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牛养殖提高繁殖性能的综合措施
在牛的养殖过程中,影响母牛繁殖的因素有很多,除了遗传因素之外,牛生长的环境、饲料的投喂情况以及繁殖技术和疾病等都有可能会严重影响到牛的繁殖能力。在养殖过程中任何一项环节受到影响或者限制都会影响到牛的繁殖能力,因此,加强对母牛的繁殖能力的综合措施研究和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主要从饲养管理、产期的调控以及产后的管理等方面对牛的繁殖措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本次研究对更好的开展牛的繁殖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一、合理的饲养管理
1.提供均衡的饲料
牛饲养过程中,很长时间不孕在一定程度上与牛的营养状况有关系,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应该必须满足牛的营养需求,特别是对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但是在供给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使用的量的大小,不要过多也不要过少。母牛在出现营养不足时集中表现出来的症状是瘦弱,同时在生殖方面出现性成熟阻碍、性周期障碍等不同程度的生殖问题。同时,很多母牛因为营养跟不上,即使怀孕之后,也很容易出现流产的现象。而在养殖过程中,如果牛的营养过剩,或者牛运动量不足导致牛肥胖,就会在一定程度影响到卵泡的生长和发育,并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胚胎进入到子宫当中,严重影响到牛妊娠时期子宫的扩张机能,在怀孕的后期很容易出现难产或者产后酮病的发生。因此在母牛饲养过程中,保持中上等体况是维持良好繁殖能力的重要基础。在养殖过程中,成年的母牛因饲养不当而造成不孕时,在改变饲养方式之后就可以自行恢复,但是在犊牛或者育成牛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营养不良而造成的生长发育受阻,就严重影响到牛生殖器官的生长和发育,很难挽救,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彻底重视对犊牛和育成牛的培育和饲养管理。
2.营造适宜的环境
在母牛养殖过程中应该保证得到充足的运动和光照,并基于合理的日程安排,加强对妊娠母牛的管理,防止其在养殖过程中出现流产现象。养殖圈舍内应该保证干净和整洁,保证通风情况良好,并做好夏季的防暑降温工作,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二、调控产犊期
1.役用牛
做到母牛的使用和繁殖两不误。一般情况下在春秋季节完成交配工作,春季季节一般会选择在四月或者五月份进行交配,这时的母牛主要采食的是青草,膘情的恢复情况比较好,处于发情的旺盛时期,比较容易受孕,同时受孕的母牛在农忙季节还不是重胎牛,不会延误农活。在秋季进行交配一般会选择在九月或者十月之间进行,这是的母牛的膘情比较优质,也比较容易受孕,母牛在第二年的六月到七月就会生产,有利于犊牛的生长和发育。
2.适时地进行配种
及时的做好发情鉴定工作,掌握好母牛的发情和排卵的规律,做到适时的配种,这是提高母牛受孕概率的在重要措施。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由于配种适宜造成的母牛不孕比疾病造成的母牛不孕的还要高。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就需要加强对母牛发情的观察,掌握好母牛的发情鉴定技术,根据发情的间隔天数分布,准确的对牛的发情情况进行鉴定。一般情况下,间隔18-24天发情鉴定的效果比较[www.nczfj.com]好。因此在配种之前一定要做好发情期的鉴定。
在鉴定过程中对于那些发情异常或者不发情的个体牛要及时的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及时的采取措施,必要时可以采用药物进行催情,提高母牛的受孕率。注意观察母牛的发情情况,一般情况下,目标生产后的1-3个发情期的排卵比较正常,比较容易受孕,如果在这个时期内母牛一种配不上种就需要对母牛进行必要的检查。对这牛的发情规律及时的进行掌握,适时地进行人工授精工作。在配种过程中对于那些不发情的个体,可以配合使用激素进行调整。母牛配种结束之后,做好对其早期的妊娠检查。做好未怀孕成功母牛的复配工作,这也是提高受孕率的一项十分有效地措施。
