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乳房炎的病因、症状与防治方法
赵景辉
(黑龙江省安达市畜牧兽医局,黑龙江安达151400)
1 病因分析
病原微生物:奶牛发生乳房炎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病原微生物,且大量非特定的病原微生物都是引起乳房炎的致病菌,包括病毒、支原体、细菌、真菌等。其中常见的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且无乳链球菌是专门寄生在乳腺的病菌。另外,病原微生物能够通过局部乳房或者经由感染机体而导致原发性或者继发性乳房炎。
饲养因素:奶牛饲养管理不当,饲喂过期或者发霉变质饲料,且饲料营养成分、比例不合理,营养不足,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E以及微量元素硒,饲喂方法不当,缺乏粗饲料,以上不同因素都非常容易导致奶牛发生乳房炎。
卫生条件差:没有及时清理牛舍和牛床上存在的尿液和粪便,长时间没有用水进行冲洗,导致地面随处都存在粪尿污物;奶牛全身和整个乳房没有定期进行刷洗,有一层非常厚的污物沾在乳房上,且长时间没有清理奶牛场内的粪便,堆积大量的粪便,导致大量病原微生物开始生长繁殖。
挤奶不规范:挤奶没有按照要求操作,乳房和乳头没有经过彻底消毒,挤奶前没有对乳房及乳头进行彻底清洗,只进行短暂消毒或者没有进行消毒,挤奶后没有对乳头进行药浴。奶牛采取人工挤奶时,挤乳工没有提前清洁双手,没有及时更换擦洗乳房和乳头所用的毛巾或者不卫生,多头奶牛共用一条毛巾,以人为的方式传播病原微生物,且导致环境中存在的病原菌更容易侵入乳头管口,从而发生乳房炎。
其他疾病继发:当奶牛患有某些有关于乳房炎的疾病,也会继发引起该病。如奶牛患有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产后瘫痪、结核、布病等,只要机体抵抗力减弱,就会发生乳房炎。另外,部分体内产生的毒素,以及存在于药物、饮水或者饲料中的毒素,也能够诱发该病。
2. 临床症状
临床型乳房炎:最急性型通常突然发病,且高产奶牛容易发生,特别是夏季较容易发病。一般在某个乳区发病,导致病区乳房发生明显肿胀,质地坚硬。病牛会表现出明显的全身症状,如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者彻底废绝,体温明显升高,能够达到40.5~41.7℃,少数甚至能够达到42℃左右,且呼吸困难,心跳加速,每分钟在100~120次,产奶量骤然降低,分泌水样乳汁,且散发酸臭味,拒绝走动,往往呈俯卧状等。急性型病牛的症状相对比较缓和,乳区皮肤发热、发红,质地变硬、体积增大,并伴有明显的疼痛感,且能够在乳房内触摸到硬块,分泌稀薄乳汁,且有粒状或者絮状物混杂在其中,减少或者停止泌乳;表现出较轻的全身症状,体温基本正常或者略有升高达到41℃左右,食欲不振;出现躲人现象,困难起卧,有时只愿站立而拒绝卧地;体温能够持续多天不降低,体质渐进性消瘦,往往由于败血症而发生死亡。亚急性型病牛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病情缓和,病变乳区没有出现红、疼、热、肿等表现,且体温、食欲和脉搏基本正常,但分泌呈灰白色的略微稀薄乳汁,最开始几把乳汁中还存在絮状物或者乳凝块,pH值略有升高,体细胞数明显升高,氯化物水平增加。病情容易出现反复,产奶量减少,治疗效果较差,病变乳区组织弹性减弱,比较僵硬,进行触诊能够触摸到不同大小的硬块,乳汁比较清淡、稀薄或者呈深浅不等的黄色,并有粒状或者絮状凝块混杂在乳汁中。
隐性型乳房炎:病牛不会出现临床症状,也不会分泌用肉眼能够看到变化的乳汁,但乳汁在细菌学、理化性质上发生变化,如乳汁pH值升高超过7.O,且每mL的体细胞数超过50万个,细菌数含量增加[养殖网:www.nczfJ.com/]。
3 防治措施
药物治疗:病牛挤净奶后,可向乳头内注入用lOOml,注射盐水稀释过的80万IU青霉素,同时配合肌肉或者静脉注射30万IU四环素或者300万IU青霉素,每天2次,连续使用3~5天。另外,病牛也可选择使用头孢噻肟钠、先锋等进行治疗。如果病牛症状比较严重,可静脉注射由500mL25%葡萄糖液、1500mL葡萄糖生理盐水以及适量维生素B和维生素C组成的混合溶液,每天2次。需要注意的是,为避免发生酸中毒,可静脉注射500mL5%碳酸氢钠液1次。
