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牛亚临床型乳房炎的诊断
李湘雯
(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 114300)
乳房炎迄今仍是影响乳业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亚临床型由于乳房内没有明显的发炎性病变,而只能靠实验室检查确诊。可采用许多方法检测亚临床型乳房炎,这些方法主要包括检测体细胞数或乳汁中的感染菌。乳汁的变化包括细胞数量的变化和生化特性的变化。大多数方法是基于实验室进行检测的,也可采用加利福尼亚乳房炎检测法(CMT)和电传导检测法。检测方法分为以下三类,既能单独应用,又能联合应用。
1 细胞检查
健康、非感染的乳腺分泌的乳汁中含有一些体细胞,即巨噬细胞、嗜中性细胞和淋巴细胞,通常这些体细胞的数量小于5×104个/mL。发生乳房炎时,体细胞数量增加,主要是嗜中性白细胞浸润的结果。亚临床感染时,体细胞数超过2×105个/mL。因发病的动力学特性不同,体细胞的数量也不相同,有时会低于2×105个/mL。
临床型乳房炎发生时体细胞数上升,通常超过5×106个/mL。用显微镜或电子计数法对体细胞进行计数。也可采用其他方法,如加利福尼亚检测法(CMT)或氢氧化钠法对体细胞数进行简单估测,即基于细胞核苷酸与反应剂(加利福尼亚检测或氢氧化钠法)之间的凝胶反应进行检测。该反应结果分为0~4,共5个等级,为3级和4级时乳房感染的可能性高。这种计数方法的优点是简便、价廉、可重复和可对单个乳区进行检测。大部分国家采用奶桶中的奶来检测乳中体细胞数,并以此检测牛群乳房炎的发生情况。另外,在大多数国家对个体牛的体细胞数进行检测,即进行间歇性或有规律性地检测。乳中体细胞数持续升高时,牛群中亚临床型感染的发病率高。牛群的体细胞数小于2×105个/mL时,与亚临床型乳房炎相关的经济损失就小,但是这种牛群仍会出现临床型乳房炎的高发率,从而使牛场遭受明显的经济损失。
2. 细菌检查
挤奶工在收集奶样时,乳头管有少量细菌生长,但健康乳腺中分泌的乳汁是无菌的。所以无菌采集乳样进行细菌检测是鉴定乳房感染的关键。乳腺感染时每毫升乳中的细菌数变动很大。非常仔细地采集乳样,没有受到污染时,即使检到少量的细菌,也认为有诊断意义。细菌学检查的优点是只需判断奶样是阳性还是阴性,但其他检测方法需要设定界限值。不同奶牛之间和牛群之间,该界限值不同。
无菌技术采集适当的乳样检查细菌。检查前可对乳样进行冷冻(-20℃),但冷冻会减少致病菌的数量(特别是革兰氏阴性菌),也不能进行细胞检查和某些生化检测。引发牛乳房炎的大部分致病菌通常能够在血液琼脂培养基上的有氧条件下生长。一些比较少见的致病菌,如厌氧菌(支原体属和钩端螺旋体属)需要更加专业的培养技术,不适合于一般实验室的操作。在血液琼脂中加入0.1%的七叶苷有助于从其他链球菌中分离乳房链球菌。即在血液琼脂平板的表面添加一定量的乳汁,37℃条件下培养24~48小时,奶样分散成乳滴样。细胞学检查的优点是能对致病菌进行鉴定,并可进行抗菌药的药敏试验。有些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呈间歇性地从乳汁中排出,且其数量少。在这种情况下,因稀释放应,不能分离到病原菌,产生阴性结果,所以需要重复采样,以确定所得结果为阴性。细菌学检查的不足之处是费用高,操作复杂且耗时长[养殖网:www.nczfJ.com/]。
3 生化和其他检查
乳汁中离子组成的明显变化是Na+和Cl-含量升高,K+含量下降。可直接对各种离子进行检测,但通常用导电性的增加来检测离子组分的净度化。现有实验性和农场性的检测仪表。有些国家设有市售的电极挤奶器,以便在挤奶时检测乳汁的导电率。其他各种因素,如发情期也会影响乳汁的导电性。大部分导电仪只能测定所有乳区的混合乳,因而具有稀释效应,使检测值不够准确。然而,就大部分泌乳参数来说,不同牛群间,健康乳区和感染乳区的乳导电率检测值有重叠性,且各有不同,从而使诊断的界限值不够准确。乳糖浓度的降低比较常见,可用于乳房炎的诊断,但乳样间的差别很小。
