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 >>
 
位置:农村致富经 >> 养牛 >> 养牛新闻 >> 浏览文章

自强的“牛人”—吉林伊通县营城子镇居民付彦臣的故事

2015年02月28日 来源:吉林日报 作者:未知
内容摘要:伊通满族自治县营城子镇太平村有个“寿山湖生态采摘园”,那里处处充满了新鲜的味道、生命的气息。采摘园中共有蔬菜水果大棚170栋,占地600亩,销售辐射周边各大城市。这个生态采摘园能有今天的规模和成就,一定要说起它的主
 

伊通满族自治县营城子镇太平村有个“寿山湖生态采摘园”,那里处处充满了新鲜的味道、生命的气息。采摘园中共有蔬菜水果大棚170栋,占地600亩,销售辐射周边各大城市。这个生态采摘园能有今天的规模和成就,一定要说起它的主人——付彦臣。付彦臣今年34岁,虽然是一位残疾人,但他却身残志坚创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付彦臣出生在伊通满族自治县营城子镇杂木村一个农民家庭,因为患有小儿麻痹症,肢体三级残疾,3岁时他才学会走路。因为身体上的不便,使得他不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在正常的年龄享受正常的教育,身患残疾的付彦臣以顽强的毅力读到初中。

18岁毕业,付彦臣便为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开始打拼。当时,营城子镇是东北非牧区最大的黄牛交易集散地,每天都有很多外地客商在这里进行黄牛买卖交易。2000年,付彦臣在朋友的帮助下借了4000元钱,开始做起了贩卖黄牛的生意。从那一天起,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出去买牛、卖牛,无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365天从未耽误过,付出了比健全人多百倍的艰辛与汗水。就这样,付彦臣一年下来赚了5万多元钱,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思想都在不断变化、更新。2003年,付彦臣依靠自己的相牛技术再加上自己的新思路,创办了东北第一个关于养牛、肉牛价格、养殖技术的专业性网站“东北黄牛网”。付彦臣虽然在学习上非常刻苦努力,但他毕竟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由于知识面儿有限,对网站的各种技术性事宜不是很熟悉,他只身到外地参加电脑知识培训和网页制作技术培训。培训回来之后,付彦臣不分白天黑夜地研究电脑、设计。经过一番不懈努力,付彦臣最终成为东北第一个通过网络卖牛的残疾人。目前,他的客户已经发展到了全国各地。

2009年,付彦臣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经过他的不断努力,2010年被推荐成为伊通满族自治县政协委员。2011年,付彦臣扩大经营规模,在营城子镇建立了全镇第一个面积1300平方米的高档宾馆,那里是集住宿和洗浴为一体的服务中心。记者了解到,付彦臣的宾馆除了正常营业以外,还免费为特困老人和残疾人提供休息与洗浴服务。付彦臣还与伊通县建筑部门联合,在当地开发了2.5万平方米的小区并且成立了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同样为残疾人在购楼面积上予以特殊照顾。“我自己就不是个十分健全的人,其实我特别能理解老人们和残疾人在生活中所面临的困难,老人们各项身体机能都在退化,残疾人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承受了非正常的压力,我一直都希望能够尽自己一份力,能帮助他们多少就帮助多少,让他们不易的生活多一些阳光和温暖。”付彦臣发自肺腑地对记者说。

2013年,付彦臣响应国家土地流转政策,在57户农户手中成功流转土地600亩。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了“寿山湖生态采摘园”。付彦臣合理利用、整合资源,在辽宁、长春等地高薪聘请种植专业技术人员对园区植物种植进行细致指导,利用大棚周边空置的土地种植优良品种的水稻,“我们去年开始运作,在园区内建设‘绿色生态采摘基地’和‘鲜果蔬菜大型超市’,并建‘鲜果蔬菜深加工’流水线,产品销往全国各大超市。”

付彦臣自强致富的行为,不仅带动了周边父老乡亲们共同致富,还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在他的帮助下,128人有了自己的工作,其中还安置了残疾人职工10名,并给残疾人办理了意外保险,工资待遇与其他工人一模一样。

付彦臣艰苦奋斗的经历,不仅让自己的人生更加有意义,还不断默默地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着社会。他的努力也同样得到了回报,2014年付彦臣获得了“吉林省自强模范”荣誉称号,他的采摘园也被评为了“吉林省诚信企业”。

原文:养牛 > 养牛新闻:自强的“牛人”—吉林伊通县营城子镇居民付彦臣的故事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niujishu/201014873.html

 
上一篇:致富路上的“牛”人
下一篇:毛主席警卫员李连庆离休返乡带领村民致富甘当“牛司令”造福乡里
扩展阅读:

[养牛新闻]“牛肉的营养价值高、脂肪含量低、市场销路好,与养殖鸡、鸭相比,养牛的饲料成本低、利润高、风险小。牛粪被周边村民用来种植高粱、油菜,不仅节省化肥支出,种出的高粱、油...

