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趾间皮炎和趾间蜂窝织炎的诊治
张葛欣
(黑龙江省宁安市动物卫生监督所,黑龙江宁安157400)
1趾间皮炎
趾间皮炎常发于肉牛、乳牛和公牛,后肢多发。
1.1病因
牛长期于潮湿地带放牧,粪尿浸蚀、锐利物的机械刺激或外伤。有人认为与遗传或多量给予饲料有关。
1.2诊断要点
趾间皮肤出现损伤,红肿,表面湿润,并有恶臭气味,呈湿疹性皮肤炎。病久者患部逐渐肥厚,表面被覆有绒毛状或小疣状物,有时呈菜花样。患牛步样强拘,处于泌乳期的牛泌乳量减少。
1.3防治
保持厩舍卫生、干燥,保护牛只蹄部不受损伤,定期进行削蹄和蹄形修整,经常洗刷蹄部,均可预防本病。病初可以采用1%2%高锰酸钾液或来苏儿温蹄浴,之后涂擦5%碘酊,或3%龙胆紫、5%10%福尔马林、10%硫酸铜液等。也可撒布收敛性粉剂,如氧化锌滑石粉(3:7)合剂,鞣酸氧化锌滑石粉(2:3:5)合剂,之后包扎,每天或隔日更换1次。局部增生物可用外科手术切除,或用冷冻疗法,用棉球蘸取液氮,迅速放在赘生物上,使整个病变部接触液氮,连续几次直至病变冻结为止。每天1次,连续23次,病变处逐渐白行脱落。
2趾间蜂窝织炎
本病又称腐蹄病,牛、羊、猪都可发生。放牧牛夏季多发,舍饲牛冬季多发,成年牛比犊牛多发,奶牛比役牛多发。
2.1病因
牛舍饲养管理条件差,蹄部不卫生,各种能引起蹄部外伤因素等;继发于坏死杆菌病、化脓棒状杆菌病和其他化脓性病原菌感染。无机盐缺乏或代谢紊乱,运动不足也可能诱发。羊常由结节状梭形菌、坏死厌氧丝杆菌、运动的梭形菌和羊足腐蚀螺旋体等,经破损皮肤感染发病。常在污染牧地放牧,湿度高的季节,蹄壁过长,蹄间裂外伤,易诱发本病。
2.2诊断要点
牛病初起于蹄间裂的后下方,逐渐扩展到蹄冠上方和蹄球,以致整个蹄间隙发生急性皮肤炎,局部红肿,出现溃疡,有恶臭味,病变侵害深部组织时,跛行较重剧。肿胀可蔓延至系部、球节或掌跖部。当出现深部化脓坏死过程时,可自溃排出脓汁,呈稀薄、黄红色,有恶臭味。可继发化脓性腱鞘炎、关节炎、腱或韧带或骨的坏死。此时病牛全身症状加剧,卧地不起,体温升高,食欲大减,泌乳量明显下降。羊的腐蹄病诊断最重要的依据是,羊群中有大批羊蹄球、蹄壁角质出现腐败性破坏。病变多从蹄间裂的角质与皮肤结合处开始,很快蔓延至外侧蹄冠,发生广泛的蹄角质与蹄真皮分离。可取蹄部的病组织涂片、染色,镜检确定。猪的腐蹄病诊断与牛相同。腐蹄病以较大范围的肿胀,严重的感染和坏死,深层组织受损害,能自溃排脓,不发生趾间赘生等特点,可与趾间皮炎相区别。
2.3 防治
首先要预防本病的发生,做好护蹄工作,使蹄部不致受损。厩舍要干燥、清洁卫生,可用石灰,或5 %10%硫酸铜液、4 %10%甲醛液消毒。发现病畜及时隔离,并尽早治疗,被污染的放牧场地要休息两周。畜舍门口设置药池,用1%3%硫酸铜液,或用硫磺石灰(1:15)药浴,或用潮解石灰或5份硫酸铜和100份石灰相混,放于药池内或撒布于家畜必经的路上。治疗时要对原发病灶清洗、消毒,扩创或削修蹄角质,显露出深部组织,用3%过氧化氢、0.1%高锰酸押液等冲洗,后涂布10%酒石酸锑钾液或5%10%硫酸铜液、5%碘酊,最后撒布碘仿磺胺粉,于包扎绷带的表面涂松馏油、鱼石脂等,以防止粪尿、雨水等的浸湿。如局部肿胀比较严重时,行温蹄浴,或于柔软部位切开,排除脓汁,清除坏死组织,之后按化脓创处理。
