛可每次肌肉注射100万~200万IU青霉素,每天2次;或者每次取2~3 g四环素,添加在2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均匀后用于静脉注射,每天2次。病牛可内服500 mL液体石蜡(植物油)、10 g鱼石脂、15 mL白酒,用于清除胃肠有毒物质;内服由20 g磺胺脒、10 g亚硝酸铋、10 g萨罗以及适量常水组成的混合溶液,用于止泻,并保护胃肠黏膜。对于肿胀部位,早期不适合切开,而是在周围进行皮下或者肌肉分点注射适量的0.25%~0. 5%普鲁卡因青霉素溶液或者3%双氧水。病程中后期,可选择在防散毒的条件下将其切开,清除坏死组织后使用3%双氧水或者2%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彻底冲洗。此外,病牛还可根据全身状况采取对症治疗,如强心补液、解毒等。病牛一般可静脉注射由2000~3000 mL 5%葡萄生理盐水、500~800 mL 5%碳酸氢钠溶液、200~300 mL樟脑酒精葡萄糖液组成的混合溶液1次。

3.jpg

肉牛气肿疽的病原
本病病原是气肿疽梭菌,革兰氏阳性,有周身鞭毛能运动,在体外可形成芽胞,专性厌氧,芽胞的抵抗力极强,在土壤中可存活3年以上,在液体中的芽胞可耐受20分钟煮沸,0.2%升汞在10分钟内杀死芽胞,3%福尔马林15分钟杀死,盐腌肌肉可存活2年以上,在腐败肌肉中可存活6个月。
在自然条件下,气肿疽主要侵害黄牛。
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畜,传递因素是土壤。病畜体内的病菌进入土壤,以芽胞形式长期生存于土壤,动物采食被这种土壤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经口腔和咽喉创伤侵入组织,也可由松弛或微伤的胃肠粘膜侵入血流而感染全身。
本病常在地区的牛、6个月龄至3岁间容易感染,但幼犊或其他年龄的牛也有发病的,肥壮牛似比瘦牛更易患病。
气肿疽梭菌为两端钝圆的粗大杆菌,长2-8微米,宽o.5-0.6微米。能运动、无荚膜,在体内外均可形成芽胞,能产生不耐热的外毒素。芽胞抵抗力强,可在泥土中保持5年以上,在腐败尸体中可存活3个月。在液体或组织内的芽胞经煮沸20分钟、o.2%升汞10分钟或3%福尔马林15分钟方能杀死。
流行特点
自然感染一般多发于黄牛、水牛、奶牛、牦牛、犏牛易感性较小。发病年龄为0.5-5岁,尤以1-2岁多发,死亡居多。猪、羊、骆驼亦可感染。病牛的排泄物、分泌物及处理不当的尸体,污染的饲料、水源及士壤会成为持久性传染来源。
该病传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深部创伤感染也有可能。本病呈地方性流行,有一定季节性,夏季放牧(尤其在炎热干旱时)容易发生,这与蛇、蝇、蚊活动有关。
症状
潜伏期3-5天,最短1-2天,最长7-9天,牛发病多为急性经过,潜伏期3-5天,往往突然发病,体温达41℃-42℃,早期出现轻度跛行,食欲和反刍停止。相继在多肌肉部位发生肿胀,初期热而痛,后来中央变冷无痛。患病部皮肤干硬呈暗红色或黑色,有时形成坏疽,触诊有捻发音,叩诊有明显鼓音。切开患部皮肤,从切口流出污红色带泡沫酸臭液体,这种肿胀发生在腿上部、臀部、腰、荐部、颈部及胸部。此外局部淋巴结肿大。食欲反刍停止,呼吸困难,脉搏快而弱,最后体温下降或再稍回升。一般病程1-3天死亡,也有延长到10天的。若病灶发生在口腔,腮部 肿胀有捻发音。发生在舌部时,舌肿大伸出口外。老牛发病症状较轻,中等发热,肿胀也轻,有时有疝痛臌气,可能康复。
主要病变,尸体显著膨胀,鼻孔流出血样泡沫,肛门与阴道口也有血样液体流出,肌肉丰满部位有捻发音。皮肤表现部分坏死。皮下组织呈红色或黄色胶样,有的部位杂有出血或小气泡。胸、腹腔及心包有红色、暗红色渗出液。
病理变化
尸体迅速腐败和臌胀,天然孔常有带泡沫血样的液体流出,患部肌肉黑红色,肌间充满气体,呈疏松多孔之梅绵状,有酸败气味。局部淋巴结充血、出血或水肿。肝、肾呈暗黑色,常因充血稍肿大,还可见到豆粒大至核桃大之坏死灶;切面有带气泡之血液流出,呈多孔海绵状。其他器官常呈败血症的一般变化。
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典型症状及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其病理诊断要点为:
1、丰厚肌肉的气性坏疽和水肿,有捻发音;
2、丰厚肌肉切面呈海绵状,且有暗红色坏死灶;
3、丰厚肌肉切面有含泡沫的红色液体流出,井散发酸臭味。炭疽、巴氏杆菌病及恶性水肿也有皮下结缔组织的水肿变化,应与气肿疽相区别。炭疽、巴氏杆菌病与气肿疽之区别参见本节炭疽病之诊断。气肿疽与恶性水肿的区别:恶性水肿的发生与皮肤损伤病史有关;恶性水肿主要发生在皮下,且部位不定;恶性水肿无发病年龄与品种区别。
预防治疗
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区性,有本病发生的地区可用疫苗预防接种,是控制本病的有效措施。
病畜应立即隔离治疗,死畜禁止剥皮吃肉,应深埋或焚烧。病畜厩舍围栏、用具或被污染的环境用3%福尔马林或0.2%升汞液消毒,粪便、污染的饲料、垫草均应焚烧。
在流行的地区及其周围,每年春秋两季进行气肿疽甲醛菌苗或明矾菌苗预防接种。若已发病,则要实施隔离、消毒等卫生措施。死牛不可剥皮肉食,宜深埋或烧毁。早期之全身治疗可用抗气肿疽血清150--200毫升,重症患者8-12小时后再重复一次。实践证明,气肿颅期应用青霉素肌肉注射,每次100万-200万国际单位,每日2-3次;或四环素静脉注射,每次2-3克,溶于5%葡萄糖2000毫升,每日1-2次;会收到良好的作用。早期之肿胀部位的局部治疗可用0.25%-0.5%昔鲁卡因溶液10-20毫升溶解青霉素80万-120万国际单位在周围分点注射,可收到良好效果。