乳汁中酶的含量也发生变化。有些酶含量的变化与体细胞数的增加有关(如过氧化氢酶),其他酶的变化与分泌型细胞的损伤相关(如部分N-乙酰葡糖胺糖苷酶增加),或与通透性增加相关(纤溶酶)。现已广泛地对N-乙酰葡糖胺糖苷酶进行检测,发现此含量与体细胞数和感染率之间有高度的相关性,可作为乳房炎检测的简便手段。
血清成分漏入乳腺时可将其作为炎症检测的指标。最常研究的是抗胰蛋白酶和牛血清白蛋白。现已建立了抗胰蛋白酶的自动检测方法,这种方法比牛血清白蛋白的检测更加敏感。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niujishu/201026669.html
[养牛养殖技术]该病是由于采食大量含硝酸盐、亚硝酸盐的饲草,饲料而引起的急性中毒。发病时可视粘膜发绀,呼吸困难等急性贫血性缺氧症,牛最易发。 1、病因。大量使用家畜粪尿,硝酸铵和除草剂,以...
[养牛养殖技术]改良牛具有体型大、增重快、产肉率高等特点。但尽管改良牛有生长和发育快的遗传性,若饲养条件跟不上,获得的遣传性也不可能成为显性,甚至没有本地牛耐粗饲、适应性强的特点,致使...
[养牛养殖技术]预防牲畜传染病的发生,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加强环境卫生。经常清扫消毒,及时消灭病原体及蚊、蝇、鼠等传播媒介;2、不引人传染源。从外地购人牲畜时,应在当地兽医站的指导...
[养牛养殖技术]1、要确保饲草饲料的相对稳定,防止突然变换牛的肥育期间,尤其是强度肥育或快速催肥。若突然变换,必然引起瘤胃内环境改变,直接影响瘤胃微生物区系和发酵活动,导致降低发酵度和饲...
[养牛养殖技术]牛肺疫:牛肺疫又名为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牛胸膜肺炎状支原体所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病牛或带菌牛是主要传染源,病原体随呼吸和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经消化道或...
[养牛养殖技术]犊牛喂料过早或过晚,对其生长发育和健康都不利。实践证明,犊牛3周龄开始喂给草料最为适宜。 犊牛在3周龄以内,前胃(瘤胃、网胃、瓣胃)都很小,不具备消化草料的能力,也没有微生物...
[养牛养殖技术]食管阻塞是由于吃了过大的块根料,如甘薯,大头菜、甜菜、萝卜、白菜根及有些粗硬的干草等,这些大块食物阻塞在食管内不能进又不能出,即引起了食管阻塞。症状发病前一切正常。饲喂...
[养牛养殖技术](1)舍饲肉牛一般每天饲喂两次,这样便于安排和管理,但是研究表明增加饲喂次数,延长采食时间,可使肉牛酮体脂肪厚度,通体重量提高,降低酮体的瘦肉含量。(2)肉牛日粮中添加一定数量的酶类...
[养牛养殖技术]一、建立消毒制度谢绝外来人员参观入场。肉牛场门、各区入口处消毒池内要保持有高浓度消毒液,并要时常更换。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更换衣、帽、鞋,经紫外线消毒15分钟后才能入...
[养牛养殖技术]犊牛坏死性喉炎俗称犊牛白喉。它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一种特殊的恶性型坏死杆菌病。临床以口腔黏膜、齿龈硬肿、坏死和溃疡及肺炎为特征。 一、临床症状犊牛白喉多发生在1~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