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结核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其防控方法
1 流行特点
易感宿主。二十多种禽类和五十多种哺乳动物都能够感染该病,且人类也能够感染。其中牛是非常敏感的一种动物,奶牛最为敏感。牛结核病与人结核病能够彼此传播,也就是人结核分枝杆菌能够导致牛发生感染,而牛分枝杆菌也能够导致人以及猪、山羊、犬等其他动物发生感染。
传染源。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牛、其他患病家畜以及病人。其排出的粪尿、痰液、乳汁以及生殖道分泌物都能够含有病菌,导致空气、土壤、饮水、饲料、食物、饲槽、饲养用具以及环境都被污染,从而成为该病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进行传播。前者是指健康牛群食入污染有病菌的饮水和饲草料而发生感染,人类食用没有严格处理的带有病菌的奶或肉制品而发生感染。后者是指病牛在打喷嚏或者咳嗽时,将含有病菌的分泌物以飞沫的形式散布在空气中,或者排出的排泄物干燥后导致尘埃上附着病菌,在空中飞扬,导致健康人畜吸入这种带菌的尘埃而发生感染。该病还能够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交配以及胎盘而造成传播。奶牛采取集中饲养时,如果因少数出现发病而没有及时进行隔离,就会快速扩散至全群。
2. 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情况下,奶牛感染该病后具有长短不同的潜伏期,可从数天到数年,短的一般在16~45天左右,长的能够达到几个月,甚至长达数年。病牛在临床上通常呈慢性经过,主要特征是干咳、产乳量减少、体质消瘦等。另外,根据病牛不同组织器官侵入病原菌,使其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不同。其中肺结核和肠结核比较常见,往往伴有淋巴结核。
肺结核:病牛发病初期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出现短促的干咳和轻度呼吸困难,午后或者夜间出现低烧。随着病程的进展,食欲不振,消化功能发生紊乱,出现贫血,逐渐消瘦,产奶量下降,呼出散发腐臭味的气体,症状严重时其呼吸音类似“拉风箱”声。肠结核:通常是犊牛容易发生,病牛体质快速消瘦,往往会出现顽固性腹泻和腹痛,且有黏液和脓汁混杂在粪便中。生殖器官结核:病牛的生殖功能会发生紊乱,容易流产,且通常有黄白色的絮片或者黏脓性分泌物从阴道流出,或者引起不孕。乳房结核:病程进展比较缓慢,病牛乳房上淋巴结发生肿大,乳房形成硬结,但没有热痛感,产奶量减少,分泌稀薄如水的乳汁,往往混杂乳凝块,全身低热,咳嗽,逐渐消瘦,最终由于严重衰竭而发生死亡[养殖网:www.nczfJ.com/]。
3 防控措施
定期检疫。防治该病传播的最有效方式是定期进行检疫,通常健康牛群每年进行2次检疫,假定健康牛群每年进行4次检疫。牛群没有经过检疫或者结核阳性反应的检出率超过3%,要采取皮内注射适量的结核菌素,同时配合点眼进行检疫。对于健康牛群以及传染率低于3%的假定健康牛群,也要采取皮内注射适量结核菌素方法进行检疫。犊牛群,第1次检疫在20~30日龄,第2次检疫在100~120日龄,第3次检疫在6月龄。如果奶牛经过检疫显示合格,则要发放健康证,确保每牛一证,证随牛走。引进奶牛时,必须经过严格的隔离检疫,只有采取结核菌素变态反应结果呈阴性者才能够停止隔离,采取混群饲养。如果检出可疑牛,则要经过2个月再进行1次复检,当两次结果都为可疑时才能够判定呈阳性。对于可疑奶牛要集中在一个固定的偏僻场地进行饲养,患病奶牛所产的犊牛要立即与母牛隔离,吮食3~5天初乳后转入中转站内饲喂,并进行3次检疫。只有3次检疫都呈阴性,才能够混入健康群饲养。对于检出的阳性奶牛,则要在专业防疫人员的监督下立即进行扑杀,并对尸体采取无害化处理,如深埋、焚烧等。
加强消毒。严格遵守兽医防疫制度,通常每个季度对全场进行1次彻底消毒,且牛舍、牧场人口处要设有消毒池,运动场、牛舍每月进行1次消毒,饲养用具每旬进行1次消毒。发现阳性病牛时要立即采取1次临时的大面积消毒。粪便要采取堆积发酵,进出人员和车辆都要进行严格消毒,可选择使用3%~4%福尔马林、5%来苏儿、10%漂白粉等消毒液。
