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病的流行与防治
张忠旭
(河北省承德县农牧局,河北承德067400)
摘要:近几年,全国范围内的养牛业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就是牛场发生的疾病增多,防治不及时或者措施不当会给饲养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饲养者应该了解牛病的流行情况,从而掌握正确的防治方法,避免牛场产生损失。
养殖业在我国最近几年有了快速的发展,养牛场的增加是随着人们对牛肉的需求增加而增长,该事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疾病问题。养殖业要想获得经济效益,必须要先处理好牛的疫病问题,控制牛的疫病影响。合理的进行养牛是我国养牛业能够获得经济效益的主要方式。
1 流行特点
当前牛常发的疫病有口蹄疫、轮状病毒感染、冠状病毒感染、恶性卡他热、牛流行热、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布氏杆菌病和副结核病等呈世界性分布,各国发生程度不同。同时流行新的病毒性传染病,如牛玻纳病、心水病、中山病、赤羽病、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茨城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等。其中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已成为危害我国养牛业的重要疫病。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具有腹泻、急慢性黏膜病,持续性感染、免疫耐受等临床特征,是引起我国牛发生腹泻、流涎和口腔溃疡的重要疫病之一。牛传染性鼻气管炎临床上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妊娠母牛引起流产和死胎,2~4月龄犊牛引发脑炎,母牛生殖道黏膜坏死等多种病症。
当前,一些常见的牛源性的人畜共患病,如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炭疽、弯曲杆菌性腹泻、沙门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等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食品安全。从研究中可以发现,我国是全球结核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约有13%的病原菌是从牛分枝杆菌中来的,人畜交叉感染也是我国结核病比较流行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布鲁氏杆菌病的发病率比较高,有些易感牛群超过了60%,所以布鲁氏杆菌对牛群以及社会环境安全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
现在的养牛场,在生产环节有很多混合感染和多重感染病例,这个问题比较广泛。其中犊牛腹泻、子宫内膜炎和乳房炎是典型代表,引起犊牛腹泻的常见病原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轮状病毒和冠状病毒等;引起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的病原更多,有细菌、真菌、病毒等,较常见的有27种,其中细菌14种,支原体2种,真菌和病毒7种。发生疾病的时候,一般都会有超过2种病原作用,在几种病原感染中,会出现病毒和病毒混合感染、细菌和细菌混合感染等情况,还有使用了药物治疗后产生的耐药性,耐药菌株增加,所以很多的菌株都具有多重耐药性,增加了诊断和治疗的难度,预防也比较困难,犊牛腹泻、子宫内膜炎等疾病的发病率一直都非常高,这是世界上牛养殖业的一个难题。
2. 防治措施
牛病应该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病重于治病。现在的兽医研究中有较多的分支,有基础兽医学、临床兽医学、预防兽医学。要成为合格的兽医,除了能够懂得临床治疗方法之外,还要能够掌握其他分支的知识和技能,有经验的兽医既能够给动物治病,还懂得如何预防疾病的发生,用兽医知识来预防疫病。通过合理的疫病防控,能够降低养殖场受到的损伤,提升其经济效益。为了养牛场的健康以及疫病防控工作,应该要积极的进行预防。
