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金钥匙”开启致富门
谭卫清,四季青镇万发村一名普通农民,初中毕业后,随家人务农。2007年开始接触奶牛养殖。因为勤劳能干、敢闯敢干,如今建成了一个集养殖、榨乳为一体,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综合性牧场,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民致富带头人。
初中毕业后,谭卫清一直过着清贫的日子。那时他并不觉得日子有多苦,等成家有了孩子之后,这个老实稳重的农民开始着急起来。穷则思变,为了过上好日子,谭卫清拿出省吃俭用的存款,又向亲属借了一些资金,购置了10头奶牛,开始了奶牛养殖。可他的做法并没有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反而遭到质疑,“本来就没钱,还下这么大血本搞养殖,赔了咋办?”虽然这些话深深地刺痛着谭卫清的心,可并没有动摇他的意志。
养殖奶牛没经验,就跟养牛专业户学,不懂防疫技术,就请乡里畜牧站的专家来指导,凭着一股韧劲,谭卫清不但还上了借款,日子也越过越好。养殖奶牛带来的甜头,更加坚定了谭卫清壮大奶牛养殖的信心。
2012年,全市推广“三进三退”畜牧养殖举措,鼓励养殖户进行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利用盐碱地、废弃地等建设规模养殖场,实现人畜分离。消息刚一传出,谭卫清就召集全家老少开了个家庭会,经过商议,这个计划全票通过。说干就干,谭卫清跑贷款、做抵押,共筹集资金200万元。为确保工程质量,牛舍、榨奶厅每一处施工都亲自监督。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处占地500平方米的牛舍和450平方米的挤奶厅很快投入使用,养殖场的效益开始成倍增长。
为了积累经验,无论饲养还是繁育,谭卫清都自己干,有不懂的地方就请畜牧站的技术人员现场讲解。为了多掌握养殖技术,谭卫清经常从网上下载专家讲课视频,在全村率先大规模使用青贮饲喂奶牛,因此他家的奶牛不但产奶多,而且牛奶品质好。经过多年的实践,谭卫清学会了自己配药、打针,为病牛进行治疗。
谭卫清家售出的鲜奶从不掺杂使假,一旦出现抗奶等不合格鲜奶时,他宁可倒掉,自己少挣,也不做有损诚信的事情。正因为这一点,他赢得了很多企业的信任。当伊利公司把一份三年的合同送到谭文清手里时,周围人才明白,谭卫清的做法是有价值的。对待奶农,谭卫青坚持加价不压价,按时兑现奶资款,当奶农交售鲜奶出现问题时,谭卫清并不是简单的拒收,而是细心帮助奶农找问题、想办法,始终把奶农的利益放在首位。谭卫清常说,“只有奶农得到切实的利益,才能推动这个养殖场向前发展,我没理由不对大家好。”
2014年,谭卫清将原有的标准化牛舍扩大到2000平方米,挤奶厅增到450平方米。奶牛存栏达到现在的280头,其中村民托管到养殖场的有130头,全部采用意大利进口设备榨奶,实现了规模化养殖、标准化榨乳的要求,目前奶站每日可收鲜奶4吨,年产值超过50万元。
自己选择的路,就要坚持走下去,只要坚持下去,每个人都能成为创业之星。谭卫清一路艰辛地走来,不但磨炼了自己的意志,而且在畜牧业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niujishu/201015737.html
[养牛新闻]“牛肉的营养价值高、脂肪含量低、市场销路好,与养殖鸡、鸭相比,养牛的饲料成本低、利润高、风险小。牛粪被周边村民用来种植高粱、油菜,不仅节省化肥支出,种出的高粱、油...
[养牛新闻]养殖业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常常表现为农作物生产的副业,即所谓"后院养殖业"。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产业。例如:蛋鸡业、肉鸡业、奶牛业、肉牛业、养猪业等。 对我国广大的农民朋...
[养牛新闻]2月16日,老河口市袁冲乡陡沟河村村民樊家亮喜上眉梢,又有一批成牛即将上市售卖,收入实现“开门红”。今年40岁的樊家亮,在陡沟河村也算小有名气。在家开了9年的楼板厂,为乡亲们建房出力,当感觉楼板生意...
[养牛新闻]“以牛养牛”要成功,核心在于能够养殖链条要循环起来。而要保证产业链条,仅仅自己挣钱不行,还要乡里乡亲有钱挣。为此,他承包了村民的荒地20多亩,种植畜牧青草养牛,每年免费为困难群众提供优质种牛,并跟...
[养牛新闻]走进杨武林的饲养场,只见几只小牛犊在牛圈外悠闲的踱着步,而牛圈里,杨武林14岁的大儿子还没开学正在帮母亲打扫牛圈。在储料大棚里,堆满了头天刚送来的甘蔗饲料,杨武林的妻子与工人正在进行甘蔗粉碎,为...
[养牛新闻]深冬时节,在克东县蒲峪路镇勇进村采访时,一群憨态可掬的小牛犊引起了记者的兴趣:只见这些黑白花的小家伙个头不大,但看上去都很健壮,在宽敞干净牛舍里悠然享受着冬日阳光,十分惹人喜爱。勇进村是蒲峪路...
[养牛新闻]贵州省赤水市石堡乡大滩村的女青年尹翠萍,和丈夫穆仕龙一起在外面打工多年后,返乡创业科学养殖肉牛致富,被当地群众称为“牛人”。说起创业故事,还得从2015年2月说起。在外打工多年的尹翠萍夫妻俩,回...
[养牛新闻] [致富经]赤脚踏平“火焰山” 沙中掘出亿万财 20160816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赤脚踏平“火焰山”沙中掘出亿万财他原是一家企业的首席财务官,年薪百万,2009年他辞职,从城市来到沙漠。夏天...
[养牛新闻]2008年10月,冯黎峰从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中文系毕业,考上了山西洪洞县明姜镇东太吉村的大学生村官。进入岗位后,他开始调查研究项目。挨家挨户走访下来,他确定养殖肉牛。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仅协...
[养牛新闻]本报记者刘刚杨爱武的皖南黄牛养殖场就在太平湖上游黄山区乌石镇一座山的山腰上,环境优美,这里出栏的皖南黄牛,由于散养在大山深处,颇受都市消费者追捧。回乡创办养殖场6月23日,记者来到位于黄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