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陵牛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分布于湖南、湖北、贵州三省交界地区,产区的娄山山系、武陵山系和大娄山系以北地带,由于牛只来往频繁,产于湖南的湘西牛、湖北的恩施牛和贵州的思南牛来源相同,生态条件基本一致,体型
一、一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分布于湖南、湖北、贵州三省交界地区,产区的娄山山系、武陵山系和大娄山系以北地带,由于牛只来往频繁,产于湖南的湘西牛、湖北的恩施牛和贵州的思南牛来源相同,生态条件基本一致,体型外貌亦极相似,属同种异名,进行归并,取名为巫陵牛。分布于湘西者主产于凤凰、花垣、桑植、永顺、慈利等县,其中以凤凰县所产黄牛品质较好;分布于黔东北者主要产于思南、石阡、沿河、务川、德江、道真及正安七县;分布于鄂西南者主要产于恩施地区。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产区境内多大山峡谷,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复杂[/],有高山、中山、低山、丘陵之分。海拔一般为800~1400m,高者达2000m以上,低者在100m以下。由于产区境内地形复杂,地势高低不一,形成多种小气候。最高气温42℃,最低气温-12℃;无霜期200~320天。年降水量1200~1700mm。产区草场辽阔,牧草繁茂,有养牛所需的放牧地和丰富的饲草资源,为我国南方黄牛的重要产区之一。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从历史上看,产区养牛不仅用于农耕,尚有肉用等多种用途,如湘西流传至今的民谣“鸭保寨(今凤凰县禾库),牛肉、豆腐当小菜”,《永顺县志》记载的“明代以来,大量牛皮或肩挑或船运,东销常德。”由于养牛业的兴旺发达,促进了产区各族人民养牛的积极性。产区各族人民重视养牛,在牛的繁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对母牛要求“尾长根粗能遮阴(指阴户),十胎牛儿九不丢”,选配上有“留牛崽看牛娘,好母还靠访牛郎”,等等,促进了巫陵牛的形成。
(二)群体数量和变化情况
1983年分布于湘、鄂、黔三省交界地区的牛有24万余头,在黔东北主要产区约有牛60余万头,在鄂西南主产区有牛30余万头。总数为114余万头。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巫陵牛全身毛色以黄色最多,占60%~70%,栗色、黑色次之,一般体躯上部色深,腹及四肢内侧毛色较浅。角形不一,角色亦有黑、灰黑、乳白、乳黄等色。蹄形端正,蹄质坚实,以黑色“铁蹄”居多。公牛肩峰肥厚,高出背线6~8cm,母牛肩峰不明显。身体略长,中躯结构紧凑。尻斜。肢长中等,四肢强健。后肢飞节内靠,尾较长。
2.体重和体尺据1981年湖南省、1982年湖北省和贵州省的相关报道(下同),巫陵牛为南方山区中小型黄牛,具有山地黄牛体态结构;1015头成年母牛,平均体重232.1kg,体高105cm,体斜长118.3cm,胸围144.8cm,管围14.4cm。
(二)生产性能
1.产肉性能据1981年湖南省和1982年湖北省和贵州省的《中国牛品种志》编写组报道,对膘情中上、体重187.5kg、2.5岁2头青年母牛进行的屠宰性能测定,平均屠宰率51.5%,净肉率39.7%,眼肌面积50.1cm2,肉骨比4.1。膘情中等、体重344.7kg、4~4.5岁3头公牛,进行的屠宰性能测定,平均屠宰率50.1%,净肉率40.1%,眼肌面积58.6cm2,肉骨比5.1。据对未经肥育、膘情中等的3头成年公牛、4头成年母牛和4头阉牛进行的屠宰性能测定,平均体重为282.1kg,屠宰率49.5%,净肉率39.8%,眼肌面积47.0cm2,骨肉比1:4.2。
2.役用性能据湘西地区测定,用本地步犁在青砂土和黄壤土上耕板田6h,9头阉牛平均每头耕地4亩,8头公牛平均每头耕地3.2亩,12头母牛平均每头耕地1.9亩;恩施地区用6头阉牛、3头成年母牛进行耕作能力测定,在土壤比较黏重、平均耕深13.5cm的情况下,平均每小时耕板田0.27亩;思南地区测定,平均体重(417.9±30.8)kg的阉牛,5m距离拉重的最大挽力为(270±4.1)kg,相当于其体重的64.6%。