原文:养牛 > 养牛养殖技术:肉牛气肿疽的流行病学 肉牛气肿疽的临床症状及防控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niujishu/201029048.html

 
上一篇:肉牛猝死症的病因 肉牛猝死症的临床症状及其防治
下一篇:影响母牛发情鉴定的因素 母牛发情鉴定四法
扩展阅读:

[养牛养殖技术]该病是由于采食大量含硝酸盐、亚硝酸盐的饲草,饲料而引起的急性中毒。发病时可视粘膜发绀,呼吸困难等急性贫血性缺氧症,牛最易发。 1、病因。大量使用家畜粪尿,硝酸铵和除草剂,以...

[养牛养殖技术]改良牛具有体型大、增重快、产肉率高等特点。但尽管改良牛有生长和发育快的遗传性,若饲养条件跟不上,获得的遣传性也不可能成为显性,甚至没有本地牛耐粗饲、适应性强的特点,致使...

[养牛养殖技术]预防牲畜传染病的发生,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加强环境卫生。经常清扫消毒,及时消灭病原体及蚊、蝇、鼠等传播媒介;2、不引人传染源。从外地购人牲畜时,应在当地兽医站的指导...

[养牛养殖技术]1、要确保饲草饲料的相对稳定,防止突然变换牛的肥育期间,尤其是强度肥育或快速催肥。若突然变换,必然引起瘤胃内环境改变,直接影响瘤胃微生物区系和发酵活动,导致降低发酵度和饲...

[养牛养殖技术]牛肺疫:牛肺疫又名为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牛胸膜肺炎状支原体所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病牛或带菌牛是主要传染源,病原体随呼吸和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经消化道或...

[养牛养殖技术]犊牛喂料过早或过晚,对其生长发育和健康都不利。实践证明,犊牛3周龄开始喂给草料最为适宜。 犊牛在3周龄以内,前胃(瘤胃、网胃、瓣胃)都很小,不具备消化草料的能力,也没有微生物...

[养牛养殖技术]食管阻塞是由于吃了过大的块根料,如甘薯,大头菜、甜菜、萝卜、白菜根及有些粗硬的干草等,这些大块食物阻塞在食管内不能进又不能出,即引起了食管阻塞。症状发病前一切正常。饲喂...

[养牛养殖技术](1)舍饲肉牛一般每天饲喂两次,这样便于安排和管理,但是研究表明增加饲喂次数,延长采食时间,可使肉牛酮体脂肪厚度,通体重量提高,降低酮体的瘦肉含量。(2)肉牛日粮中添加一定数量的酶类...

[养牛养殖技术]一、建立消毒制度谢绝外来人员参观入场。肉牛场门、各区入口处消毒池内要保持有高浓度消毒液,并要时常更换。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更换衣、帽、鞋,经紫外线消毒15分钟后才能入...

[养牛养殖技术]犊牛坏死性喉炎俗称犊牛白喉。它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一种特殊的恶性型坏死杆菌病。临床以口腔黏膜、齿龈硬肿、坏死和溃疡及肺炎为特征。 一、临床症状犊牛白喉多发生在1~4月...

整站推荐:
致富要有的“三只眼”
眼光,是人们对事物性质的判断,对事件发展前景的预测。一个人的眼光如何,往往决定着事业的...
未来农村什么人最赚钱?在农村只有这5种人将最赚钱!
种植养殖都是赚辛苦钱,干什么赚钱,种玉米、种水稻、种蔬菜、种果树、搞养殖?都不是。什...
未来十年,有机农业原来有这么多赚钱机会!
2017年7月,中央深改小组第37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
养猪不赚钱?换个品种,年赚百万
近些年猪肉价格持续起伏变换,养殖户常常的苦不堪言,许多养殖户不得不另觅出路。下面具体...
在农村做这十个项目,又有补贴又能赚钱
近几年农村出台了很多好政策,国家更是积极扶持农业政策,支持农业向资源节约、高效生态转...
这10种最实在的赚钱办法教给你,农民要看看
赚钱是我们每个人的想要的,这10种最实在的赚钱办法教给你,农民要看看! 1、田园欢乐谷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