[养牛新闻]养殖业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常常表现为农作物生产的副业,即所谓"后院养殖业"。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产业。例如:蛋鸡业、肉鸡业、奶牛业、肉牛业、养猪业等。 对我国广大的农民朋...

[养牛新闻]2月16日,老河口市袁冲乡陡沟河村村民樊家亮喜上眉梢,又有一批成牛即将上市售卖,收入实现“开门红”。今年40岁的樊家亮,在陡沟河村也算小有名气。在家开了9年的楼板厂,为乡亲们建房出力,当感觉楼板生意...

[养牛新闻]“以牛养牛”要成功,核心在于能够养殖链条要循环起来。而要保证产业链条,仅仅自己挣钱不行,还要乡里乡亲有钱挣。为此,他承包了村民的荒地20多亩,种植畜牧青草养牛,每年免费为困难群众提供优质种牛,并跟...

[养牛新闻]走进杨武林的饲养场,只见几只小牛犊在牛圈外悠闲的踱着步,而牛圈里,杨武林14岁的大儿子还没开学正在帮母亲打扫牛圈。在储料大棚里,堆满了头天刚送来的甘蔗饲料,杨武林的妻子与工人正在进行甘蔗粉碎,为...

[养牛新闻]深冬时节,在克东县蒲峪路镇勇进村采访时,一群憨态可掬的小牛犊引起了记者的兴趣:只见这些黑白花的小家伙个头不大,但看上去都很健壮,在宽敞干净牛舍里悠然享受着冬日阳光,十分惹人喜爱。勇进村是蒲峪路...

[养牛新闻]贵州省赤水市石堡乡大滩村的女青年尹翠萍,和丈夫穆仕龙一起在外面打工多年后,返乡创业科学养殖肉牛致富,被当地群众称为“牛人”。说起创业故事,还得从2015年2月说起。在外打工多年的尹翠萍夫妻俩,回...

[养牛新闻] [致富经]赤脚踏平“火焰山” 沙中掘出亿万财 20160816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赤脚踏平“火焰山”沙中掘出亿万财他原是一家企业的首席财务官,年薪百万,2009年他辞职,从城市来到沙漠。夏天...

[养牛新闻]2008年10月,冯黎峰从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中文系毕业,考上了山西洪洞县明姜镇东太吉村的大学生村官。进入岗位后,他开始调查研究项目。挨家挨户走访下来,他确定养殖肉牛。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仅协...

[养牛新闻]本报记者刘刚杨爱武的皖南黄牛养殖场就在太平湖上游黄山区乌石镇一座山的山腰上,环境优美,这里出栏的皖南黄牛,由于散养在大山深处,颇受都市消费者追捧。回乡创办养殖场6月23日,记者来到位于黄山市...

整站推荐:
致富要有的“三只眼”
眼光,是人们对事物性质的判断,对事件发展前景的预测。一个人的眼光如何,往往决定着事业的...
未来农村什么人最赚钱?在农村只有这5种人将最赚钱!
种植养殖都是赚辛苦钱,干什么赚钱,种玉米、种水稻、种蔬菜、种果树、搞养殖?都不是。什...
未来十年,有机农业原来有这么多赚钱机会!
2017年7月,中央深改小组第37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
养猪不赚钱?换个品种,年赚百万
近些年猪肉价格持续起伏变换,养殖户常常的苦不堪言,许多养殖户不得不另觅出路。下面具体...
在农村做这十个项目,又有补贴又能赚钱
近几年农村出台了很多好政策,国家更是积极扶持农业政策,支持农业向资源节约、高效生态转...
这10种最实在的赚钱办法教给你,农民要看看
赚钱是我们每个人的想要的,这10种最实在的赚钱办法教给你,农民要看看! 1、田园欢乐谷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