3.繁殖性能巫陵牛公牛8~10月龄开始有爬跨行为,2.5岁开始配种。母牛10~12月龄开始发情,1.5岁左右表现明显的规律性发情。母牛实际初配年龄,据恩施地区对62头青年母牛的统计,平均为31.9月龄,产第一胎时平均为41.4月龄。母牛发情周期,据恩施地区对198头母牛的统计,平均为20天;据湘西地区对26头母牛的统计,平均为21天。据思南地区报道,发情周期多为18~22天;发情持续期6~36h,平均为18h。据湘西地区对60胎次的统计,妊娠期为270~290天;据恩施地区对190头母牛的统计,妊娠期为270~290天。母牛繁殖年限与营养状况和使役负担有关,有15~18岁仍能产犊者,母牛繁殖率由于饲养管理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差异很大,多数在50%以下,也有高达80%的。
四、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尚未建立巫陵牛保护区和保种场,未制定选育计划,处于农户自繁自养状态。巫陵牛1988年收录于《中国牛品种志》,2006年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五、品种评价
巫陵牛具有体质结实、肢蹄强健、行动灵活、善于爬山、耐劳、耐旱、抗湿及耐粗放饲养管理等特性,虽为群众所乐养,但现今和往昔比较,体格已较小。体格变小的原因与营养不足、饲养管理粗放有关。因此,今后应在合理利用草山草坡方面下工夫,提高饲养水平。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niujishu/201010220.html
[养牛牛的品种]肉牛即肉用牛,是一类以生产牛肉为主的牛。延黄牛是以利木赞牛为父本、延边黄牛为母本,经杂交合成、横交固定和群体继代选育而成。该品种含延边黄牛基因为75%,含利木赞牛基因为25%。特点是体躯丰满、...
[养牛牛的品种]雷琼黄牛是我国南亚热带地区肉牛良种,主产于雷州半岛的徐闻、雷州、遂溪及海南省的琼山县。雷琼黃牛肉,为了保证新鲜,是当天宰杀现切,直接从郊外运送而来,牛肉都是没有经过冷冻,肉质才会格外鲜嫩。 ...
[养牛牛的品种]渤海黑牛原称“抓地虎牛”,是独特的地方优良品种,它是经过长期选种、选配,逐渐培育而成的优良中型役肉兼用品种牛,其耐粗饲,抗病力、适应性强,遗传性能稳定。渤海黑牛性情温顺,易调教,易育肥,是我国罕见的...
[养牛牛的品种]中国水牛原为中国南方水稻区的重要役畜,绝大多数分布于东南和西南两区,以在淮河以南的水稻产区最多,占全国水牛总数的97.7%。中国水牛均属于沼泽型,体格粗壮,被毛稀疏,多为灰黑色。角粗大而扁,向后方弯...
[养牛牛的品种]牛善良温顺、吃苦耐劳,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中国人与牛有深厚的感情。早在汉代,中国人已经开始使用牛来耕地,用牛驾车则更早。中国的现代的牛品种主要有黄牛、水牛、牦牛、犏牛这几种。下面具体来...
[养牛牛的品种]福建有丰富的草山草坡资源,宜牧草地面积200万公顷。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常青,产草量高,非常适宜福建黑白花奶牛的生长。福建黑白花奶牛是福建奶牛良种,福州饲养黑白花奶牛已有百年历史,是该品种奶牛的起...
[养牛牛的品种]雷琼牛是中国最南端的瘤牛品种,为广东省雷州半岛所产的徐闻黄牛(也称雷州黄牛),与海南省所产的海南黄牛的合称。公牛角长,略弯曲或直立稍向外弯曲,母牛角短或无角。垂皮发达,肩峰隆起。四[2] 肢结实,蹄...
[养牛牛的品种]云岭牛是建国以来,我国科学家培育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四个肉牛新品种,也是我国第一个采用三元杂交方式培育成的肉用牛品种,第一个适应我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的肉牛新品种。云岭牛具有适应...
[养牛牛的品种]南阳黄牛是全国五大良种黄牛之首,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体躯高大,力强持久,肉质细,香味浓,大理石花纹明显,皮质优良。南阳黄牛毛色分黄、红、草白三种,黄色为主,而且役用性能、肉用性能及适应性能俱佳。下面我...
[养牛牛的品种][农广天地]利木赞牛介绍:品种来源、品种特点、外貌特征、生产性能 视频来自:CCTV农广天地[农广天地]利木赞牛(201501231)本片主要向观众朋友们介绍了利木赞牛的品种来源、品种特点、外貌特征、...