加强饲养管理:栏舍每天及时进行清扫,保持卫生良好,严格按照制度进行消毒。夏季要加强防暑降温以及通风,冬季或者早春季节要将其保温,栏舍环境保持干燥。奶牛必须提供品质优良的饲料和饲草,注意“先喂粗料、后喂精料”,且精粗料比例适宜控制在4:6,尤其是确保精饲料中含有足够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以及微量元素硒、锌等,能够有效避免乳房炎发生。
干乳期和围产期加强护理: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干乳期必须加强预防和及时治疗,也能够在一个泌乳期内有效减少发生乳房炎。一般是在奶牛最后一次挤净乳汁后,将适量的干奶安或者长效抗菌药物注入到乳房内,接着将泌乳孔用土霉素软膏封住,连续使用5~7天。干乳开始的7天及产犊前7天,可给奶牛乳头每天进行1次药浴。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niujishu/201024940.html
[奶牛养殖]腐蹄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家畜这一类动物的几率是非常大的,这种病一旦患上就很难治好,而且病状比较恶劣,会出现一些烂蹄的现象,包括运动障碍以及食欲减退和跛行的症状,所...
[奶牛养殖]近年来,畜牧业在我国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奶牛业在畜牧养殖中投入较高,但在养殖管理的诸多环节上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因素,影响了奶牛产奶性能的发挥,造成奶牛产乳量减少,效益不高,阻碍了畜牧业的发展。下面小...
[奶牛养殖]养殖业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常常表现为农作物生产的副业,即所谓"后院养殖业"。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产业。例如:蛋鸡业、肉鸡业、奶牛业、肉牛业、养猪业等。 对我国广大的农民朋...
[奶牛养殖]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鲜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一些企业和农户纷纷投资养奶牛,但因奶牛品种不良,饲养户科学管理水平低,致使奶牛产奶量低、经济效益差。科学的饲养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产...
[奶牛养殖] 奶牛阴道脱出指病牛阴道上壁从阴道口的球状翻出。奶牛阴道脱出是一种临床中容易发生的产科病,通常在妊娠末期、产后发生。轻者在卧地时会脱出,而站立时又会缩回,重者在站立时也无法缩回。如果长时...
[奶牛养殖]奶牛巴贝斯虫病是一种对奶牛生产造成严重危害的寄生虫病,是由多种巴贝斯虫而导致的一种血液原虫病,主要通过蜱虫传播,常见的是急性型。该病呈季节性和地区性流行,主要在7~9月发生,具有8~15天的潜...
[奶牛养殖]奶牛可以受到4种脂螨(疥螨、足螨、痒螨、蠕形螨)、6种虱、皮肤蠕虫、蝇蛆(螺旋蝇蛆)以及各种蝇类的感染。寄生虫性皮肤病最常见于冬天舍饲的奶牛,许多皮肤病不能仅根据临床症状做出鉴别诊断,必须进行实...
[奶牛养殖]奶牛育种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延长奶牛使用年限,而想通过遗传来改变奶牛的使用年限并不现实,因为奶牛的使用年限遗传力都很低,所以只能通过其它因素来延长其使用年限。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奶牛使...
[奶牛养殖]围产期一般指奶牛产前21天至产后14天,其中前三周为围产前期,也称为干奶后期,后两周为围产后期也叫泌乳初期。围产期奶牛经历了干奶、日粮结构变化、饲养环境改变、分娩、产奶等生理与代谢变化,饲养管...
[奶牛养殖]青贮饲料营养丰富、多汁、适口性强,家畜喜食。随着青贮饲料在当前养殖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合理应用青贮饲料喂奶牛,可以提高奶牛产奶量。但如果饲喂不科学,则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