控制感染及感染的扩散,应用抗生素及磺胺有较好效果。抵抗坏死厌氧丝杆菌用磺胺嘧啶,每千克体重50mg,静脉注射,疗效良好。患病牛可用磺胺二甲嘧啶,每千克体重用0. 12g,1次静脉注射。或金霉素,每千克体重用0.Olg,或用土霉素,每千克体重510mg,1次静脉注射。青霉素或青霉素和磺胺嘧啶钠同时应用,或将四环素或金霉素按每千克体重2mg混入饲料中,喂l周。或将磺胺噻唑或磺胺二甲嘧啶加入水中(1:1000),2天后用更低浓度饮水(1:z000)。二次化脓性感染,用青霉素有良好效果。局部感染严重,按蜂窝织炎治疗,或配合口服磺胺二甲嘧啶。羊患腐蹄病,修整蹄壁,除去分离的角质,也可涂布10%甲醛溶液。
原文:养牛 > 养牛养殖技术:牛趾间皮炎和趾间蜂窝织炎的诊治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niujishu/201024705.html
[养牛养殖技术]该病是由于采食大量含硝酸盐、亚硝酸盐的饲草,饲料而引起的急性中毒。发病时可视粘膜发绀,呼吸困难等急性贫血性缺氧症,牛最易发。 1、病因。大量使用家畜粪尿,硝酸铵和除草剂,以...
[养牛养殖技术]改良牛具有体型大、增重快、产肉率高等特点。但尽管改良牛有生长和发育快的遗传性,若饲养条件跟不上,获得的遣传性也不可能成为显性,甚至没有本地牛耐粗饲、适应性强的特点,致使...
[养牛养殖技术]预防牲畜传染病的发生,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加强环境卫生。经常清扫消毒,及时消灭病原体及蚊、蝇、鼠等传播媒介;2、不引人传染源。从外地购人牲畜时,应在当地兽医站的指导...
[养牛养殖技术]1、要确保饲草饲料的相对稳定,防止突然变换牛的肥育期间,尤其是强度肥育或快速催肥。若突然变换,必然引起瘤胃内环境改变,直接影响瘤胃微生物区系和发酵活动,导致降低发酵度和饲...
[养牛养殖技术]牛肺疫:牛肺疫又名为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牛胸膜肺炎状支原体所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病牛或带菌牛是主要传染源,病原体随呼吸和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经消化道或...
[养牛养殖技术]犊牛喂料过早或过晚,对其生长发育和健康都不利。实践证明,犊牛3周龄开始喂给草料最为适宜。 犊牛在3周龄以内,前胃(瘤胃、网胃、瓣胃)都很小,不具备消化草料的能力,也没有微生物...
[养牛养殖技术]食管阻塞是由于吃了过大的块根料,如甘薯,大头菜、甜菜、萝卜、白菜根及有些粗硬的干草等,这些大块食物阻塞在食管内不能进又不能出,即引起了食管阻塞。症状发病前一切正常。饲喂...
[养牛养殖技术](1)舍饲肉牛一般每天饲喂两次,这样便于安排和管理,但是研究表明增加饲喂次数,延长采食时间,可使肉牛酮体脂肪厚度,通体重量提高,降低酮体的瘦肉含量。(2)肉牛日粮中添加一定数量的酶类...
[养牛养殖技术]一、建立消毒制度谢绝外来人员参观入场。肉牛场门、各区入口处消毒池内要保持有高浓度消毒液,并要时常更换。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更换衣、帽、鞋,经紫外线消毒15分钟后才能入...
[养牛养殖技术]犊牛坏死性喉炎俗称犊牛白喉。它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一种特殊的恶性型坏死杆菌病。临床以口腔黏膜、齿龈硬肿、坏死和溃疡及肺炎为特征。 一、临床症状犊牛白喉多发生在1~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