加强管理。饲养人员,尤其是奶牛场的工作人员,每年必须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只有确认健康且持证才能够上岗工作,且工作人员的工作服以及饲养用具要确保清洁卫生,经常进行清洗消毒,禁止带出牛舍,禁止患有结核病的人员接近牛群。奶牛饲养场的生产区必须与生活区完全隔离,且场内禁止饲养其他动物,同时避免其他动物出入牛场。此外,还要加强消灭蝇、鼠等,防止传播病原。
中、西药物治疗。对于患病的成年奶牛,可每头每次肌肉注射5.O~7. 5g链霉素,每天2次;或者每头每次肌肉注射5.0~7.5g卡那霉素,每天2次。另外,病牛可口服中药白芨贝母散和西药异烟肼片,并配合在病牛的苏气主、副穴内注射适量的链霉素和异烟肼针剂,治疗效果较好。
原文:养牛 > 奶牛养殖:奶牛结核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其防控方法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niujishu/201026099.html
[奶牛养殖]腐蹄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家畜这一类动物的几率是非常大的,这种病一旦患上就很难治好,而且病状比较恶劣,会出现一些烂蹄的现象,包括运动障碍以及食欲减退和跛行的症状,所...
[奶牛养殖]近年来,畜牧业在我国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奶牛业在畜牧养殖中投入较高,但在养殖管理的诸多环节上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因素,影响了奶牛产奶性能的发挥,造成奶牛产乳量减少,效益不高,阻碍了畜牧业的发展。下面小...
[奶牛养殖]养殖业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常常表现为农作物生产的副业,即所谓"后院养殖业"。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产业。例如:蛋鸡业、肉鸡业、奶牛业、肉牛业、养猪业等。 对我国广大的农民朋...
[奶牛养殖]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鲜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一些企业和农户纷纷投资养奶牛,但因奶牛品种不良,饲养户科学管理水平低,致使奶牛产奶量低、经济效益差。科学的饲养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产...
[奶牛养殖] 奶牛阴道脱出指病牛阴道上壁从阴道口的球状翻出。奶牛阴道脱出是一种临床中容易发生的产科病,通常在妊娠末期、产后发生。轻者在卧地时会脱出,而站立时又会缩回,重者在站立时也无法缩回。如果长时...
[奶牛养殖]奶牛巴贝斯虫病是一种对奶牛生产造成严重危害的寄生虫病,是由多种巴贝斯虫而导致的一种血液原虫病,主要通过蜱虫传播,常见的是急性型。该病呈季节性和地区性流行,主要在7~9月发生,具有8~15天的潜...
[奶牛养殖]奶牛可以受到4种脂螨(疥螨、足螨、痒螨、蠕形螨)、6种虱、皮肤蠕虫、蝇蛆(螺旋蝇蛆)以及各种蝇类的感染。寄生虫性皮肤病最常见于冬天舍饲的奶牛,许多皮肤病不能仅根据临床症状做出鉴别诊断,必须进行实...
[奶牛养殖]奶牛育种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延长奶牛使用年限,而想通过遗传来改变奶牛的使用年限并不现实,因为奶牛的使用年限遗传力都很低,所以只能通过其它因素来延长其使用年限。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奶牛使...
[奶牛养殖]围产期一般指奶牛产前21天至产后14天,其中前三周为围产前期,也称为干奶后期,后两周为围产后期也叫泌乳初期。围产期奶牛经历了干奶、日粮结构变化、饲养环境改变、分娩、产奶等生理与代谢变化,饲养管...
[奶牛养殖]青贮饲料营养丰富、多汁、适口性强,家畜喜食。随着青贮饲料在当前养殖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合理应用青贮饲料喂奶牛,可以提高奶牛产奶量。但如果饲喂不科学,则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