三、产后母牛的护理和饲养
对产后母牛应该及时的加强护理和饲养工作,促进其身体体质和生殖器器官尽快回复,并防止母牛在这段时期之内发生各种疾病。在护理过程中,首先应该对刚产后的母牛的外阴部以及周围的器官要用温热的肥皂水或者用浓度大小在2%左右的苏尔溶液或者浓度大小为0.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处理,并将其擦干。圈舍或者围栏内被污染草垫应该及时的进行更换和消毒处理,并保持圈舍的干净、整洁,适合产后牛的恢复。同时还需要观察分娩之后的母牛胎衣和恶露排除的情况,如果母牛在生产之后的一天之内没有排除胎衣,应该将其作为胎衣滞留及时进行处理,如果母牛分娩之后还有没有出现恶露排除,应该及时的对其中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其中存在的原因,并及时进行治疗。母牛生产之后,由于身体比较虚弱,消化机能比较差,产后产道还没有彻底的恢复,因此,在母牛产后的十五天之内应该投喂那些比较容易消化、容易吸收的、有通便作用的饲料,在投喂过程中不应该使用过度的浓厚的精饲料,以便于牛尽快恢复体质。牛在产后的三天之内只允许投喂优质的干草和少量的麦麸为主的混合精饲料,并且每天应该投喂温热的益母膏麦麸汤。这种饲养方式既能促进子子宫恶露排除,同时又可以及时的补充生产而引起的水分损失。牛在产后的一周之内,应该每天饮用温水。
原文:养牛 > 养牛养殖技术:母牛养殖提高繁殖性能的综合措施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niujishu/201013761.html
[养牛养殖技术]该病是由于采食大量含硝酸盐、亚硝酸盐的饲草,饲料而引起的急性中毒。发病时可视粘膜发绀,呼吸困难等急性贫血性缺氧症,牛最易发。 1、病因。大量使用家畜粪尿,硝酸铵和除草剂,以...
[养牛养殖技术]改良牛具有体型大、增重快、产肉率高等特点。但尽管改良牛有生长和发育快的遗传性,若饲养条件跟不上,获得的遣传性也不可能成为显性,甚至没有本地牛耐粗饲、适应性强的特点,致使...
[养牛养殖技术]预防牲畜传染病的发生,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加强环境卫生。经常清扫消毒,及时消灭病原体及蚊、蝇、鼠等传播媒介;2、不引人传染源。从外地购人牲畜时,应在当地兽医站的指导...
[养牛养殖技术]1、要确保饲草饲料的相对稳定,防止突然变换牛的肥育期间,尤其是强度肥育或快速催肥。若突然变换,必然引起瘤胃内环境改变,直接影响瘤胃微生物区系和发酵活动,导致降低发酵度和饲...
[养牛养殖技术]牛肺疫:牛肺疫又名为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牛胸膜肺炎状支原体所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病牛或带菌牛是主要传染源,病原体随呼吸和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经消化道或...
[养牛养殖技术]犊牛喂料过早或过晚,对其生长发育和健康都不利。实践证明,犊牛3周龄开始喂给草料最为适宜。 犊牛在3周龄以内,前胃(瘤胃、网胃、瓣胃)都很小,不具备消化草料的能力,也没有微生物...
[养牛养殖技术]食管阻塞是由于吃了过大的块根料,如甘薯,大头菜、甜菜、萝卜、白菜根及有些粗硬的干草等,这些大块食物阻塞在食管内不能进又不能出,即引起了食管阻塞。症状发病前一切正常。饲喂...
[养牛养殖技术](1)舍饲肉牛一般每天饲喂两次,这样便于安排和管理,但是研究表明增加饲喂次数,延长采食时间,可使肉牛酮体脂肪厚度,通体重量提高,降低酮体的瘦肉含量。(2)肉牛日粮中添加一定数量的酶类...
[养牛养殖技术]一、建立消毒制度谢绝外来人员参观入场。肉牛场门、各区入口处消毒池内要保持有高浓度消毒液,并要时常更换。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更换衣、帽、鞋,经紫外线消毒15分钟后才能入...
[养牛养殖技术]犊牛坏死性喉炎俗称犊牛白喉。它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一种特殊的恶性型坏死杆菌病。临床以口腔黏膜、齿龈硬肿、坏死和溃疡及肺炎为特征。 一、临床症状犊牛白喉多发生在1~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