传染疾病对养牛产业带来的危害性较大,降低了其发展速度,一只病牛可能会波及整个养牛场,带来无法挽回的损伤,切断传染病原是在进行传染疾病治疗和预防中非常重要的步骤。对家畜传染病基本知识进行学习,深入的了解,能够把握好传染病的关键点,比如传染源、传染渠道等,在了解之后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切断传染源,提升被传染群体的抵抗能力,这样可以高效的进行预防。
养殖场的管理能够让牛病的预防获得保障,管理工作包括了场地的选择、设施的设置等工作,牛在其生长环境中,会因为环境问题而影响其健康问题,所以环境是做好传染预防的首要关卡,大多数的疾病都会因为环境问题而产生,管理好环境才能够阻止疾病的产生。牛舍的温度一般都是8~20℃,根据季节气候的不同来进行调整,保持通风透气,增加空气对流,能够让环境的空气更加清新,避免了细菌疫病的聚集,清理粪便和消毒,做好驱虫,定期进行疫苗防疫。
饲养牛群的时候,应该要保持其摄入营养的均衡性,增加一些能够提升抵抗能力的饲料,引入牛只的时候,必须要进行严格的检疫,避免外来疫病的传人,疫苗在防疫过程中非常重要,疫苗的选择、使用也要非常注意,否则会适得其反,让养殖场承受经济损失。
犊牛对疾病的抵御能力非常差,为了减少犊牛的发病几率,需要保持母牛的乳房清洁,发生犊牛腹泻的时候,立即使用药物治疗,做好平时的防护工作,预防腹泻。
现代养殖产业对细节的要求比较高,各个环节都要注意,否则一旦发生了疫病,就会造成大范围的扩散,给养殖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兽医专业人员要利用自己的知识来进行疫病的防治,积极的进行防疫。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niujishu/201025630.html
[养牛养殖技术]该病是由于采食大量含硝酸盐、亚硝酸盐的饲草,饲料而引起的急性中毒。发病时可视粘膜发绀,呼吸困难等急性贫血性缺氧症,牛最易发。 1、病因。大量使用家畜粪尿,硝酸铵和除草剂,以...
[养牛养殖技术]改良牛具有体型大、增重快、产肉率高等特点。但尽管改良牛有生长和发育快的遗传性,若饲养条件跟不上,获得的遣传性也不可能成为显性,甚至没有本地牛耐粗饲、适应性强的特点,致使...
[养牛养殖技术]预防牲畜传染病的发生,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加强环境卫生。经常清扫消毒,及时消灭病原体及蚊、蝇、鼠等传播媒介;2、不引人传染源。从外地购人牲畜时,应在当地兽医站的指导...
[养牛养殖技术]1、要确保饲草饲料的相对稳定,防止突然变换牛的肥育期间,尤其是强度肥育或快速催肥。若突然变换,必然引起瘤胃内环境改变,直接影响瘤胃微生物区系和发酵活动,导致降低发酵度和饲...
[养牛养殖技术]牛肺疫:牛肺疫又名为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牛胸膜肺炎状支原体所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病牛或带菌牛是主要传染源,病原体随呼吸和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经消化道或...
[养牛养殖技术]犊牛喂料过早或过晚,对其生长发育和健康都不利。实践证明,犊牛3周龄开始喂给草料最为适宜。 犊牛在3周龄以内,前胃(瘤胃、网胃、瓣胃)都很小,不具备消化草料的能力,也没有微生物...
[养牛养殖技术]食管阻塞是由于吃了过大的块根料,如甘薯,大头菜、甜菜、萝卜、白菜根及有些粗硬的干草等,这些大块食物阻塞在食管内不能进又不能出,即引起了食管阻塞。症状发病前一切正常。饲喂...
[养牛养殖技术](1)舍饲肉牛一般每天饲喂两次,这样便于安排和管理,但是研究表明增加饲喂次数,延长采食时间,可使肉牛酮体脂肪厚度,通体重量提高,降低酮体的瘦肉含量。(2)肉牛日粮中添加一定数量的酶类...
[养牛养殖技术]一、建立消毒制度谢绝外来人员参观入场。肉牛场门、各区入口处消毒池内要保持有高浓度消毒液,并要时常更换。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更换衣、帽、鞋,经紫外线消毒15分钟后才能入...
[养牛养殖技术]犊牛坏死性喉炎俗称犊牛白喉。它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一种特殊的恶性型坏死杆菌病。临床以口腔黏膜、齿龈硬肿、坏死和溃疡及肺炎为特征。 一、临床症状犊牛白喉多发生在1~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